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8992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验培训讲义ppt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质量检验员培训陕西省质量技术协会王中怡2011.4,2,第一节 质量检验概述,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定义,(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 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 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 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 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3,(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4,(2)产品

2、的质量特性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5,(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检测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及一致性。,

3、(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6,(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1)鉴别功能,(2)“把关”功能,(3)预防功能,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到预作用。前过程的把关,对后过程就是预防。,7,(4)报告功能,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过程检验、成品

4、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按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废品损失金额;,产品报废原因的分析;,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8,(四)质量检验的步骤,(1)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2)获取检测样品,样品是检测的对象,质量特性是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可以说样品就客观决定了检测结果。,获取样途径主要有:送样和抽样两种。,9,(3)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

5、果。,(4)记录,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5)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10,(6)确认和处置,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对不合格品,按其程度分别情况作出返修、返工或报废处置。,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作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置。,11,(五)产品验证及监视,1产品验证,验证是指

6、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产品验证就是对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所提供的客观证据,证实规定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认定。它是一种管理性的检查活动。,12,(1)产品放行、交付前要通过两个过程,第一是产品检验,第二是对提供的客观证据进行规定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认定。,(2)证实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就是对提供的客观证据有效性的确认。,(3)产品验证必须有客观证据。,(4)产品检验出具的客观证据是产品实现的生产者提供的。,13,(5)产品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做的技术性检查活动,而产品验证则是

7、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是管理性检查活动。,(6)产品验证的主要内容:,查验提供的质量凭证,确认检验依据的技术文件的正确性、有效性,查验检验凭证(报告、记录等)的有效性,需要进行产品复核检验的,由有关检验人员提出申请,送有关检验部门(或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14,2监视,(1)监视是对某项事物按规定要求给予应有的观察、注视、监控和验证。,(2)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过程监视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式,并作为检验的一种补充形式使用。,(3)应对过程参数按规定进行监视,并对过程运行、过程参数作出客观、完整无误的记录,作为验证过程结果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证据。,15,二

8、、不同类型的产品质量检验,(一)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1特点,(1)最基本单元是零件,零件一般由原材料制成,材料的微观组成(成分)及各项性能就是零件重要的内在质量要求。,(2)整机产品组成由固定部分和可拆部分组成。,(3)整机产品又可分为固定件和运动件两部分,机械的使用功能是通过运动部分在直线、平面、空间的运动实现的。,(4)通过不同方式、方法传递载荷。因此对零件要有适当的强度和刚性等性能要求。对运动件要求有可靠性、耐久性及耐磨性等性能要求。,16,2主要技术性能要求,(1)零件:,金属材料化学成分;,金属材料显微组织;,主要结构型式尺寸、几何参数、形状与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机械力学性能;,

9、特殊要求如:互换性、耐磨性、耐腐性、耐老化性等。,17,(2)部件和整机,运动部件的灵活性,固定部分连接的牢固性;,配合部件的互换性;,外观质量及结构主要的规格尺寸;,输入输出功率、速度、扭矩、动静平衡及完成各种不同作业的功能、技术性能和适用性。,18,3机械产品的检验、试验方法,(1)机械零件检验,化学分析;,物理试验(机械性试验、无损探伤、金相显微组织检验等);,几何量测量(尺寸精度及形状、位置公差等),19,(2)产品性能的试验,产品性能是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对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各种使用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他能力进行检查和测量,以评价产品性能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功能试验,结构力学试验(一般用于

10、承受动、静载荷的产品),空运转试验(考察产品在无负载条件下工作状况),20,负载试验(考察产品在加载条件下工作状况),人体适应性试验(考察机械对人体的影响及人体对机械运转影响的耐受程度等),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考察机械在长期实际使用条件下运行性能),环境条件试验(考察产品性能对环境的适应性、持续性及稳定性),21,(二)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验,1特点,(1)都必须利用电能;,(2)它的安全性直接涉及人身安全和产品正常可靠使用,因此结构上必须考虑电气绝缘性能;,(3)都有不同结构的电路组成产品的核心部分;,(4)大量使用绝缘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基础的元器件,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11、;,(5)它的性能和使用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22,2主要技术要求,(1)电气绝缘强度;,(2)电压(工作电压、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3)电流(与耗材、能量、损耗密切相关),(4)功率(输入、输出功率),(5)频率(交流或直流电压),(6)温升(长期工作时电损发热,(7)工作性能,(8)电磁兼容性(抗电磁干扰和产生电磁干扰),(9)工作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等),23,3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主要试验方法,(1)型式试验,用于考核指定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和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结构要求,性能要求,24,(2)例行试验,对批量制作完成的每件产品进

12、行的交付试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中产品交付的要求。,外观;运行情况;介电性能;调整、整定及校正;气动设备的气密性;液压设备的密封性;电阻或阻抗测量。,25,(3)抽样试验,对质量稳定,批量又很大时,可进行抽样试验,但抽样试验应包括与例行试验相同的一组试验。,(4)研究性试验,用于考核设备特殊性能与性能的选择性试验。,26,2)主要检验内容,(1)结构要求(外观检查、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2)性能要求(工作限值、温升试验、绝缘性能试验、工作性能试验、振动和冲击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噪声试验和气候试验),27,(三)流程性材料的质量检验,1特点,(1)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

13、下三态间可转换;(2)通常是有形产品,其形态具有不 确定性和随遇性;(3)整体的均匀性,其整体中任一微小单元或整体分割后各单元仍是相同的物质,并且其性质不变。(4)具有自然的连续性、无法进行计数,只能进行计量;(5)产品形成过程一般也是连续实现。产品形成后一旦出现性能不合格很难纠正(返工、返修),28,2主要性能,(1)外观(色泽、形态),(2)物理性能(密度、热度、粒度、熔点、燃 点、热导、电导等),(3)化学性能(耐腐蚀、抗氧化性、化学稳定 性),(4)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塑性、韧性、硬 度等),29,3检验方法,(1)检验的特点:,对其微小单元(部分)实行检验得到整体 的性能;,较多采

14、用理化检验;,需要特殊制备试样(件)、粉碎物或试剂 和标准物质;,取样时一般都留有备用品,以便复检时使 用。,30,有些流程性材料无法在产品形成过程中检验,因此,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对原材料的 质量要求和产品形成过程的参数实行严格控 制来实现。对这类产品而言,对过程监视和 检查、验证更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制订材料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外,还 规定了统一的检验、试验方法以确保流程性 材料性能的一致性。,31,(2)常用的检验方法,感官检验法;,物理检验法(度量衡、光学、电性能、机 械性能、无损检验等),化学检验法(化学分析、仪器分析),32,(四)环境条件试验,1环境试验的概念和作用,环境条件试

15、验是将产品置于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中按规定条件进行试验。通过环境试验考察产品的结构、性能、涂装等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及耐受能力及产品贮存、使用的适应性。,33,2环境试验方法,环境试验有自然暴露实验、现场试验和人工模拟试验三种。,环境试验的常用方法如下:,高低温试验(考核产品贮存和使用的适应性),温度冲击试验(考核产品结构承受能力),湿热试验(考核产品对湿热的适应性),a.恒定湿热试验(对只有渗透而无呼吸作用的 产品);,b.交变湿热试验(对有呼吸作用的产品);,c.常温湿热试验。,34,防腐试验,a.大气暴露腐蚀试验;,b.人工加速腐蚀试验。,霉菌试验(考核产品霉菌对产品性能和使用情 况的影

16、响),密封试验(考核产品防尘、防气体、液体渗漏 和密封能力),振动试验(考核产品耐振动的适应性),35,老化试验(考核高分子材料制品抵抗环境条 件影响的能力),a.大气老化试验;,b.热老化试验;,c.臭氧老化试验。,运输包装试验(考核包装件承受动压力、冲 击、振动、摩擦等能力),36,3通过环境试验的基本条件,(1)性能符合技术要求。,(2)产品及可解体组成部分不应有脱落、松动、裂缝、拆断等缺陷。,(3)产品组成部分外观检查,金属件表面涂层 不出现剥离、起泡、锈蚀等;非金属件表 面不出现膨胀、开裂等;橡胶制品无软化、龟裂等。,37,(五)软件质量的检验,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

17、模正变得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而软件的开发能力和质量低下远远跟不上应用的需求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所谓“软件危机”。,38,2软件产品的相关概念,(1)软件 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 程、规则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2)软件产品 指定交付给用户的软件实体。,(3)软件质量 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要 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性能总 和。,(4)软件质量评估准则 被用来确定一特定软 件产品的总体质量是否能被接受的已定义的 和成文的规则和条件的集合。质量由与软件 产品相关的评定等级的集合来表示。,39,(5)软件质量特性 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 质量的一组属性。一个软件质量特性可被细 化成多级

18、子特性。,(6)软件质量数量 能被用来确定特定软件产 品某一特性值的一种定量尺度的方法。,(7)软件测试 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 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 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 结果之间的差别。,40,3软件质量特性,(1)功能性 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 的一组属性。,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41,(2)可靠性 与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 的一组属性。,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42,(3)易使用性 与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 用软件所需做的努力和对这样 的使用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 属性。,易理

19、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43,(4)效率 与在规定的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 平与所使用资源之间关系的一组属 性。,时间特性,资源特性,(5)可维护性 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 有关的一组属性。,易分析性,易改进性,稳定性,易测试性,44,(6)可移植性 与软件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 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适应性,易安装性,遵循性,易替换性,45,4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测试,(1)典型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维护阶段,定义阶段,开发阶段,46,(2)软件测试步骤的一般惯用方式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回归测试,47,5主

20、要的软件测试方法,(1)白箱测试:基于软件结构和代码的测试方法,(2)黑箱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 或基于需求规格说明的测试)。,48,第二节 质量检验机构,一、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知识,(一)主要工作范围,1.宣传贯彻产品质量法律、法规,2.编制和控制质量检验程序文件,质量检验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的质量检验部门在执行检验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49,3质量检验用文件的准备和管理,(1)质量检验用文件是质量检验工作的依据。(2)通过相关部门获取现行的、有效的质量检 验用文件。(3)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配齐不同的质 量检验用文件。(4)当设计或工艺

21、文件修改时,应及时对质量 检验部门使用的相关文件一并进行修改,以确保其“完整、正确、齐全和统一”的要求。,50,4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检验,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序、不放行、不交付并实行有效隔离。,5检测是被的配置和管理,会同设计、工艺部门,按照产品技术要求合理配置精度适宜的检测设备,组织质量检验人员学习,正确使用和维护检测设备。,6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检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关键。,51,(二)质量检验机构的权限和责任,1机构的权限,(1)有权认真贯彻质量方针、政策、执行检验标准或有关技术标准。,(2)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有权判定产品或零

22、部件合格与否。,(3)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确定合格与否。,(4)对缺少标准或相应技术文件的交检产品,有权拒绝检验。,52,(5)对产品或零部件的材料代用有权参与研究和审批。,(6)对于忽视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行为,有权制止,限期改正,视其情节建议给予责任者相应处分。,(7)对产品质量事故,有权追查产生的原因,找出责任者,视其情节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8)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合格品,有权如实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有关责任部门提出改进措施。,53,2机构的责任,(1)对由于未认真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方针、政策,执行技术标准或规定不认真、不严格

23、,致使产品质量低劣和出现产品质量事故负责。(2)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由于错检,漏检或误检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负责。(3)对由于组织管理不善,在生产中造成压检,影响生产进度负责。(4)对由于未执行首件检验和及时进行流动检验,造成成批质量事故负责。,54,(5)对不合格品管理不善,废品未按要求及时隔离存放,给生产造成混乱和影响产品质量负责。(6)对统计上报的质量报表、质量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7)对在产品形成中发现的忽视产品质量的行为或质量事故,不反映、不上报,甚至参与弄虚作假,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负责。(8)对经检验明知质量不合格,还签发检验合格证书负责。,55,(三)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1机构设

24、置的必要性,(1)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2)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3)是企业建立正常秩序,确保产品质量的需要。(4)是向顾客和社会提供产品质量保证和承担质量责任的需要。,56,2机构的性质,(1)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行使检验职权的技术职能部门。,(2)职能的两重性:,在组织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在产品形成全过程进行质量把关;在组织外,代表组织向顾客和社会提供产品质量合格的证据。,57,3机构的地位,(1)在组织内部结构中:,由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并授权 独立行使检验职权;,是组织中质量把关的重要责任部门。,(2)在组织外部,代表生产组织向顾客、向消费者

25、、向社会提供产品质量证据,实现质量保证,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部门。它的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广大消费者和顾客的尊重。,58,4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1)应在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下。,(2)明确职能与职责,确定其工作范围。,(3)科学合理地搞好检验机构内部设置,建立 完整的检验工作体系。,(4)制定和完善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作为企 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5)配备能满足开展质量检验所需的计量器具、测试、试验设备及有关物质资源。,59,5机构设置示例,(1)集中管理型,按职能划分 按产品划分,(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60,(3)集中管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型两类机构的比较,集中管理型的

26、优缺点,优点:,a)有利于质量把关,b)判断质量问题不受干扰,c)有利于质检系统的统一性和协调性,d)有利于质检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缺点:,a)易形成“检验把关”、“生产闯关”的状态,b)易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6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行动优缺点,优点:,a)加重生产车间管理者质量责任,有利于调 动车间人员的积极性。,b)检验员受车间管理,有利于配合生产,搞 好工检关系。,缺点:,a)对产品质量的决策权利分散,处理产品质 量问题易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考虑,b)不利于质量检验工作的协调性与统一性。,c)检验人员受车间管理,难于全面实现质量 检验的四项基本职能。,d)不利于质检人员技术业务素

27、质的提高。,62,二、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实验室是组织中负责质量检验工作的专门技术机构,承担着各种检验测试任务。它是组织质量工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重要的质量信息源。,(一)基本任务和工作准则,1.基本任务:条(略),2.基本工作准则:,(1)公正性(2)科学性(3)及时性,63,(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1明确质量形成过程,(1)明确检测依据。,(2)样品的抽取。,(3)样品的管理和试样的制备。,(4)外部供应的物品。,(5)环境条件。,(6)检测操作。,(7)计算和数据处理。,(8)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审定。,64,2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物质资源,(1)明确管理人员、执行

28、人员、监督人员等的 质量职责、权限和彼此的相互关系。,(2)资源配备应满足工作的需要和检测技术规 范的技术要求。,3形成检测有关的文件,规定检测活动和检测过程的途径,应做到全面、适用、可操作。,65,(三)样品质量控制,1样品的抽取,应做到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1)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随机抽样方案)。,(2)认真做好抽样工作记录。,66,2样品管理,(1)样品接收。(2)样品保管应分类存放、账物相符。(3)复验用的备用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做好标 识和记录。(4)样品存放场所应保持清洁、摆放整齐有序,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5)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以及保存期满后的 处理程序。对易燃、

29、易爆、有毒、有害、污染环境的样品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 法规的规定。(6)样品的领用和退回,应办理交接手续,作 为清点核实工作,交接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67,(四)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1检测的准备,(1)样品技术状态是否完好,(2)检测设备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状态是否处于检定和校准状态,(3)检测环境是否符合技术要求,(4)如实记录以上检查结果,(5)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68,2检测操作和记录,(1)按检测规程和程序操作,(2)做好检测原始记录,(3)对边缘数据,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4)检测结束,应对检测设备技术状态和环境 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如出现异常,应查明 原因后对检测结果作可

30、靠性的验证,69,3异常情况的处理,(1)检测数据发生散布异常时,应查清原因,纠正后方可继续检验,(2)因外界干扰影响检测结果时,应中止检测,待排除干扰后,重新检测,原检测数据失效,并记录干扰情况,70,(3)检测设备出现故障中断检测,原检测数据失效。故障排除后,经校准合格,方可重新检测。,(4)发现样品损坏、变质、污染,无法得出正确的检测数据时,检测失效,应改用备用样品或者重新抽取样品重新进行检测。以后者的检测数据为准,不得将前后二者的检测数据拼凑在一起。,71,4使用计算机检测的控制,(1)操作实行专人员负责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2)软盘应建账,专人负责,妥善管理。禁止非授权人接触,

31、以防止对检测数据的人为修改。(3)首次使用时,应验证计算机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可能时通过人工计算等其他方法进行比对。,72,(4)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5)打印的原始记录应有检测人员签字。对多页原始记录应加盖骑缝章保存,以防止随意更改储存的数据,便于区别原始数据和二次调出的数据是否一致。,73,(五)检测记录和报告,1检测记录的基本要求,(1)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数据和结果的书面载体,是表明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是分析质量问题、溯源历史情况的依据,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重要证据。,(2)对检测记录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对记录的格式、标识、填记、校核、更改、

32、存档等应有具体的规定。,74,(3)具体要求,检测记录应做到如实、准确、完整、清晰。格式和内容,应据不同检测对象,合理编制。记录数字更改方法应采用“杠改”方法,加盖更改人的印章。更改只能由检测记录人员进行,他人不得代替更改。不允许用铅笔记录,也不允许用涂改液更改。记录应由检测人和校核人本人签名,以示对记录负责。数据处理应符合误差分析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5,2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1)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工作成果,检测报告的质量是检测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2)对检测报告基本要求:完整、准确、清晰、结论正确、易于理解。,76,(3)具体要求,格式统一。检测报告有编制和审批。如有分包外部实验室进

33、行的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应注明分包实验室名称或加以说明。对已发出报告因故需更改、更正时,应由报告编制人员提出更改报告,按规定履行报告的审批手续。经批准后的报告发至原报告发放范围,同时收回原报告,作废处理。,77,第三节 质量检验计划,一、概述,(一)质量检验计划的概念,(1)质量检验计划就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及相互关系做出的规范化的书面(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2)检验计划是产品生产者对整个检验和试验工作进行的系统策划和总体安排的结果。它是指导各检验站(组)和检验人员工作的依据,也是检验工作的技术管理和作业指导提供依据。,78,(二)编制质量检验计划的目

34、的,(1)指导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工作,保证检验工作质量。(2)保证检验活动和生产作业过程密切协调和紧密连接。,79,(三)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1)按照产品加工及物流的流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统筹安排检验站、点(组)的设置,可以降低质量成本中的鉴别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2)根据产品和过程作业(工艺)要求合理地选择检验、试验项目和方式、方法,合理配备和使用人员、设备、仪器仪表和量检具,有利于调动每个检验和试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检验和试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质和劳动消耗。,80,(3)对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并实施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检验职能的有效

35、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4)使检验和试验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使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处于受控状态。,81,(四)质量检验计划的内容,(1)编制检验流程图,确定适合作业特点的检验程序。(2)合理设置检验站、点(组)。(3)编制产品及组成部分(如主要零、部件)的质量特性分析表。制订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4)对关键的和重要的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编制检验规程(检验指导书、细则或检验卡片)。,82,(5)编制检验手册。(6)选择适宜的检验方式、方法。(7)编制测量工具、仪器设备明细表,提出补充仪器设备及测量工具的计划。(8)确定检验人员的组织形式、培训计划和资

36、格认定方式,明确检验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和职责等。,83,(五)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编制检验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充分体现检验目的。(2)对检验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3)关键质量优先保证。(4)综合考虑检验成本。(5)进货检验、验证应在采购合同的附件或检验计划中详细说明检验、验证的场所、方式、方法、数量及要求,并经双方共同评审确认。(6)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结构、性能、质量要求、过程方法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84,二、检验流程图,(一)流程图的基本知识,(1)和产品形成过程有关的流程图有作业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和检验流程图,而检验流程图的基础和依

37、据是作业(工艺)流程图。(2)作业流程图是用简明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组合形式表示的作业全过程中各过程输入、输出和过程形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和顺序。(3)检验流程图是用图形、符号,简洁明了地表示检验计划中确定的特定产品的检验流程(过程、路线)、检验工序、位置设置和选定的检验方式、方法和相互顺序的图样。,85,检验流程图示例,86,电冰箱检验流程,87,汽车整车检验流程图,88,说明:全检:全数检验;三检:首件、中间、完检;抽:抽样检验;看:看合格证,产品检验流程图,89,(二)检验流程图的编制过程,(1)首先要熟悉和了解有关的产品技术标准及设计技术文件、图样和质量特性分析;(2)其次要熟悉产品形成的作

38、业(工艺)文件,了解产品作业(工艺)流程(路线);(3)根据作业(工艺)流程(路线)、作业规范(工艺规程)等作业(工艺)文件,设计检验工序的检验点(位置),确定检验工序和作业工序的衔接点及主要的检验工作方式、方法、内容,绘制检验流程图。(4)最后,有关人员对编制的流程图进行评审和生产组织的技术领导人或质量最高管理者或授权人员批准。,90,三、检验站的设置,(一)检验站的基本概念,(1)检验站是根据生产作业分布(工艺布置)及检验流程设计确定的作业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2)其作用是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履行产品检验和监督的职能,防止所辖区域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作业过程或交付(销售、使用)。,91,(二)

39、检验站设置的基本原则,(1)要重点考虑设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和控制点。(2)要能满足生产作业过程需要,并和生产作业节拍同步和衔接。(3)要有适宜的工作环境。(4)要考虑节约检验成本,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92,(三)检验站设置的分类,1按产品类别设置,93,2按生产作业组织设置,3按工艺流程顺序设置,(1)进货检验站(组)。(2)过程检验站(组)。(3)完工检验站(组)。(4)成品检验站(组)。,4按检验技术的性质和特点设置,94,(四)几种主要检验站设置的特点和要求,(1)进货检验站,进货检验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产品实现的本组织检验,这是较普遍的形式。二是在供货单位进行检验,这对某些产品是

40、非常合适的,像重型产品,运输比较困难,一旦检查发现不合格,生产者可以就地返工返修,采购方可以就地和供货方协商处理。,95,(2)工序检验站,工序检验基本上也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分散的,即按作业(工艺)顺序分散在生产流程中,第二种是集中式的,三条生产线的末端有一个公共的检验站。,96,工序检验站的设置形式,97,(3)完工检验站,完工检验站是指对产品组成部分或成品的完工检验而言。,三种形式组织检验站:,(1)开环分类式检验站,这种检验站只起到把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的作用,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生产环节或流入用户手中。,98,99,(2)开环处理式检验站。这种检验站的工作特点,就是对于一次检查后

41、被拒收的不合格品,进行重新审查。审查后能使用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例外放行交付使用,能返工、返修的就进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再重新检验,并作出是拒收还是接收的决定。,100,101,(3)闭环处理式检验站。这种检验站的特点,就是对一次检测后拒收的产品,要进行认真的原因分析,查出不合格的原因,这种分析不仅决定是否可进行返修处理,而且要分析标准的合理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反馈到加工中去,防止重新出现已出现过的不合格。,102,103,四、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一)检验手册,(1)检验手册是质量检验活动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文件集合。,(2)检验手册基本上由程序性和技术性两方

42、面内容组成。它的具体内容可以有:,质量检验体系和机构,包括机构框图,机构职能(职责、权限)的规定;,质量检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进货检验程序;,104,105,(3)产品和过程(工序)检验手册(技术性文件)可因不同产品和过程(工序)而异。,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和规定及分级表;抽样检验的原则和抽样方案的规定;材料部分,有各种材料规格及其主要性能及 标准;过程(工序)部分,有作业(工序)规程、质量控制标准;产品部分,有产品规格、性能及有关技术资 料,产品样品、图片等;检验、试验部分,有检验规程、细则,试验 规程及标准;索引、术语等。,106,(二)检验指导书,1检验指导书的概念,(1)检验指

43、导书是具体规定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又称检验规程或检验卡片。(2)它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用以指导检验人员规范、正确地实施产品和过程完成的检查、测量、试验的技术文件。(3)它是产品检验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107,(4)其目的是为重要产品及组成部分和关键作业过程的检验活动提供具体操作指导。(5)它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一种技术作业指导性文件,又可作为检验手册中的技术性文件。(6)其特点是技术性、专业性、可操作性强。(7)其作用是使检验操作达到统一、规范。,108,2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1)对该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应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遗漏。还可能包括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尺寸公差、检验顺序、检

44、测频率、样本大小等有关内容。(2)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3)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并说明抽样方案。,109,3检验指导书的内容,(1)检测对象;(2)质量特性值;(3)检验方法;(4)检测手段;(5)检验判定;(6)记录和报告;(7)其他说明。,110,检验指导书例1,注:1.“”为关键项目,不得申请例外放行;2.“”为工序质量控制点;3.2为二级重要度,111,检验指导书例2,112,第四节 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一、质量特性分析表,(一)质量特性分析表的概念,(1)质量特性分析表是分析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重要质量特性与

45、产品适用性的关系和主要影响这些特性的过程因素的技术文件。(2)作为编制检验规程的依据之一,可用来指导检验技术活动。(3)但它不是检验操作直接使用文件。,113,(二)质量特性分析表编制的依据,(1)产品图纸或设计文件;(2)作业流程(工艺路线)及作业规范(工艺规程);(3)作业(工序)管理点明细表;(4)顾客或下一作业过程(工序)要求的变更质量指标的资料。,114,(三)质量特性分析表示例,质量特性分析表例1,115,质量特性分析表例2,116,二、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一)不合格与不合格品,(1)所谓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GB/T19000-ISO9000:2000)。(2)在产品检验中

46、,不合格是指产品的任一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此时,该产品称为不合格品。,117,(二)不合格分级,1不合格分级的概念,将产品质量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按其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不同进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2不合格分级的作用,(1)可以明确检验的重点。(2)有利于选择更好的验收抽样方案。(3)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4)对不合格进行分级并实施管理,对发挥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检验职能的有效性都有重要作用。,118,(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不合格严重性分级,需要考虑的原则是:,(1)所规定的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2)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3)顾客可能反映的不满意强烈程度。(4)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除

47、考虑功能性质量特性外,还必须包括外观、包装等非功能性的影响因素。(5)不合格对下一作业过程(工序)的影响程度。,119,严重性分级原则(共同模式),*现场难以纠正*现场容易纠正,120,食品工业中严重性分级的综合规范,121,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示例(汽车),122,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定义(电话薄),123,(四)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级别,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推荐,将不合格分为3个等级。我国某些行业将不合格分为三级,其代号分别为A、B、C,某些行业则分为四级。,124,1分为三级不合格,(1)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称为A类不合格。(2)B类

48、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称为B类不合格。(3)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称为C类不合格。,125,2分为四级不合格(如:美国贝尔系统),(1)A级 非常严重(不合格分值100分)(2)B级 严重(不合格分值50分)(3)C级 中等严重(不合格分值10分)(4)D级 不严重(不合格分值1分),126,(五)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1)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原则(标准)是生产者的一种管理规范性质的文件(可编入企业管理标准内),并不是某种产品检验计划的构成文件,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才是该产

49、品检验计划的组成部分。,127,(2)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是根据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原则(标准),针对具体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特性不合格对其严重性分级,分级表应明确列出不合格的项目、状况及严重性级别。(3)掌握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就可以掌握某项产品检验工作的关键,确定采取的检验方式,检验频次和检验数量、确定哪些项目需要编制检验指导书。,128,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示例,129,续表,130,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示例(真空吸尘器),131,续表,132,三、不合格品的控制,(一)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1目的: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外购件不接收、不投产;不合格的 在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

50、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交付,确保 防止误用或安装不合格的产品。,133,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内容,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为识别和控制不符合质量特性要求的产品,并规定不合格品控制措施以及不合格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主要内容有:,(1)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的职权。,(2)对不合格品要及时做出标识,以便识别。,(3)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134,(4)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决定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报废等处置,并作为记录。(5)对不合格品要及时隔离存放,严防误用或误装。(6)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并监督实施。(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