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2262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2篇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市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严格遵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现将近年来选人用人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目前选人用人基本信息。教育局机关共有X个内设科室,X家直属单位,中层干部X名。其中“211”大学X名,占比X%。党外干部X名,女干部X名。全市公办学校(幼儿园)共X所,校级干部X名,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民主党派干部X名;女性干部X名(其中

2、正职X名)。(二)近年选人用人情况。共讨论干部任免X次,提拔机关中层正职X名,提拔校级干部X名,交流任职或职务调整40名,免去校级干部职务7名。二、工作做法(一)认真学习,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全体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文件,开展学习讨论。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进一步提高执行干部工作政策法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的自觉性。(二)坚持原则,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教育局党委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把创新务实、干事创业、勤政廉洁的干部,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教育局

3、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严格控制干部调整数量,机关中层干部和校级干部的调整交流,充分考虑到了个人情况、工作需要、班子结构状况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尽量做到量才用人、科学合理用人。(三)严格把关,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局党委严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特别对提拔的干部,认真把好“五关”,一是把好资格审核关,二是把好民主推荐关,三是把好组织考察关,四是把好讨论决定关,五是把好任前公示关。(四)创新体制,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完善干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规范任用程序,优化任职条件,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干部教育培

4、训培养锻炼力度。进一步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一是实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二是实行干部评议制度,三是实行干部考核制度,六是实行干部谈话制度。三、存在问题一是对后备干部的跟踪培养和培训还有待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学习教育、跟踪培养和组织谈心等方面上还有加强,如通过组织集体学习等形式,让后备干部相互之间多做交流,做到“比、学、赶、超”,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二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任用力度还不够,比例偏低。学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中目前共有X岁以下校级副职干部X人,占全市校级干部总数的X%。三是对在职校园长的培养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向校园长的专题培训,目前主要形式为每学

5、年校园长暑期专题培训及新提任校级干部提高班培训;和教师专题培训频次相较而言,针对校园长的专题培训数量上还有待增加,培训内容与主题还有丰富的空间。今后,我们将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拓展思路,建立更加开放、动态、全面的干部选用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德,突出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选人用人标准,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工作得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023年教育局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县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聚焦干部精准选配、精心培育、精细管理、能上能下,一批德才兼备、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持续营造了风清气正的

6、政治生态,凝聚了齐心干事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奋发作为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一、聚焦精准选配,树牢“三个标尺”树牢政治标尺,从严把关人选条件。始终把政治过硬作为第一要求,把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将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项标准贯穿干部调配人事安排全过程。启动乡镇、部分县直单位政治建设考察,并充分运用考察成果,对政治上不过关的坚决“一票否决”。树牢绩效标尺,科学精准选人用人。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树立优先选拔工作走在前列的干部、优先选拔创新担当成效明显的干部、优先选拔考核一贯优秀的干部、优先选

7、拔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干部等“四个优先”导向。2022年共面向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产业发展、巡视巡察、项目建设、真抓实干等“七个一线”中考核一贯优秀的68人给予提拔重用,3名表现优秀的科级干部获市委提拔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4名干部获评评市“闯创干”型干部。树牢结构标尺,切实增强队伍活力。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分析形势、选配干部、建设队伍,全面推动干部队伍系统性优化。目前,具有35岁左右班子成员的党政工作部门19个,占比55.88%,较2021年提升20.6个百分点;11个乡镇配备35岁以下班子成员45名,占比39%,配备35岁以下具备“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干部107名,占93.04%

8、,老中青梯次配备更加合理。二、聚焦精心培养,抓实“三个强化”强化理论武装,促进干部铸魂赋能。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建成乡镇党校11个、分教点23个,举办县级主题培训示范班5期,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6532名,参训率达100%。定向培养农业、医学和公费师范生93名。以提升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弥补知识短板、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为重点,紧扣“五区”建设需要,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价值转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分类举办专题培训班5期,培训干部500余人。强化实践锻炼,促进干部蹲苗壮骨。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注重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历练干部。继续实施“经济人才培育工程”,选派1

9、5名优秀干部到省、市厅局跟班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选派3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产业一线、园区一线、项目一线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严格执行关于组织选派新提拔年轻干部到县信访局专职从事信访工作的实施方案,完成6轮18人的跟班学习,选拔11名有专业专长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历练,从县直部门选派78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长、队员,不断提高年轻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机制保障,促进干部担当作为。以打破个人绩效奖励“平均主义”、职级晋升“普惠制”思想为重点,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六条措施,形成了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取巧者吃亏的良性循环

10、。全面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乡镇干部工作补贴政策,将6名家庭有困难的乡镇干部调整交流到县直单位工作。三、聚焦精细管理,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制度管理。扎实推进“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通过开展奋起二次创业、“四比四争”等活动,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在努力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现象“中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实现整顿干部思想、作风、纪律常态化、制度化。注重日常管理。扎实开展干部警示教育、新任职干部廉政教育,全年开展新任职干部任前廉政谈话195人次。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全要素监督,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全年县委选人用人工作实现零信访、零举报、零舆情。全年给予

11、党纪政务处分106人(其中乡科级干部9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形成处理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震慑效应。注重规范管理。在全市率先启动行政编制超编整治工作,采取“五个一批”的办法,即“自然消减一批、规范调入事业单位一批、利用政策规定提前退休一批、下沉乡镇机关一批、转任交流执法大队一批,直面矛盾焦点,分类采取措施,获得市委编办领导充分肯定。严格落实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交流的相关规定,完成17名政法干部的交流,实现应交流尽交流。四、聚焦能上能下,畅通“三条通道”树好“能上的导向”。坚持把好干部标准具体化,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敢于打破隐性台阶,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干事导向,让真出业绩、出真业绩的年轻干部有位置、有奔头,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年轻干部有希望、有盼头,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明确“能下的情形”。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动真碰硬调整不敢担当、不善斗争、不能作为的干部,谁有本事谁来,谁有潜力谁干,谁先成才谁先上,决不让“混日子”的干部“占位置”、“躺平”的干部“躺赢”,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开好“再上的通道”。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县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试行),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