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8218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防震知识》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省教育厅吉林大学2013年12月,学校防震教育知识,一、地震基本知识,1.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地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2.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3.地震分类、震级与烈度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

2、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震级大一级,释放能量大31.6倍!,震级: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1级震级3级 微震不容易察觉3级震级4.5级 小地震有感地震4.5级震级6级 中地震破坏性地震6级震级

3、8级 强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8级 巨大地震破坏性非常大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为8.0级,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震级每相差2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900倍震级每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1.4倍,例如:一个5.5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8级=30个7级=900个6级=27000个5级 汶川的8级地震,相当于同时5600个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震级,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次数 8级以上每年12次 7级每年1020次 6级每年100200次 5级每年10002000次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震级

4、,烈度:用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各地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烈度的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牢固程度 震级越大、震源越浅、震中距越小,烈度就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烈度,4.全球地震带与中国地震分布特点,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2)欧亚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震释放能量较小,均为

5、浅震。,中国地震活动特点: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严重,5.地震波地震发生后,其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体波(p、s)和面波。,纵波(P波):质点震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速度平均 6.5km/s,是横波速度的1.732倍;横波(S波):质点震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又分SV、SH波,速度平均 3.5km/s;瑞雷面波:质点震动为逆进椭圆,速度为S波速度的0.914倍。地震产生的S波和瑞雷波破坏最为严重!,二、地震预测预报,地震前兆:一般情况下,大地震是有前兆的,大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地震前兆,平原地区更加明显。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微观前兆。,宏观前兆:就是人们可以

6、直接感觉到的如气象(如地声、地光、地气、地动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等叫宏观前兆。微观前兆:就是通过仪器观测到现象叫微观前兆。如漳州地震台(在龙海九湖石狮岩下)就有多种地震前兆观测仪器。,地震前兆,震前地下水的变化,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人人都观察,异常快报告。,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

7、,综合异常作预报。,地光 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现形态各异的地光,以白、红、黄、蓝色较为常见,通常在夜晚天空较暗时才可见。地声 在地光发生后,有时会有地声。多数像打雷,有时像狂风、炮鸣、狮吼等。,地震前兆,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人员伤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冷静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1.保持清醒的头脑,三、地震避护和疏散,2.

8、就近躲避,伏而待定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只有几秒到十几秒时间,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a、就近躲在结实物体旁边 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里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且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物体旁。当有物体砸下来的时候,低姿势躲在

9、结实的物体旁,物体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减少对人的直接伤害。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c、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就近躲避的具体方法,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伺机而逃,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10几秒,震波的间歇

10、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被震损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规模的倒塌。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的地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便利。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等,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学校怎样紧急避震,(1)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强波过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有序疏散;,在操

11、场或室外怎样避震: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避震口诀,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高层楼上撤下来,虽有电梯不能搭,万一电力中断了,真是欲速则不达。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第一桩,床旁桌旁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避震口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