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4226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蚀性机理分析》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耐蚀性机理分析,掌握金属耐蚀合金化的途径、单相合金的n/8定律 掌握一些主要合金元素对耐蚀性的影响 了解常用结构材料的耐蚀性及选材原则,2,一、纯金属的耐蚀特性1.金属热力学稳定性 纯金属的热力学稳定性,可按标准电位值来判断。,第一节 金属耐蚀合金化原理,3,2.金属的钝化 某些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钝化而耐蚀,常见的有:Ti、Nb、Al、Cr、Mo、Mg、Ni、Fe等。钝化环境为:一般为氧化性介质,但不含有卤素离子。这些金属往往是合金添加元素。3.腐蚀产物膜的保护性 除钝化外,有些金属还会形成腐蚀产物膜这类机械钝化膜。,4,二、金属耐蚀合金化的途径 若材料耐腐蚀,则其腐蚀速度应降低,从

2、腐蚀电化学角度讲,应降低电池的初始电动势或提高反应阻力(PK+PA+R)。1.提高金属的热力学稳定性 向纯金属中加入热力学稳定性高的合金元素,提高合金的电极电位,进而提高合金整体的耐蚀性。通常加入的金属为:Cu、Au、Ni 等贵金属。2.减弱合金的阴极活性 主要用于阴极控制的腐蚀过程。,5,减小阴极面积减少合金中的阴极相,阴极极化 加强。加入析氢超电位高的合金元素降低合金在酸中 的腐蚀程度。3.减弱合金的阳极活性 这是耐蚀合金化措施中最有效、应用广泛的方法。减小阳极相的面积 当合金基体是阴极,而某些成分是阳极时,采用这种方法。这样若能进一步减小微阳极的面积,则可加大阳极极化电流密度,增强阳极极

3、化。实际上,这种合金极少见。,6,加入易钝化的金属 工程上广泛采用的是碳钢及铁基合金,为提高耐蚀性,往往向其中加入易钝化元素,Al、Ni、Cr等提高合金整体钝化性能。如,向铁中加入18%左右的Cr,8%左右的Ni制得不锈钢。加入阴极合金促进阳极钝化 对于可钝化材料,加入强阴极性元素,由于阴极反应过程加剧,促使腐蚀电流增大,随着电流不断增大,阳极不断极化,电位变正进入钝化区,阳极出现钝化现象,其腐蚀电流急剧下降,达到防腐目的。这种方法极具前途。,7,4.使合金表面生成电阻大的腐蚀产物膜 加一些元素使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增大电阻,阻碍腐蚀过程的进行。如:钢中加入Cu、P,促进生成非晶态羟

4、基氧化铁FeOx(OH)3-2x。三、单项合金的n/8定律 此定律是塔曼在研究单项合金的耐蚀性时,发现其耐蚀能力与固溶体成分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n/8定律。,8,塔曼(Gustav Tammann,18611938)德国化学家、金属物理学家。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金属学等方面都有成就。首先他提出玻璃为过冷液体的原理。对晶核生成和晶体的生成方面曾发表过系统的论述,并确定晶核数目和晶核生长速度以及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此外他对合金的相平衡及溶液的蒸气压等方面也作了深入的研究。,9,n/8定律:在给定介质中一种耐蚀组元和另一种不耐蚀组元组成的固溶体合金,其中耐蚀组元的含量等于12.5%、25%、37

5、.5%、50%.的原子分数,即1/8、2/8、3/8n/8时,合金的耐蚀性将出现突然的阶梯式升高,合金的电位也随之升高。其中n称为稳定性台阶。,10,注意:n/8定律并非通用定律,不是所有固溶体合 金在任何介质中都服从n/8定律。n/8定律也适用于多元系统的固溶体合金。定律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提出的,尚无合理 的理论解释。,11,四、一些主要合金元素对耐蚀性的影响1.Cr 铬是热力学不稳定、容易钝化的金属。当加入铁基 合金后,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铬的耐腐蚀性。当介质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时,铬可钝化,合金的耐蚀性 随铬含量提高而增强。在还原性介质及氧化能力弱的介质中,随合金中铬量增高 腐蚀速度反而加

6、大。铬的钝化环境是不含卤素的氧化性介质。作为添加 元素,它可将这种性质带入合金。如18-8不锈钢。,12,2.Ni 镍也是热力学不够稳定金属,但强于铬和铁。其钝化倾向强于铁但弱于铬。Fe-Ni合金在H2SO4、HCl、HNO3中的腐蚀速率随含量增加而减小。显然,这不是镍的钝化作用,而是镍使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大大增强,由于镍的稳定性强于铁。这样的耐蚀作用,对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都有效。Ni 实际上常与 Cr 配合使用加入 Fe 中,得到不锈钢,使不锈钢综合了 Cr 的良好钝化特性和 Ni 的对还原介质的耐蚀性。,13,加入 Ni 获得不锈钢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奥氏体组织,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冷

7、变形能力、可焊性、低温韧性等。Ni 的含量增加,同时也会增大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所以应合理控制 Ni 的含量。3.Mo Mo能促进Cr不锈钢、Cr-Ni不锈钢、Ti基合金、Ni基合金的钝化。是这些钢中的重要添加元素。Mo使合金耐还原性介质的腐蚀和抗氯离子引起的孔蚀。Mo抗孔蚀主要是生成氧化物,它较稳定,不易与Cl-作用;或者生成MoO42-离子,它是很有效的孔蚀缓蚀剂。,14,Mo对不锈钢耐应力腐蚀的影响 4.Si 硅的作用:耐氯化物腐蚀破裂、耐孔蚀、耐浓热硝酸、抗氧化、耐海水腐蚀。不锈钢中,Si 含量增加,可改善耐应力腐蚀破裂性能。这主要依靠 Si 形成保护膜。不锈钢中,Si 能改善耐孔蚀

8、性能,这是由于提高了钢的钝态稳定性。如:00Cr17Ni14Mo2Si3 在Cr-Ni 不锈钢中 Si 含量高耐热浓HNO3腐蚀。这是由于可形成含 Si、Cr、O 的表面膜的缘故。提高低合金钢中的 Si 含量对钢的耐海水腐蚀性能有利。,15,5.Cu 是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基合金、铸铁中常见的耐蚀合金元素之一。铜耐纯净大气腐蚀,铜在低合金钢大气腐蚀过程中起着活性阴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促使钢产生阳极极化,从而降低腐蚀速率。在碳钢中只需加入少量 Cu 即可达到目的:0.1%0.2%铜钢形成的钝化膜易被活性阴离子Cl-破坏。不锈钢加铜可耐腐蚀,由于 Cu 提高了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还可以减弱不锈

9、钢在海水中的缝隙腐蚀,这是因为钝化电流ip减小的缘故。,16,获得耐蚀能力的三条途径:钝化而耐蚀 表面形成不溶性腐蚀产物膜而耐蚀 材料本身热力学性质稳定而耐蚀一、依靠钝化而耐腐蚀1.18-8不锈钢 18-8钢主要指含Cr 18%、Ni 8%9%的一类钢。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良好的热塑性、冷变形能力和可焊性,因此应用非常广。,第二节 常用结构材料的耐蚀性,17,18-8不锈钢中 Cr 是合金获得钝性的主要钝化元素 18-8钢在空气、水、中性溶液和各种氧化性介质中 十分稳定 18-8钢在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视氧化性及非氧化性 及温度而异 18-8钢对碱具有较好的耐蚀性:Ni 起作用 18-8钢在腐

10、蚀性介质中,常发生的腐蚀型式:在450850敏化温度区,在焊接影响区易发生晶间腐蚀。在含有卤素离子的盐液中,尤其是Cl-,最易发生孔蚀。应力腐蚀的主要环境是高浓度氯化物、硫化物溶液、浓热碱液及高 温高压水。,18,铝及铝合金 铝属于热力学不稳定金属。它具有自钝化性能。可在空气中、水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使铝的电位由-1.6V升至-0.5V。其耐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保护膜的稳定性。铝在非氧化性酸、碱中易腐蚀。敏感于卤素离子,易发生小孔腐蚀。液流冲击会破坏钝化膜,输送腐蚀介质应 v1.5m/s,输送清水时,v6m/s。铝耐硫和硫化物的腐蚀。,19,铝的强度低,常加入Cu、Mg、Mn、Si 等

11、使铝强化。纯铝耐孔蚀,加入Mg、Mn 后耐孔蚀性能也较好。当铝及铝合金与其它金属偶接时,常会加快自身腐 蚀,必须防护。铝导热系数高,具有良好的低温塑性,常用于深冷 设备。,20,3.钛与钛合金 钛也是热力学不稳定金属。其钝化能力极强,钝化区范围也更大。钛在大气、土壤中,除发烟硝酸外的氧化性介质中也耐腐蚀,而不易过钝化。钛在氯化物溶液中耐蚀,维持钝化能力强。钛在20%以下稀碱液中耐蚀,超过此浓度或高温下不耐蚀。钛在无水氧化性介质中或含水量低于2%,当存在氯气或含NO2的硝酸等强氧化剂,则发生激烈的发火反应。,21,目前,钛合金较少,其中Ti-0.3Mo-0.8Ni 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条件下耐蚀

12、性均比纯钛好。钛及钛合金常常发生氢脆。因钛易吸收氢、氧、氮尤其是氢。钛与钛合金在发烟硝酸、N2O4、醇系有机溶剂、高温氯化物、盐酸等环境下,会发生应力腐蚀。4.高硅铸铁 含 Si 14.5%18%的铁碳合金为高硅铸铁。靠Si合金化获得钝化能力,保护膜,所以耐酸及盐的腐蚀。但不耐碱和含有卤素离子的腐蚀介质。,22,二、可钝化或腐蚀产物稳定的金属1.碳钢与铸铁 二者均为多项合金,包括铁素体、渗碳体和石墨。铁是热力学不稳定元素,一定条件下可钝化,但也易过钝化。碳钢和铸铁在强氧化性介质中,如:浓HNO3、浓H2SO4等,具有钝化特性而耐腐蚀。所以与浓硫酸接触的设备常用碳钢和铸铁制作。但90%的硝酸可使

13、碳钢与铸铁过钝化。在pH值9.5、30%以下的碱液中耐蚀。金属表面形成紧密的Fe(OH)2、Fe(OH)3保护层。,23,在水及充气水中,仅能形成疏松腐蚀产物层,连续腐蚀。大气、土壤、海水及非氧化性介质中耐蚀性很差。2.铅及铅合金铅在80%以下的热硫酸(85)和96%以下的冷硫酸及硫酸盐液中具有较高的耐蚀能力。所产生的产物 PbSO4 溶解度极低,保护性很好。铅在碱以及硝酸、醋酸中不耐蚀。纯铅一般作为设备的衬里。铅锑合金常用来制作输送硫酸的泵、管及阀等。铅是有毒的金属。,24,三、依靠自身热力学稳定耐蚀的金属 这类金属主要有:Au、Ag、Pt、Cu等。Au、Ag、Pt由于价格昂贵,无法在工程上

14、应用。而铜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由于铜电位较高,在酸中不发生析氢腐蚀。铜耐大气、水、海水及中性盐液腐蚀,但在氧化性盐及 铬酸盐中腐蚀很快。在含氧碱液中,氨液中腐蚀严重-Cu(NH3)42+不耐硫化物腐蚀。铜具有良好的低温强度和塑性,用于深冷设备。黄铜耐空泡腐蚀性能好,常用于海水换热器。黄铜易发生选择性腐蚀。,25,第三节 选材原则,一、设备选材应满足工况要求1.介质特性与温度、压力 介质特性包括:相态、组成、浓度、氧化性与还原性、流态与流速等。应特别注意介质中Cl-的含量。选材考虑介质的特性主要针对腐蚀性。操作温度:温度的变化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随温度升高,材料腐蚀速度加快,强度降低,塑性和韧

15、性提高。高温下,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蠕变极限和抗氧化性能。低温下,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并注意冷脆问题。,26,操作压力:常压、负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应弄清工作中压力的变化规律,通常压力越高,要求材料强度和耐蚀性能也越高。设备衬里时,应考虑载荷是否变化频繁,及负压的程度。2.工艺条件的要求 这一点在医药、食品及石油化工中要求极为严格。因为这些过程中必须防止产品的污染。3.设备的功能与结构 不同功能的设备对材料要求也不相同。如:换热器的换热管,选材时应考虑到耐介质腐蚀、良好的导热性能及一定的强度。往复压缩机的活塞环:耐磨蚀、弹性及强度,27,4.运转及开停车的条件 频繁开停车、加卸载、

16、升降温,要求设备材料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 材料的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耐蚀性能、加工性能、焊接性能等。三、选材的基本要点1.耐蚀性 对于均匀腐蚀,根据设备及部件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耐蚀等级。,28,材料的耐蚀性能是相对的,即在一种介质中耐蚀性好,而另一种介质中可能会腐蚀很快。选材时,既要考虑耐全面腐蚀的性能,又要考虑耐局部腐蚀性能,以后者为重。异种金属相接时,选材应注意在所处腐蚀介质环境中材料的相容性,或采取一定措施。2.力学性能,主要指标:,29,对承受交变载荷或脉动载荷的设备,应优先考虑材料的疲劳强度。对于承受冲击或低温使用的设备,应特别重视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和脆性。作高速相对运动的部件,必须考虑耐磨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在腐蚀性介质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最好使用前进行实验测定。3.加工成型性能4.经济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