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92408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院护理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查对制度1、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前、中、后各查一次;“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注意用药后反应。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4、摆药“四不用: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药品;不用变色、混浊或有沉淀的药物;不用可疑药品;不用内服、外用、剧毒药物的标签与药瓶混淆的药物。5、静脉输液应注意查对:液体名称及有效期;玻璃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检查液体有无变色、混浊、沉淀;

2、一次性医用输液器有无过期,是否清洁,有无异物,包装袋有无损坏、漏气;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和用药后反应。6、输血应注意(1)输血前须经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查对供血者血型、血袋编号、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2)采血后在30分钟内输入,输血开始,应观察患者510分钟,患者无异常方可离开。患者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6)输血完毕,血袋内余血保留24小时。(一)手术室查对制度1、按手术患者“三查

3、对”接患者护士一查对、洗手护士二查对、巡回护士三查对。根据手术通知单查对接手术患者病历: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配血报告等;凡人体对称器官或组织,应在手术单上注明左右侧,摆放体位者必须和手术医师查对后一起摆放。2、术前药品准备“三查对”:一查无菌包消毒日期、灭菌指示标志;二查手术器械、氧气等是否齐全;三查电源通畅。3、术中用药“三查对”:用药前一查(药物质量、数量);给药时与麻醉医师二查(患者姓名、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用药后三查(用过的空安甑,安甑留下以备核对,待手术完毕方可弃去。4、输液“三查”:摆液体时一查

4、、输液前二查、输液后三查。5、输血时“三查”:取血时一查、输血前二查、输血后三查。并与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一起进行“三查八对二输血前,由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各查对一次,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名。输血后,密切观察输血反应。6、器械、敷料清点“四对点”:开体腔前一对点、关体腔前二对点、关体腔后三对点、手术结束四对点。凡开颅、开胸、深部及空腔脏器手术时,均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第一助手认真清点手术用物三遍,包括器械、纱布、缝针、刀片等。在关闭体腔前再次清点,并记录。手术结束后进行第四次清点。(三)供应室查对制度1、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品名、物品数量、质量性能是否良好、注意清洁度。2、器械、敷料灭菌完毕,

5、要查对是否注明消毒日期及失效期,并固定放置。3、发放器械及各类无菌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灭菌失效期。4、收器械及各类无菌治疗包时,要查对名称与物品是否相符,数量、器械质量及初步清洁处理情况。5、灭菌时检测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指示剂温度计及有无湿包情况。(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1、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列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2、“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3、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

6、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病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4、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5、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病人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二)手术室查对制度1、按手术患者“三查对”接患者护士一查对、洗手护士二查对、巡回护士三查对。根据手术通知单查对接手术患者病历: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配血报告等;凡人体对称器官

7、或组织,应在手术单上注明左右侧,摆放体位者必须和手术医师查对后一起摆放。2、术前药品准备“三查对”:一查无菌包消毒日期、灭菌指示标志;二查手术器械、氧气等是否齐全;三查电源通畅。3、术中用药“三查对”:用药前一查(药物质量、数量);给药时与麻醉医师二查(患者姓名、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用药后三查(用过的空安甑,安甑留下以备核对,待手术完毕方可弃去。4、输液“三查”:摆液体时一查、输液前二查、输液后三查。5、输血时“三查”:取血时一查、输血前二查、输血后三查。并与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一起进行“三查八对二输血前,由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各查对一次,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名。输血

8、后,密切观察输血反应。6、器械、敷料清点“四对点”:开体腔前一对点、关体腔前二对点、关体腔后三对点、手术结束四对点。凡开颅、开胸、深部及空腔脏器手术时,均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第一助手认真清点手术用物三遍,包括器械、纱布、缝针、刀片等。在关闭体腔前再次清点,并记录。手术结束后进行第四次清点。(三)供应室查对制度1、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品名、物品数量、质量性能是否良好、注意清洁度。2、器械、敷料灭菌完毕,要查对是否注明消毒日期及失效期,并固定放置。3、发放器械及各类无菌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灭菌失效期。4、收器械及各类无菌治疗包时,要查对名称与物品是否相符,数量、器械质量及初步清洁处

9、理情况。5、灭菌时检测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指示剂温度计及有无湿包情况。(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1、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列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2、“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3、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病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4、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5、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病人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XX县XX乡卫生院XX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