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9758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设计任务书主办单位: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崂山区自然资源局青岛全球财富中心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023年6月目录1 .项目概况21.1 项目背景.21.2 项目区位.21.3 项目定位.31.4 方案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和要求42 .设计目标及原则52.1 设计目标.52.2 设计原则.53 .设计条件73.1 现状条件.73.1.1 气候条件.73.1.2 自然资源.73.1.3 文化资源.83.14 用地说明(见资料清单)83.15 位规划要求.84.方案设计要点94.1 总体设计要点.94.1.1 规划总平面布局.94.1.2 建筑空间

2、设计构想.104.13景观及开敞空间.104.1.4交通组织规划.114.15防洪与灾备设计.124.1.6地下空间设计.121.2 设计指标建议及依据.131.2.1 设计指标建议(己批控规为绿地,规划设计方案指标能作为支撑控规调整依据).131.2.2 设计依据.131.3 场馆设计要点.161.3.1 场馆特色161.3.2 图书馆171.3.3 文化馆181.3.4 美术馆191.3.5 综合服务区.195 .成果要求20.资料清单231.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

3、自信自强”。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建设沿黄、环黄渤海、曲阜、淄博、泰山、崂山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城市软实力,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善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一批标志性文化新地标”。崂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以张村河两岸和株洲路两侧为主阵地,打造链接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国际人才社区”。项目位于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标志性区域,以及崂山区奋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的重要位置,计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成融合图书阅览、文化演出、美术展览、非遗展演、艺

4、术创作、国际交流等功能的新时代文化艺术综合体,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展现新时代城市风采。1.2 项目区位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张村河片区核心区,位于张村河南岸、科苑经七路西侧,处于崂山区科技创新走廊和山水生态景观轴线的交汇处。项目紧邻张村河规划中央大水面,位于双峰山金家岭山视线通廊,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并可与北岸的商务核心组团形成对景,区位优势明显。图1青岛市崂山区区位示意图图2项目区位示意图1.3 项目定位以“国际化、时尚化、未来化”为目标,围绕打造“服务青岛东部的文化新高地,新时代的文化艺术综合体,全市、全省、全国的文旅新地标”,联动建设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

5、美术馆,实施“三馆合一”、“多馆合一”,打造新时代文化艺术综合体。全方位体现公共文化属性,突出综合叠加、绿色环保、数字科技的设计理念,致力建设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文旅新地标;打造成助力美好生活、普及高雅文化艺术、提升大众文化的活力高地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思想阵地;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新标杆。1 .公共文化属性: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为广大居民和到崂山创业的人才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2 .综合叠加:多馆叠加合一,多功能综合发挥,充分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多元需求。3 .绿色环保:按国家规范绿色建筑3星级标准设计,在保持恒温

6、、恒湿、恒氧、恒静、恒洁方面充分实现节能,达到建筑物与人的整体和谐。4 .数字科技:即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的文化艺术中心,通过智能导览、藏品交互式展示、虚拟化互动场景、数字化资源服务等全新服务内容和产品业态,向广大居民提供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服务,让服务成本有效控制,让资源广泛共享,让数字文化点亮万家灯火,彰显崂山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产业特色。1.4方案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和要求1 .设计范围:张村河以南、科苑经七路以西,围合用地面积L8公顷(27亩)(图3)。2,研究范围:项目所在地块及周边景观绿地、广场、商务商业用地等区域。3.主要内容和要求:(1)创意策划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项

7、目定位、功能策划、规划布局、内外流线和建筑意向五个方面,需梳理建筑概念设计前的关键性议题,并提出独特的创意策划及建筑意向。(2)建筑概念设计:参考国内外先进案例,在建筑空间上实现图书馆、文化馆与美术馆等功能联动,在建筑单体上立足本土特色,在整体设计上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充分体现行业旗帜和标杆作用,并能充分结合后期运营管理,发挥最佳社会效应。WM图3项目位置2 .设计目标及原则2.1 设计目标建设国内外一流、服务广大城市居民的文化艺术综合体。打造成助力美好生活、普及高雅文化艺术、提升大众文化的活力高地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思想阵地,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地标性建筑和文旅打卡地。2

8、.2 设计原则坚持综合叠加、节能环保、数字科技的设计理念。1 .突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实现“山河相融、馆园一体”。重点关注文化艺术中心与山、河、园、带(滨河休闲带)的公共连接,强化建筑与自然融合,体现文化艺术中心与河流、群山的空间对话。2 .彰显崂山文化特色,塑造具有崂山地域特征的标志性建筑。挖掘在地性设计要素,通过创新现代建筑语言,演绎地域文化,创造具有城市记忆和崂山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与周边地区城市功能有机连接,成为张村河片区的标志性节点。3 .打造多元、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营造人性化的公共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设计的多元、开放、共享,体现全民友好、全龄友好的人文关怀。在水文条件、水质等

9、基础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满足亲河活动的多种功能需求,充分关注人的愉悦体验,塑造互动性、沉浸式的体验空间。4 .尊重场地自然本底条件,强调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在地性和适应性。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先进材料和技术的运用。5 .适应不同场馆功能及发展需求,增强建筑的弹性与生长性。关注三个场馆之间的空间联系与功能融合,提供可不断进化迭代的使用空间,保证其内部空间的多样性和可利用性,进一步提高建筑后期运营的空间利用率。3 .设计条件3.1 现状条件3.1.1 气候条件崂山区气候四季分明,特征突出。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慢;夏季,湿热多雨,少见酷暑;秋季,空气清新,云淡气爽;冬季,风多温低,极少严寒

10、。年平均地面温度14.215.0。年平均日照时数2281.4小时,年均日照率52.1%。年平均雾日50天左右,多为平流雾(海雾),雾季集中在春末夏初。年平均总云量50%-55%,夏季平均总云量最多,降水天气过程的后期多出现崂山云海景观。年平均风速2.7米/秒,11月至翌年3月多北风和西北风,48月多南风和东南风,910月北风和南风风势基本相等。3.1.2 自然资源崂山地区发育了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其特色为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山谷呈现出典型的断裂地貌特征,崖悬壁峭,山深谷狭。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山峰海拔100O米左右,在更新世期间经过多次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变动而形成。下层的花

11、岗岩地貌,多是冰期时期的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以及由于冰后期的流水活动而形成。3.1.3 文化资源崂山区共有5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共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项、市级10项,种类较多,独具特色,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崂山道家文化闻名于世,保存着大量的道家经典,拥有具有胶东特色的道家音乐。3.1.4 用地说明(见资料清单)3.2 上位规划要求崂山区党代会、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的总体目标,以张村

12、河两岸和株洲路两侧为主阵地,打造链接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国际人才社区。1 .张村河片区层面:张村河两岸及株洲路片区规划提升研究(在编)提出,要以张村河为脉,辐射带动两岸腹地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崂山国际科创城。2 .张村河两岸重点区域:张村河两岸及株洲路两侧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在编)提出,“群山碧水、未来名片”的形象定位,在核心区域打造“国际科创发展论坛永久会址”,成为未来科技的展示中心;以“山水共荣,创智未来”的理念,打造产城融合的智慧之都、人文自然交融的品质之都、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之都(图4)。图4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结构图4方案设计要点4.1 总体设计要点4.1.1 规划总平面

13、布局(1)平面布局强调整体性、一体化,项目以公共服务功能节点形式参与张村河片区城市空间组成,需利用自身的公共空间系统与周边河道景观、开敞空间、商业商务及居住等功能组团建立渗透联通关系,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区域的融合程度。(2)地块建筑密度不宜超过40%,鼓励多样化的建筑布局,形成特色城市肌理的同时,塑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内部开放空间体系,并与周边的公共空间融为一体;建筑内部鼓励设置开放式庭院,营造优美、舒适、自由的环境,构建促进各类艺术创新人群无界交流与灵感激发的公共空间。(3)文化艺术中心建筑24米以下部分沿科技园路城市次干道红线退让6米,建筑24米以上部分沿科技园路城市次干道红线退让10米,建筑

14、24米以下部分沿科苑经七路城市主干道红线退让10米,建筑24米以上部分沿科苑经七路城市主干道红线退让12米;建筑北侧亲水界面宜跌落设计。4.1.2 建筑空间设计构想参考国内外先进案例,在整体空间上实现图书馆、文化馆与美术馆“三馆联动”(图5)。以实现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功能的渗透融合,超越传统类别的新型文化空间,构成集文创、展览、阅读、社交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图5“三馆联动”示意图4.1.3 景观及开敞空间研究基地周边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水系等,梳理周边重要的地标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空间资源,组织城市景观、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街区活跃界面和绿地系统,明确重要的景观廊道、重要视

15、点及城市开敞空间;设计应体现城市及片区特色,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活动空间;文化艺术中心地块景观需与张村河沿河景观带相协调,同时考虑跨河、跨路(科苑经七路)景观及空间联系。4.1.4 交通组织规划(1)结合上位规划和道路交通情况,梳理交通组织,对各层次、各类型的机动车交通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疏导,处理好内部交通与建筑、景观的关系,做好与外围的城市道路衔接,实现人车分流,文化艺术中心主要与次要人行/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场地南侧科技园路,避免对地块东侧科苑经七路(城市主干道)的影响。(2)充分考虑日常、节假日不同人流量对本区域交通系统的影响,确保交通畅通,规划二十二路(跨河路)为规划远期建设道路,需结合建设

16、周期,对设计地块近远期交通组织、交通量等进行研究。(3)做好步行交通规划,建立安全、舒适、立体的步行交通系统,同时需要考虑与基地周边公交站、轨道交通站点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衔接,以及与张村河景观带、对岸的步行联系。(4)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停车规模与位置,配套非机动车位、机动车位、国家规范充电车位,并与周边路网高效衔接,符合消防需求;合理布局货物进出和装卸,以及公交车、大巴车等公共交通停靠点和停车位,停车位设置应当满足相应配建指标与智慧停车提升相关的硬件条件,按照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相关停车位设置标准如下:类型计量单位下限文化及体育设施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车位/100M建筑面

17、积0.6文化馆车位/10OM建筑面积0.7会议中心车位/1OOm2建筑面积0.6商业类普通商业(50000m2及以下)车位/100M建筑面积0.9餐饮娱乐车位/1Oonl2建筑面积1.8特殊停车位配建指标如下:建筑物类型特殊车位配建指标单位装卸出租大巴无障碍车位商业类普通商业(50000m2及以下)1OOOom2建筑面积2.03.0按照停车位总数2%的比例设置,尾数不足1个的按1个计算文化设施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1OOOom2建筑面积2.03.02.0文化馆1OOoom2建筑面积2.05.03.0会议中心IOoOom2建筑面积5.02.04.1.5 防洪与灾备设计(1)建筑设计应满足百年一

18、遇防洪标准。(2)建筑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对建筑战时、灾备、应急避难的设计要求。4.1.6 地下空间设计地下空间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地下停车、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功能和规模可根据运营使用、防水等需要和经济合理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张村河片区核心组团城市设计中期成果与相关方案,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判断项目地下商业与南侧商业区连通的可行性,并研究公共步行通道与下沉广场的连通。4.2 设计指标建议及依据4.2.1 设计指标建议(已批控规为绿地,规划设计方案指标能作为支撑控规调整依据)(1)用地面积:1.8公顷(27亩);(2)地上总建筑面积:35000m其中图书馆12000

19、m2,文化馆8000f,美术馆15000rf;(3)建筑限高:建筑高度需考虑城市及滨水天际线、景观需求及视线廊道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50m;(4)数字化管理标准:符合智能建筑相关要求;(5)绿色建筑标准:国家绿色建筑三星,LEED金级认证;(6)健康建筑标准:国家健康建筑三星,WELL金级认证;(7)建筑质量标准:鲁班奖或国家优质工程奖;(8)工程造价暂按综合单价约1.5万元/平方米为依据。4.2.2 设计依据(1)任务书青岛崂山文化艺术中心创意策划及建筑概念设计任务书。(2)上位规划在编崂山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2-2035年;在编张村河两岸及株洲路两侧区域规划提升研究;在编张村河两岸及株

20、洲路两侧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在编张村河(崂山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崂山区株洲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金融新区服务区(张村河南岸)控制性详细规划。(3)相关规范及标准现行工程建设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建设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和青岛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21、51129-20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园设计规范(GBII92-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207)2016版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设计规范导则(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l1/T214-2003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

22、/T63-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009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A/T75-9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与验收规范(DB32/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3O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lI318一19

23、8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I266390)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以太网IoBASE-T标准(IEEE802.3)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YDT28-9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室内装修防火规范GB50222-954.3 场馆设计要点4.3.1 场馆特色(1)功能布局特色一一探索三馆、多馆融合新模式,打造文化艺术共生综合体“三馆联动”,打造超越传统类别的新型文化空

24、间,构成集展览、阅读、文创、社交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共生综合体。演艺剧场、美术馆展厅、会议中心等功能性空间可复合利用,可集中或分散布置休闲、商业场所等。(2)地域文化特色一一营造具有崂山文化元素和空间特色的文化地标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应体现崂山地域特色、张村河文化特质与片区国际化定位。建筑设计需融入崂山山海环境与特色文化符号,需结合地域特有民风民俗,体现地域历史文化,同时,也应当充分展现该片区现代化、国际化与未来感的区域形象。(3)场景体验特色一一强化功能内容创新,打造沉浸式文艺体验场所营造多样化沉浸式场景,唤醒“五感”体验,打造差异化的文化艺术特色中心;在阅读基础上,开展科普教育和研学活动,成为

25、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学习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搭建展研合作平台,开展文化展演、数字展览、崂山文化等专项研究;策划文化活动和艺术事件,打造城市文化客厅。4.3.2 图书馆(1)基本功能建设青岛市一流图书馆,具备借还图书、研学教育、组织开展读者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综合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区居民及驻区高端人才。(2)场馆特色亲民、便利、时尚、科技。艺术馆与图书馆功能的渗透融合实现超越传统类别的新型文化空间,构成集展览、阅读、文创、社交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3)特殊需求按照建设规范总阅览座位就高设置,增加少儿阅览室面积,并增加亲子阅读功能。设立数字化视听阅读体验空间500Irf以上,配备线上阅读、

26、可视化电子系统硬件空间,落实新形势下智慧书库相关要求。设置24小时自助图书馆,并设有单独的出入口。负一层设立密集书库。设计打造“新型文化体验空间”,引入图书售卖、餐饮服务、互动娱乐、文创街区(馆内建筑内街形式,包括非遗手造、文创市集、艺术创作室)等业态,强化图书馆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4.3.3 文化馆(1)基本功能建设青岛市一流文化馆,具备培训、演艺、创作等综合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区居民及驻区高端人才。(2)场馆特色多元、交融、活力、开放,崂山文化IP化、品牌化、商业化的新载体。(3)特殊需求设立大型演艺剧场1个,600-800座位;小型剧场12个,200-300座位;设置

27、非遗展演中心1处。增加舞蹈、器乐、歌曲、戏剧等编导创作室。预留室外文化活动空间1000nf以上。4.3.4 美术馆(1)基本功能达到国家级规格,能承办国家级展览和国际一流展览;具备部分大型规模的艺术展示、展览策划、学术交流、培训讲座、数字展览等功能且单个标准场馆应具备多功能运营条件。(2)场馆特色结合崂山区时尚、活力、未来、科技等特色,凸显崂山文化、虚拟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相融合,展览内容以潮流艺术、数字艺术为主,满足青岛及周边市民全新艺术需求。(3)特殊需求大展厅净高不低于7米(最高按国画1丈6尺)。设立知名艺术家展馆及工作室。设立开放式活动区域,满足承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交流观摩、发布会、以及

28、拍卖活动等需求。4.3.5 综合服务区结合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功能需求,配置会议室、培训室、工作室、餐饮区等多元化综合服务空间,并配套公厕、停车场、管理服务用房等基础服务设施,实现配套服务设施统筹设置,错时使用,最大限度实现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共享使用;适当提高无障碍设计建设标准。5.成果要求1.创意策划与资格预审阶段:创意策划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项目定位、功能策划、规划布局、内外流线和建筑意向五个方面,辅梳理建筑概念设计前的关键性议题,并提出独特的创意策划及建筑意向。具体要求如下:(1)文本:数量为10套(1份正本,9份副本),暗标形式,规格为A3(297mm420mm),软皮胶装成册,内容页

29、应不超过20页A3,建议使用厚度不超过157g的环保纸张。含以下内容: 提案名称; 结合对标案例阐述运营策划定位概念; 分析解读场地特点; 总体规划及功能布局草案; 内外流线草案; 总体意向表现草案; 参与团队认为其他能表达提案特点的内容。(2)展板:数量为3张,规格为AO横版,展示创意策划方案。(3)电子文件(2套,以U盘形式提交)。 提案文本,需为PDF或PPT格式。 AO展板,需为PDF或JPG格式。商务文件,盖章后扫描件和盖章前的电子版(PDF或word)o2.建筑概念设计阶段:本阶段成果应包括创意策划的完整内容和建筑概念设计的相应内容,含建筑、结构、景观、绿色建筑、海绵设计、无障碍设

30、计等各专业相关内容以及整体设计理念、经济技术指标、投资估算表等。设计机构应对公共空间营造、城市/街区活跃界面、建筑界面退线、材质色彩及儿童活动空间与母婴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图纸应包括但不仅限于彩色总平面图、彩色鸟瞰图、彩色透视图、彩色建筑立面图、剖面图、各层平面图、地下空间利用图、交通组织分析图等。提交要求如下:(1)文本:数量为10套【1份正本,9份副本(暗标形式)】,规格为A3(297mm420mm),软皮胶装成册,内容页不超过80页A3、使用厚度不超过157g的环保纸张。(2)展板(暗标形式):数量为6张,规格为AO竖版,主要是展示设计成果,至少包括鸟瞰效果图、人视点透视效

31、果图、总平面、立面效果展示、地下空间、功能流线和交通组织等。(3)电子文件(2套,以U盘形式提交)。 方案文本正本(著名)和副本(暗标形式),需为PDF或PpT格式。 AO展板(暗标形式),需为PDF或JPG格式。 方案设计CAD,需为DWG格式。 方案模型,需为SKP.3DS、MAX或FBX格式。 现场汇报文件(暗标形式),需为PDF或PPT格式。 自动播放多媒体演示文件(含动画,暗标形式),演示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英文旁白中文字幕,或中文旁白英文字幕。可配以背景音乐,但背景音乐不应带有明显的与应征人相关的地域特征;演示文档应无应征人的任何标志。三维动画演示,时间不少于1分钟(2K)。(3)实体模型(暗标形式):控制在1.5米xl.5米以内;具体范围以后续资料要求为准。6.资料清单(1)规划范围文件(2)地形图文件(3)用地说明:周边现状与道路、地形地貌、地籍权属等(4)相关控规条件(5)拟调整用地相关条件说明图(6)场地周边道路和市政设施相关资料(7)在编张村河两岸及株洲路两侧区域规划提升研究(8)在编张村河两岸及株洲路两侧重点区域城市设计(9)在编张村河(崂山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