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1462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1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基础》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基础,刘赛红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教授、博士、副院长 理财规划师、理财规划师评审专家;746297547(QQ),学习目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要求考生能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和运作规律,理解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体制,并能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政策导向,学会把握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具体的理财规划提供知识基础。,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第一单元 货币一、货币的定义与形式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其职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储藏手段、延期支付或将来支付的标准(支付手段)货币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性:价值稳定性;普遍接受性;

2、分割性;易于辨认与携带;供应有弹性。,货币的分类:1、实质货币:包括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 2、代表实质货币:银票、银行券,可兑现(可兑换成金属货币)3、信用货币:指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主要形式有:纸币、劣金属铸币及辅币、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除支票外,凡是可以将活期存款转变为支付手段的工具都可以被视为存款货币,如银行卡、借记卡。,存款货币作为主要的货币形态,具有以下优点:(1)方便迅速;(2)支票凭签字印签签发,不易仿造;(3)按支付额划帐支出,不需找零和清点;(4)可以较好地控制“空头支票”和利用支票的欺诈行为;(5)银行存款以支票的方式被货币化,增加了支付手段

3、,有利于减少银行对现金的需求,方便了大额交易的进行,促进了流通和分工的发展。4、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短期政府债券、人寿保险单、外币存款、外汇信托资金、外币定期存单、股票、长期债券、黄金等 货币形式与特征详见P212213,二、货币的层次与持有现金货币的动机(一)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意义 标准:按流动性大小划分 意义:有助于中央银行分别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二)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P214 M0、M1、M2、M3(三)狭义货币(MI)与广义货币(M2),(四)流动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指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大宗交易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银行为资产的增

4、加而融资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即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整个宏观经济体系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三个层面的内函(从小到大):中央银行面对的流动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我国一般就是指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三、货币的价值,(一)对内币值货币的国内价值通常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即单位货币购买一定价格的商品和劳务的能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对外币值货币的国际价值主要通过该国汇率水平来衡量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互为基础、互相传导、互相影响,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对外价

5、值的基础。如国内的通货膨胀很快会传导到汇率上,并表现为对外贬值。货币高估与货币低估,四、货币本位制度(一)货币本位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其本位币的价值,赋予其在市场上强制流通的能力,并将本位币作为商品、劳务交换、债权债务清偿及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的一种货币制度安排。(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对于各种通货(纸币和铸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的确定。货币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即所谓的货币本位。特点: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性;是一切交易行为最后的支付工具。自由本位制度:以纸币为币材,其价值由法律所赋予,不与一定金属保持比价关系。,(三)金属本位制1、金本

6、位制:经历了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2、银本位制:废止的原因:(1)不便于大宗交易;(2)白银价值不稳定3、金银复本位制:以金、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度。(1)平行本位制:金币、银币的比价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2)双本位制:金币、银币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它是指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挤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双本位制下,两种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必然会被熔化、输出或贮藏而退出流通界,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就会充斥市场。(四)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行使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1、

7、含义及种类2、成因3、效应(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2)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菲利普斯曲线:两者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滞胀局面使凯恩思主义者丧失了信心。,(3)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税政府是最大受益者;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4)通货膨胀削弱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4、治理对策(二)通货紧缩P226含义、影响、成因、治理,第二单元 信用(一)概述(二)信用的表现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包括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信用卡三种形式国际信用包括国际商业信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国际银行信用

8、(进出口信贷)、政府间提供的信用。,二、信用创造(一)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信用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办理贴现、投资这些资产中引申出来的存款。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就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2、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 3、存款货币的扩张与收缩,公式1:D=R*(1/rd)其中,D表示为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的增额;rd为必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式2:K=D/R=1/rd rd越高,存款扩张倍数越小;rd越低,存款扩张倍数越大。公式3

9、:K=D/R=1/(rd+c+e+rt*t)其中:c 为客户提现率,e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t*t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三者均为其它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货币的收缩是货币扩张的反向过程。,4、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是两者的乘积。(1)基础货币:它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之和。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表达式为:B=R+C式中B代表基础货币,R代表存款准备金,C代表流通于银行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直接发行通货;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10、(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源与流,商业银行有了原始存款才能创造存款货币,而这些原始存款真正来源于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央行把通货投入流通,公众用通货向银行存款,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中央银行扩大信贷,往往直接的结果就是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掌握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基础货币及其量的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量。,基础货币的创造是由中央银行的各种资产业务推动的。收兑黄金,付出货币,引起货币供给增加;买进外汇,相应供给社会经济主体本国货币,引起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向财政部门提供融资,如向财政贷款或购买财政债券

11、,增加了财政的金库存款,金库存款一旦支用,就会形成商业银行存款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增加,基础货币增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放款,前者使用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即存款准备金增加,后者则直接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帐户上加记相应的货币金额。,(2)货币乘数乔顿货币乘数模型M1B(1K)/(rd+rt*t+e+k)M1为货币存量,B为基础货币,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k为通货比率。(3)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中央银行的行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基础货币、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商业银行的

12、行为超额准备金率由商业银行决定。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动机和风险规避动机,居民行为定期存款比率、通货比率由社会公众决定。企业行为:取决于企业经营扩大与收缩、经营效益的高低。(二)政府的信用创造发行国债。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对货币供应有不同影响。见P236(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三单元 利率,一、利息与利率(一)含义:利息又叫利金、子金(二)利率与货币资本的供求二、利率的分类和体系 1、利率的分类P238240 费雪效应 2、利率差异的原因:(1)不同规模贷款项目的管理成本不同;(2)债务的风险程度不同:包括资本风险、市场风险、债务流动性的差异、债务的

13、税负差异,3、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1)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2)银行间利率:包括全国银行间拆借利率、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三、利率的决定与作用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状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预期通货膨胀、国际利率水平及汇率、微观因素(期限、风险程度、担保品、信用等级、放款方式及社会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四、利率市场化 1、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业务自由化、金融管制自由化2、利率市场化是国内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3、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渐进;应当建立健全金融市场;要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加强银行业市场

14、的竞争和监督;利率市场化之前,要处理好坏帐和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第四单元 汇率,一、外汇与汇率(一)外汇概念 以外币表示的用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支付手段和工具。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二)汇率的标价方法(Foreign Exchange Rate)-用一国的货币折换成他国货币的比价,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所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法下存在着倒数关系 美元标价法(二)汇率的种类(1)按照国际汇率制度来划分,可分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2)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 采用直接

15、标价法对外币折合本币较少的那个汇率为买入价,外币折合本币较多的那个汇率为卖出价。采用间接标价法时,本币折合外币较多的那个汇率为买入价,本币折合外币较少的那个汇率为卖出价。,(3)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4)按外汇买卖交割期的不同,可分为:即期汇率、远期汇率(5)按汇率制定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基础汇率、套算汇率,二、影响汇率的因素(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2)国际收支状况(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4)利率水平的差异(5)人们的心理预期 三、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P250251,四、中央银行的外汇管理(一)外汇管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一

16、个国家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加以限制的措施。广义:对外汇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采取限制性措施,实行控制和管制的行为。(二)中央银行管理外汇的目的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目的就是熨平汇率的暂时波动,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外汇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三)中央银行外汇管理的内容1、贸易项目外汇管理2、非贸易项目外汇管理3、资本项目的管理4、汇率的管理(1)直接管理:指中央银行规定汇率水平和汇率的调整幅度,并在必要时使用双重汇率或复汇率,达到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的目的。(2)间接管理:指央行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运用基金进出市场买卖外汇,从而起到稳定本币汇率

17、的 作用。,(四)中央银行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和干预效力1、非冲消干预指中央银行允许其买卖外汇而改变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2、冲消干预指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买卖的同时。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内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达到本币供应量不变的目的。,五、我国汇率制度(一)现行汇率制度具有以下特征:市场汇率、单一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二)外汇市场P257-258六、国际货币体系 P259国际金本位制度:三自由特征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特里芬难题,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一单元 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概述(一)含义与构成要素狭义与广义:构成要素: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

18、易工具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较(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P264,二、金融市场的类别(一)按照金融资产的要求权划分: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二)按期限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货币市场的含义、特征、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国债回购市场,2、资本市场(1)定义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作为媒介,进行长期性的资本交易活动的市场,又叫长期资金市场。(2)特点第一,资本市场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第二,资本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第三,资金借贷量大第四,作为交易工具的有价证券收益性比较高,但是流

19、动性差(3)资本市场子市场长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三)按金融资产是否首次发行,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第二单元 金融机构一、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形式、主要业务二、政策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三、中央银行产生发展、类型、职能,第三单元 金融监管,一、概述1、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进行干预,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行。2、作用: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促进公平竞争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P280-283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分业经营的标志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的标志1、分业经营模

20、式的概念与特点2、混业经营模式的概念与特点,3、经营模式与经营监管评价经营模式的标准:(1)风险性指标 P282(2)效率性指标4、金融监管与经营模式选择金融业初期,分业经营风险性较小,进入高级阶段混业经营更具安全性(资产分散化和投资组合)。效率性:混业经营强于分业经营三、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 三会监管,第三节 金融工具,第一单元 金融工具概述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及特征(一)概念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二)特点第一是期限性第二个特点就是流动性。第三个特点就是风险性。第四个特点就是收益性 1、名义收益率。2、当期收益率。3、到期收益率 4

21、、实际收益率,第二单元 金融工具类型,一、存折和存单二、商业票据(一)概念与性质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无担保的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期票。期限一般小于270天,贴现发行,产生于商品交易中的延期支付。(二)种类与特点1、本票与汇票:期限均不超过1年;特点:风险性(信用发行)、收益性(高于国库券收益)、流动性(交易规模小,流动性差,因为期限非常短;多是采用购买持有政策;是高度异质性票据),2、支票3、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指发行企业在商业票据基础上,将各种应收帐款、分期付款等资产作抵押发行的一种中期的商业票据。(三)商业票据的贴现 贴现、再贴现、转贴现 贴现期限较短,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超过9个月

22、;再贴现的期限在6个月内。,三、回购协议从性质上说属于以证券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回购协议的利率一般低于同业拆借利率;仍然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第四节 国际金融,第一单元 国际收支一、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P293(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三)资本和金融项目二、国际收支平衡分析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国际收支的差额指的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平衡、顺差、逆差,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P2961、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2、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四、国际收支的调节(一)自动调节:1、货币价格机制;2、收入机制;3、利率机制(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外汇平准基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

23、政策;直接管制政策(外汇管制、贸易管制、财政管制),第二单元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机构一、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P301 1、长期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P301 2、短期资本流动:按动机不同分为贸易资金流动、银行资金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 P303(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1、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2、利率 3、汇率 4、资产分散化 5、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6、政府的经济政策 7、政治、经济以及战争风险,(三)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二、国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 离岸银行和离岸货币交易 国外的代理行、子银行、分行的区别 P306

24、三、国际资本市场的管理(一)国际银行业的管理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率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新资本协议,(三)国际证券市场的管理各国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双边协调、多边协调(四)国际保险市场的管理国际保险监管官联合会(IAIS)四、国际金融组织主要国际金融组织 P312,第三单元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一、国际直接投资(一)概述1、含义2、理论(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条件(三)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变化与特征营,(四)国际直接投资方式1、收购目标企业:从跨国经营企业对外国企业的收购与被收购者的关系来看,包括横向、纵向、集中、联合收购。收购的基本方式包括直接收购、间接收购和杠杆收购2、创建新企业:独资、合资经营、合作经二、跨国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