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95942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电网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供电量(MWh)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3输配电损耗电量(MWh)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4供电线损率(无量纲)年度输配电损耗电量/年度供电量水泥生产企业(粉磨工段)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粉磨工段1*1.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1.1与1.2之和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1.1消耗量(t或万F)叫5烟煤将1.1.2低位

2、发热量(GJt或GJ/万Nm3)烟煤若无实测值,则煤的低位发热量默认值取26.7GJt21.1.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烟煤飞1.1.4碳氧化率()烟煤1.2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1.2.1消耗电量(MWh)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2.1.1电网供电电量(MWh)优先填报粉磨工段计量数据;如粉磨工段计量数据不可获得,则按全厂比例拆分1.2.1.2自备电厂电量(MWh)1.2.1.3可再生能源电量(MWh)1.2.1.4余热电量(MWh)1.2.2对应的排放因子(tC02MWh)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

3、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02MWh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2.水泥产量(t)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全部粉磨工段合计3.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说明:*1核算边界为水泥生产企业粉磨工段,如生产工段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钢铁生产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X1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1.1与1.2之和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主营产品”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

4、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2.1主营产品名称2.2主营产品代码2.3主营产品产量(t)3排放强度,2(单位:tC(ht)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主营产品产量*2说明:*1主营产品为3206粗钢3207轧制、锻造钢坯3208钢材,填写时需注意:D钢铁生产联合企业:主营产品填写粗钢产量、钢材产量;2)独立炼钢厂:主营产品填写粗钢产量;3)压延加工企业:只外销半成品的,主营产品填写轧制坯、锻造坯产量;最终产品为成品钢材的,主营产品填写钢材产量。*2钢铁生产联合企业的强度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粗钢产量。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

5、(铜冶炼)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2净购入使用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3净购入使用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粗铜产量(t)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排放强度(tCO2t)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粗铜产量石油化工企业(原油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炼厂I1

6、既有还是新增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2.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2.1.1消耗量(t或万m)炼厂干气M天然气2.1.2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炼厂干气天然气2.1.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炼厂干气天然气2.1.4碳氧化率()炼厂干气天然气2.2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一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8)计算2.2.1消耗电量(MWh)消耗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2.2.2排放因子(tCO2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

7、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2.3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9)计算2.3.1消耗热量(GJ)净购入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2.3.2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GJ)热力供应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热量计算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居ItCo2/GJ3原料油加工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4炼油能量因数参考GB30251-

8、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1炼油生产装置能量因数参考68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2储运系统能量因数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3污水处理场能量因数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4热力损失能量因数参考68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5输变电损失能量因数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6其它辅助系统能量因数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7温度校正因子参考68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既有设施5

9、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新增设施6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附:炼油装置层面数据关于装置类型,参考68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装置1”1装置处理量(t)2能量系数说明:*1核算边界:核算边界包括炼油生产装置,以及原油、半成品及成品油储运系统、热力站、发电设施、供排水、空气压缩站、空气分离站、污水处理、化验、研究、消防、生产管理等炼油辅助系统。其中,炼油生产装置指以下装置:1)蒸镭装置(常减压蒸镯、常压蒸储、润滑油型常减压蒸储);2)催化裂化(蜡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常渣催化裂化、深度催化裂解、MlPCGP、双提升管催化裂化);3)焦化(延迟焦化、稠油延迟焦化),4

10、)福化重整(赖嬴续重戴预如里和固定床重整、预处理和组合床重整、脱重组分塔、芳燃抽提、芳燃分离(苯塔甲苯塔)、芳燃分离(苯、甲苯、混二甲苯塔);5)加氢裂化;6)加氢处理(蜡油、渣油);7)中压加氢改质;8)加氢精制(轻质油P3Mpa、轻质油P,3而P3Mpa);9)制氢(氢气提纯)(气体、轻油、重油及焦炭)10)润滑油溶剂精制(轻质糠醛精制、重质糠醛精制、酚精制)11)溶剂脱沥青12)脱蜡与油蜡精制(酮苯脱蜡、酮苯脱蜡脱油、地蜡脱油、润滑油白土精制、石蜡发汗、石蜡白土精制、石蜡板框成型、石蜡机械化成型)13)润滑油中压加氢改质14)润滑油高压加氢裂化15)气体分镭(三塔流程、四塔流程、五塔和六

11、塔流程)16)烷基化(硫酸法、氢氟酸法);17)三废处理(溶剂再生、硫磺回收、气体脱硫(含溶剂再生)、气体脱硫)18)污水汽提(单塔、双塔)19) MTBE20)催化汽油吸附脱硫21)其他装置(石脑油异构、柴油碱洗、冷榨脱蜡、分子筛脱蜡、减粘裂化、临氢降凝、LPG脱硫醇、环烷酸、催化干气提浓、催化油浆抽提、催化油浆拔头、PSA提纯氢、炼厂干气提纯氢气、氧化沥青)* 2如果企业炼厂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3如果企业炼油装置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4如果企业有其他类型的化石燃料,请自行添加。石油化工企业(乙烯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乙烯装

12、置*1.21既有还是新增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2.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2.1.1消耗量(t或万Nr)天然气”裂解气2.1.2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天然气裂解气2.1.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天然气裂解气2.1.4碳氧化率()天然气裂解气2.2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8)计算2.2.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2.2.2排放因子(tCO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

13、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2.3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9)计算2.3.1消耗热量(GJ)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2.3.2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2GJ)热力供应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热量计算若数据不可得,采用OJltCOJGJ3乙烯产量(t)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由报送统计局数据4丙烯产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

14、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荻统计局数据既有设施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新增设施6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说明:*1核算边界包括原料缓冲罐、原料脱硫和脱神、裂解炉区、急冷区、压缩区、分离区等单元,不包括汽油加氢、辅助锅炉、主火炬、废碱处理、其他产品储罐、循环水场、空压站等单元。*2如果企业乙烯装置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3如果企业有其他类型的化石燃料,请自行添加。化工生产企业(电石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电石分厂(或车间),21既有还是新增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2.1,2

15、.2与2.3之和2.1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2.1.1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仕)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2能源中含碳量(%)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3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4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2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2.2.1消耗电量(MWh)消耗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2.2.2

16、排放因子(tCO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2.3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2.3.1消耗热量(GJ)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2.3.2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GJ)热力供应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热量计算得出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ItCoJGJ3电石产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

17、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既有设施4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新增设施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说明:*1核算边界:从焦炭等原材料和能源计量进入电石生产界区开始,到电石成品计量入库的电石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炭材破碎、筛分、烘干、整流、电石炉、炉气净化车间、余热回收等设施。*2如果企业电石分厂(或车间)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化工生产企业(合成氨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合成氨分厂(或车间)21既有还是新增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1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02)

18、*3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2.1.1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仕)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2能源中含碳量()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3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如果破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4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2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3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2.2.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2.2.2排放因子(tC02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

19、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2.3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3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2.3.1消耗热量(GJ)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2.3.2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2GJ)热力供应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热量计算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3氨产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既有设施4

20、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新增设施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说明:*1核算边界: 煤制合成氨核算边界包括工艺:备煤(筛分、磨煤(干粉煤、水煤浆)、制浆(水煤浆)、煤棒制作(型煤)等)、气化(原料煤)、灰水处理、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分离,不包括空分装置,也不包括燃煤锅炉。 天然气制合成氨边界包括工艺: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分离;不包括空分装置,也不包括燃煤锅炉。*2如果企业合成氨分厂(或车间)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3合成氨联产甲醇的企业,氨与甲醇单位产品消耗原料的比,按1:1.06分摊共用的原料;消耗电量按1:

21、0.8分摊;消耗热量按1:1.06分摊。化工生产企业(甲醇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甲醇分厂(或车间),*21既有还是新增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2二氧化破排放总量(tC02)2.1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O2),3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2.1.1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t)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2能源中含碳量()2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3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1.4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

22、碳量()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2.2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3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2.2.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2.2.2排放因子(tCO2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2.3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3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2.3.1消耗热量(GJ)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2.3.

23、2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2GJ)热力供应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热量计算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3甲醇产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既有设施4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ea)新增设施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说明:*1核算边界 煤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工艺:备煤(筛分、磨煤(干粉煤、水煤浆)、制浆(水煤浆)、煤棒制作(型煤)等)、气化(原料煤)、灰水处理、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粗甲醇精溜,不包括空分装置,不包括燃煤锅炉。 天然气

24、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工艺: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粗甲醇精镭;不包括空分装置和燃煤锅炉。*2如果企业甲醇分厂(或车间)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3合成氨联产甲醇的企业,氨与甲醇单位产品消耗原料的比,按1:1.06分摊共用的原料;消耗电量按1:0.8分摊;消耗热量按1:1.06分摊。化工企业(除电石合成氨和甲醇之外的其他化工产品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分厂(或车间)r231主营产品名称“2主营产品代码3主营产品产量(t)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

25、统计局数据 当属于本表说明1中“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主营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活动数据不能分开核算时”,各类主营产品的产量应分别报告。4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4.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1.1消耗量(t或万NmO燃煤”天然气4.1.2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燃煤天然气4.1.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燃煤天然气4.1.4碳氧化率()燃煤天然气4.2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4.2.1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仕)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4.2.2能源中含碳量()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

26、中分种类说明4.2.3碳产品和其他含破输出物的产量(t)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4.2.4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4.3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4.3.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4.3.2排放因子(tCO2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27、4.4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4.4.1消耗热量(GJ)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4.4.2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GJ)热力供应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热量计算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02GJ5排放强度(单位:tC(Vt)-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主营产品产量-当属于本表说明1中“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主营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活动数据不能分开核算时”,主营产品的产量是各类产品产量的加和。说明:* 1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范围内的每类主营产品应当单独填写表格,但是当两类或两

28、类以上的主营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活动数据不能分开核算时,可以合并填写,并在表格下方予以备注说明。* 2当一种产品的多个车间的数据分不开也可以合并报送,并在表格下方予以说明;* 3如果生产该种化工产品的分厂(或车间)生产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4如果企业有其他类型的化石燃料,请自行添加。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2净购入使用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07)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3净购入使用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29、)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主营产品产量(单位:t)企业只能选择以下产品中的一种作为主营产品:(1)纸浆;(2)纸和纸板。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排放强度(tCO2t)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主营产品产量4企业不同生产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产品产量-4.1纸浆3利造工序-生产线1(若超过1条,顺次添加行即可)纸浆种类依据GB31825-2015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填写4.1.1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6)计算4.1.1.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

30、发电、自备电厂4.1.1.2排放因子(tCO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4.1.2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7)计算4.1.2.1消耗热量(GJ)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4.1.2.2排放因子(tCOGJ)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

31、”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02GJo4.1.3总排放量(tCOz)4.1.4纸浆产量(t)4.1.5排放强度(tCO2t)4.2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工序-生产线1(若超过1条,顺次添加行即可)机制纸及纸板种类依据GB31825-2015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填写4.2.1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6)计算4.2.1.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4.2.1.2排放因子(tCO2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

32、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4.2.2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7)计算4.2,2.1消耗热量(GJ)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4.2.2.2排放因子(tCOGJ)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0GJo4.2.3总排放量(tCO2)4.2.4机制纸及纸板产量(t)4.2.5排放强度(t

33、C02t)4.3纸制品制造工序-生产线1(若超过1条,顺次添加行即可)纸制品种类填写该生产线生产的纸制品产品具体名称4.3.1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6)计算4.3.1.1消耗电量(MWh)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4.3.1.2排放因子(tCO2MWh)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4.3.2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7)计算4.3.2.1

34、消耗热量(GJ)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4.3.2.2排放因子(tCOGJ)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02GJo4.3.3总排放量(tC02)4.3.4机制纸及纸板产量(t)4.3.5排放强度(tC02t)4.4供热锅炉包括企业各工序或车间的纯供热锅炉,不包括自备电厂热电联产机组锅炉4.4.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4.2净购入使用电力对应

35、的排放量(tCO?)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6)计算4.5其他工序-包括污水处理等工序4.5.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C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5.2净购入使用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6)计算4.5.3净购入使用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0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7)计算5企业新增机制纸和纸板生产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tC02) 仅针对主营产品为纸浆的企业 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6企业新增纸制品生产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tCO。7企业新增机制纸和纸板生产工序机制纸和纸板的产量(t)仅针对主营产品为纸浆的企业8企业新增纸制品生产工序纸制品的

36、产量(t)民用航空企业(航空公司)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航空器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j1.1航空煤油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2航空汽油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3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2运输总周转量(t*km)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民航局数据 再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排放强度(tC02(t*km)航空器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运输总周转量民用航空企业(机场)2018

37、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既有还是新增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2二氧化碳总排放量(t)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3吞吐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民航局数据-再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4主要建筑物建筑面积及投入吏用时间4.1航站楼1#航站楼如果航站楼超过1座,请自行添加表格建筑面积(万)-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民航局数据- 再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投入使用时间(年/月/日)4.2办公楼1#办公楼如果办公楼超过1座,请自行添加表格建筑面积(万m?)-

38、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民航局数据- 再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投入使用时间(年/月/日)4.3建筑面积合计(万F)包含航站楼和办公楼的总建筑面积5排放强度(tCO2t)二氧化磔总排放量/吞吐量6排放强度(tCOJ万m2)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建筑面积建筑陶瓷生产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02)1.1,1.2两项相加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2净购入使用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主营产品产量 优

39、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 2.1与2.2均需填写2.1主营产品总产量(m2)2.2主营产品总产量(t)3.主营产品分类3.1内墙砖(E*10%)3.1.1产品产量(t)3.1.1与3.1.2均需填写3.1.2产品产量(r)3.1.3产品工序选填“一次烧成”或者“二次烧成”3.2外墙砖(10%E0.5%)3.2.1产品产量(t)3.2.1与3.2.2均需填写3.2.2产品产量(m2)3.2.3产品工序选填“一次烧成”或者“二次烧成”3.3玻化砖(E0.5%)3.3.1产品产量(t)3.3.1与3.3.2均需填写3.3.2产品产量(m2)3.3.3

40、产品工序选填“一次烧成”或者“二次烧成”说明:*1E代表陶瓷产品吸水率,产品吸水率数据来源于企业产品检测报告。卫生陶瓷生产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1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1.1,1.2两项相加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2净购入使用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主营产品产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产品强度(tCOt)说明:*1核算边界只包括生产陶瓷产品工艺流程,不包括生产五金器件、电子产品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