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0707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诗歌用》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简说,考试答题中常见的问题,1、联想不丰,意象不明,主题不清。2、积淀不够,语句不解,手法不懂。3、不知要点,答非所问,语言不准。,如何读懂古典诗词,读不懂的原因一、语言障碍 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展开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语法障碍 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三、诗歌用典所带来的阅

2、读障碍,“读懂”的方法,八个方法1、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2、展开联想,翻译诗歌3、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尾句显主旨)4、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5、关注意象6、关注文题间的注释7、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8、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经历、思想、风格),1、关注题目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点明季节;“暝”点明具体的时间,题目表明诗歌的情感可能是一种隐逸情怀。,读懂诗意,例1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其一),李端月落星

3、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诗歌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闺情,杜甫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题测诗,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引导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寄”是什么意思?“寒食”是什么意思?,引导2:根据这个诗题,试推测诗歌的内容及其感情基调。,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

4、亭。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鸣声悠悠,使人久久难于平静。,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展开联想,翻译诗歌,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诗歌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闺情,(1)描述了一个闺中少妇在月落星稀天将明的时候,一个人独对孤灯彻夜未眠,她披上衣服走到门前张望,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2)早晨的喜鹊声引起了深闺女子的惊喜和期望,但是喜鹊声并未给她带来喜讯,却又使思妇的

5、内心限入极度的失望和怨恨。表现了女子盼望丈夫不归的闺怨,有些诗歌,首句(联)经常开篇扣题、奠定情感基调,而尾句(联)则经常会隐含或点化主题。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月是秋之月,月半轮喻人之别,秋指秋未深,月与秋给人“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寒意。尾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是对主题的点化,君即月,月即故里和亲人,因别而思,思而不见更显其情深意切。,3、关注首尾句(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

6、 古诗词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将情感含蓄地表达,但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景的一角撩起,让情显出山形水貌。,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着一“寒”字,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独自”和“江山”二词,亡国之悲痛尽从心底泛起。,抓住关键词语,春夜闻笛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题1:以题材划分,这两首诗分别属于哪一类

7、,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迁谪失意诗,羁旅行役诗,5、关注意象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与象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莲,由于“莲”与“怜”、“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恋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

8、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6、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注释有对写作背景的必要交代,有对典故逸事的阐述,有对难于理解或易于误解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时能起拨云见月的作用。,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

9、缘君。,注解:此诗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取次:任意,随便。,7、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说一说对“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丹橘之所以经冬犹绿,并非缘于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具有像松柏一样耐寒的节操。,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请联系这句话,8、关注熟悉的作家的概况了解诗歌的作者,知人论诗,以察诗情。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