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009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好教师必备的几项新技能,三亚市教师进修学校 韩亮光【开篇絮语】,何谓“教学基本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基本功”的含义是:“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正如中医强调“望、闻、问、切”,相声演员要求“说、学、逗、唱”等专业基本功一样,“教学基本功”也应有自己的特定内涵和专业表述。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认为:“所谓教学基本功即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性的技能和技巧。”1“教学基本功”的“条件性”说明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每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都必须具备的。,重新认识教师基本技能,1、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从内容来划分,教师基

2、本功可分为基础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两大方面。2、基础基本功是指教学的一般基本功,即关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辅导及其他教学的基本功(包括读、讲、听、写、导)的基本功,是各专业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基础基本功的外在表现一般为能说一口准确、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通常简称为“三字一话”。也有的把班主任工作列入基础基本功的内容。3、专业基本功指的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功,即掌握和运用学科的特色语言、学科的教学方法、学科的教学技能(包括语言、演示、提示、板书、概念讲解、教仪教态、学法指导、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能力。,1、学习指导技能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

3、用技能3、解读教材和整合课程技能4、课堂管理技能5、交往合作技能6、教学设计技能、学习评价技能、教育科研技能9、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10、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的技能11、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技能优秀教师必备的五项新技能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2、指导学生探究的技能3、引领学生合作的技能4、指导学生评价的技能5、指导学生规划人生的技能,新形势下教师的基本技能,第一讲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案例:优秀女孩看到书本就发抖敬爱的刘老师 您好,自从离开沈阳之后,我们有六七年没见面了吧!听王欢说,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家长开展心里咨询,今天就和您谈谈我女儿的事。田田(化名)您还记得吧,您没少给她讲故事,现在

4、已经上高中了。从小学到初中,田田的成长一直很顺利。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的第一名,建立的奖状有厚厚一叠,我们都为她骄傲。去年,田田上了省实验高中,是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的,而且获得了奖学金。但是进入高中以后,这孩子的变化太大了,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最近的一次考试竟然考了班级倒数第一,哭着说要退学,她说:“我想学习,但我看到书本,看见父母失望的眼,我的手就会发抖,抖得笔都拿不了,我害怕他们。”我真不明白,她的变化太大了,难道 女孩子大了都这样吗?进入高中的第一场考试,田田排班级第六。我鼓励她,在省实验,哪个不是有两下子的,第六名已经不错了,但是她爸总说她骄傲,学习不踏实。从那以后,田田拼命看书,做

5、习题。第二次考试,她前进了一名。我们当时错误的认为,对待孩子的学习还得“一抓、二压、三鼓励”,我们规定,不许她接触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许看电视、不许逛街、不许看课外书,吃完饭就得去看书做题。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田田想去看省循环科技展,被她爸爸一口拒绝:“有看展览的时间,不如多背点英语单词。”以后,田田是一路下滑,高一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在班里排到了30名以后。我们真有点沉不住气,也说了她几次,还暗地里观察她,是不是有其他的情况。没有,什么情况都没有,就是学不进去,觉得她看书就是做个样子!班主任也经常批评她。在最近一次考试中,田田因为恐惧手抖,大部分卷子都是空空白,成了倒数第一。田田认定自己再

6、也不可能学习,她坚持要求退学。刘 老师,田田不是心理有问题吧?,第一,认为“看书做题”才是学习。爸爸妈妈规定“女儿不许接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许看电视、不许逛街、不许看课外书,吃完饭就得去看书做题”。在爸妈眼里,看电视、逛街、看课外书都不是学习,看书(教科书)做题才是学习。第二,认为“成绩”和“考试排名”是学习好坏的标志。在小学初中,田田”一直班级第一”爸妈对女儿的学习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到了高中,考试成绩不再是第一了,爸爸妈妈认为她“学习不踏实”,于是“田田拼命看书、做习题,她的成绩在班里排在了30名以后,在她看书的时候,父母认为她”就是拿书坐着做个样子“,班主任也经常批评她“。在成绩一下子成

7、了倒数第一”时田田认定了“自己再也不可能学习了”,她坚持要求退学。在这一点上,爸妈、田田、班主任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成绩好就是“认真学习”成绩下降,就是“骄傲了”“不踏实”,成绩下降,就是“做样子”,“不可能学习了”。第三,学习是为了“父母”。对田田来说,学习已经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学习好,父母感到十分荣耀,学习不好,就会看见“父母失望的眼神”,田田的努力也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至于学什么,怎样学,都是父母做主。在案例中看不到田田在学习中的自主作用。,什么是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一、对学习概念的理解(一)广义的学习概念 学习是指学习者为适应环境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

8、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学习是学习者为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变化2、学习是因经验而起的变化(1)这里的经验是经历、实践的意思,学习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2)原有的经验是继续学习的基础。3、学习是学习者在行为、能力、心理倾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4、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二)狭义的学习概念狭义的学习是指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教育情境中的学习者称作学生。可以定义为:学生在教育情境中,按照目标要求发生的、凭借经验产生、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1、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具有间接性2、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具有目的性3、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具有系统性,(三)对学习概念的深入理解1、学习是一种社会

9、行为2、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3、学习显性知识重要,学习隐性知识更重要4、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5、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二、需要是学习的心理基础,案例展示孩子的烦恼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我的烦恼是课业负担太重了!每天早晨6点半就到学校了,有的同学还没吃饭就来了,还以为自己够早了,可是老师已经在教室等着了。我们急忙进教室甚至连书包都没放好,老师就准备讲课了。这个老师刚讲完还没出教室,另一个老师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这个老师刚一出去,另一个老师就进来,真像走马灯一样,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我们好不容易盼到中午休息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不能回家),谁知刚吃完饭,老师又来了,

10、让我们背课文、背概念,恨不得把我们全都变成一个个计算机,一股脑把所有知识全都输进去。下午放学铃响了,可老师还要加课、加课,加到晚上8点,才放学,还留了一大堆作业,回家后急急忙吃饭,写到晚上10点都写不完,困得直打瞌睡。唉,我们简直都要累昏了,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轻松一点,给点自由安排的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睡足觉啊!(刘旭光),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需要。需要的特征对象性 紧张性 驱动性 周期性 发展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需要的作用 需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中起

11、着重要的作用。个体的需要是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又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他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互满足后,才能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匮乏性需要,当他们得到满足时,就不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则属于成长性需要,人对他们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12、马斯洛还认为,每一时刻最高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了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四)需要理论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思考1、无视学生需要的教育是无效教育货负效教育2、在教育教学中违背需要的问题还很严重第一个问题是学生负担过重;第二个问题是需要的结构性失调。3、加强对学生需要的研究,使教育成为学生的需要,三、动机是学习的动力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在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人的学习活动要达到某一

13、学习目的。,动机理论对当下教育的反思1、动机结构的失衡 与需要的层次结构相对应,动机也有层次性结构。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成长性动机的激发;另一种是过分强调知识与能力的习得,忽视学生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于是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2、忽视诱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用目标代替诱因,重视用结果激发,忽视用过程激发。忽视过程的诱因,忽视学习所处的情境的营造,这样的达标,犹如让学生行走在沙漠上,犹如奔向远方的海市蜃楼。3、不当的评价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种种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给予正确、适当的评价,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动机强化

14、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评价反馈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重视结果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四、习惯是终身学习的保证,案例展示好习惯的故事 世界上75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访问以个老人;你在哪所学校里学到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老人说,在幼儿园里,在幼儿园学到用完东西放回原处,学会观察,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有好东西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老人说的就是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世界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叫加加林,为什么加加林能成为宇航员呢?原来十几个宇航员参观宇宙飞船,当时进入飞船时只有加加林脱下了鞋。总设计师看到说:“把飞船交给如此爱惜飞船

15、的人我才放心。”好习惯是使他取得惊人的成就,也由此而改变了命运。不良的习惯对人生的危害也是挺大的,例如长期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由此而得大病的人几率就多,也因而某个不良习惯而错过良机的人。北京某单位招聘人,条件非常优厚,经过层层选拔,还有最后一关,即老板亲自面试,到了老板办公室,老板说“对不起,我有急事,请稍等十分钟”。这些人在办公室东翻西看,十分钟后,老板说面试结束,你们都没有被录取,本公司不招收随便乱翻别人东西的人。“因为不良习惯使他们与一份好工作失之交臂。,1、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人在长期内逐渐养成的且一时不容易改变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是后天养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长期训练逐渐养

16、成的,不是短暂时间可以获得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学习上的自动行为与心理倾向性。2、对习惯定义的释义(一)习惯是后天经过训练获得的(二)习惯是个性的心里特征(三)习惯是动力定型(四)习惯的意义(1)好的习惯是人的终生财富(2)习惯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3)不好的习惯也可以贻误人的终生,习惯的养成 案例展示养成回家先复习、做作业的习惯的训练计划训练时间:6周第一周:不给孩子约束,自然记录孩子每天回家后的表现。第二周:提出某些具体要求,要求孩子自觉的按要求做,如一周内有3天能达到要求应给予的表扬。如这周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则下周不准看电视。第三周:有四天能达到要求就给予表扬彬

17、配合物质奖励。达不到要求,周六、周日不准外出玩耍。第四周:有五天能达到这个要求给与物质奖励并向老师汇报,希望老师给予表扬。达不到要求,取消已定的旅游或参观等外出计划。第五周:有六天能达到这要求则给予表扬,并由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等以示奖励,达不到要求,下周不准看电视,取消原计划要给孩子买衣物玩具等。第六周:如果一天之内天天达到要求,全家开庆祝会,并向孩子发放孩子所要求的礼物,然后提出要求,希望孩子巩固成果,形成习惯。如果达不到要求,延长训练时间,并给予相应的惩罚。第一周是预备阶段,第二、三、四周是强化阶段,第五、六周是巩固阶段。上述阶段目标的制定只是一种假设,具体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实

18、际情况和身心特点。总之,对孩子的训练,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逐步强化。无数经验证明,最容易训练的习惯最少也需要连续六周才能形成,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和经验,在培养良好习惯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习惯的养成1、明确训练的方向2、制定训练的规范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学生行为规范】就是目前学生习惯养成的规范。3、施加必要的约束4、调动内在的驱动力5、坚持一定的时间6、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心理研究证明:2岁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的关键期;3岁半至3岁半,是教育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4岁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视觉形象发展的关

19、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岁至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度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小学一、二年级是学习培养的关键期;小学三、四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初、高中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习惯理论对当下教育的反思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单纯强调知识的掌握和习得,忽视习惯养成的倾向。1、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习惯养成2、重视认知习惯的养成,忽视社会公德的养成3、对现代生活带到给青少年的习惯问题应对不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教学没有摆脱教材的桎梏(zh g),仍以知识传授为主线,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整个课堂营造的

20、是一个知识学习的情境,而不是情感体验的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涉及的重要因素,1、需要 2、动机 3、习惯 4、学生的知识起点 5、教学情感体验情境的创设,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一、调动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复习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五位壮士为什么要把敌人引向狼牙山?壮士们为什么要跳崖?壮士们跳崖前为什么要把枪械都砸掉?这几个问题中,第个问题中下等的学生经过读文都能回答(因为要掩护部队撤退)。第个问题学生必须综合考虑,认真阅

21、读才能回答,适合于中等学生。而第个问题,学生必须认真体悟战士们当时的处境和文本中所蕴涵深意方能回答(为了让日本鬼子付出惨重的代价却一无所获,这样既嘲弄了敌人,又体现出八路军智勇双全的本性。),这个问题对优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提高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思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明确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目标。”这说明明确目的性的重要。教师可有意识地告诉学生,未来的文盲是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同时结合有关课文,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时,老师引入新课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这件事是在什

22、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很倔强?小红军为什么要那么倔强去骗陈庚?在学生自读了课文之后,讨论回答了以上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明确自学的目的,在自读课文中不会盲目地读,而是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去解决;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培养起来。,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1、教给方法,贵在得法。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之以渔,终身受用无穷。”从这句话中的两个“鱼”和“渔”是强调后一个“渔”,即教给捕鱼的方法好。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其实每一种文体都有特殊的结构规律。只要抓规律,教会学生去掌握规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便会迎刃而解。2、

23、题目入手、弄清层次。游记的题目就是像人的眼睛一样。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游记的题目便是所谓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主要的内容是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这样告诉学生,学生就会有的放矢地抓住主要内容,有重点地学习课文,重点一掌握,各部分内容就会有条不紊了。3、分析结构、弄清条理。比如:在教学生学习游记时,先教学生弄懂游记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游记的结构一般由:时间地点;游览的过程(主要部分);结束返回这三部分组成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在第一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第二部分介绍游览的过程,又分为两个方面写;A、途中见闻,B到达双龙洞的所见所闻;第三部分写

24、出洞。若教师理清脉络,学生掌握结构,学起游记来何难之有?,4、抓住重点、精心点拔。一篇游记要把游览的经过写清楚、写活,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没分主次的进行描写,往往是有主次之分,重点部分花的笔墨多一些,次要的部分常常是一笔带过,这就要求在游记教学中抓住主要部分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并层层点拔,加以理解、掌握,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教者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进行引导、析疑:课文在哪个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哪几个自然段定游览的过程?在游览过程中作者写了哪几处景物?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游览结束后干什么?学生一旦完成了这些问题,便会自然地掌握文章的

25、主要内容,理清了条理,在头脑中对游记的结构也就了如指掌了。5、突破难点、精心描写。游记每游一处景物作者都抓住了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描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这样描写:洞口“突兀森郁”;外洞“宽敞”;孔隙“狭小”;内洞“黑、美、大”。这是文章的“精髓”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可在弄清条理抓住主要内容后进行,也是少不了的,这样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今后的写作学会仔细观察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又如詹天佑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记叙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就自然会找出“杰出爱国的工程师。”进而问学生从哪里看出杰出来呢?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归纳:勘测线路、

26、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样一来就懂得了他的杰出。还有他为什么爱国?从这句“他遇到困难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样学生对一篇文章的掌握就易如反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自然得到培养。6、学习写法、学以致用。其实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特点,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种游记的体裁,我们教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回顾概括: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学生重温了文章的结构,在游记写作中自然就懂得了,写游记第一部应先写途中见闻(略写),第二部分要写到达目的地时所看到的景物(详写),第三部分写返回。学

27、生一旦掌握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写起文章也就得心应手了。从而起到了“鱼和熊掌”皆可得之功效。,二、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一)在实践活动中,开展自主学习 实践活动,是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阵地。在讲授课题学习 镶嵌时,我让学生自己找问题,为什么用正方形地砖可以铺成无缝隙的地板呢?哪些正多边形能铺成无缝隙的地板呢?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并加深理解。我结合前面讲授过的三角形和多边形的知识,要求学生亲自通过剪纸板来拼接,然后让他们去观察、记录、操作实践,分析原因,最后写出小结。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更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二)在探究学习中,开展

28、自主学习 新课程课改,一直倡导探究性学习,其本身就是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即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专业和科学知识。(三)在合作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小组的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协调统一,贡献各自的智慧,达成统一的目标。,三、恰当运用评价手段,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对学生的测试评价-考试或考查,是检查学生对

29、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督促和鞭策作用,而不是惩罚学生的大棒。在一段时间里,我尝试着改革测验的形式-让全班学生自己参与出试题,然后组成试卷。首先我确定好要考试的范围,然后要求学生每人在测试内容的范围内,提供1-2道不同题型、难度各异的题目,汇总起来后,再由我来根据知识点的复盖面和重点进行筛选,最后编制成一份试卷进行测验。经过几次这样的偿试做法,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自主自觉地阅读教材,理清各章节的知识脉络,掌握基本和重要的内容,甚至为了搜集到合适和自己满意的题目,不少学生还翻阅了大量参考书或相关资料,主动和愉悦地复习功课。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巩固了学生的

30、基础知识,更提升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根据学生知识起点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目标,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才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区别教育,向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前进目标,并且具体辅导。比如:课堂上难题让好生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有差生回答,这样因材施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备课环节非常强调的“备学生”就应该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当前,在寻找学生起点方面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的起点,忽视学生学习的生活起点和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起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内容的逻辑起点学习内容的起点即知识内容的起点,主要是教科书

31、学生的现实起点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方面的差异,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学生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也就是学生的经验,还包括学生各自的个性心理倾向等。准备把握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1、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和认知活动的发展脉络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3、打造“动态的”课程重点掌握学生的现实起点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快,这时任何教科书也无法体验的。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都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学生,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什么的都不懂的一张“白纸”来教育,避免出现学生懂了还装不懂的学习,而是要充分估计

32、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的经验来作为学习的起点,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就成了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了解学生起点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点。,五、创设激活需要的教学情境,教师是课程情境的创建者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经验学问”、学生的“自我履历”以及其他素材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整合,“创造”一个新的教学实施系统,把教学作为一个事件,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解放,而不是在“公共框架”中就范。创建课程情境不仅依据既有资源,尤其要利用动态资源。动态资源就是指师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我们可以预测它,却无法预先规定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兴趣、注

33、意、疑问、赞同等,都是生成性资源。对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的处置,是最能体现教师智慧都 亮点。,把课堂与生活对接,案例展示构筑生活化、真实性的识字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识字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构筑生活化、真实性的识字情境,得先要走进孩子的生活,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心去想,这样创设出来的“儿童世界”才是真正“鲜活而真实”。我们来看一看同样是菜园里,创设生活化的识字情境,哪一个更真实,学生会更感兴趣呢?1、教师语言创设情境:蔬菜宝宝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要到菜园里去认识更多的蔬菜朋友哦!课中,教师利用了插图、蔬

34、菜图片、还有多媒体课件(菜园),把学生带进一个虚拟的生活场景之中。2、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每三人为一小组,每大组中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细长的豆角上课伊始,播放音乐课件买菜,学生齐唱歌曲。课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这“菜园里”看看、摸摸、问问、闻闻、说说、读读、找找、记记、写写、画画还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菜谱引入课中。比较这两个生活化情景,显然第二个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识字的欲望。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不仅仅是再现,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去识字。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课文中提到

35、的蔬菜已经非常熟悉,看过其形、听过其名,尝过其味,这就为他们认识蔬菜名称中的生字提供了先决条件。而菜园里对蔬菜特点的生动描述,又为唤起回忆,加深感受提供了依据。教师把学生引入“菜园”,引进“菜市场”,一是把识字的四要素:(图像、声音、符号、语文)整合输送给学生,利于识记,提高识字效率;二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就激发了情思,形成了“人生体验言语活动新的体验”这样的良性循环,识字、阅读的感受和收获都那么真切和丰富。,第二讲:引领学生合作的技能,诺贝尔奖百年来每年25年合作研究获奖项目数占总获奖项目数的百分比,另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的21个奖项中合作获奖的有19个,

36、占90.5%。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研究的历史积淀越来越宽厚、研究巅峰越来越崎岖的今天,一个人受视野、精力的局限,越来越难以“登峰”,只有合作攀登,才能创造佳绩。这项研究从科学的角度说明了合作和巨大意义。,合作的巨大意义,一、合作既是学习方式,更是生存方式*弄清几个基本概念1、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2、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谋得方式。生活方式就是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就是怎么活。

37、生存方式指人从事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状态,它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案例:新版龟兔赛跑“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兔子骄傲,半路睡觉,结果乌龟跑了第一。我们现在讲这个故事,不能老调重弹,不能一成不变,厉以宁教授运用经济学的观点,换了个角度讲了一个新版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他说: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要求再赛,这次兔子聪明了,一鼓作气跑到终点,赢了;乌龟又不服气,对兔子说:“咱们再跑第三次吧。前两次都是按原

38、指定路线跑,这次该换个路线了。”兔子想,反正我跑得快,你怎么改我都同意。于是,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开始时还是兔子当前,快到终点时,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兔子过不去了。乌龟虽慢,但是爬到河边后,不慌不忙地游过去了,得了第一。当龟兔商量再赛时,它们改变了主意,说何必这么互不相让,咱们合作吧!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河里乌龟驮着兔子,结果是双赢。这个新童话讲的是“赛跑方式”的改变,导致比赛结果的不同。前几次由于体力、心态、路径的不同,龟兔各有输赢。最后一次,两人合作,达到了双赢的目标。可见,各种竞赛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结果的影响很大。,二、学会共处21世纪教育的主题,“德洛尔报告”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1

39、、学会认知:学会认知就是要教学生学会自己怎样去学习(也就是学会学习知识信息的本领)2、学会做事:学会做事是使学生具有在各种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各种矛盾,承担风险和协调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3、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误解与敌对情绪,能团结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为争取社会发展进步和抗击战胜各种危机而团结奋斗,目的要建立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信任与合作关系。4、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适应环境变化,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应变能力,包括思考、想象、分析、判断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学会合作是学会共同生存的

40、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学会与父母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学会与老师合作;学会与社会合作。,三、教学过程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一)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1、作为理论基础。(二)有效合作的构成要素1、自信:个体的自信是有效合作的前提,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2、诚信:真诚是与人共处的首要条件,它具有震撼的力量。言必信、行必果是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有成功希望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遵守契约、信守诺言,即守信用成为判定一个人的人格高下的标尺之一;同时,信守诺言,遵守契约更是现代社会生活得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得以继续的基本原则。3、尊重:就是尊敬或重视。人都有自尊心,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首先要尊重别人、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与人沟通,对方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拒绝与你交往

42、。4、责任:责任感使人会为别人承担义务,责任感具有维系与世共处的功能。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对他人的承诺以及社会的要求的自觉意识和自愿承担。5、包容:是宽容、大度。包容是团结协作的环境,是求同存异的氛围,是长久友谊的桥梁。包容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意识;包容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包容”的意识。(三)合作学习的条件1、要有充分的准备。2、要确定合作主题。3、要学会倾听与交流。(四)教师在合作中的引导作用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2、营造参与合作的心理氛围。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教会

43、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方法。5、适时调控。,合作学习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自选商场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我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女”。、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培养自主识字的兴趣,并乐于从生活中认识积累词语。教学难点 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教学时间 课时(教参建议课时)第一课时 分组形式异质四人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自主充分预习。(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语、读课文、作标注)、组织学生围绕课题提问,以问题的形式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自选商场与一般商场有什么不同?教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

44、,请学生谈谈自己去自选商场购物的感受。、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合作学习:读课文,互相正音 交流识字方法 讨论上述问题,在学习方案表中作好记录 再读课文,做到流利 先完成的小组由组长组织补充学习任务、(如:让每个人参与交流活动,检查词语认读情况等)、在教师组织下由每一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读通短文。,第二课时分组形式异质四人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再从课题及课文内容,确立第二课时共同的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践,交流认识的商品名称,理解短文内容,如果你是记者,会向图上的小朋友提出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图上的小朋友,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学习:组织同伴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小

45、组讨论、交流 自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上台演示,指导评价。、教师总结,指导感情朗读。按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扩展活动,举办“商品展销会”(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收集的商品包装名称)注:学生分组学习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指导。以上教学环节均在课堂上完成。实际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凭借自己的经验认识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知识。四、总结与反思 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国外的研究、倡导与实践均已有很长时间了。国内也有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对于它的从人本出发,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面,大家都有了共识。但这些科学先进的教学策略还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实施(当然,这其中

46、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如班级学额、教室条件的限制),比如合作学习,即使在台湾,“数年前,它虽然曾经被教育单位列为十二种推广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的中小学老师并不多见。排排坐、吃果果的教学理念,仍然十分强势。讲求权威与服从、安静守秩序的教学管理,并不鼓励(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开展。”笔者所了解的可作典范的成功案例还不多,加之自己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实践时间也尚短,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就有了许多的疑惑与反思。如自主学习中怎样处理好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怎样使讨论真正高效而落到实处?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应该怎样具体操作?怎样利用合作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非认知

47、品质?这两种教学策略在各年段的实施又有什么不同?这一切都有待于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会组织: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最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难免会流于各自为战,以至于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因此,在刚实施合作学习时,我总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组织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如一些班队干部),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

48、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我都是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

49、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有效的合作学习,(一)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二)精心选择合作内容。(三)加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努力营造参与合作的心理氛围;教师还要懂得适时调控(1)宏观调控: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各组的学习情况,并做好协调工作,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个小组而使整个课

50、堂失控。(2)微观指导:在宏观调控的同时还应该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共同研究,教学相长,同时,也便于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有的放矢。(3)个别指导:在合作中,常常会有个别学生无事可做,不愿意参与集体讨论,教师要注意耐心询问,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之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宽容教育和尊重他人的教育作为民主的必要条件,应被视为一项综合性的持久的事业。”,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还需要做到:(1)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关爱他人;(2)指导学会倾听的同时教师本身也要学会倾听。方法小策略:积极引导学会听;榜样示范,仿效听;方法指导,善于听;激励评价,愿意听。,合作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