《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81108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程标准》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课程标准 研制组,中学(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二、“课标”制定的背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地理科学发展三、新地理课程在设计理念和目标上的主要突破四、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框架简介,主要内容,地理学的价值:,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促进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发挥文理兼备的优势,认识科学整体性锻炼复杂系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 樊杰(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 陈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 林培英东北师范大学 袁孝亭南京师范大学 仇奔波湖南师范大学 朱翔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俊昌北京师范大学 王民华东师范大学 夏志芳上海比乐中学 葛文城,一、“

2、课标”的研制过程 核心组构成,1 竞标 组建“课标”研制核心组 2 开展“课标”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 3“初中”课标编制 征求意见、内部交流 4 编写“课标”解读本 5 编写诠释“课标”的教材 6“课标”与“教材”培训,1“课标”的研制过程,主要突破意图:,初中:探究式学习:大幅度减少记忆知识点的数量,强调从身边走向科学、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比重,多层次增加选择性:高中可选择不同地理课程一标多本留有余地(模块移动、扩充)地方必须参与课程建设教师和学校有发挥的空间,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地理,高中系统地理,初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必修地理,世界地理,选修地理,课程结构,1“课标”的研制过程,地理

3、学科能力系列递进表,1“课标”的研制过程,初中地理,地球地图,乡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总论,总论,区域,海陆、大气,自然与人文环境,世界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县市,省区,世界概貌,地区与国家,中国概貌,自然与人文环境,区域,居民、经济,必学:东南亚、西亚北非、西鸥、极地选学:朝鲜半岛、南亚、中亚,经济与文化,必学:北京、台湾选学:辽中/珠江三角洲、长江/黄河沿岸地区,必学:日本、美国、俄国、巴西选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地形气候、水土资源,1“课标”的研制过程,八、从世界看中国,说明:“从世界看中国”,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先举例说明我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4、再将一些能够反映国家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基本数据等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对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无须全面展开,应尽量以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最基本概念。,1“课标”的研制过程,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解读第一篇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第一章 地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需求1.地理课程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功能2.社会发展的需求3当代地理科学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第二章 国内外课程的比较1.国际比较及其对我们的重要启示2.国内课程改革的进展与经验第三章 课程的基本理念1.地理课程理念解读2.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3.实现课程改革理念的难点,1“课标”的

5、研制过程课标解读(1),第二篇 课程内容解析第一章 课程的基本结构与目标1.地理课程基本结构的设计思想2.知识与技能目标3.过程与方法程目标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二章 基本地理知识总论部分1.地球与地图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3.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 认识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1.区域地理学习的目标及其内容的整合2.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 3.认识区域的3个重要方面(区位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第四章:乡土地理综合实践的尝试,1“课标”的研制过程课标解读(2),第三篇 课程实施要点与展望第一章 评价建议(问题与案例方式)第二章 教学资源开发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第三章 课程建设展

6、望,1“课标”的研制过程课标解读(3),院士意见之一(2001/1/7-8):,汪品先(院士、地学部副主任、地学教育研究组组长)等认为,现代人必须具备正确认识生活环境的观念和基本的知识,应当逐步形成适应今后竞争社会需求的基本素质,应当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声望,地学教育应当得到加强,而在基础教育阶段承担基础教育职责的主要是地理课程。目前的改革理念和基本标准为完成这一使命开了一个很好的头。院士们认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十大科技发展趋势中,有地球系统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这些在中学的主要落脚点是地理学,特别是地球系统科学涉及到的大气、水、环境、生态、地质、海洋等,都是通过地理为载体的。因此,对地

7、理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1“课标”的研制过程,院士专家意见之二(2001/4):,人文地理学家:吴传钧: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地理学报主编。陆大道: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地理研究主编。自然地理学家: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地理学报主编 郑 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主编地理信息系统学家: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地理研究主编。,1“课标”的研制过程,院士专家意见之二(2001/4):,总体评价:地理学是研究

8、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培养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关心国内外重大地理问题,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确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地理教育责无旁贷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阵地。因此,地理基础教育的改革十分必要。新近编制的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设计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基础教育的重要需求,对我国两个文明建设造就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与现行的地理教学大纲相比,该标准在指导思想、课程内容与实施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突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于初接触地理科学的初中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9、。课程内容适当精简,列出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明确教学重点,可以起到具体辅导作用。学习方法提倡活学活用,如由远(世界)而近(乡土)或由近而远可以灵活安排,是好办法。有些国家把乡土地理列为重点,往往占到全部课程内容的1/3以上,因为乡土地理是“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便于领会。结合乡土地理学习,提倡跑路(实察)、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记录、使用和学习画地图,景观素描,摄影等)。这类户外活动的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该课程标准比较明确79年级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区别。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线,将主题学习贯穿到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强调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这很好的

10、实现了初中和高中的分工。此次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地理课程的开放性,给教材的编撰、地方教材的开发以及地理课程的建设留了余地,提供了弹性。由于采用了地理要素单列和区域地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明显减少了内容的层次和难度,不求面面俱到,而侧重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符合素质教育对地理课程的新要求。,1“课标”的研制过程,院士专家意见之二(2001/4):,问题和建议:地理基础教育阶段,最好能突出培养学生的三个基本地理思想。(1)地域差异性,说明世界各洲、国内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表达地理科学的地域性特点。(2)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说明地理科学的综合性

11、特点,要帮助学生树立人和地(大自然)不能对立,而双方应交朋友的观点。(3)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联系实际问题来说明协调人口增长、资源供求、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以谋求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这些基本地理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辈子都会有用。世界地理应充分体现我国和世界的关系;中国地理中可考虑在活动建议中增加“搜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进行对比”;乡土地理应该更多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世界地理中气候方面的内容似乎应有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例如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教师、教研员的评价和建议(14个地区90余人),总体评价 该标准充分体

12、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所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伦理观等,令人耳目一新。,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教师、教研员的评价和建议(14个地区90余人),1教育理念新颖 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提倡交互式、开放式地理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变被动为主动,提倡探究式学习,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在教学手段上,构建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意识和

13、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在评价方式上,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变化,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创设一种激励性评价机制。2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 标准对学习顺序不做规定,这给了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灵活选择和自由发挥的余地。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由此及彼地进行教学。既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和培养学生兴趣。此外,标准对乡土地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学习的载体,开展以环境教育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这将充分调动地方、学校、教材编写者、教师的能动性,使他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地理课程的建设中来。3内容的调整体现

14、了时代气息 在较大幅度减少以前内容的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增添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例如,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教师、教研员的评价和建议(14个地区90余人),4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1)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中都提到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转变观念,做一名改革者,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理解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2)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建议中均

15、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实践的内容较之以前大幅度增加。要求也细化,有写论文、口述、读图分析等。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3)本标准给出了许多案例、活动建议等,令人耳目一新,有前瞻性、启发性和可读性,有利于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5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标准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出发,提倡经验学习而非学科学习。活动建议中设计的各种活动大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既重结果也重过程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标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建议和案例中有

16、很多这样的内容,如要求学生写报告、主题讨论、野外考察。3)标准有很好的评价建议,并配有案例。无论评价学生的哪一方面,都建立在评语以鼓励为主、发现闪光点,不伤害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很大帮助。,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教师、教研员的评价和建议(14个地区90余人),问题和建议:1 作为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应具备严格的规定性,简洁严谨,建议课程标准分为文件和附本两部分。一些论证说明、依据、参考材料等可作为附件汇编。附件中可收入较多的说明和参考性材料,以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2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无论是单独设置还是与政治、历史综合设置,都应有基本一致的规格,内容性质和

17、深度、广度不能差距太大。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分科标准是较恰当的。而历史与社会(一),以系统地理为主,历史社会(二)区域内容又过于繁杂,三者之间差距太大。3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应与小学社会、高中地理、小学和初中的其他学科相衔接,这些标准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少重复和脱节之处,应予整和。4 进一步体现教育性和时代性。例如“全球意识”应加“正确”加以界定,睦邻观念应与国防意识并重。海陆变迁应注意到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升降。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空间分布与地理演变应兼顾,加强对立统一、变化发展、全面联系等观念的渗透。5.增加活动建议和案例。活动建议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

18、择的余地就大,教学效果会更好。标准中的案例非常新颖,富有启发性。能否广泛征集优秀案例,不断补充和更新。,1“课标”的研制过程,地理学性质:综合性、地域性地理学发展趋势:过程研究、综合研究、新技术应用,国际中学地理教育的新口号:地理为生活(美国)、世界理解(国际地理大会)、全球问题(苏联)、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2 地理课改的背景,地理学发展的趋势,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文化地理,综合,分化,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社会、文化过程,人文化倾向,2 地理课改的背景,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比较研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

19、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选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共八个国家为研究对象。,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地理课程设置,地理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初中和高中均单独开设地理课:另一种是在初中开设包含地理在内的综合课,高中单独开设地理课。尽管各国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是普遍比较重视地理教育。一是将地理课作为国家课程标准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之一。大多数开课年限和课时均多于我国。开课年限长表现在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连续开设地理课,或从初中第一年到高中第三年均开设地理课。国外地理课程设置大多根据地区、学校、专业不同设置的地

20、理课程。我国除了个别地区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外,大多为统一的课程标准。,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1),各国地理课程的目标比较,国外大部分国家地理课程目标有比较清晰的层次。这种考虑到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中,制订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了对特殊情况和学生差异性的重视。国外地理课程突出地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详尽要求或建议带地理知识的学习,这同我国有着显著的差别。淡化、粗化具体知识内容,强化、细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要点粗化便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而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点的束缚。以强化教学要求的形式突出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淡化对具体地理知识的要求

21、。对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2),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及结构比较(可分为三种),单纯考虑内容而不对阶段做具体规定的内容体系;特点:以较强的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涵盖了地理学科的方方面面。国家:俄罗斯将传统系统地理内容与区域地理内容划分为明显阶段又循环进行的内容体系和结构。特点:区域选择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内容上随着年级增长,深度上有明显变。国家:法国、德国主题形式的课程内容体系和结构。特点:内容基本是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呈现的,即没有明显的地理学科体系,又没有刻意的区域划分。地区:德国萨尔州、加拿大安大略省,3

22、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3),俄罗斯地理课程体系(部分),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3),法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内容,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3),德国萨尔州文理中学7年级地理课程内容,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3),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适合于科学教育的方式,这已经被国内外普遍接受并积极提倡。但在纲领性文件中,我国一般只是给出少量原则性的教学建议,不对具体的教学方式提出要求。相比之下,国外的课程标准已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载体,而是包含丰富的教学方式方法指导的内涵。国外课程标准除了在课程标准中直接提出对探究式地理教学方法

23、的要求外,减少规定的主题和增加单元教学时间,为安排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创造了条件。例如,法国地理课程标准中,“印度”的教学为34课时,充足的教学时间可以使教师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我国地理教学大纲中“印度”只有一课时教学时间,造成教学只能以教师简单描述为主。,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4),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国外地理课程评价体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表述方法,使用行为目标确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教师可直接使用这部分课程标准实施评价。另外一种是以罗列具体知识内容的方式安排课程标准的内容,评价的目标和标准单独安排,如德国巴伐利亚州。,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

24、较(5),加拿大安大略省,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5),德国巴伐利亚州,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5),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适当增加地理课的课时设置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标准知识要点粗化和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以便增加单元教学时间利用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我国地理学习方式产生突破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清朝时期地理课程设置情况,我国中小学校开设地理课始于清末。19世纪下半叶,我国沿海城市出现了少数教会办的近代学校。这些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地理”或“

25、地学”。一些新式书院和清政府办的少数学堂开设“舆地”课。这时的课程内容均由学校自定。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中学堂章程。这是最早制定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学制。从此,地理课正式列入中小学课程,并有了统一要求。,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内,1904清政府奏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章程,民国时期地理课程设置情况,变化较大的是1922年新学制的实行,新学制仿效美国,实行六三三制。中学的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采用学分制。初中必修科目中,公民、历史、地理合为社会科;高中地理为选修科,作为升入大学文科或商科的选修科目。1932民国教育部对1923

26、年出台的小学地理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和的高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作出较大修订外,以正式课程标准公布。,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内,1932年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地理课程设置情况,我国现行初一地理课程框架结构,初一以世界地理为主体内容。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介绍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并介绍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地理的分区,

27、按地理位置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全球共分为12个地区,每一地区只重点讲述一二个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国家,使学生初步熟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内,我国现行初二中国地理的框架结构,初中二年级中国地理教材,采用中国地理总论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在世界中,即“总 分总”的知识结构。中国地理总论介绍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商业、旅游等内容。中国区域地理,首先介绍中国地理区域和划分,然后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几大块讲述我国地区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弘扬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共同发展的观念。最后讲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28、地理概况,并进一步学习乡土地理。,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内,以区域地理为主通盘考虑我国九年义务教育:36年级科学和社会;79年级地理或科学与历史与社会并行。符合地理学的性质。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有助于学生对于小学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重新编码,并为高中奠定基础。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中“生活中的地理”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联系实际,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探究内容,构建“学习平台”,去观察、发现、获取新知识,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排序,不作任何规定,四大块相对完整

29、独立的教学内容“排列不分先后”。教材编写者可以自行决定编写顺序,地理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安排授课的顺序。教师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乡土地理也完全可以分散到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部分。提倡通过乡土地理问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实践,或是通过身边地理问题引出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79年级地理课程体系图,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地理要素采用“单列”或“与区域结合”等不同的呈现方式。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海陆分布”和“气候”两大要素,中国地理也只是列出

30、“气候”、“地形”,“河流与水资源”、“土地资源”几项最基本的内容。其余不再单独列出的内容,则是结合在具体地区和国家中学习。从实验区传出的信息也表明,大幅度减少区域地理中关于部门地理的内容,突出学科重点和加大人文地理的比重,有助于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的内容目标。,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增强课程开放性和弹性,对区域划分和选择留有自主空间,不再强制性规定必学哪些地区和国家,而只是规范学习研究地理区域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学区域数量的下限,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具体区域的选择则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最终决定。初步实验表明,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的开放性

31、、弹性大大的增加了,同时也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在再创作过程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两套实验教材关于区域的不同选择,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二节 非洲第三节 美洲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第二节 南亚 第三节 西亚 第四节 欧洲西部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三章 走近国家第一节 日本第二节 埃及第三节 俄罗斯第四节 法国第五节 美国第六节 巴西第七节 澳大利亚(湖南版),第一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第二节 人文环境第二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第二节 东南亚第三节 印度第四节 俄罗斯第三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

32、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节 澳大利亚第四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第二节 巴西第五章 极地地区(人教社版),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两套实验教材比较的结果,一套教材聚焦于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从自然和人文地理角度作不同层面的探讨,其他大洲则主要结合“认识地区”、“认识国家”学习探究。另一套教材涵盖了除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五大洲,重点采用区域分析与区域对比等方式来落实内容标准中的要求。在“认识国家”中,两套实验教材除了都选择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以外,一套选择“人口大国”印度,而另一套则选择了“非洲文明古国”埃及和“欧洲经济大国

33、”法国。另外,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以后,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目标、教学建议进行“二度创作”。,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乡土地理为必学内容,而“乡土”范围是指学校所在县一级的行政区域,这增加对乡土地理学习的约束性。与以往不同,课程标准规范了由地方编写的乡土地理教材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目标,规定了内容标准。课程标准 的导向是将乡土作为实践基地,以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活动。这不仅是79年级阶段性地

34、理学习的总结,也为将来升学或进入社会打下基础。,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课改设计思路,地理课程目标的定位,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基础来设计和确定的。对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课程目标的新特点,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但不强求学科系统性和完备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亮点”以“情

35、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思想教育”的内涵,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内容标准陈述方式的基本格式,由于学科性质、要求、开课的学段及年级不尽相同,形成了各科课程标准在陈述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容标准”部分,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格式。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采用“主题分级”式陈述标准,其内容标准共分为四个主题: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每个主题又分为若干个亚主题。化学、生物、历史课程也采用类似的陈述格式。语文、数学等采用“学习领域+学段”式陈述标准,例如,将语文首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大学习领域,然后再按不同学段陈述。外语类课程采用

36、“目标领域+等级”式陈述标准,以英语为例,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子目标领域,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来陈述九级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学习领域+水平”式陈述标准,首先是将课程分为五个学习领域: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每个学习领域都有六级水平,水平一相当于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56年级,水平四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五相当于高中阶段,水平六相当于部分学生的提高阶段。,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关于内容标准文本的解释,首先,标准(即具体的内容标准)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

37、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或者是结果性与体验性目标方式进行陈述。活动建议”是提供教师组织室内、室外地理教学活动的参考性意见。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灵活运用而不必局限于这些具体方案本身。说明”一般是对“标准”中与以往地理课程相比变化较大的内容,体现学科创新的重要理念,以及某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等,作进一步解释。,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以课标14页“认识区域”的说明为例,本单元通过从全国范围内选学部分不同尺度的区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本单元至少学习5个区域,具体区域的选择不做统一规定。本单元学习内容应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

38、、综合性特点,要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结合,而具体的学习内容则要从所选的区域地理实际出发,不求面面俱到。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标准”中若干条内容,合理组织材料;不一定是一个区域对应一条“标准”;所选择区域的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在学习区域时,既要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也要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该“说明”向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表达的主要意图包括:,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对所学5个以上区域,除首都北京、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省必学外,其余区域的选择不做统一规定,教师可

39、以按“点 线 面结合”讲授中国分区地理,也可集中讲授相邻的几个省区,甚至可以按需要设计成“万里长江游”、“西南边陲游”、“西北大漠游”、“重访红军长征路”等种种丰富多彩的模块组织教学,但规定其内容须涵盖所列各项“内容标准”中的要求。突出区域地域性、综合性,不求面面俱到,不搞“地理八股”。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区域间横向比较,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以增强信心和凝聚力。,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目标的陈述方式,以往教学大纲常采用“知道”或“了解”、“理解”、“掌握”、“初步学会”、“学会”行为动词等术语比较笼统、模糊。导致可测性与可比性差,不便于实际教学时把握和评

40、价时运用。按总课题组规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并初步规范了体现学生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例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

41、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内容标准中有关结果性要求的目标动词,知识的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确定等。标准中的实例有: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知识的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

42、;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整理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内容标准中有关结果性要求的目标动词,知识的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

43、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例如,给出印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料,就“印度人口增长是否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进行正反方的辩论)。技能的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模仿、重复、再现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模拟一次暑期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内容标准中有关结果性要求的目标动词,技能的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

44、联系等。行为动词如绘制、测量、测定、查阅、计算、试验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技能的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活动。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内容标准中有关体验性要求

45、的目标动词,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接触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和文化特征。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相应的反应等。行为动词如认同、接受、反对、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重视、尊重、爱护、珍惜、拥护、帮助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内容标准中有关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领悟、追求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3 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新课标特点,欢迎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