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2647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临产妇的心里状态及护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姓名号论文题目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2013年03月6日论文评语:论文建议成绩:评审教师签名:年月日论文综合成绩:答辩组长签名:年院系盖章:月日学校自考办意见:【摘要】1【引言】21研究对象与方法21.l研究对象2L2方法22结果32.1临产妇表现出的状态32.2讨论42.3对策53结论7【参考文献】8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摘要】目的了解临产妇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临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自身问题方面,临产妇害怕分娩,没有顺产信心,处于紧与恐惧状态;在婴儿方面,临产妇最担心的是婴儿畸形

2、和不健康,处于焦虑状态;在家庭问题方面,临产妇最在意的是希望家人时刻在身旁给予支持和安慰,处于依赖与期盼状态。结论临产妇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向临产妇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以帮助其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减轻疼痛,确保母婴安全。【关键词】临产妇;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引言】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生活体验。妊娠、分娩与月经来潮和绝经一样,均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绪反应。待产妇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社会条件和环境、个人经历等,都是分娩待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之一,因此,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将影响分娩的JiNN进行。分娩虽然是生理过程,

3、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的这种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部的平衡、运动和健康。因此,我们要注意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好产妇的护理,以促进产程的JiNN进行,产后机体的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而这对于产妇而言,既是幸福的事,而又是件痛苦的事。产妇是医院里特定的人群,生理的发育及改变使她们成了心理疾患的易发人群。这往往给分娩带来各种危险因素,并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应有针对性地对她们进行心理护理。要对临产妇在分娩时的一系列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

4、在护理时抓住各类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她们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消除不良心理,使她们在产程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这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十分重要。1研究对象与方法1.l研究对象我院2012年下半年分娩1207例,正常分娩655例,剖宫产552例。年龄20岁以前2例,2025岁571例,2630岁484例,3135岁110例,35岁以上40例。初中学历456例,高中学历402例,大学321例,本科28例。1.2方法对产房入院的100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表时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解释说明

5、填写时的详细要求。要求产妇按规定格式自行填写。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专人监督,以保证质量。2结果2. 1临产妇表现出的状态2.1.1 紧、害怕30例表现出紧、害怕,预产期临近的时候,产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由于现在部分医护人员尚未完全转变服务理念,受传统的患者“求医”模式的影响,在与患者沟通时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语言简单甚至生硬。因为临产妇进入病房,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对她们的态度使之形成了对医务人员和医疗过程的第一印象,看着有些医生,助产士严肃的面孔,常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又加上一旦住到医院,与家属、亲友的接触暂时中断,环境又很陌生,自己的又被护士用床号代替,寂寞感立刻增强,常会产生

6、消极情绪。2.1.2 焦虑、烦躁32例临产妇表现出焦虑,烦躁。由于很多产妇突然从社会角色转变成了患者角色,长期形成的生活规律和习惯被打破,她们往往接受不了。有的患者是业务骨干,生产能手,总是想着工作还没有交待好,还有的农民,考虑家里的孩子没人管,地里的麦子没人管理,住院费没交够,是否影响自己的治疗,于是她们便心情烦躁,不安心住院,又加上住院后又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极易使产妇出现烦躁,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且产妇一旦检查出异常,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和紧,想立即手术又害怕疼痛,不手术又担心胎儿健康,这些又给她们一种更严重的心理刺激,行为上更难以符合要求。2.1.3 1.3疼痛28例担心害怕分娩的

7、疼痛。现在的产妇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直受父母的关爱、宠爱,她们忍受痛苦的限度比较差。产妇对产痛的耐受力除与个人的痛阈有关外,疼痛的冲动发生于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对疼痛的反应除了和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密切的关系,还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且占主要位置。同时也最容易情绪感染。心理学中的意思是感情移人,即觉察别人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产妇,只是道听途说分娩多么痛苦,多么危险,或有时在电影、电视、戏剧、小说里看到某人生孩子多么痛苦,把某人分娩的痛苦和自己联想起来,常常稍微一有宫缩就呻吟不止,大喊大叫,难以忍受。不能自我控制,甚至不吃不喝,拒绝饮食,觉得度日如年,焦虑不安,使体

8、力和精力消耗很大,极易造成产程延长,宫颈扩缓慢,以致难产。2.L4依赖及渴求知识10例有依赖性,渴求知识。产妇从入院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医生护士同情自己,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分娩寄托在医生身上。产妇往往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是否过硬等,希望医护人员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有些产妇甚至考虑能否顺利诞下一个男孩。另外,旁人的言行举止,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也有着重要影响,如在产妇面前谈论某人大出血,产妇就会联想到自己会不会大出血;听到别人谈论到某人小孩有畸形,产妇就会担心自已的小孩会不会畸形;某个产妇喊叫、哭闹、情绪紧,也会影响到其心情

9、。有些年轻的医师助产士缺乏产程观察的经验和难产早期的识别,以及产程中对产妇全面支持的能力,也缺乏阴道助产技术,更缺乏产时对并发症处理技能,因此使产妇对分娩失去信心和勇气,只得以剖宫产去处理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既有群体性,也有特殊性,今年有一家对在孕期的妇女做调查,在调查的3129名孕妇中有2004名表示自己会有不同的抑郁症表现,占参与调查的64.05%,孕期产生焦虑症占16.5%,产前抑郁症占25.5%,严重焦虑者31例,占现。有焦虑症状者165例,占5%。本次调查还显示产前心理状态与处事表现、情绪控制、流产史、与父母关系、对分娩心理准备、家庭角色充当6项因素有明显相关。产妇产生这些心理问题都

10、是正常的,尤其是第一次分娩的产妇。为了使产妇顺利生产,保证母婴平安,特别要使临产妇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当有侧重地对其进行护理。2.2讨论2.2.1产妇自身心理(焦虑)问题分析在自身方面临产妇最担心的是疼痛问题,一些临产妇也因怕忍受不了宫缩阵痛而选择剖宫产术,但又担心对宝宝的影响而处于矛盾中。在对外开放的城市,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所以临产妇会担心产后恢复情况,怕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2.2.2临产妇与婴儿相关心理问题分析临产妇在婴儿问题中,最关注的是胎儿出生时的健康状况和安全,怕宝宝在身体方面会出现意外的缺陷而担心和紧。其次是关于宝宝喂养和护理方面,虽然支持母乳喂养的临产妇占大

11、多数,但她们又担心自己照顾孩子的能力有限;有些临产妇则因为某些客观原因需选择人工喂养,她们所担心的是小孩的营养问题。2.2.3临产妇与家庭相关心理问题分析在现代都市中,临产妇缺乏爱的陪伴,担心家人为了工作而忽略自己,缺少情感支持,所以较担心自己孤立无援而依赖家人,出现依赖忧伤心理。其次,临产妇还担心自己能不能适应母亲这个角色而出现害怕的情况。2. 2.4临产妇与心理需求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临产妇妇把“专人守护,及时处理”的需求排在第1位,提示临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最迫切的需专业人士守护,确保自身和宝宝的安全。其次,41.11%临产妇把“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的需求排在第1位,提示分娩的

12、疼痛是临产妇最害怕,也是最不想面对的问题。2.3对策1 .3.1与患者做好沟通及宣教要求护士有良好的专业形象,有一套培训有素的护士职业礼仪,要忠于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产妇服务,善于调节异常情绪,具有同情心,当产妇即将住进病房时,还应有一位身批彩色绸带的礼仪护士陪伴产妇办理一切住院手续,关心和爱护她们,一句“您好”,一个微笑,使产妇顿生亲切感,使护患关系拉近,让她们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使她们对陌生的地方不感到陌生。特别注意要介绍入院须知和住院环境,并向其介绍病区及医院的环境制度,介绍责任护士,主管护土,护士长,住院医师,主任医师,使她们尽快熟悉环境,消除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让产妇在亲

13、情式的人文关怀中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2 .3.2指导家属照顾好产妇从预产期开始就要让产妇保持健康的心理情绪,使产妇认识到分娩并不可怕。分娩绝大多数是正常的,根据不同情况拟定不同的分娩方案,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释,产前对包括丈夫、公婆及父母等家庭成员应进行有关心理卫生宣教,处理好与孕妇之间的关系,让孕妇有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其感到舒适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分娩准备中去。对产妇进行个性指导,指导其凡事要心胸开阔,尤其是在孕期更应注意,尽量保持心情舒畅,轻松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3 .3.3进行健康教育根据产妇的年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情况,通过口头讲解,文字图片,阅

14、读视听等形式,传授有关分娩知识。告诉产妇宫缩时应配合呼吸,或可轻按腹部或腰鼠部以减轻疼痛,转移注意力和痛点,使其精神安定。宫缩好可促进产程进展,使她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有精神过度紧者,根据需要实行无痛分娩。从而消除其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助产人员应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尽量给予鼓励,体贴,关怀和陪伴,并且以交谈的方式减轻产妇的疼痛,很好地利用宫缩间歇休息,使体力消耗减少。体质弱,进食不好者,尽量多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储备能量,增强体力。指导产妇调整节奏,产生有效宫缩,顺利通过分娩。4 .3.4术后教育在产妇在医院里安定下来准备等待分娩时刻到来的过程中,应对临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

15、观察产程,要注意态度认真,手法准确、轻柔、熟练,观察细致,记录及时,必要时将检查结果主动告知产妇,使她们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以增加她们的信心。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及时处理,遇见心理状态不平衡的产妇,要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心理护理。要特别注意产妇的生活需求,比如饮食,生活起居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家人陪护,毕竟在自己家人面前,产妇可以完全放松。放松的心理状态是尤为重要的。这可使她们顺利地度过这一难关。助产士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文化修养,提高操作技能,不断地总结,学习,提高,从而增强助产士的责任心,改进处理产科并发征的能力,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正确掌握剖宫产指症,对产妇提出的问题

16、要耐心听取。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去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娩出。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以获取她们的信任,从而使产妇产生安全和信赖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的到来。3结论临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由于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婚育史不同,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亦不同,但是她们大多都会出现紧,害怕,烦躁,担心宫缩的疼痛,渴求知识等心理反应,总之,一个没有异常产科情况的产妇能否顺利完成分娩与产妇的精神壮态和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有很大关系。作为新形势下的产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护理技能,更要

17、拥有和产妇交往沟通的技巧本领。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才能实实在在地为产妇解决问题,确保母婴安全,我们的工作才能与国际接轨,才能得到产妇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分娩将是每个女性面临的一个重要事件,做好分娩前的心理调试及护理十分重要,如果说诞生的那一刻是喷薄而出,那么分娩前的等待就是缀满繁星的璀璨夜空,它不应该是灰暗的,而是应该同样充满光彩,而我们有义务帮助临产妇平稳地度过这段时光。作为产科护士要有责任心、耐心、敏锐的观察力及丰富的临床待产经验,同时给予个性化、人性化、动态化的心理服务,从而消除临产妇产前紧、恐惧、焦虑的心理,帮助其尽快适应产程的变化。作为家人,在产褥期里不能只

18、给产妇补营养,也要成为她们的精神支柱,满足她们的心理需要,给予正确的心理帮助和引导,平衡心理状态,让其圆满地完成角色转变。【参考文献】1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人民卫生,2006:45542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科学技术,1998:16263丽芳,包翠荣.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664吕式缓.护理学基础M.:中国和平,1996:85玉英.产后出血23例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92-936牛淑擘,月霞.产妇的心理护理JL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197学红.产后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27,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