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两则》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3136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坛经两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坛经两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坛经两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坛经两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坛经两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坛经两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坛经两则》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坛经两则,http:/,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小故事,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佛理小故事,礼 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

2、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佛理小故事,慧能(638713)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出生在广东新州,生活、传法于广东。他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学佛。慧能创立的禅宗,不仅与印度佛教以及中国其他佛教宗派不同,而且与旧有的各派禅学不同,它是佛教内部的一次革新。其经典是坛经。,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由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坛经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序。主要叙述了慧能于

3、大梵寺说法,法海集记坛经的缘起。第二部分:主体部分。这部分经文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集中阐述了慧能独创性的祖宗学说。第三部分:主要是叙述了慧能去世前对十名弟子等的嘱咐及临终前后的事情。经文还描述了慧能去世后的情景,并以此作为全经的结束。,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禅宗的思想,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佛性本有无住生心顿悟法门,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根据注释解释坛经两则。2、阅读坛经两则,概括每则内容。

4、3、坛经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课文简要说明。,慧能受法,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

5、的曹溪山修行。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南能北秀,坛经两则,慧能受法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南能北秀这段文字是对“南能北秀”一说提出自己的看法。,行事谨慎 办事稳妥,语重心长 寄寓厚望,关心弟子 谋事周全,慧能:顿悟 直指人心,神秀:渐悟 循序渐进,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二是善于运用比喻。,禅宗的主导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但是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觅得一些人生智慧。有人认为如果当你面对种种烦恼,不能自拔,读一点禅语,会帮你进入一个快乐无忧的境界,促使你的心灵变得洒脱、旷达。有一些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问题,比如: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常常告诫人们“不得说长道短”。这是一句很实在的道德箴言。很多人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导致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搞窝里斗,造成了许多内耗。倘若这种习气被迫除掉了,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有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