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模块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模块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21讲识记文学常识 第22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四模块认记文学常识和 名句名篇,第21讲识记文学常识,第21讲 真题体验,“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近几年,文学常识越来越多地进入高考试题中,如考查中国重要作家的朝代、籍贯、代表作、文学主张等,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创作风格等。因此,复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熟知课文的注释,还应有对文学史大纲的适当延伸。同时,这一考点还包括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因此,还必须注意对文体知识的把握。而考点要求中的“重要”,也提示我们要掌握的文学常识是指那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及文学史实。尽管2009年的18套试题中只有北京卷、福
2、建卷、江西卷、湖北卷、重庆卷、上海卷等六套试题进行了考查,2010年的18套试题中,只有北京卷、江苏卷、湖北卷、福建卷、重庆卷、江西卷五套试题进行了考查,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忽视这一考点。这一考点的知识,识记是根本,理解是关键,细心是保证。文学常识的常考题型:改错题、选择题、填空题。虽然分值低、知识多,但在高考每分必争的情况下,也不能轻言放弃。,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解析】C本题考查对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近年高考题中,2005年的重庆卷,2006年的浙江卷,2007年的北京卷,2008年的浙江卷,2008、2009、2010年的北京卷均采用这种形式。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著名作
3、家及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等各方面的知识。本题四个选项内容涉及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作品的体裁、主人公及作者。C项塞万提斯应该是西班牙的小说家。这个错误非常明显,故本题难度不大。,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1)裴多菲(2)荷花淀,【解析】近几年采用这类题型的省份较多,2005年的浙江卷,2006、2007年的辽宁卷、重庆卷、湖北卷,2008年的重庆卷、湖北卷,2009年的重庆卷、湖北卷,2010年湖北、江西卷等都采用这种题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等。本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都在考试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第21讲 真题体验,【答
4、案】长篇小说项链,【解析】本题考查了小说的常识和课本中学过的重要作家的作品,题目比较简单。,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1)法国(2)围城,【解析】除了围城(方鸿渐)不是直接出自课本(与课本有关系)外,其余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香山居士,【解析】对于像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识记他的字、号应不是难事,我们还可以把他与李白、杜甫的字、号对比来记。,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1.宋初晚唐(答唐、唐朝、唐代也可)2林家铺子子夜3.萨缪尔贝克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答伍尔夫也对,伍也可写成吴,夫也可写成芙),第21讲 真题体验,【解析】本
5、题属于不常考题型,复习时仅供参考。1.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茅盾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著名的作品有代表作子夜(长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短篇)。3.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之所以成名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女作家,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第21讲 考点精讲,第21讲 考点精讲,2.外国作家
6、作品。外国作家作品重点考查重要作家的国别、作家与作品的精确对应,并适当延伸到经典作品涉及的人物、背景和主题等。可以从五个方面了解并记忆:名比较复杂,记通常说法,有的是姓,有的是名。时政治时代、文学时期等。地国籍。作作品(名称、内容甚至是细节)、理论、流派等。评某家某人、他人的评价等。3.文学体裁知识。文学体裁知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品的体裁分类,外国文学中经典作品的体裁,古今中外作家的风格和流派。包括类别、概念、特点、代表例子等方面的识别与记忆。,第21讲 考点精讲,4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对于这些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创作时代、代表作品、作品体裁以及作品的有关内
7、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他们的国籍、代表作品、作品体裁以及作品的有关内容。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四分法”所说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类别;除此之外,还要对古代文体知识有明确的了解,如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代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及特点,各种古代散文特点,古典戏剧与现代戏剧的不同之处等等。,第21讲 技法点拨,一、穿针引线记忆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线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穿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8、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是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第21讲 技法点拨,二、积少成多记忆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
9、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三、自编口诀记忆法平时背诵诗
10、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第21讲 技法点拨,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初唐四杰,卢骆王杨。山水田园,王维浩然。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涣昌龄,高适岑参。李
11、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明清小说,三水西红,第21讲 技法点拨,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花边文学这些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第21讲 技法点拨,四、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
12、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第21讲 技法点拨,五、及时复习记忆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人记忆后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一定要及时。一般地说,背诵后的第二天就应及时复习,然后间隔两天复习一次,再间隔一周复习一次,即间隔时间逐渐拉长。注意复习的最佳时机是:将忘未忘时。如果等遗忘了再去复习,那就相当于第一次背诵,费时费力。六、认真完成课时训练与检测清单课时训练与检测清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知识系统。通过训练,检查出知识盲点,用红笔标出,定期巩固,这样复习的针对性会更强,效率会更高。,第21讲 技法点拨,第22
13、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22讲 编读互动,“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其中的“常见”指的是我们背诵过或熟悉的,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扩大范围。“名句名篇”指的是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中的重要语句。考查默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以前的默写以名句为主,但近年来的趋势是不止考名句,更有为了能全面考查对名句名篇的掌握,而考整段甚至整篇(首)的,也有为了拓展学生的积累范围考少量非名句的。这一考点的知识性要求强,能力考查较为专一。鉴于这一考点的特殊性,在默写名句名篇时特别要做到“三清”“三不”: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需提醒的是:选做题按要求做,多做不会更保险
14、,做准才是关键。2009年、2010年18套高考试题都涉及这一考点的考查,少的有5分,多的则有8分,足见命题人对此部分的重视,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就重视起来。,第22讲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答案】(1)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不预则废白云千载空悠悠芳草萋萋鹦鹉洲(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荒于嬉毁于随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第22讲 真题体验,【解析】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记忆,不仅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而且还要适当延伸。这种题型是当前的主要题型,由原来的简单填空题变化而来,要求根据提示或上下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命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对名篇整篇的背
15、诵,也有少数地方卷只要求默写名篇中的名句,也就是简单填空题。值得注意的是,所填写的内容并非都是名句,也有非名句,尤其是容易写错、背错、背漏的句子。,第22讲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答案】(1)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2)渐车帷裳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可以为师矣落霞与孤鹜齐飞,第22讲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答案】(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解析】这种题型要求根据出处与大意填写出名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要答好这类题,就要根
16、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第22讲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答案】春与秋其代序少无适俗韵乍暖还寒时候早岁那知世事艰,【解析】这类题型常常围绕一个话题创设一个情境,从不同角度或根据不同作家的观点、感受来设题,要求填写相关的句子。既达到了考查名篇名句的目的,又使题目处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状态,引导学生在今后学习、记诵名句名篇时,有意识地将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打破了机械记忆的传统。,第22讲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此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17、,第22讲 真题体验,【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统摄全诗的字或词(诗眼)的理解和把握,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因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字或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要从该字或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及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考虑。通过比较阅读可知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而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考生在答题时要找出“诗眼”(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并说明“诗眼”在诗句中的运用特点,在说明时要结合诗句描述诗人营造的意境,要体味这种意境中诗人的情感内涵,这样答案才不枝不蔓,鉴赏才会恰到好处。,第22讲
18、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解析】C本题属于不常考题型,是浙江卷的特色题型,复习时仅供参考。命题设计的主要意图是降低难度。给出四组选项,要求选出默写完全正确的一组。A项,中“戍角悲吟”应为“清角吹寒”;B项,中“靡室劳矣”应为“靡有朝矣”;D项,中“孤烟”应为“寒烟”。,第22讲 考点精讲,考试大纲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也就是说考试大纲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等级识记。“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识记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能力。“常见的”是指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课内外经常涉及的名篇名句。分析历年高考默写题,得出六条参考
19、原则:1朝代侧重于先秦和唐宋。2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第22讲 考点精讲,3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思想性即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性即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审美性即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4课内为主,课外为辅。5以高中为主,也有时涉及初中。6选句内容主要关涉四个主题、四种情况:(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勇担责任的句子。(3)描写锦绣河山、优美意境的名句。(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创新变革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名句。,第22讲 考点精讲,总体上看,课内为主,课外为
20、辅;高中为主,初中为辅;诗文兼顾,诗歌略重。学生复习的时候,宜以中学课本名篇中的名句为主,以课外名句为辅,采用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几年,趋向于考查高中课本中的名篇(不一定是名句),这应引起高度重视。默写题不允许有错别字、漏字、添字,因此,考生一定要一笔一画地书写,字迹不能潦草、模糊。,第22讲 技巧点拨,一、背诵的方法1明确目的。集中精力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2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
21、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记忆保持的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背诵过程中,如果中断了,就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中断就立即停止背诵。通过理解消化,文章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通过熟读试背,语句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忆的效果
22、可能就越佳。早晨背诵的课文或知识,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再进行一次背诵,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以后过一个月再背诵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遗忘。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原文提炼成一个提纲,边看提纲,边复习背诵。,第22讲 技巧点拨,3加强默写,强化训练。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背诵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
23、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增强背诵的效果。,第22讲 技巧点拨,二、复习指津1加强相关练习。将易错点、易漏点用红笔标出,反复温习,以一当十,比只做题不思考有用得多。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两条措施: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定期检测,强化落实。2要领悟关键字的含义。对每一句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至”,“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记忆时,一定要理解字句的含义,可边背诵,边
24、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防止“口是心非”。,第22讲 技巧点拨,3要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学生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三句中,“羁”“鹜”“壑”就极易误写,必须在复习中反复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4要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考查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
25、知其义。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是“隐藏、隐蔽”的意思,不要误写为“忧”。,第22讲 技巧点拨,5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关键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中,“常”容易误写成与其同义的“长”;“材”容易误写成与它同义的“才”。6要留意具体语境。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
26、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中的“始”,若不联系琵琶女不愿为人弹奏,是在千呼万唤后才不得已而为之的语言环境,就会把“始”错写成“使”。又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句中的“霄”,若不联系“晴空”和“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第22讲 技巧点拨,7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分。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错写为“满园春色”;
27、把“淡妆浓抹”错写为“浓妆淡抹”;把“歌诗”错写为“诗歌”。,第22讲 技巧点拨,8要注意语句出处。很多的名句经过人们长期的流传,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藉入若耶溪)“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三个句子,已经标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了,虽然平常是写作“路漫漫”;也不能把“蝉噪林逾静”写成“蝉噪林愈静”了,虽然意思并没有改变;更不能在“疾风知劲草”的后
28、面接“烈火识真金”,虽然这种说法已成俗语。,第22讲 技巧点拨,9要注意审题,看清要求。如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句子。又如题干中要求“依据语境”,就要注意借助语境,本着想好、写好的原则填写句子。10答题时,可以凭借语句的内容和形式,推断所填的名句。如试题已经给了“不能成方圆”,让填出上句,到底是“无规矩”,还是“不以规矩”呢,这就要根据下句的“不能”进行推断,古人行文,很注意讲究对仗,因此可确定应填“不以规矩”。在答题时,如果有选择余地的话,应选有把握的。如果实在不会写,就要果断放弃,不要想当然地瞎碰,那样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凭空不可能写出和原句一样的句子来。,第22讲 技巧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