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09996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平面布置》PPT课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章 车间平面布置,8.1 平面布置的原则8.2 金属流程线的确定8.3 设备间距的确定8.4 仓库面积计算8.5 车间其他设施面积的确定 8.6 轧钢车间厂房组成及立面尺寸确定8.7 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主要指设备和设施按选定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平面位置,平面布置的合理与否对于设备生产能力的发挥、工人操作安全、生产周期的长短及生产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平面布置时应当从实际出发求得最大合理的布置。,8.1平面布置的原则,(1)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使生产流线合理。(2)既有利于生产,又使占地面积小,运输线最短,以求缩短周期,提高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3)保证操作方便,安全生产和

2、工人的健康。(4)使人行道与工作线平行,避免金属(原料与成品)流线与金属废料流线以及其他材料的运输线的互相交叉。(5)考虑将来的发展,要留有余地。,8.2 金属流程线的确定,金属流线指生产各类产品由原料到成品的工艺流程线,把所选定的设备与设施布置在相应工序的工艺流程线上,同时要考虑中间的堆料场地以及运输等。常用的金属流程线如图8-1所示。,1)直线式 从生产的连续性及运输等方面看是最合理的。因此,常用于连轧机以及初轧机等。但这种生产流程受到厂房的长度限制,因为厂房愈长所铺设的管道也愈长,故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建设投资要大,一般认为厂房最好不超过500米长。,2)直线横移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管材车

3、间,因为管材的横向运输主要靠管材本身的自由滚动,在型材车间中大多数冷床布置也常采用。3)曲折式 这种形式节省厂房长度,适合多跨的车间。4)放射式 常用于当由一个设备加工后的料进到两个以上相同设备继续加工时的情况,如由一台轧机出来的料进入二个以上平行的机组中继续进行轧制,采用放射式布置。,5)汇聚式 常用于分别由两台以上相同或不同设备加工后的料进到一台设备加工时的情况。6)过渡式 当布置很多相同设备时才采用此种方案,如精整工段常用。7)分枝式 在设备数目不多,但品种很多的情况下常采用此种布置形式。,实际上,由原料到成品的加工流程很长,工序很多,设备复杂。因此,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方式,而是几种形式的

4、综合。产品品种很多,工序又不同时,可以把产品分组,相同或相似的工艺过程组合。如管、棒、型车间可以分管材生产线及型棒材生产线等。,8.3 设备间距的确定,设计车间平面布置图时,首先要做出包括主要生产工段、辅助生产工段、仓库、实验室、动力系统、生活间及办公室等部分在内的平面布置图,而且同时要做几个方案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确定一个较好的方案。生产设备布置没有一定的规定。在平面布置图上首先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和要求布置各种生产设备。,布置主要设备时,要使产品流线方向最好与厂房纵向一致,尽力避免横向运输,但有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考虑设备之间相互关系和决定间距时应根据产量大小,轧制产品长度和设备操作条件

5、等因素,在保证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尽量紧凑,以节约车间面积。轧机最好能布置在一个顺向的轧制跨间内,电机应放进单设的主电室,一般在另一跨间。挤压机所需要的高压泵站也应放入单独的房间,但不要离挤压机太远。高压泵站最好放在厂房的一侧或端部而不要放在中间。但是,根据车间布置情况有的把水泵站放在车间中间,这对车间生产来说不大方便。,设备彼此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经验按照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情况来决定。对轧制车间来说,横列式轧机机列间的距离,顺列式轧机机座间的距离、加热炉与轧机间的距离、轧机的前、后辊道长度以及轧机至剪切设备的距离,精整工段各设备之间的距离等均应依据各阶段轧件的长度和同时容纳轧件个数、以及某些

6、特殊的工艺要求来加以确定。连轧机各机架间距离主要决定于设备是否放得下、安装、换辊和检修方便,以及其他特殊的工艺要求。,对管棒车间来说,挤压机、拉拔机、冷轧管机及辅助设备的相对位置,也是根据产量,料的长度以及工艺要求加以确定。在布置主要设备时,还必须考虑各工序中设备所必要的再制料堆放场,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在布置设备时,设备不能位于吊车工作达不到的范围,离厂房的柱脚边缘必须留出一定距离,如表8-1所示。在布置主要设备时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及安装、维修等工作方便,要留操作面积。其大小视不同的设备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同而定。另外,有些设备要留有足够的更换工具或部件的操作面积及操作空间。,下面以横

7、列式轧机为主讨论备设备间距离确定的一般原则。1)上料台架与加热炉中心线距离。上料台架与加热炉的两设备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最长坯料长度的2倍。2)加热炉间的距离 主要根据炉子大小、劳动条件以及结合厂房的柱距一并考虑。如中小型轧机配用的加热炉,在加热钢锭或加热长度不超过8m的钢坯时,当以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则加热炉中心距离以12m为宜。大中型轧机配用的加热炉,当加热钢坯长度在5m以上时,则加热炉中心距离以1518m为宜。3)加热炉至转盘间距。钢锭转盘中心线到加热炉炉墙边的净距L1应不小于45倍钢锭长度,加热炉为侧出料时取上限。,4)加热炉到轧机距离 加热炉有两种布置方案:一种是加热炉中心线和轧机

8、中心线相平行;一种是加热炉中心线和轧机中心线相垂直,如图8-2所示。,当采用平行布置时,若用钢锭为原料、加热炉至转盘的距离为钢锭的45倍;转盘到轧机的距离则为第一架轧机轧出的轧件最大长度加上45倍的钢锭长。在满足上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厂房柱距模数确定,根据现场经验此距离如为中型轧机可取30m。若采用钢坯为原料、加热炉到轧机距离主要考虑第一架轧机轧出的最大轧件长度再加上23倍的钢坯长度,再结合厂房柱距模数确定。一般此距离在2530m范围内。,垂直布置方案多为把加热炉和轧机布置在同一跨内,而且多为侧出料的方式,用于线材和小型材轧制,由于可以采用活套轧制,因而加热炉到轧机的距离可缩短。但钢坯出炉

9、后要转900角,操作不方便。这种方案较少采用。对顺列式或连续式布置的轧机由于每架轧机只轧一道,因此加热炉到轧机的距离可大为缩短。一般只考虑留操作条件和维修所需要的位置就可以。总之,在满足工艺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加热炉到轧机的距离。,5)轧机机列间的距离 根据车间生产需要和建厂的客观条件确定。机列间距与轧机布置形式有关,也与原料种类有关。若采用钢锭为原料,两列式中型轧机,常在一列后二列前的轧制线上设置热剪机。此时第一列轧机到热剪机的距离为升降台的长度与轧机轧出的轧件最大长度之和,再加23m。也可两倍于轧件的最大长度。至于此热剪机到第二列轧机的距离应等于此列第一架轧机轧出的最大轧件长度与剪出净坯的长

10、度之和,再加上34m的余地。根据生产经验,二列式中型轧机二列之间的距离应为5060m。,对于只生产方、圆钢坯的轧机,其二列之间的距离由于可不设置中间剪而大为缩短。其距离可为粗轧机轧出长度与精轧机第一架机前轧出的最大轧件长度之和,再加上一定的余地。对于二列式小型轧机,它们之间的距离以互不干扰为原则。如采用穿梭轧制方式,二列之间的距离决定的方法与上面讲的大致相同,当为活套轧制时则此距离可大大减短,能保证活套的正常工作即可。对于顺列式轧机各机座间距离同样可按机列间距离原则确定。而连轧机各机架间距离主要决定于设备是否放得下,安装、换辊和检修方便,以及特殊工艺要求。如图8-3所示。,轧机机列本身各设备间

11、布置主要应考虑两方面:(a)从人字齿轮到轧机机座之间距离主要决定于连接轴的倾角,安装托架与升降台应放得下。(b)齿轮机座到减速机和减速机到主电机距离应尽量近一些。但距离大小主要决定于检修和安装方便。表8-2所列为中小型轧机机架间的横向距离。可作参考。,6)轧机到切断设备的距离 轧制车间轧后切断设备主要有两类:锯机和剪切机。轧钢车间轧机到热锯的距离主要决定于锯切方式。如为单座锯,其距离等于轧件最大长度加上安放有关设备和操作所需的长度。如为多台锯工作,其距离可相应缩短些。一般来说,中型轧机至第一台热锯距离以7080 m为好。,轧机至剪切机距离则决定于剪切机能力和轧件长度。当剪切机生产能力很大时,一

12、般轧机到剪切机距离可定为1.21.5倍的轧件最大长度。当剪机能力不是很大时应当放长间距,不然当操作稍不协调时在轧机和剪机之间会形成料堵塞。对于钢材初轧机大剪一般应适当加长,常采用可同时容纳两根轧件。当用一般剪机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可设飞剪,安装飞剪可大大缩小轧机和剪机的距离。,7)剪切设备至冷床的距离取决于剪切后轧件的最大长度,一般冷床直接安放在剪切设备之后,而且在冷床能力大于锯切机能力情况下,通常可采用稍大于定尺后轧件最大长度。但当小型型材定尺长度很长时,剪切设备至冷床的距离要小得多,只要很好考虑有足够的操作面积和较好的劳动条件就可以。,8)车间内通路的布置 一般大、中型车间应有下述通路:(

13、1)车间主要通路:这是车间内部运输通路,如电气台车通路、过跨运输的窄轨小车。(2)车间次要通路:用于运输材料、备品备件、设备检修及仓库场地的通路等。如车间的成品库内设火车通路,车间的端面或侧面开设大门,作为汽车通路等。(3)人行通路及防火通路。车间通路的宽窄对工人操作安全,工作方便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车间设计时要正确的选择。,设备之间的通路宽度根据运输小车的宽度确定。当小车的宽度为1200mm时,单向运输通路的宽度可取2200mm;双路返向运输通路的宽度可取4000mm。人行通路一般可取1米宽,当车间的人较多,考虑到非常的情况下需迅速疏散时,则人行通路的宽度可取2米。在车间

14、内设有火车路轨时,路轨的中心线至墙或柱的距离应不小于3.5米。防火路可与运输通路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总之,通路的宽窄和多少必须根据具体条件而定,车间的规模不同而要求也有所区别。,车间大门可根据通路安排的情况加以确定,在车间端面和侧面开有一定数量的大门。大门的尺寸(宽高)为:通行电瓶车大门:2.1米2.4米。通行汽车大门:3.3米3.0米。通行火车大门:4.2米 x 5.1米。,8.4 仓库面积计算,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车间内原料与成品的存放,中间料的正常周转,在设计时应留有一定的面积作为原料库、成品库以及中间再制料的堆放场地,还有其他物品的存放处。1)确定仓库面积的原则(a)必须保证正常生产,

15、不至于由于某个设备短期停车而造成其他设备的停工待料现象。一般规定出各种不同用途仓库的存放天数。,(b)坯料间应留有进行各种修理、检查、标记、包装等所需之面积、吊车的吊运方式不同而应留的面积以及建筑结构的限制所需的面积,这些面积通常采用利用系数加以考虑。(c)坯料或半成品堆垛高度应以不超过地坪所允许的负荷为限。(d)其他方面的特殊要求及经济核算等。,2)原料仓库面积计算 通常原料仓库面积可用下式计算:,轧钢车间原料仓库存放天数,一般按轧机710天的平均日产量考虑,如原料由外地供应,储存量可按轧机1020天平均日产量计算。轧钢车间坯料堆放高度及单位面积存放量如表8-3所示。有色金属锭坯堆放天数为7

16、10天,面积利用系数为0.4。,3)中间仓库面积计算 确定中间仓库面积首先应该知道产品生产周转时间,然后根据中间仓库应堆放的中间再制料总数来确定。中间仓库堆放再制料总数为:,实际上,中间仓库钢材的储存量可以考虑按轧机35天的平均日产量计算。对于合金钢厂可按轧机的810天的产量计算。有色金属中间再制料堆放天数为23天,面积利用系数为0.4。,4)成品仓库面积确定 成品仓库面积的计算基本上同原料仓库的面积计算。成品库钢材的存放量,当全厂设有总成品库时,可按轧机37天的平均日产量计算。当全厂无总成品库时,则应按710天的轧机产量考虑。表8-4中所列为各类钢材在成品库中堆放高度和单位面积堆放的负荷量。

17、有色金属成品库料存放天数为15天,面积利用系数为0.350.4。有色金属压力加工车间有关地坪的允许负荷、存放高度、面积利用系数等见表8-5。,8.5 车间其他设施面积的确定,1)操纵台位置的确定 操纵台是一部分设备的控制中心,其面积大小和位置主要根据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来决定,它的位置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a)操作台应靠近被控制设备中心,即电力负荷集中处,可以缩短导线长度,并便于操作人员看到所控制的设备与被加工的材料。一般操作人员所在位置到观察地方的距离不应超过15m。坐视线标高取1.15米,站立视线标高取1.45米。,(b)由许多设备联合组成的共用操纵台时,其位置

18、应处于这些设备的适中地方或处于主要设备附近。对于高度现代化的加工车间,应用电子计算机和工业电视机控制与监视整个生产过程,操作室比较集中,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专用操纵控制室。(c)操纵台尽量不占车间有效面积,如没有特殊要求,操纵台应尽量布置在柱列之间。对轧制车间主轧机有时采用桥式操纵台,其位置应尽量靠近轧机。使操纵人员能看清轧件出入情况,其一端或二端应留有吊车运行运输通道。,2)主电室布置 主电室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与主跨间隔开的单独布置主电室,自成系统,室内空间大,通凤条件良好,电机及控制系统有较好的条件运行,但需设单独的吊车,增加了投资。另一种是主电室置于主跨内,可不用专门设吊车和厂房,

19、节省投资,但工作条件较差。从实际生产看,轧制车间大多采用主电室设在单独的一跨内。,3)工具堆放场地 不管是板带车间,还是管棒型线材车间都要留有一定的堆放场地放置工具。对板带车间主要是轧辊的堆放,其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轧辊的储存数量,轧辊堆放方式,而车间必备的轧辊储存数量又与车间生产规模大小、轧制品种及轧辊材质有关。,每种产品需要轧辊的数量可按下式计算:,实际生产中每种产品需要三套轧辊(一套在使用、一套备用、一套在加工),因此实际需要量应乘3,这也只是大概的估算。,轧辊堆放方式主要有:(a)人字形格架法:这种方法是将轧辊置于人字形格架上。单位面积负荷较小,每平方米可达12吨,适合于重量较小的轧辊。

20、(b)U字框架法:这种方法是将轧辊堆置于U字形的框架内。单位面积负荷较大,每平方米可达56吨,适合于大中型轧机的成套轧辊的堆放。(c)平放法:这种方法是将轧辊平置于地板上。占地面积大,每个约占1平方米左右,主要用于大型轧辊的堆放。,(d)叠放法:这种方法是将轧辊成堆叠放。堆放负荷较大,每平方米可达810吨。主要适用于重量不太大的毛辊或光辊。求得轧辊的储存量,选择有关的单位面积负荷即可计算出轧辊堆放场地面积大小。表8-6为中型轧钢车间轧辊堆放场地面积的参考数值。对于管棒型材生产车间,它的生产工具繁多,但都比较小,根据其特点需要在车间内单独设工具室,各室面积的大小由工具的多少而定。,4)乳液与润滑

21、油站 对大型或中型轧制车间单独设有润滑站和乳液站,供给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润滑用的润滑油与乳液。稀油用于润滑各种设备的轴承及转动部分,它是由稠度很小的矿物油配成的,由油泵供给,成为循环系统;干油用于润滑轴承,供给方式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手工的。工业润滑油及乳液是集中由供油站供给的。乳液与工业润滑油站设在轧机附近地下室内。,5)车间机修室与磨辊间 车间机修室的面积主要取决于机床的形式与数目,同时要考虑机加工的辅助设备所占面积。磨辊间的面积取决于机加工的设备形式与数目,机加工设备的形式应根据加工的轧辊而定,数目一般可进行计算。机修室应在车间的端部,靠近轧机等主要设备。磨辊间应靠近轧机。,6)车间内

22、部运输设备的布置 车间内部运输设备有:吊车、电气台车、轨道车、特殊用的起重机、辊道与输送带等。(1)桥式吊车 应用较为广泛,吊车的跨距取决于车间的跨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表8-7所示。(2)特殊工艺用的起重机 如均热炉的炉盖用的起重机;加热炉出料用的叉式吊车以及电葫芦起重机等,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选择。,(3)电动轨道车 在车间内的轨道小车视不同的情况选取,用于搬运轧辊过跨以及其它重物过跨有2060t的轨道车。在车间布置时要留有过跨道轨通道,其宽度按轨道车的宽度定。(4)台车 使用方便灵活,主要搬运锭坯、半成品以及成品运输。(5)辊道和输送带 大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车间,连续式流水生产线

23、,采用辊道、输送带、链条式运输设备,如管材、线材大型生产车闾,由千采用盘管和线盘的形式生产,运输采用链条带挂钩的运输系统。,7)生活间及办公室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要,确定办公、生活用房的面积。(1)车间办公室与存衣室面积 一般规定每一个办公人员的办公用房面积平均为4.55.5米2,车间办公人员少可取上限。存衣室(更衣室)面积,加工车间一般属在正常条件下生产,不产生有毒气及粉尘、不污染或轻度污染的等级,每人按0.40.5米2 计算。,2)厕所面积 厕所的面积按蹲位数确定。男、女厕所的蹲位数根据车间人数确定:100人以下的车间男厕所每25人设1个蹲位,女厕所每20人设1个蹲位

24、;若车间100人以上,那么男厕所每增加50人增设1个蹲位,女厕所每增加35人增设1个蹲位。在厕所需加洗污池和洗手槽,男厕所要加设小便槽。3)浴室面积 当生产过程中污染较多或体力劳动较重时,需要设置浴室。一般浴室面积按表8-8所示指标计算。加工车间一般属于级卫生级别。,8)铁皮沉淀池和沉渣脱水池 铁皮沉淀池的宽度B3n米,长度L=(1.21.5)B,深度H=6米。(n为倍数)。沉渣脱水池的宽度B3n米,长度L=(1.21.5)B,深度H=3米。(n为倍数)。,课外作业:,(1)叙述车间平面布置的原则,加工车间有几种布置形式。(2)车间的跨度为18m,采用15t吊车,那么吊车轨距应选择多大合适?(

25、3)操纵台、工艺润滑站、变电站放在车间什么位置合适?,8.6 轧钢车间厂房组成及立面尺寸确定,车间立面布置就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车间的工艺高度和所有设备工作面的高度为建筑设计者所进行的厂房剖面、立面设计提供参数。,8.6.1 车间工艺高度的确定 工艺高度(吊车轨面标高)是地面(0.000)至吊车轨道面的距离。影响工艺高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设备高度、操作和检修所需的空间、吊车类型及被吊物件尺寸等所决定。当吊车吊运物件时,需要跨越的最高设备的高度已知时,可按下面的关系式确定工艺高度(图8-14)。,H1=h1+h2+h3+h4+h5 式中 h1吊车行走范围内最高设备(或堆放物、分隔墙等)自

26、地坪算起的高度,米;h2被吊物件与其下面最高设备的安全距离,一般可取0.40.5米;h3被吊最大物件的高度,米;h4吊运工具高度,米;h5吊钩极限位置至轨面的距离,米。,当车间工艺高度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出屋架下弦底面标高即厂房剖面高度 H=H1+h6+h7式中 h6轨顶面至起重小车最高顶面的尺寸。也可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h7屋架下弦与起重小车之间考虑受结构挠度及沉降影响的安全间隙,一般为 100300mm。,根据一般厂房设计的经验,在确定厂房剖面高度时,要注意下列几点:(1)一般冷加工车间可按下式计算。H=H1+h6+h7(2)在热加工车间中,组织自然通风,常是考虑厂房剖面高度的重要因素。(3

27、)“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对确定厂房剖面高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每减少10mm的高度,都意味着节约建筑材料和劳动力。,(4)既要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力求经济合理;又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的要求。按建筑统一的规定来确定压力加工车间工艺高度。轧钢车间中通常是以均热炉跨和厚板车间的轧钢跨的高度为最大,工艺高度可以达到16m以上。初轧车间以及较多的轧钢车间的成品跨间工艺高度一般为12m。中型轧钢车间轨面工艺高度一般为8m,而小型轧钢车间轨面标高可取为6m。有色金属压力加工车间的工艺高度一般为610m。,8.6.2 车间设备标高 设备标高是指设备工作面高度,它主要决定于:(1)工艺上要求,如无缝管车

28、间,由于靠钢管自由滚动运输,每个设备标高都不相同。(2)设备主要部件的维护,检查及检修方便,如辊道一般高出车间地面,这是为了检修方便。(3)人身的平均高度,考虑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图8-15为车间设备标高之例,8.7 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1)车间平面尺寸 1)车间面积的分类 在车间平面布置的基础上,根据用途作出车间面积分类统计。(a)生产面积:是指安放设备进行生产所占面积。包括生产设备本身与设备间隔所占的面积,以及通向生产场地的主要通道和进行生产操作的面积,另外包括半制品及成品仓库所占的面积。(b)辅助面积:指车间维修设施所占的面积。如机修室、电修室、磨辊室及共所属的仓库等所占之面积。

29、(c)服务面积:指生活间及办公室等非生产用房所占的面积。车间面积可以按生产面积、辅助面积以及服务面积进行统计。,2)车间平面尺寸确定(a)跨度:指车间横向上两柱中心线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一跨厂房的宽度。跨度又称跨距。工艺设计中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选择跨度与跨数。跨度标准详见本书厂房设计一章。L18米,6,9,12,15,18,模数3米 L18米,(21),24,(27),30,(33),36,模数6米,(b)柱距:指相邻两立柱间的中心距离,常采用标准柱距,当设备放不下或有其它特殊情况时,也可以采用部分特殊的柱距。钢结构:(4),6,(9),12,18,24,30,模数6米。砖石承重采用4米。,(c

30、)长度:车间的长度决定于全车间的总占地面积,同时考虑全厂的整个布局。车间长度的确定还要考虑工艺的要求。(d)轨面标高 4.8,5.4,6.0,7.2,7.8,10.2,12.6,14.4 模数0.6米(e)吊车跨度 Lk=L-0.5 或L-1.0或L-1.5或L-2.0米,L为厂房跨度。,(2)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是施工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依据。工艺设计者必须在确定设备平面布置的基础上,绘制出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工艺平面布置图的画法:1)图纸幅面 图纸规格如表8-9所示。当图纸规格需要加宽加长时,允许加长13号图纸,0号图纸只能加长长边。加长部分的尺寸应为边长的l8及其倍数

31、,4号图纸不得加长。,2)图面的一般规定(a)图的比例:高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的图纸采用1:100、1:200、1:300、1:400、1:500;施工设计的工艺平面图采用1:100、1:200、1:400;设备安装图和设备基础条件图采用1:10、1:20、1:50。(b)图标:图标形式如表8-10所示。工程名称区填写的内容:对于施工图,横线上填工程名称(如轧钢厂)而不填工程代号,横线下填子项名称(如车间)。对高阶段设计图纸,则只填工程名称,不填子项名称(不画横线)。图名区填写的内容:对于施工图,只填图名而冠以子项名称。对于高阶段设计图纸,由于工程名称区无子项名称,故图名应冠以子

32、项名称。,(c)设备表 设备表采用连续标号自下而上分类(工艺生产设备,机修设备、台柜、起重运输设备)填写。如表8-11所示。工艺生产设备从标号1开始,无分类标题,其余均应有分类标题。起重运输设备的标号用罗马数字另行编号。试验室的台柜视同仪器、设备归类填写(只适应于内部条件图,成品图设备表中不填台柜表)。设备在平面布置图中的编号应尽量按工艺流程编号。一般按从左至右,自下而上编号,适当考虑美观。一个机列编一个号、机列组成设备编分号(如1-1、1-2)。指引线应自设备轮廓线内引出,指引线之间不能交叉,但几个编号可共用一条指引线。,(d)厂房柱网表示方法 a)车间轮廓线用细实线和粗实线之间的线表示。b

33、)表示柱号和跨度代号的圆圈直径为812mm。柱子用实线“+”表示。c)柱号的标注要从左到右,以阿拉伯数字1、2、3标注并且写在图的下方或左侧。d)跨度的标注要从下到上以拼音字母依次表示如A、B、C,但,I、O、Z三个字母不得用作轴线编号,柱列轴线号一般以标注在图的左侧或下方为宜,必要时可上下左右标注。,e)起重运输设备的轨道一律用单划线表示。柱列轴线、柱子的编号及尺寸的注法,如图8-4所示。施工图厂房轮廓应根据土建返回条件画出,以土建为准。f)多层厂房的平面布置图 各层平面布置图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张图纸上,并应自下而上布置。柱号只标一层,其余各层不标。如图8-5所示。若各层平面布置图以左右布置

34、,则应从左至右按层次布置且各层均应标出柱号。车间生活间或工艺用房,绘出所用房的楼层平面布置图,否则只绘一层平面。,g)生产设备的画法及尺寸标注(a)生产设备一律采用准确的形象图表示,设备轮廓要用粗实线画出。(b)固定设备的移动部分,要以双点划线画出其移动范围。(c)设备坐标尺寸,原则上应以设备中心线进行标注,若中心线不好找出时,允许找一个基准面标注。车床可以用某个地脚螺栓来定位。(d)设备坐标尺寸若以墙为基准面时,尺寸线要标注在内墙上而不要标注在墙中心。若设备以柱子为基准面标注时,尺寸线标在柱中心线上。,(3)施工设计工艺平面布置图规定 初步设计的工艺平面布置图上的设备不标注坐标尺寸,而且不画

35、车间剖面图。其他均按图面的一般规定画,而施工设计工艺平面布置图画法还另有规定。1)内部条件用图的厂房轮廓和柱子按一般规定画。2)火车、电动平板车、过跨小车等标出中心线与相邻柱列线或柱子中心线的距离,同时还要标出轨道末端与邻近柱子中心线或柱列线的距离。3)车间内如有特高、特深设备时,应画出车间剖面图,并标明吊车轨顶标高、车间地坪标高、地坑底部标高、炉台操作台标高等。,4)对复杂工程,在施工设计中会签之前根据各专业所提条件绘制车间综合管网平面图与必要的剖面图。其表示方法如下:(a)设备、厂房、建筑物等外形轮廓用细线画出(地面以上部分画实线,地面以下部分画虚线),与管网无关的设备、建筑物等可以省略免

36、画。(b)输送各种液体与气体的主干管路,一律以单线表示,其布置与各专业平面图一致。用粗实线表示。为区别管路种类,在线的中间注上代号。常用管路代号见表8-12。,(c)在同一垂直平面与不同一垂直平面上的管线表示方法:当上、下两管线在同一垂直面上时,如图8-6(a)所示,下面的管线xH2画在平面图的比例位置,而上面的管道S1则画在柱子的最外面。当上、下两管线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时,则按与柱子的相对位置绘制,如图8-6(b)所示。,(4)图例 车间平面布置图图例如表8-13所示;车间平面布置图举例,如图8-7图8-13所示。,课外作业:,(1)任选一个车间,画出车间平面布置图。(2)车间内最高的设备为3m,试确定吊车的轨顶标高。(3)根据什么原则确定车间设备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