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4783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能力,以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为主线,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持续强化临床基础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护理内涵,拓展延伸护理领域,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加优

2、质的护理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主要任务(一)强化人员保障,筑牢护理队伍根基1.加强护士人力配备。医疗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护理工作量和技术风险要素等科学合理配置数量充足的临床护士人力。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51。要优先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备到位,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不得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原则上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比例不低于95%o应根据临床护理需求和辖区居民上门护理服务等需求,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人力配备,着力增加基层护理服务供给。2 .加强专科护士培训|。结合实际,

3、根据临床学科发展需要,以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加大专科领域护士培训规模和范围,分批次有针对性开展老年护理、儿科护理、康复护理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培养,推动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增进患者医疗效果,助推护理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新培养省级专科护士不少于1000名。3 .切实为护士减负。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临床护士松绑减负,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和护士岗位需求,可采用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方式合理安排护士培训I,尽量减少重复性的考核、竞赛等。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书写负担,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要健全后勤支持系统,增加辅

4、助服务人员负责病区送取标本、药物及患者陪检等,保障临床护理工作所需的设备设施配备到位和及时维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总务等部门提供下收下送到病区服务,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让护士最大限度投入到临床护理服务中。4 .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医疗机构要保障护士获得工资报酬、待遇、卫生防护、执业安全等合法权益。要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要健全完善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要深入临床一线,切实帮助解决护士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她们开展工作、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二)

5、夯实临床护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1 .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为其负责。护士要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等,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治疗、健康指导、人文关怀等身心整体护理服务。到2025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全院100%病区及门(急脍、血液净化中心Y室)、手术(部)室、导管室等非住院部门。2 .加强巡视观察。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巡视工作,临床护士要按照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要求,加强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对特级护理患者要随时巡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的患者

6、,应按要求定时巡视患者,主动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意识状态、皮肤状况、肢体末梢循环、引流液情况以及手术/检查/用药后反应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潜在并发症,并给予有效处置。3 .加强基础护理。医疗机构要按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健全分级护理制度,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强化基础护理质量。要扎实做好患者口腔等基础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等提供及时、必要的医学照顾,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4 .强化护患沟通交流。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要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确,及时了解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理状态,关注

7、患者的需求和不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实施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前要耐心解释、操作中关切询问、操作后及时观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5 .强化人文关怀。医疗机构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加强护理人文建设,细化人文关怀措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护士要增强主动服务和人文关怀意识,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要关氏爰护和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给予细心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增进护患信任,和谐医患关系。6 .做好健康指导。护士要根据患者疾病特点、个体差异及健康需求等,采用书面、口头、视频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营养、运动、康复、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做好患者入院介绍、

8、出院指导以及特殊治疗、检查、围手术期的配合和注意事项等宣教工作。7 .加强医疗护理员规范管理。医疗机构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自理能力程度和护理级别等要素,在病区内科学合理、按需聘用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要建立医疗护理员准入和管理制度,加强培训与考核,提高医疗护理员综合素质。医疗护理员应当在医务人员的指导监督下,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情况,协助提供清洁、饮食、排泄等生活照顾服务。严禁医疗护理员替代医务人员从事出院指导、医疗护理专业技术性工作。8 .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医疗机构通过智慧医院、智慧病房、电子病历信息化的建设,以电子病历评级为抓手,加强护理信息化发展,充分应用人工智能、5G

9、、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临床一线护士工作负荷。积极创新护理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三)提升护理质量,锤炼打造护理样板1.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医疗机构要以加强三基三严为切入点,合理规划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培训I目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效果评价,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历护士的学习需求,不断夯实临床护士的护理技术基本功,提升护士临床服务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到2025年,三级医院新入职护士参培比例不低于95%,二级及以上医院不低于92%o9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网络,到2025年实现

10、地市级护理质控中心全覆盖,并延伸至50%以上县域。依托护理质控中心,科学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明确质控工作重点与实施路径,加强护理质量督查,推进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相关指标落实落地。医疗机构要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和多学科合作,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严格落实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增强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降低住院患者跌倒、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10 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以网格化布局的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发挥大型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和带动作用,通过建立专科护理联合团队、一对一传帮带、开展人员培训、远程护理会诊

11、等方式,精准帮扶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开展专科护理助力基层活动、倡导志愿服务进社区、持续开展护理科普,就近解决群众急需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四)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创造护理活力1 .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深入学习章金媛延续护理服务精神,打造以章金媛为标杆的延续护理新高地。三级医院和部分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开发手机APP、护理服务随访系统等,为有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在线护理咨询、护理随访、居家护理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服务,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及专病护理问题。鼓励医疗机构逐步扩大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病区占比,降2 .低出院患者非计划再

12、次入院率。.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依法合规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积加强沟通交流与学习,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执业风险、探索价格和支付政策,逐步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数量和上门护理服务项目数量,惠及更多人群。3提升中医护理能力。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规范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训,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护理进一步向基层和家庭拓展,向老年护理、慢病护理领域延伸。4.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基于社区的集团化

13、、连锁化的护理中心、护理站等医疗机构,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一级、二级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签约服务、巡诊等方式积极提供老年护理服务,切实增加社区和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改善护理服务对于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意义,统筹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指导和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各项任务举措。医疗机构要按照统一部署,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专项工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明确改善护理服务目标和任务并有效落实。(二)及时跟踪评估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改善护理服

14、务具体方案,于7月30日前报我委备案,同时做好本地区具体方案实施情况的动态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各地实施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情况开展跟踪评估,及时总结通报各地进展情况。(三)创造有利条件各地要主动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为实施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创造有利政策条件。积极协调落实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有关政策要求,逐步理顺护理服务比价关系,体现护士技术劳动价值。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护士薪酬水平。(四)加大宣传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形式,做好改善护理服务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充分挖掘和宣传改善护理服务典型经验,发挥先进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推动工作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