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0715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设计补充》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页,主讲 程 琮,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医学统计学,研究生用,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页,Chinese Teaching Plan for Medical Students,Medical Statistics,Professor Cheng Cong,Dept.of Preventive Medicine Taishan Medical College,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页,孙振球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研究生用医学统计学,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4页,第26章 调查设计(补充),目录,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特点,第二节 调查计划,第三节 整理

2、与分析计划,第四节 四种基本抽样方法,第五节 样本含量估计,第六节 调查误差的控制,第七节*敏感问题的调查方法,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5页,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设计:是统计研究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过程中没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而是客观地观察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其相关特征。在调查中,与研究的现象及其相关特征(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来平衡或消除非研究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这是调查研究区别于实验研究的最重要的特征。,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6页,调查研究分为(1)横断面研究(2)现状研究(3)观察性研究。

3、通过横断面调查,可以了解某一特定时间断面上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其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因素(如某病的患病率、人体的各种生理生化或病理指标、卫生资源状况等)的分布情况。,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7页,第二节 调查计划,调查计划,主要应解决下列几方面的问题。一、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 一是了解参数,用以说明总体特征;二是研究变量间的相关联系,探索病因。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指标来说明。因此,一定要把调查目的具体到指标。指标要精选,要重点突出。尽量选用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定量指标,少用定性指标。,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8页,二、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单位,根据调查目的和指标,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单位

4、,即划清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特别是作参数估计时更为重要。如上述食管癌调查,观察对象是该地某年的常住人口,观察单位是每个“人”,同属该地区和时间范围的全部常住人口组成研究的总体。注意:观察对象可以是人,但观察单位则也可以是人的眼睛或牙齿等。,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9页,三、调查方法,按调查的范围,可分为普查和非全面调查,后者又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最为常用。1.普查(census)亦称全面调查(complete survey)就是将组成总体的所有观察单位全部加以调查,如我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理论上只有普查才能取得总体参数,没有抽样误差,但往往非抽样误差较大。普查一般都是用于了解总体某一特定“时点”

5、的情况,如年中人口数,时点患病率等。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因而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0页,3.典型调查(typical survey)亦称案例调查,即在对事物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单位进行调查。由于典型调查没有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但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专业知识,选定一般典型,可对总体特征作经验推论,但这不属统计推断的范畴。,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1页,四、搜集原始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观察法和采访法 1.直接观察法

6、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观察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检查、测量或计数来取得资料。2.采访法 是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来搜集资料。,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2页,采访的方式常用的有三种:访问:即通过调查人向被调查人作口头询问,将答案填入调查表,此法可以保证被调查人对问题的理解与设计要求一致和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开调查会:即利用召开知情人座谈会的方式来搜集一些资料,如农村食管癌死亡调查中,可通过召开村乡干部、乡村医生、妇女代表等知情人员的调查会,全面回顾调查期内的死者,初步推定死因,填入“死亡人口登记表”,再从表中选出可疑的食管癌死者,逐户进行访问后确诊。因此,开调查会可起到初筛和快速取得资料的作用。,第26章

7、调查设计 第13页,信访:即将调查表邮寄给被调查人,请他们填好后寄回,如病例随访调查等常用。采用信访法可节省人力、财力,但由于调查人与被调查人不见面,被调查人对调查问题的理解,常发生与设计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一般失访较多,以致影响调查资料的质量。,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4页,五、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根据调查指标确定每个观察单位的调查项目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1.分析项目 是直接用于计算调查指标,以及分析明确排除混杂因素影响所必须的内容。2.备查项目 是为了保证分析项目填写的完整、准确,便于核查、补填和更正而设置的,通常不直接用于分析。如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5页

8、,表11-1 调查表举例,居 民 食 管 癌 死 亡 调 查 表(编码)住址_县_乡_村_居民组死者姓名_性别 1男 2女 死亡日期_年_月_日 出生日期_年_月_日死时实足年龄_岁 诊断依据 检查:X线 1阳性 2阴性 9可疑 细胞病理 1阳性 2阴性 9可疑 临床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 1有 2无 9不明 食物反流 1有 2无 9不明 胸骨后闷、胀痛 1有 2无 9不明 进行性消瘦或恶病质 1有 2无 9不明 病程_月 诊断结果 1是 2否 3可疑 调查人_ 调查日期_年_月_日,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6页,项目的答案有两种设计:封闭式选择答案:有确定的多个固定答案可选,一般只选一项,此类

9、宜多用。开放式回答。即不预先给定固定答案,让被调查者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如症状或病程等。优点是可用于设计者不了解答案有哪些,或答案难于一一列举;缺点是容易离题,调查时间花费较多,不便综合汇总。,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7页,调查表,调查表(questionnaire),或称问卷:把调查项目按提问的罗辑顺序列成表格,供调查时使用。调查表的格式可分为单一表和一览表。单一表:每表只填一个观察单位,每一观察单位的调查项目较多时适用于大量人群的调查;整理资料十分方便。一览表:每表可填多个观察单位,每一观察单位的调查项目较少时。适用于较小人群的调查。整理资料不太方便。,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8页

10、,六、制订调查的组织计划,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宣传动员群众,时间进度,调查员培训,任务分工与联系,经费预算,调查表格和宣传资料的准备,以及调查资料的检查制度等内容。在正式调查之前,应先作小范围的试查,以便检验调查表设计,并作必要的修改。检查资料有无错误,一般从两方面考虑:逻辑检查,即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检查填写内容有无矛盾,计算机检查,即验算计算机项目有无错误,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19页,第三节 整理与分析计划,一、数据的计算机录入与清理 1.录入前:设置数据范围。2.录入时:对同一资料,用甲、乙两位录入员,分别重复录入。3.录入后 抽查部分调查表,了解输入质量。用统计软件做些简单的

11、统计描述,如编制频数分布表,发现异常值;作两相关变量的散点图,发现异常点等针对调查项目间的逻辑关系,编制检查程序,用于检查数据间的逻辑矛盾。,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0页,二、设计分析表和资料的分组,设计分组(classification)是将性质相同的观察单位合在一起,将性质不同的观察单位分开,把组内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显示出来。分组有两种:类型分组,按分组因素的类别来分组,如将观察单位按性别、职业、疾病分类,某项检查结果的阳性或阴性等分组;数量分组,即按分组因素的数量大小来分组,如将观察单位按年龄大小、血压高低等分组。两种分组往往结合使用。,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1页,三、汇总方法,手工汇总

12、一般采用划记法或分卡法。1.划记法 就是汇总时用划“正”字或“”来记数。此法简便易行,但易出错,因此,划记时要小心细致,至少要重复划两遍以资核对。常用于观察单位数不多、调查项目较少的汇总。2.分卡法 就是直接把原始记录卡分别归入各组,经过核对,然后清点每组卡片的张数,就是该组的观察单位数。3.穿孔法:在调查表的边缘打上一些孔,对于阳性指标将孔剪开与外界相通,通过穿孔将阳性指标分出来。此法在手工汇总中是最方便快捷的。,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2页,四、组织计划,一般包括:组织分工、时间进度和汇总要求等,特别是大规模的协作调查,有明确的组织计划才能使各协作单位步骤一致,按期完成总结。,第26章 调

13、查设计 第23页,第四节 四种基本抽样方法,不同抽样方法,样本均数及其抽样误差的算法不同,而且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抽样的算法也不同。前面各章讲的都是无限总体抽样,而在现场调查中,常在有限总体中抽样。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下列四种。一、单纯随机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是指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优点是均数(或率)及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例数较多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甚为麻烦,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于办到。,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4页,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

14、ng)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即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等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系统抽样的优点是:易于理解,简便易行。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系统抽样的缺点是: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增减趋势,则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实际工作中的一般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抽样误差,但系统抽样抽取各处观察单位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5页,三、整群抽样,而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是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组,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再随机抽取k个“群”,并将被抽

15、取的各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整群抽样的最大优点是便于组织,节省经费,容易控制调查质量。它的缺点是当样本例数一定时,其抽样误差一般大于单纯随机抽样的误差。,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6页,四、分层抽样,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又称分类抽样,即先按影响观察值变异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类型或组别,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有两种方法:按比例分配(proportional allocation)法 最优分配(optimum allocation)法 分层抽样的优点是:减少抽样误差。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因而可导致观察值的变异度减小

16、,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便于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还可对不同层独立进行分析。,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7页,第五节 样本含量估计,在抽样设计中还要考虑样本含量的大小,即样本观察单位数的多少问题。因为样本例数过少,所得指标不够稳定,用于推断总体的精度差,检验效能低;样本例数过多,不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给调查的质量控制带来更多的困难。估计样本例数的目的是在保证一定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确定最少的观察单位数。,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8页,抽样方法不同,估计样本例数的方法各异。本节重点讲述单纯随机抽样时,估计总体均数所需样本例数n的方法,为此要确定:容许误差,即预计样本统计量与相应总体参

17、数的最大相差值控制范围。所调查总体的标准差,若不了解,须通过试查、过去的经验或有关资料作估计。有限总体抽样,还须了解总体观察单位数N。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通常取=0.05。若要求越小,则所需样本例数越多,要结合需要与可能来决定。具体抽样方法:略。,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29页,第六节 调查误差的控制,调查结果常常出现误差。除有抽样误差外,还可能有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不仅易于控制,还可作出估计,但非抽样误差的控制却比较复杂。因为:抽样误差的控制主要与调查设计人员有关;而非抽样误差的控制,不仅与设计人员有关,还涉及到为数众多的调查人员和观察对象;从时间上来说,抽样误差的控制,主要在设计阶段;而非抽样

18、误差的控制,则要求贯穿到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非抽样误差来源纷繁,形式多样。,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0页,一、设计阶段,非抽样误差可能来自:调查指标选择不当 调查对象的范围划分不当。调查项目的定义不明确。周岁年龄计算不准确。编制周密的逻辑检查与计算检查提纲,以提高资料检查的效果。,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1页,二、调查阶段,非抽样误差可能来自:调查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好,业务水平不足。被调查者因故不在、躲避调查、拒绝回答、有意隐瞒、记忆不清等。为此应广泛开展宣传,争取群众积极配合;家访要摸清被调查者在家的时间规律,并作必要的补查;对敏感问题,要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注意保密,或从侧面

19、了解,或用下节随机应答技术;对记忆不清者可请知情人、同龄人帮助回忆。,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2页,三、整理与分析阶段,非抽样误差可能来自编码、录入、汇总、计算等方面的错误。为此,应严格地进行资料清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评价调查质量必须联系非抽样误差的控制,后者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衡量:抽样复查。即随机抽取部分已调查对象,再次组织更严格的标准调查,抽查人员不得在原调查单位参加复查 与不同来源的同类资料作对比。,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3页,第七节*敏感问题的调查方法,敏感问题(sensitive question)包括对国家政策、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的态度、经济收入、生活行为以及个人隐私等。被调查者往往被拒绝回答或隐瞒,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敏感问题的调查应该既能满足其本人不泄密,又能如实了解社会群体的问题。对敏感问题的调查经常采用的是随机应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RRT)。具体方法:略。,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4页,1。,作业及思考题,第26章 调查设计 第35页,The End,Best wishes to you.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