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0983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祸现场急救》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来安县家宁医院 周晓祥,车祸现场的急救,车祸现场的急救,前言一、现场急救的原则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三、事故现场伤员病情分类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五、转运和途中监护,车祸现场,前言,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紧急救护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安危。因此,每个现场救护人员必须了解交通事故的急救知识,掌握必要的事故现场急救技巧。这样方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好现场救护工作,以便迅速及时地抢救伤员的生命。,一、现场急救的原则,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人道原则当事故发生后,救护者必须怀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千方百计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抢救伤员。救护者应保持

2、镇定、清醒的头脑,使伤员尽快得到现场治疗,并及时呼救,转入后续治疗。,一、现场急救的原则,2.快速原则在车祸救护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抢、快救、快送”是决定伤员能否自下而上或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救护人员要珍惜每一秒钟,火速急救,火速护送伤员到医院治疗。,一、现场急救的原则,3.有序原则交通事故的特点是“伤情复杂、严重、复合伤多”。因此,在抢救中一般应本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顺序,灵活掌握。首先采取止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抗休克等措施;第二是处理好内脏器官的损伤;第三是处理好骨折;第四是包扎处理一般伤口。,一、现场急救的原则,4.自救原则“自救原则”是

3、车祸现场救护、抢救伤员生命的一条宝贵经验,尤其是对发生在偏僻地区的车祸更是显得重要。在车祸现场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充分利用就便器材以赢得求援时间。,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车祸的“强烈袭击”,可使人体心、肺、神经、内分泌机能发生严重障碍,尤其是大量失血,直接威胁伤员生命,有些受伤者可能很快出现休克或者死亡。这就需要很好地判断伤情,以便急救。最早接触受伤者时,首先必须判断受伤者是否活着,有无呼吸和心跳,意识是否清楚,救护者必须对受伤者的伤情作出初步判断,以便按“轻重缓急”的原则急救和后送。,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1.呼吸的判断 为了确定受伤者是否

4、呼吸,可以将耳朵贴近受伤者的口、同时平视他的呼吸,并看到他胸腹的动作.在呼吸极微弱时,不易见到胸廓起伏,可用一小块棉花絮或薄纸片、树叶等放在病人鼻孔旁,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来回飘动,以判断有无呼吸存在。垂危病人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一般受伤者在临死前,呼吸变慢、不规则直至呼吸停止。这时的特征是胸廓起伏消失,鼻孔不出气。,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2.心跳的判断脉搏是血液流经动脉血管时的压力波动,直接显示心脏的跳动,一般测试腕动脉(桡动脉)。检查心脏跳动的受伤者时,常检查他的颈动脉,在喉结与相连肌肉间的颈窝处,可以触知颈动脉的搏动。心跳停止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受伤者意识丧失,瞳孔散大,皮肤发紫

5、。,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3.意识的判断在事故现场判断意识,以直观受伤者瞳孔的变化为主。正常时,两眼的瞳孔是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当受伤后,两眼瞳孔不一般大,可能缩小或放大;用手电筒光线刺激,瞳孔不收缩或收缩迟钝。当瞳孔逐渐散大,固定不动,对光反应消失时,病人陷于死亡。检查瞳孔的方法是:右手持手电筒,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别将两侧上眼睑向上拉开,暴露瞳孔。正常瞳孔(黑眼睛中央的孔洞)直径约34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当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受伤者死亡的特征就是指呼吸、心跳停止和瞳孔散大、固定。,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4.意识状态正常人的意识是清楚的,反应

6、是灵敏的,但当车祸发生后,因受伤部位的不同,其意识改变不尽相同。意识改变一般是由于脑部损伤,创伤性休克,剧烈疼痛等因素造成。若脑部有一时性不省人事,且时间不超过10至20分钟,那样表示伤不重;如受伤后一直昏迷或伤后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表示脑损伤严重,同时伴有剧烈持续的头疼和频繁的呕吐,以及瞳孔扩大或大小不等的改变。创伤性休克伤员,除休克的表现外,一般在休克晚期出现昏迷。而剧烈疼痛引起的意识丧失仅为一时性“应激”改变,会迅速恢复的。,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5.脉搏、呼吸的变化正常人的脉搏(6585次/分)、呼吸(1620次/分),节律是均匀的。当发生车祸后,若伤员脉搏细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7、,烦躁口渴,呼吸浅快甚至困难,是出血性休克和肺、胸膜损伤的表现。若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是脑损伤的表现。这些都是危险信号,应火速送就近医院抢救。,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6.确定受伤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程度在交通事故现场短时间内,要确定伤员受伤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细致观察,就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伤情的轻重与全身情况是一致的,否则就可能有多发伤和内脏伤。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判断伤员伤情是出血性休克还是颅脑损伤;是内脏伤还是骨折;是脊髓损伤还是一般的外伤;是开放性的还是闭合性的损伤,以及受伤范围的大小和轻重程度等等,以便于及时救护。,三、事故现场伤员病情分类,区别

8、伤势轻重,实施救治 车祸现场,有时会产生大批创伤人员,为合理使用急救资源,确保危重伤员的救治,可将伤员分为下列四类,酌情处理。,三、事故现场伤员病情分类,第一类:心跳呼吸骤停或休克的伤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转送医院继续救治。第二类:外伤出血、骨折等伤员,及时处理,尽早转送医院继续治疗。,三、事故现场伤员病情分类,第三类:一般外伤且不危及生命的伤员,可以等现场处理后再决定是否转送医院。第四类:已经死亡的和不需要急救处理的伤员,毋须进行急救处理。,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在车祸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迅速除去威胁伤员生命安全的因素,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气道管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

9、折固定及安全运送,使病人能活着到医院。心肺复苏:一旦确定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操作简单,可由一人或两人完成,其程序为CAB-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心脏按压(C)。,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包扎止血:明显外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填塞止血或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每小时放松1分钟,防止肢体坏死。,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固定和搬运:骨折伤员在搬运前必须得到妥善固定,避免在搬运时增加伤员痛苦和加重损伤。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如抛出车外的),搬运时必须十分小心,可采用担架搬运、平抱、平抬搬运或多人搬运法,切忌一人抱头,一人抬脚

10、。转送伤员到医院途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气道管理:对昏迷伤员、气道发生阻塞的伤员应使其取仰卧位平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其衣领、内衣、裤等,除去呕吐物、血块、泥草、假牙等口鼻气道阻塞物,用仰头抬颌法解除舌后坠。如还不能保证气道通畅,可插入口咽通气道开放气道,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紧急手术控制气道。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 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 上胸部置引流管。,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

11、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四、现场急救的具体措施,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 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五、转运和途中监护,转运和途中监护 决定病人能否转运的基本条件是在搬动及运送途中,病人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和使病情急剧恶化。伤员搬运工

12、作应在原地进行抢救及止血、包扎、固定伤肢后再进行。搬动重伤员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遇颈、腰椎伤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保持脊柱的轴线水平。,五、转运和途中监护,院前急救应该重视并合理运用搬运技术。1.搬运方法 有四人搬抬法、侧翻搬抬法、扶持法、背负法、双人坐椅式搬抬法、持抱法等。2.担架运送法 抬担架运送病人的基本要求是:尽量保持病人身体呈水平状态。行走时,病人的足在前,头在后。,五、转运和途中监护,3.急救车内病人体位及担架的摆放 有些病人有强迫体位,应以病人舒适为主。有些病人病变部位在行驶中须减震。,五、转运和途中监护,4运输过程注意事项 避免突然刹车时车内人员受伤;病人的担架应该牢固固定;医务人员和陪同者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病人在车内体位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可以坐位和头低位,但大多数应平卧位;脊椎伤病人下垫硬板,骨折病人要防止车辆剧烈颠簸造成损伤加重;昏迷、呕吐病人应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阻塞;若病情变化,车辆行进中不能操作,应立即停车急救。,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