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2218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方案为贯彻落实州委十三次党代会和州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打造好特色种植业百亿级产业,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中医药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为重点,以提升道地中药材供给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做强中药材育种育苗、做大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做优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做活中药材市场,延链强链补链,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创新服务机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方式,联盟式、抱团式发展,建设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

2、,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生产规模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药材知名品牌,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重点区域及发展目标(一)重点区域依据我州气候资源、自然条件等特点,以康乐县、和政县、积石山县、永靖县为重点,涵盖全州中药材种植适宜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供给有力的当归、党参、黄芭、金银花、艾草五大道地中药材优势产区。(二)发展目标2023年,建成3个百亩育苗基地(和政县1个当归百亩育苗基地、康乐县1个当归百亩育苗基地、永靖县1个黄黄百亩育苗基地),5个万亩标准化中药材产业带(以康乐县、和政县、积石山县为重点建

3、设当归万亩产业带,以积石山县、康乐县为重点建设党参万亩产业带,以永靖县、积石山县为重点建设黄黄万亩产业带,以东乡县、永靖县为重点建设金银花万亩产业带,以康乐县、和政县、积石山县为重点建设艾草万亩产业带)。三、推进措施(一)建设道地中药材优质种苗繁供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当归、党参、黄黄等为重点,依托中药材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州农科院、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优势,制订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等质量和技术检验标准。加快新优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提高种子、种苗质量。根据中药材产业发展布局,在和政县、康乐县、永靖县建设当归、黄黄等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通过提高种子种苗质

4、量,确保药源基地稳定,产品安全优质。在推进方式上,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由州县农投公司统一调种实施,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技术指导,重点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共同开展育种育苗。(二)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优化区域布局,集中连片创建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由州县两级农投公司负责,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统一开展农药、化肥、种苗的调供,实现统一种子种苗供应、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统一收购加工,提高中药材产业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一是由州农科院研究制定当归、党参、黄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州农机化推广服

5、务中心推广地膜栽培、长效缓释专用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机械化生产等技术。二是以省内外大中型中药材加工企业、仓储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通过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广泛参与,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三是推广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农作物秸秆覆盖及还田,减少中药材种植环节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中药材品质。四是推广中药材宜机化作业,开展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机具推广应用,将中药材作业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对中药材机具实行分级补贴。(三)夯实加工业基础,提升道地中药材产业化水平。由各县政府统一规划,在做好水、电、路、地基础设施的

6、基础上,依托州农投公司已兼并州医药公司优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开展中药材清洗、脱皮、切制、烘干、包装等初级加工,州农投公司负责销售渠道,各县农投公司、中药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收购当归、党参、黄茜,金银花、艾草以现有渠道进行收购。培育和引进一批省内外知名中药制药和饮片加工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化产地初加工中心,引导中药材初加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支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建设加工生产线,鼓励加工工艺升级改造和创新,对新建、改扩建加工生产线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扶持,提高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集中度和管理水平,提升全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比例。鼓励支持产业链、区域间的联合抱团,

7、努力打造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发展模式,培育创建一批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本地企业、基地对接国药集团等国内制药大企业,实行订单收购,实现优质优价。(四)加强品牌培育,支持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以康乐县、和政县、永靖县、积石山县、东乡县为中心,建设仓储营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扶持标准化储藏库建设,扩大标准化仓储规模,提升收储转运营销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构建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甘味”中药材品牌体系。加大“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两个“三品一

8、标”建设,由州农投公司统筹,各县配合,统一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道地的“和政党参”“康乐当归”“永靖黄黄”“东乡金银花”等中药材品牌,提升价值效应。积极利用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动员网红、带货达人等在电商店铺进行线上销售。组建营销协会,加强与省内外相关组织的联系协作,积极举办和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各类产品推介会、展览会和展销会,大力宣传优质中药材药用和保健功效,开拓市场销售渠道。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和中央企业的联系,加大消费帮扶力度,使我州的道地药材进入更宽的销售平台和销售渠道。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打造

9、特色种植业百亿级产业的主要抓手,建立组织一套班子、制订一个发展规划、形成一套扶持政策、建立一支科技支撑队伍的工作机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推动,农业农村、发改、财政、工信、科技、卫生与健康、商务、银保监、农科院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指导和服务。协调落实国家和省上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研究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合力。(二)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各县要加大中药材产业投入,要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引导,加大信贷资金和社会各类资金的投入,支持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落实好州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10、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州2023年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种植业百亿级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从年度到县财政衔接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中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二是各县要制定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通过各乡镇依托村集体经济,在坚持普惠均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适宜种植的村,通过向农户托管经营的模式,村集体与“党建+”合作社签订投资协议,由“党建+”合作社使用资金、发展产业,向农户提供种苗、农资,并将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全过程托管于农户,签订托管生产协议书,双方合作经营生产。农投公司对“党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药材以品定价全部收购、统一销售。对党参种子

11、种苗繁育基地每亩给予2000元补助,黄苗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每亩给予2000元补助,当归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每亩给予3000元补助,标准化生产基地每亩给予1000元补助。对订单种植因价格因素,私自出售的种植农户,不得享受奖补政策。三是要强化资金监管。村集体和“党建+”合作社要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严格执行资金公示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大会。县纪委监委、农业农村、财政、乡村振兴、审计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三)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扩大中药材保险覆盖面,对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做到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中药材种植风险抵御能力。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种植、仓储、加工、销售、运输等全产业链提供保障,建立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