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18151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介绍》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1.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2.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3.他的诗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田园诗、赠答诗五大类。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对陶渊明的评价,一、成就方面:1、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前者一般,后者包括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怀诗五大类。,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

2、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咏史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的内容有相近之处,咏史也是咏怀诗。他的咏史诗所咏的对象偏重于古代的人物,如“三良”(秦穆公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二疏”(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皇帝的赏

3、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荆轲,以及咏贫士所写的古代贫士。咏三良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田园诗:包括中年所作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所作归田园居、桃花源诗并记等,诗中描写了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归田

4、园居50首、桃花源记是其中代表作。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赠答诗:文人交通往来的诗作。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与曹植、刘桢、嵇康的赠答诗相比,他的赠答诗又有自己的特点:“以其真挚的感情、家常的内容、隽永的意味、既不火热也不冷淡的语调,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者的形象。如答旁参军行役诗: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主题一般为

5、:悲叹行役的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2)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今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元初本。,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6、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

7、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陶渊明的艺术特色:(一)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而且,他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含着生活的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二、思想和人格方面 每位诗人的思想以及人格都会渗透到他的作品中,我们要了解这些诗人的性情,可以结合他的诗作和他的人生经历来得到答案。,A 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

8、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他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以他做彭泽县令为界)一、前期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二、后期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失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B 陶渊明“真”他的“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1对自然的热爱;静穆,悠然(梁启超评价他:“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2对人生的哀伤 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陶渊明的文学人生对后世文人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在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中高尚的艺术境地。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为他的征,他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