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体转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新体转型》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理论与史料的关系有三种关系式:述而不作、论从史出和以论代史。实证主义的“述而不作”是中国史学的传统,是史学的基本品格。一切“述”并不是文本的自我呈现,而是一种主体行为。这种主体(亦即史家)既可像司马迁那样用“太史公曰”的形式指出;史家的议论,亦可通过对史料的编辑或干脆是剪辑达到表白自我立场的目的。所以,“论”是避免不了的,明论是论,隐论亦是论,论既是结论之论,也是理论之论。它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结构。,2,美国史家喜欢谈论怎样读史料的问题,“读”不仅是讲对资料字面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从什么角度对资料进行诠释和利用。一条史料不仅反映某个历史事实本身,而且可能折射出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内涵。这
2、种论其实就是理论在起作用的过程。理论对史料既有拓展之功,另一方面,一定的理论束缚会发生无意识乃至有意识地忽视史料的情况。,3,第十五讲 向新体制过渡,一、经济体制改革(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的弊端一是单一的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统一经营体制下,社员名义上是集体的主人,但实际上对集体的生产和经营根本没有发言权,生产中的主动权被完全剥夺,致使他们关心集体生产与经营的热情逐渐消退,责任心丧失,干活“大呼隆”,经营模式化。广大群众中蕴藏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得不到发挥。,4,二是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导致政社不分,管理混乱,为极“左”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有利
3、条件。人民公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负责全社的农业生产;作为一级行政机构,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对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生产队虽是基本核算单位,但没有经营自主权。这种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既“为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又为行政机构全面干涉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奠定了组织条件。”,5,三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及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使农民的收入处于低水平徘徊。国家通过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榨取农产品剩余。如每百斤中等小麦1954年的收购价为9.02元,1961年至1964年为11.47元,1966到1978年为13.43元,而1978年每百斤小麦
4、的物质成本就要10.23元,加上人工费为22.22元。分配中的大锅饭,破坏了“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政策上的“共产风”,“一平,6,二调”,“割资本主义尾巴”等极“左”做法,把农民卡得太死,挖得太苦,农民生活没有多大提高。正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政策的极“左”及一系列决策的失误,极大地制约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失去了活力,造成了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无法体现。因此,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势在必行。,7,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轫与发展。通过实行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政社分立
5、,完成了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重塑。包产到户在推广中出现过“产量与方向”的争论,“三十年白辛苦,一夜回到解放初”。中央最初也不主张包产到户,但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在政策上逐步妥协,由79年不许搞到80年提出“少数地区可以搞”,进而明确肯定这是责任制的一种新形式,,8,82年以“一号文件”形式肯定它是社会主义的责任制,要求长期坚持下去并加以完善。83年中央要求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优点一是扩大农民经营自主权,发挥小规模经营的长处;二是生产成果与利益直接挂钩。这是产权分离的最初尝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已发布了14个关于发展农业的“一号文件”,文件的主要内容是:1,突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僵化体
6、制,承认“双包”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2,承认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9,3,承包土地年不变;4,扩大市场调节力度,取消了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5,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6,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10,7,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
7、农政策,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11,9,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
8、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10,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1,提出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12,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2年:农产品流通体制阶段的重构与农村经济的徘徊。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3,3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从农村发轫?一是绝大多数农民具有强烈的改革愿望,这种愿望来自于旧体制的长期压抑。他们尝过了社会主义的甜,吃够了大折腾的亏,受够了“左”的罪,备受短缺经济的煎熬及政策高压和超强控制。农民无法忍受,对改革渴望
9、已很久。二是国家不保障农民的生活,没有既得利益需要维护,是义无反顾地支持改革的群体。,14,三是相对而言,农村是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改革易取得绩效,产生示范效应。四是农业自身的因素及生产的特点,为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耕地作为基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可分割性,分割既不影响地力,也不改变农作物的生命周期,经营组织也是可分的,为实行家庭经营创造了条件。,15,(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第一,由于不存在自由市场及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因而不能对企业的生产耗费与劳动成果进行恰当地测量与计算,不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评价、分析与改进;第二,企业在生产决策方面缺乏自主权,既增加国
10、家主管部门的决策负荷,也使主管部门难于适应社会需求修改、调整生产计划,导致劳动和资源的浪费。,16,第三,实际存在的从领导到普通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的固定占有,使企业不能根据效益原则来对经营者与劳动者进行自由的选择和优化组合,从而影响效益的提高。第四,企业财产归全民或集体所有,生产的好坏、经营的盈亏由全民或集体承担,这种财产归属的平均主义,扭曲了生产的激励机制,弱化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劳动效益。,17,当然,在宏观效益上也有优点。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整体生产规模不很大的时候国家有能力对之进行决策和管理。但当社会整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需求难以通过行政途径加以掌控、基础性建设已
11、完成时,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社会生产过程的优势丧失。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的低下结合在一起,使社会生产过程的总体效益处于低水平,管理问题极为突出,进行改革也就十分必要了。,18,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第一阶段: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阶段。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财政体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为以后的改革积累经验,奠定基础。第二阶段:1984年到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方位启动及调整时期。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决定系统阐明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用
12、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等。决定的公布,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进入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时期。,20,改革的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建立以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制相配合的新型金融体制;改革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等等.,21,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经济体制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
13、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构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2,内容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3,3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378
1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6%,而7997年则上升为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短缺经济时代彻底结束。随着经济的增长,投资积累能力增加,居民储蓄增长迅速,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列。,24,第二,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据有关学者计算,5378年,6%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中,依靠资金和劳动投入来实现的部分为5.8%,占全部增长率的97.3%,而依靠效率因素(科技进步、资源配置合理、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来实现的部分仅为0.2%,占全部增长率的2.7%。7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其中依靠资金和劳动投入实现的部分
15、为5%,占全部增长率的57.9%,依靠效率因素来实现的部分占3.6%,占全部增长率的42.1%,已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195074年31.7%的比重,接近发达国家194973年50.4%的水平。表明效率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25,第三,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取代,国有企业基本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资本核算已成为普遍的管理原则;第四,传统的计划体制被打破,市场机制已成为调节经济过程的主要力量,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转为间接管理为主,要素市场初具规模;第五,劳动就业打破铁饭碗,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的固定占有状况消除;,26,第六,分配制度多元化
16、,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第七,社会保障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独立于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等等。,27,二、政治体制改革(一)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党政合一”,即执政党的管理体制与国家管理体制在机构上的高度雷同、重叠,在职能上分工不清,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与党的政治工作纠缠在一起,随后者变化并为后者所左右。第二,政府官员的知识化程度不够,在聘用、任免、晋升或降用官员时,更多考虑的是其政治立场、思想、意
17、识形态,而非其业务素质或能力。,28,第三,国家管理过程中的法制化程度不够,“人”权大于“法”权,人治多于法治。表现在一是由于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使得许多无法可依;二是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法不依,使人们感到不必严格依法办事。,29,(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1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改善党的组织制度;党政关系的改革与规范化;恢复和健全国家领导体制。通过改革,党政不分的局面逐渐改变,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2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的在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建立更加专门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制,加强管理
18、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按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机构。,30,3改革人事制度 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打破单一委任制模式;建立公务员聘用制度;强调干部“四化”。通过改革,行政官员的知识化、专业化正在成为重要的人事管理原则。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程度有很大提高。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7.5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重达92%。,31,4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改进选举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落实基层民主。5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各种法律
19、与规章制度,强调要依法办事、健全法治,反对人治。社会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32,三、中国改革的特点世界历史上的改革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或政府命令强制性地修改制度,实行制度创新;二是通过部分人自发地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对原有的社会结构进行调整。我们是两种方式的结合体:政府用第一种方式发动了改革,少部分人利用自身的资源推动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改革从其进程可以看出下述特点:,33,一是渐进性。在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指导改革的思想的形成还是实际措施的推行,都是一个渐进性过程,是增量改革,先易后难,以农村包围城市,由体制外进入到体制内。如经济改革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扩权让利,重视价值规律,但仍坚持实行计
20、划经济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改革传统的计划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才决定普遍实行“股份制”。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大的社会震荡。,34,二是政策性。在严格的意义上,1978年以后的改革并没有理论的指导,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民众的参与和公正的立法难于实现。中国社会并没有真正把法律作为推进改革和形成新体制的手段,人们习惯的还是政策、文件、决议、“精神”等非法律手段。可以说20多年来主要都是通过政策来推动改革。,35,三是违宪性。国外的改革一般是先修改宪法,然后再作制度的改革与调整,而中国的改革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21、从法律层面看,20多年来的每一步改革,都是都是政策先出台,而政策的出台又源于领导人的讲话。在领导人的讲话与当时的法律形成一定矛盾后,先将领导人的讲话演变成政策,然后演变成执政党的诉求,再然后演变为全国人大的意志,进入立法程进序。这种非制度化的改革,在改革的具体操作中留下了很大的体制漏洞,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出去了。,36,四是浓厚的个人色彩。中国的改革的关键时刻都与个别领导人关系密切,其政治权威在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中推行包产到户、搞市场经济等就是典型例子。五是改革充满着两种思想的交锋。如“两个凡是”与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活水还是祸水,姓“资”姓“社”的争论,对改革
22、的质疑等。六是关注民生。“温饱”“小康”到“共同富裕”,37,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一次又一次突破了陈旧思维及习惯势力的阻碍,才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在此期间,经历了四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1978年前后,争论的中心问题是,要“两个凡是”还是搞改革开放?第二次是1992年前后,中心问题是要计划经济还是要市场经济?第三次是1997年前后,中心问题是私营经济是活水还是祸水?第四次是2004年开始至2007年,中心问题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是搞错了?通过争论,解放了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38,1,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树立了实践的权威;2,走出了姓“马”姓“修”的误区,树立了生产力权威;3,搞清了姓“社”姓“资”的范围,树立了市场经济的权威;4,澄清了姓“公”姓“私”的争论,树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权威;5,纠正了“有产”和“无产”的偏见,树立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