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心得既济卦.doc
《读易经心得既济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易经心得既济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易经心得既济卦 读易经心得既济卦1易经中提到,既济卦后,紧跟未济。既济,代表死亡;未济,代表新生;其易经中没有绝对的生与死,生即死,死即生,犹如太阳朝升夕落,月亮圆后即缺一个道理,这也就是轮回。太阳无私地奉献着他的光的热,月亮每晚默默地守候着大地上的万事万物,从不停息,从不计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太阳,关键就是如何做好自己心中的太阳。人类不是发光体,但是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善心、善言、善行来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如同每日升起的太阳,一年365天,一日行三善,三年即可行千善,到那时,我们每个人必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太阳”,时时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人生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疾病”,有的病是
2、由人本身的身体素质决定的,但是大部人的疾病与本身的意念、言语、习惯有关,如果恶念、恶言、恶习多了,时间长了,就会一点点累积下来,最终必然转化成“疾病”,此时最受伤害的就是自己和亲人。为了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了家人生活得更幸福,请一日行好三善。同时,请睁开自己的善眼,开启智慧的大脑,接受并消化各种正能量食粮,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必将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胜过说教、打骂、惩罚等各种教育方式。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被关爱,每个人也愿意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内心的喜悦无需言表,所以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得以身作责,这样才能让其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得中,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孝顺了,进步了,
3、成功了。分享:读易经心得既济卦2第63卦水火既济(既济卦)盛极将衰。既济卦名取义,是借“涉水已竟”比喻“事已成”;但是全卦大旨却是阐发“守成艰难”的道理。既济卦,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经;济,成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此时功德完满,连柔小者都亨通顺利,但终将发生变故。水火相生也相克,事物有成就有毁。救火,火被灭,面对的却是一片狼藉的透湿废墟。高宗伐鬼方,仗打胜了,自己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大象传这样解释: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里指出:既济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坎水上,为水在火上之表象,比喻用火煮食物,食物已熟,象征事情已经成功;君子应有
4、远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防患于未然,采取预防措施。既济卦是六十四卦中最完美的一卦。首先,卦中坎水润下,离火炎上,水与火有相交之相。周易中宜交忌分,所以这是既济卦的完美之一。其次,卦中阴阳爻各得其所,阳爻居于奇位,阴爻居于偶位,这是既济卦的完美之二。第三,卦中各爻都有相应相合者,没有一个爻处于孤立之中,这是既济卦的完美之三。从本卦卦辞看,说是“事成”之时,物无大小,都获得亨通,但又以“利贞”二字强调不可以忘却守正而坚持正能量。而“初吉终乱”一语,更是深明此时稍不敬慎,必将复乱的诚意。卦中六爻,每一爻都可见警戒之旨:初爻戒“曳轮”不可前,二爻戒“丧茀勿逐”,三爻
5、戒“小人勿用”,四爻“终日戒”,五爻有“东邻杀牛”之戒,上爻更以“濡其首,厉”为戒。可见“既济”之时,虽然万事皆成,但是要保住这一既成局面,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欧阳修在易童子问评论说:“人情处危则虑深,居安则意殆,而患常生于怠忽也。是以君子既济,则思患而豫防之也。”大象传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真是意味深长啊!读易经心得既济卦3宣圣讲义此既济象辞明人道也。坎上离下。水在火上之象。水能灭火。今在火上。乃名既济。可见其非取水火之性。而重水火之功。水润下。火炎上。上下交济。此其功也。功也者。有物以运成之。若果以水加火。则火灭。而水亦流。将何用哉。故称在上者。明其能上于火之上。而不溃流。正如火风鼎。火
6、在木上而不燃。水风井。水在木上而不泄。乃各成其用。共致其功。以其功用言。故名既济。比之人心火肾水。水升而火降。则精神健旺。血气和调。反之则病。而生理绝。此既济之称。以其能成一切。而着其功用也。既以功用为重。则于人道。亦以筹策为先。事也物也。有利则有害。有福则有祸。欲达成其功用。必先去其害。而取其利。避其祸。而受其福。则必熟思而审虑之。何者可以免害。而皆取利。何者可以移祸。而皆为福。此君子于既济。以思患而豫防之。患之既防。则祸害可弭。而功用斯见。此亦犹作事谋始之旨。豫防之道。重在能豫。豫则立。不豫则废。雷地豫。已详其义。思者筹之于始。计之于内。以卦内有离明之德。外多坎险之危。则可以先思而豫防其患
7、矣。水火者。为利大。为害亦不小。为福多。为祸亦不少。设听之任之。不遭灭顶之凶。即蒙焚突之害。不忧溃决之患。即有燎原之虞。是用之者。惟思其患而豫防之。则得其用而致其功。杜其祸而防其害。此既济之人道。如人乘舟济川。必防其倾覆也。如食取火熟物。必防其焦灼也。皆事先有以防之。则在善于制度。精于器具。明其限量。权其重轻之所谓也。故水上火而不浸。火下水而不灭者。皆人道善济天之穷。而成物之利。利既可计。害亦莫加。祸既可弭。福亦益大。此利与贞并重。以致其亨者也。贞者己之思。利者物之力。水火者。生化之原。善取于天时。运其物力。则生化之功。人之德也。君子以水火之患。故豫防之。既防患于未然。自成功于无量矣。初九。曳
8、其轮。濡其尾。无咎。宣圣讲义此既济初九爻辞也。初九刚在下。而卦以交济为用。交济者。利用水火之力。而古时重水。以陆地交通易也。初九未及水。而犹在陆。陆行以车。车必有轮。以将济涉也。乃曳其轮。而不乘车。以已近水也。人虽曳轮。而车之尾已湿。明其志在济涉。不复计及车尾之濡也。推之今日。则不独车有轮。舟亦有轮。轮既入水。而曳之以行。则濡其尾。亦势所必至。尾者后也。末梢也。以在下而近六二。故有此辞。占无咎者。为其志在济水。则何咎哉。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宣圣讲义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初九在下。地卑而近水。水滨泥泞。轮不良于转运。乃曳之以行。此以人力济时之用。避地之害。则其义当无咎。始于求济。仍以济为本。事
9、之有济。将何咎乎。第乾初九勿用之时。而急于用。原易有咎。以其志于济。合夫卦德。故免耳。初与四应。一刚一柔。两相牵引。故有曳其轮之喻。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宣圣讲义此既济六二爻辞也。六二内卦中爻。坤之正位。有如后妃命妇之尊。故爻辞以妇丧其茀称。茀者披拂下垂之饰物。或在首。或在下。或在车舆。皆所以蔽障于外。勿露其体貌。以护其威仪者。如诗翟茀。则车马之帷。命妇以上皆有之。妇出而丧其茀。则以求济。而失其蔽也。济涉者下舆乘舟。因而失其茀。非咎也。以暂可勿用。则失亦无害。而六二在中。居正位。行中道。如出入于朝廷。往返于都市。所履康衢。所过中庭。所止堂殿。则虽有失。亦不足追求。而仍可得。谓其庄严之地
10、。尊贵之饰。众目所视。群下拥立。则虽失之。终可复得。而其为期。仍如复之数。以七日来复。天之道也。七日者。日时之所限。数至七则复耳。而震卦六二。亦有丧贝勿逐。七日得之辞。在睽初九。则称丧马勿逐自复。是因睽有离。而重震亦有类离。离兼分离附丽二义。则离者复合。失者复得。震则以阳之初复。应于天心。故地雷复亦称七日。盖震之数所孚耳。既济而在中爻。因离而仍复丽。则虽丧其饰物。不必追也。七日自得。坤安贞之道。利牝马之行。是以济而有丧。丧而复得。虽应九五。以刚相匹。而中互坎。有险易陷。此丧茀之由来也。读易经心得既济卦4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宣圣讲义此既济彖辞也。以既济水火交济。固为相济相成之象。而以中
![读易经心得既济卦.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1-3/20/dbe9457f-2d1c-4579-add3-00f9feb58fb0/dbe9457f-2d1c-4579-add3-00f9feb58fb01.gif)
![读易经心得既济卦.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1-3/20/dbe9457f-2d1c-4579-add3-00f9feb58fb0/dbe9457f-2d1c-4579-add3-00f9feb58fb02.gif)
![读易经心得既济卦.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1-3/20/dbe9457f-2d1c-4579-add3-00f9feb58fb0/dbe9457f-2d1c-4579-add3-00f9feb58fb0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易经 心得 既济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