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火针》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4826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贺氏火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贺氏火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贺氏火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贺氏火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贺氏火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贺氏火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氏火针》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4月,国医大师贺普仁火针疗法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3,火针疗法定义 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的输穴或患处,以达到祛疾除病目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贺普仁,4,火针历史沿革(回顾)火针疗法自内经中首次用文字记载至今,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使它从简陋的工具,原始的操作方法和狭窄的临床适用范围,逐步改进不断发展和完善,拓宽了应用范围,提出了临床禁忌,使之成为针灸疗法中一实用技术。,5,火针历史沿革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鑱针、园针、鍉针、锋针、铍针、园利针、毫针、长针、大针。或曰“火”字之

2、误。名称燔针、大针针具描述“九曰大针,长四寸尖如挺,针锋微园”此处所谓的大针,即为火针疗法的专用针。因火针疗法的针具要能耐高温,能速刺,所以要求针体粗大,针尖微圆,如相反则在操作时针具很容易烫手、弯曲、折断,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6,刺法官针“凡刺有九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庳也”。,7,适应症水肿、虫瘕(肚子里寄生虫)、蛟蚘、寒痹 内经中提到火针疗法的适应症有相似四种:痹证、寒证、经筋证、骨病。此外也提到火针疗法的禁忌证。如灵枢官针篇云:“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可见在当时热证是火针疗法的禁忌证。寿夭刚柔“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从以上论述可以认

3、为火针疗法创立于黄帝内经时期。用于重症、操作有难度与风险。,8,火针历史沿革伤寒论:共计十余条,“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凡刺寒邪用毫针曰以温”名称烧针、温针。称火针为“烧针”和“温针”,禁忌症:如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又有:“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上条说明实热证不宜用火针,以及误用的危害。理由:外感病重发散,并病为里,火针不宜,9,晋唐火针的发展 晋代皇甫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继承了黄帝内经的观点,肯定了“焠刺”是针灸的刺法之一,同

4、时也强调了其适应证为痹证和寒证。“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凡刺寒邪用毫针曰以温”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先将火针疗法的适用范围从寒证、痹证,扩展到治疗外科的疮疡疖肿,如曰:“外疖痈肿,针惟令极热”;内科:在千金要方风眩中“夫风眩之病困急时但度灸穴,使火针刺之无不篷者,初者,针竟便灸,最良”。并提出了火针疗法的禁忌穴位。“巨阙第四胸椎棘突下、太仓中脘,上下管脘等及诸弱小者,勿用火针。”唐宋年间出现的点烙三十六穴黄经也证明了火针的针刺烙黄的广泛运用,,10,晋代陈延年-小品方 最早出现火针名称。,11,宋以后,火针疗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针灸家王执中写的针灸资生经中最早将火针疗法用于治疗内脏疾

5、病,书中列举了许多有效病例。有治消化系统疾病,也有治呼吸系统疾病的,还有治腰痛的。由此可见,当时火针的适用症已大大扩展了。见后,12,原文:“荆妇旧侍起亲疾,累日不食,因得心腹痛,发则攻心腹,后心痛亦应之,至不可忍。与女儿别,以药饮之,痛反甚,若灸则遍身不甚灸亦,不免令女儿各以火针微针之,不拘心腹,须臾痛定,即欲起矣,神哉”。“舍身腰痛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行履如故”。“有妇人久病而腰痛甚,腰眼忌灸,医以针置火中令热,缪刺痛处,处不深入,即而痛止”,13,“舍弟登山,为雨所持,一夕气闷而不救,见昆季必泣,有欲别之意,与疑其心悲,为刺百会不效,按其肺俞,云其痛如锥刺,以火针微刺之,即

6、愈。因此,与人治疗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14,火针疗法发展的鼎盛时期为明代。当时的代表作针灸大成、针灸聚英、名医类案等书中均提到了火针。其中针灸聚英中对火针疗法论述最为全面,包括了以前许多针灸家未涉及的内容,从针具、加热、刺法到功效应用和禁忌等都做了全面精细的论述。,15,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指出为了使患者在治疗时痛苦小,火针的制作应用韧性大的熟铁,且针不宜太粗,而且在加热时要烧至通红原文:“淬针者,以麻油满盛,灯草令多如大指许,取其灯火烧针,频麻油蘸其针,烧至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者,反损于人,不能去病。烧时令针头低下,空油热伤手。先令他人烧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致手热。才觉针红,医即采

7、针,先以针安穴上,自然干,针之亦佳。”。,16,高氏认为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要求医者进针须准确,深浅须适度原文“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穴点差,则无功先以左手按定其穴,然后针之。”有提到“切忌过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凡大醉之后,不可行针,不适浅深,有害无利。”。在书中还提到火针出针及出针后的处理问题原文:“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疼止,不按则痛甚。”。,17,除此以外,高氏在针灸聚英中对火针的功效和适应证也做了深入论述,使火针疗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奠定了火针治病的理论体系。书中指出火针的功效有二方面,一为

8、引气之功,二为发散之功原文:“火针亦行气,火针惟借火力,无补虚泻实之害。”又云:“盖火针大开其针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18,适应症正因为火针有行气和发散的作用,所以高氏认为临床可以消除癥瘕积聚,气行血行;还可以破痈排脓,发散毒邪。主要涉及溃脓、块、结积、风湿痹证、瘫痪等证,肯定了火针破痈、消瘕、蠲痹的作用。其中对瘫痪的治疗,提出“火外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等论述。原文见后,19,原文:“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肉,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疡,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令脓随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则健身回避,恐脓

9、射出污身。”“凡疡块结积之病,其宜火针,比非方效之功,火针甚妙”,又如“破瘤坚积结瘤等,皆以火针猛热可用。”还有“若风寒湿三者,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以外发其邪。”。,20,在治疗禁忌方面,高氏认为除禁忌热性病以外,在某些部位也应禁用原文“人身之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夏季,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则溃脓肿痛难退。其如脚气多发于夏,血气湿气,皆聚两脚,或误行火针,则反加肿痛,不能行履也。”。由此可见,高武对火针疗法的论述是较全面的,也说明了火针疗法进入了较成熟的阶段。,21,名医类案成书于明朝,全书辑录了历代名医治案,其中有数则是用火针的,如“一男子胁肿一块,日久不溃

10、,按之微痛,脉微而涩。此形症俱虚,当补不当泻。乃以人参养荣汤,以艾炒热熨患处,脓成以火针刺之,更用豆豉饼,十全大补汤,百剂而愈”。,22,清代“火针疗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将火针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原文“肝虚目昏多洞,或风赤及生翳膜,后生百膜,失明,或五脏虚劳,风热上冲于目生翳,病亦熨烙之法。盖气血得温则宜通,得寒则凝涩故也。其法起用平头针,如孔大小,烧赤轻轻当翳中烙之。烙后翳破,即用除翳药敷之矣。”消除了常人认为火针有危险的偏见。,23,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提出用火针治疗瘰疬,痰核。书中写到:“火针之法独称雄,破核消痰立大功,灯草桐油相协力,当头一点破凡笼”。又如:“治瘰疬,痰

11、核,生于项间,初起坚硬,或如梅李,结聚不散,宜用此法针之,插药易消,用缝衣大针二条,将竹筯头劈开,以针双夹缝内,相离一分许,用线扎定,先将桐油一盏,用灯草六七根油内排匀点着,将针烧红,用手指将核握起,用针当顶刺入四五分,核大者再针刺数孔亦妙。核内或痰或血随即流出,候尽以膏盖之”。,24,吴谦则认为火针能治疗邪气壅于肌肤、关节的一类疾病,如曰:“火针者,即古之燔针也。凡周身淫邪,或风或水,溢于机体,留而不能过关节,壅滞为病者,以此刺之”。由此可见,在清代火针疗法的适应范围已得到扩大和发展。,25,其他古籍外科正宗,针灸大成,名医类案,本草从新,针灸集成,医宗金鉴,26,清朝后叶至民国年间,中医药

12、事业的衰落使火针疗法的发展也有所停滞。解放后火针疗法与整个医学的发展,与针灸其他针具针法的发展很不协调;临床只有少数医生能掌握;许多省市正规中医医院针灸科绝大部分无人使用它;各级教育部门使用的教科书中对火针疗法讲的很少。对于这一具有独特疗效的传统针法缺少应有的重视。,27,浅谈火针的古今发展及注意事项姜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 火针是古代针灸中的一种针灸法是“旧九针”之一火古称潘针、蟀针、白针、烧针等,是将针烧至通红,然后快速刺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手法,有祛寒除湿、消癖散结、清热解毒、温通经络等功效。灵枢筋中记载“治在燔针却刺,以知为数,以痛

13、为腧”,又灵枢针十二原“九日大针,长四寸大针也,尖如挺,其锋微圆,以泻机关之水”,可见火针在古代也是常用的针刺手法。现代众多的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改革、创新、发扬,如出身中医世家的名老中医的师怀堂教授,在古人的“旧九针”的基础上将其改革、创造出“新九针”,火针也是在改造之行列中,师老将改造后的火针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中,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如治疗湿疹、老年斑等病有显著效果。如贺普仁老教授在用火针治疗头面部的疾病方面进行了大胆的临床实践,用粗头火针或平头火针针刺某些部位或穴位治疗面瘫、面痛、面润、瘰疠、扁痕、痄腮等头面部疾患,效果显著,这也印证了热病得火而解。,28,但从火针的发明至今,在众

14、多医家的不断研究过程中发现火针有许多注意事项:1.火针在操作过程要猛烈、要红、准、快。千金要方用针略例)卷二十九“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于人有损也”;本草纲目火针:“烧至通赤用之,不赤或冷则反损之,不能去病也”,因此,我们在行针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三字原则。2.掌握好火针的深浅度。本草纲目火针:“风用火针,有深则伤经络,有浅则不能去病,要在消息得中,针后发恶后中病也”,掌握好针刺的深浅度,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头面部更应注意火针针刺的深浅。3.应注意保护好针孔,施针的部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感染。医心方针例法卷二:“针讫以烧钉赤,灸上七过佳也,毋针灸上七壮而引之佳,不则大气伏留

15、以为肉痈也,苦肉薄之处不灸,亦得大禁水刀也”,因为针刺后,针孔不会马上闭上,邪从针孔而出,所以必须保护好针孔。4.注意火针使用的时间间隔。(千金要方用针略例卷二十九:“隔日一报,三报之后,当脓水不出为佳”。火针不同于其它针相同,它的进针和出针都必须要快,且治疗寒凝类疾病,因此必须注意用针的时间间隔。,29,贺老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尽管致病因素有七情、六淫以及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不同,但疾病发生的机制是相同的。即由于气血不通,外邪侵袭,邪入经络,则使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畅,病邪通过经络由表入里,则出现脏腑病变,又因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和则出现脏腑病变,脏腑病变也可反映在相应的经

16、络上,表现为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利。所以说疾病的产生,皆由于气血不通。,30,贺普仁创立的“三通法”之一的温通法就是利用温热作用,刺激穴位和部位,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经络通、气血行,因此称为“温通法”。其治病机理就是温热。(“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证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31,虽然温法是针对寒证的,但它的应用并不限

17、于温里的一方面。在伤寒论中提到用火针还可以发汗。明代医家龚居中认为:“火有拔山之力,火不虚人以壮人为法。”“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证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所以说温通法是借助火力,达到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寒的目的。,32,贺老从60年代起研究火针疗法数十年,首先发起和倡导了火针疗法的临床使用,在火针的适应症及治病机理方面作了尝试和探讨,挖

18、掘、应用、发展了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使用火针治疗各种病症,包括治疗小儿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慢性小腿溃疡、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疑难病证的探索,使火针疗法的治疗病种达30多种,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33,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了贺氏针灸温通理论体系,丰富了火针疗法的病机学说,规范了火针操作方法,包括对火针刺法归纳分类,针刺留针时间及间隔时间,较古人扩大了施术部位,扩大了火针的适应症,归纳了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独创贺氏火针针具,并制作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临床适应症的火针,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制作工艺。为推动火针疗法的普及及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

19、响。,34,贺老认为:“人体疾病不论外感内伤,其致病原因虽有各种各样,但病机所在,不外气血不通、上下不达、表里不合,火针因其有针有热,故集中了针刺艾灸双重优势,可借助针力与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邪。,35,火针之热力大于艾灸,针具较一般毫针粗,所以可温通经脉,引邪外出,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诸疾自愈。故火针有借火助阳、温通经络、以热引热等作用外,还具有疏导气血的作用。其所消之症结包括气、血、痰、湿等积聚凝结而成的肿物、包块、硬结等。瘀血、痰浊、痈脓、水湿等均为致病性病理产物,它们有形、属阴、善凝聚、一旦形成就会停滞于局部经络,致气血瘀滞,脏腑功能低下,引起各种病症,日久形成痼疾、顽症。,3

20、6,火针疗法的作用,37,1、壮阳补肾、升阳举陷:因火针具有增强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的功能,所以能壮阳补虚,升阳举陷。肾阳虚则临床上可出现肾虚腰痛、阳痿、遗精等;脾胃阳虚则可出现胃脘痛、胃下垂等疾病;如用火针点刺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等穴,可使脾胃经脉气血畅行,温运中焦,振奋阳气,祛除寒邪,使脾胃运化之功得以恢复,消化、吸收、升降功能趋于正常,使胃脘痛、胃下垂得以治愈。,38,心阳虚则胸痛、心悸;火针刺激心俞、内关以及心前区等部位,可壮心阳、益心气,使胸痛、心悸症状缓解。中气不足则出现阴挺。用火针点刺肾俞、命门等穴,可起到益肾壮阳的作用,使肾经气血畅通,气化功能加强,元阴元阳资源纵生

21、,腰痛、阳痿、遗精症状缓解。如点刺气海、关元穴,可益中气,升阳举陷,治疗阴挺。,39,2、疏通经络疏通经气、宣肺定喘:临床上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都属于顽固性疾患,中药治疗效果较慢,火针疗法则有特殊的效果。以上疾病多以咳喘症状为主,而咳喘多由于风寒外来,邪气闭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成。火针可通过温热作用刺激大杼、风门、肺俞、定喘等穴,温化肺之寒邪,疏通肺之经气,经气宣通则可驱除邪气,邪气出则肺气得以宣发、肃降,而喘息止。,40,助阳化气、消症散结:癥结即肿物或包块在体内或体表的积留。如气滞血瘀,痰湿凝积,荣卫之道涩而行迟,积久则成癥结。一方面火针有温热助阳,激发经气的作用,故可疏

22、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癥结;另一方面火针又能助阳化气,使气机疏利,津液运行,凝滞之痰邪湿邪因而化解。临床多治疗腱鞘囊肿、脂肪瘤、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症。如病灶在体内的,针刺宜深,使癥结消于体内,如在体表的,针刺则宜浅,使病邪排于体外,41,攻散痰结、消除瘰疬:瘰疬多发生于颈侧的皮里膜外之处,大者属瘰,小者如疬。此病的发生多与痰有关。颈侧为少阳所主,少阳为气多血少之经,若为情志不舒,则造成肝郁脾虚,酿湿成痰,气血受阻,聚而不散即成瘰疬结核。如虚火内动,灼津为痰,痰火互结也可形成此病。而火针可温通阳气,攻散痰结,疏通气血,消积化瘀,故可治疗瘰疬。再配合体针,调节脏腑,舒肝解郁则疗效更好。

23、在治疗时一般用中粗火针,用点刺法。,42,祛寒除湿,通经止痛:古人云:疼痛的发生多由于邪阻经络,使气血发生郁滞、瘀结等病理变化,引起局部或全身疼痛。而邪气之所以侵入人体,多由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则邪气乘虚而入。素问举痛论中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炅为热的意思,也就是说寒邪引起的疼痛得温热可以缓解。而火针是一种有形无迹的热力,可以温其经脉,鼓动人体的阳热之气,因而可以驱散寒邪,使脉络调和,疼痛自止。,43,风邪、湿邪、热邪等也可引起疼痛,如为风邪所引起的,也可以利用火针治疗,因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故可促

24、进体表的气血流动,营养加强,驱动风邪无处存留,使疼痛缓解。如因湿邪引起,则可利用火针的通经络、行气血的功能攻散湿邪,或利用它助阳化气的功能,使气机疏利,津液运行,从而除祛湿邪,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44,3、生肌敛疮、去腐排脓:临床上治疗脓肿已成而未破溃的,可用火针点刺,一针或多针,使脓排出,脓肿消除。治疗上选用火针,主要是由于它能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对于脓肿破溃,疮口久不收口,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皮肤表面出现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也可用火针治疗。因为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加速流通,使疮口周围淤积的气血得以消散,从而增加了病灶周围的营养,促进了组织再生,使

25、疮口自然愈合。治疗时多选用中粗火针,用围刺法,如疮口大、有腐肉可在中心点刺。,45,4、助阳益气、解除麻木:麻木属感觉异常的一种病变,麻与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常见的类型有:气虚者,遍身麻木;中风先兆多半身麻木;肝郁脾虚筋失所养的,常手足麻木;外伤经脉引起的麻木,多发生在局部,等等。尽管麻木之症复杂多样,但其发病机理是相同的,即都因脉络阻滞,阳气不能帅营血濡养经脉肌肤所致。而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操作时采用散刺法,选择细火针。,46,5、温通经络,祛风止痒:痒症多与风邪有关。风邪为外邪入侵或气血生风所致。火针疗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可促进体表气血流动,营养加强,

26、从而驱动风邪无处存留,血足风散则痒止。具体治疗时可用粗火针点刺病变局部,或用细火针,针刺曲池、血海、风市等穴。,47,6、运行气血,解痉止挛:痉挛为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分为颜面、四肢两种。火针适用于颜面的抽动。颜面抽搐,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女性多于男性,病因多由于肝血失荣、肝风内动或风痰阻络。肝血不足、风痰阻络则可引起筋脉失养,风扰经络则出现肌肉的抽动。火针治疗多选用细火针,点刺局部。火针疗法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加局部的血液供给,除祛风邪,营养筋脉,则拘急、抽搐自止。再配合体针,平肝息风、补气祛痰则疗效更好。,48,7、引热外达、清热解毒:火针属温法,一般认为只适用于祛寒,不可用于热证。但经过临床证

27、明,火针可治疗一些热证。热毒内蕴,拒寒凉之药不受,清热泄火之法没有发挥作用之机,而火针疗法有引气和发散之功,因而可使火热毒邪外散,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可治疗乳痛、颈痛、背痛、缠腰火丹及痄腮等症。,49,8、健脾利湿,温中止泻:中阳素虚,或寒湿直中,脾阳运化失司,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不降,津液糟粕并趋大肠而为泻。火针具有增强人体阳气,调节脏腑的功能,故用火针点刺中脘、天枢、长强等穴,可补益阳气,收摄止泻。临床多用中粗火针,快速点刺法,治慢性肠炎等。,50,9、补脾益气、通利筋脉:临床上火针可以用治痿证。火针治疗多选用中脘、气海、天枢及阳明经的下肢穴,同时再加上督脉的阿是穴。因火针能助阳气行气血

28、,使脾胃气盛,则气血生化充足,筋脉得以润养,肌力增强,肌肉丰满。治疗可选中粗火针,点刺法。,51,10、通经活络、散瘀消肿:不慎扭伤后,局部组织可出现肿痛,活动不利。这时也可用火针治疗。因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故可祛瘀消肿止痛。治疗多选对侧阿是穴,用点刺法。火针的适应范围已大大超过古人的范围。随着针灸学的发展,火针疗法的不断推广,它的应用范围还会不断扩大。,52,火针针具:,53,54,制作火针的材料不同于一般毫针。通过临床反复实践试用,筛选出钨锰合金材料,用这种材料冷拔成30号合金钢丝,再加工成火针。制作时,首先将钨锰合金钢丝按不同粗细截成长612厘米的针条,然后用小砂轮将针条的一端磨光

29、,再用细油石将针条打磨光滑。其后加工针柄。注意针柄不宜太短,一般34厘米,以免烧灼时烫手。其方法是将细铜丝卷成螺旋形细卷,再把卷好的铜丝缠在针条的另一端,铜丝的两端用502粘合剂固定于针条上。,55,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不同穴位,选择不同粗细的火针。火针的粗细直接与疗效有密切关系。故此,有必要将火针按粗细不同进行分类,以便于临床治疗时选用。根据临床的需要,将火针分为粗、中、细三类。,56,细火针:直径为0.5毫米的火针,属细火针。细火针主要用于下列几种情况,如面部的穴位,由于面部神经、血管比较丰富,痛觉敏感,使用细火针可以减少痛苦,二则由于面部直接影响美观,使用粗火针如处理不当,易留有疤痕。肢

30、部等肌肉较薄的部位,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均宜用细火针。,57,中粗火针:直径0.8毫米,适用范围较广泛,出棉布穴位及肌肉菲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毫米或更粗的火针,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病变等。,58,选穴 火针的选穴与毫针的选穴有何不同?它有何要点?在穴位的选择方法上,我们强调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病灶部位,选择适当的经穴、痛点,或在病灶处直接针刺。,59,选穴:少而精。杨继洲说:“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可见

31、,选穴要精要、准确,而不在于多。贺老在临床上往往只取一、二个穴,却能取得很好的疗效。,60,1、循经取穴是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辨证归经,按经取穴,在经穴上施以火针,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疾病缓解。2、痛点取穴,即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痛点上施以火针,通过温热刺激,使经脉畅通,疼痛则止。灵枢经筋篇中载:“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指的就是在疼痛的局部“阿是穴”进行针刺。,61,3、此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即在病灶处或周围进行针刺,因病灶的形成多由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火针刺激可使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增强,病灶得以消除,疾病得以缓解。,62,刺法“火针疗法”的操作规程如下:(1)

32、定穴位:除了直接针刺病灶局部外,不论是选择经穴还是寻找压痛点,都要在消毒针刺之前,在选定的穴位上加以标记,一般都是用拇指指甲掐个“十”字,以保证针刺的准确性。(2)消毒:定好穴位以后,先用2.5%碘酒棉球,以穴位为中心向四周划同心圆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棉球以同样的方法划同心圆脱碘,待酒精干后即可施术。,63,(3)烧针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将灯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中载:“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针红则效力强,痛苦少,

33、祛疾彻底,取效迅速。,64,(4)进针:将针烧至通红时,非常迅速地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并迅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大约只需要十分之一秒。要求术者全神贯注,动作熟练敏捷。如内经中所说:“手如握虎,神无营于重物。”针刺深浅与疗效也很有关系,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以及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和腰腹稍深,胸背宜浅。,65,(5)留针问题: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不留针。当火针用于祛瘤、化痰、散结时,则需要留针。留针的时间多在15分钟,如针刺淋巴结核,需留针12分钟;取远端穴位,火针治疗疼痛性

34、疾病时,可留针5分钟。,66,(6)出针:起针时医生要手拿消毒干棉球,以备出血、出脓搽拭或揉按时用。当火针进到一定深度时,应迅速出针,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不扩大针孔以免小斑痕形成。(7)出针后处理:火针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即可。一则可以减轻疼痛,二则可以保护针孔。,67,具体刺法根据适应证分类: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1)经穴刺法: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辨经,在经穴上施以火针,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主要适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浅较毫针要相对浅一些。播放,68,(2)痛点刺法(点刺法):根据临床症

35、状,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压痛点上施以火针的刺法,使局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适于肌肉、关节、各种神经痛,针具中粗火针为主,进针可以适当深一些。施以火针;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阿是穴”上施以火针,这都属于点刺法。播放点刺、毫针点刺,69,(3)密刺法: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火针方法,此法是借助火针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灶处的组织代谢,使疾病缓解。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趋于密,以每针相隔1厘米。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病损组织新陈代谢,此法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性皮肤,如神经性皮炎。一般选用中粗火针

36、,针刺深浅要掌握适度,一般火针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又刚接触到正常组织的深度为宜,太浅或过深都不相宜。,70,(4)围刺法: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火针刺法。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围刺法主要适用于皮科、外科疾患,以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间隔距离11.5厘米刺一针为宜。针刺的深浅应视病灶深浅而定,病灶深则针刺亦深,病灶浅则针刺亦浅。有时可直接刺络脉出血,以除祛淤滞,对局部红肿大有益处。,71,(5)散刺法: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火针刺法。治麻、止痒,定茎,解痛的功效。多用于治疗麻木,瘙痒、拘挛和痛证。一般每隔1.5厘米刺一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刺激以较浅为度。播

37、放散刺。,72,行针方式 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情况不留针,进针后迅速出针。实际上在临床上贺老您使用的火针留针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那什么情况下火针采用留针,什么情况下不需留针?留针时需注意什么?。,73,根据进针快慢分类:可分为快针法和慢针法(1)快针法:是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最常用的火针针刺法。“火针疗法”以快针法为主。一般都是进针后一刻不停以敏捷迅速出针,整个过程只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借助烧红的针体态带来的热力,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74,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情况不留针,进针后迅速出针。整个过程只需要十分之一秒时间。火针在进针前针体已烧红,热力已充足,刺入穴位或部位后,

38、借热力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而火针的热力在短暂的时间内会渐渐消退,这时即使针体仍留在穴位内,已不能起到刺激作用。所以快针是火针疗法的主要运针方式。,75,(2)慢针法有些病人需要留针,即要求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需留针15分钟,然后再出针。在留针期间术者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或留针而不行手法,待正气自复。千金翼方中记有:“大癥块,当停针,转动须臾为佳”。在留针期间可使火针的热力慢慢消散,并通过补泻手法使邪气祛除,正气恢复。此法具有祛腐排脓,化瘀散结之功。适应坏死组织和异常增生一类的疾病,如淋巴结核、肿瘤和囊肿等。,76,(2)慢针法: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逗留一段较短的时间,然后再出针。留

39、针时间多在15分钟之间。在留针期间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慢针法具有祛腐排脓,化瘀散结之功。主要适用于淋巴结核,肿瘤,囊肿等,各种坏死组织和异常增生一类的疾病。,77,练习使用火针的经验天津市公安医院李岩,78,火针疗法的适应症,79,80,特点温通法的特点就是温通,它包括两种治疗方法,即火针疗法和艾灸。火针疗法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的治疗方法。艾灸是用火将艾绒燃烧,在一定穴位上,通过不同方法的燃烧来治病。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特点,即都与火有关,都是在发现了火以后而出现的。它们的治疗作用都是利用温热刺激,温阳祛寒,疏通气血,是通过经络和腧穴的作用来完成的。以上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

40、点也有很多方面。,81,“火针疗法”注意及禁忌:(1)施用火针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烧伤或火灾等意外事故。(2)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以及大醉之人不宜火针。等他们的不适症状缓解再行治疗。(3)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4)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用火针。(5)面部应用火针需慎重。古人认为面部禁用火针。因火针后,局部有可能遗留小疤痕,因此古人认为面部应禁用。但如我们在操作时选用细火针浅刺,则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且不会出现疤痕,因此禁用火针在面部,不是绝对的。,82,(6)火针针刺后,须向病人交待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火针完毕后的正常反应为针后当天针孔可能发红,

41、或针孔有小红点高出皮肤,甚或有些患者出现发痒,嘱患者不必担心,不会造成针孔感染,这是机体对火针的一种正常反应。针孔是个轻度的小烧伤,数天后自行小时,不需要任何治疗处理。其二,当针孔瘙痒时,务必不要用指甲搔抓,否则红点范围扩大,影响下一次火针治疗。其三,火针治疗后当天最好不要洗澡,保护针孔,以免污水侵入针孔,感染化脓。(7)火针治疗后应注意清洁。(8)火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9)糖尿病患者禁用火针,因为其针孔不宜愈合。,83,火针疗法的要点为两个字,即“红”、“快”,“快”就是指进针和出针时迅速而敏捷,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少;而艾灸相对操作时间长,疼痛持久,不易耐受。从功效上看,火针疗法可以外发其邪

42、,而艾灸疗法则会导致闭门留寇。在操作上,火针疗法简便快捷,而艾灸则繁琐复杂。在作用方面火针兼具了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所以其适用范围也较艾灸广泛得多。引佐证.,84,清代针灸家廖润鸿认为火针具有艾灸相似的疗效,并认为火针比艾条宜于接受,可以成为艾条的代用法。在他的针灸集成中所说:“性畏艾条者,当用火针”。从以上方面比较,火针疗法均优于艾灸,但这不是绝对的,对于某些疾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时只有用艾灸,才能达到治疗作用。,85,火针借助火力,焯烙病处,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如针灸聚英所云:“火针打开其孔,不塞其门。”加之针具较粗,又可加大针孔,故使瘀血痈脓等有形之邪直接排出体外。火

43、针则可治本排邪,同时借火助阳鼓舞血气运行,促使脏腑功能恢复,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时若以毫针,功效则微;若以三棱针,只有刺络排邪而不能温经助阳、鼓舞气血运行。,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在于“通”,针灸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而疾病的根结在于不“通”。千金翼方云:“诸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只有使经脉气血贯通上下,通达表里,才能使机体阴阳平衡,才能保证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处于正常状态。针灸治疗目的“通其经络,调其气血。”,86,贺氏针灸三通法就是根据黄帝内经“九针 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够”的概念和理解,经几十年的精心应用,潜心研究,得出不同针具各有不同。总结出“贺氏针灸三通法”包括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不同针具,不同施法,不同适应症,可分别使 用,可结合使用。,87,88,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