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5134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讲教育经济学概述.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经济学,授课教师:沈有禄 副教授博士/博士后联系方式:135 5701 5372E-mail:,课程简介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技术。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己和国家的教育投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各自的投资成本与收益是多少及如何计算,了解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理解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学费贵等实际问题提供教育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总之,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帮助我们理解身边的教育事例的经济价值及其经济学解释的一门重要实用课程。,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它不同观点,教育对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教育对经济

2、增长的影响,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成本效益分析和学校资源的配置,教育生产函数与学校的绩效,以及教育筹资等。教学重点为:(1)理论基础:如人力资本理论及其他不同观点和理论,教育与发展;(2)政策的关联和分析:如教育筹资、教育投入产出分析、成本分析和教育效益增值之概念和度量,以及教育效益评价。,授课提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专题研修讨论结合平时出勤占20%专题讨论及PPT占30%期末4000字以上论文1篇占50%,参考书目,王善迈(1996)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靳希斌(1997,2001,2005,2009)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靳希斌(1995)从滞后到超前人

3、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王善迈主编(2000,2002)教育经济研究丛书(第一、二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曲恒昌,曾晓东著(2000)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卡诺依主编(1995)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Cohn,E.&Johnes,G.(eds.)(1994)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Edward Elgar:England英Clive R.Belfield 著Economic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theory and evidence曹淑江主译

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美E柯恩 著教育经济学王玉昆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英约翰希恩 著教育经济学郑伊雍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k.曾满超、曲恒昌等译(1990)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l.舒尔茨(1963)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译本m.舒尔茨(1961)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 n.贝克尔(1964)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中译本o.明塞尔(1993)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p.明塞尔(1993)劳动供给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

5、(3)学术期刊教育与经济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Education EconomicsLabor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4)可供浏览的网站: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http:/)The Center for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http:/cee.lse.ac.uk/)The Management School,University of Lancaster(http:/www.lancs.au.uk)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http:/,The Institute on

6、 Education and Economy(http:/www.tc.columbia.edu/iee/)Center on China Education(http:/www.tc.columbia.edu/centers/coce/)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Moore School of Business(http:/mooreschool.sc.edu/)School of Education,Stanford University(http:/www.stanford.edu),Economics of Education,World Ban

7、k(http:/www.worldbank.org/education/economicsed)Economics of Education Program,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http:/www.nber.org),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1997年第1版,2005年第3版,已印刷99,000册,2009年又出了教育经济学将之前的体系重新整合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几本重要著作章目录

8、,第七章 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八章 教育投资来源、分配及管理第九章 教育投资比例第十章 义务教育投资第十一章 教育投资历史、现状与比较第十二章 教育成本第十三章 教育经济效率第十四章 教育效率指标体系第十五章 教育规模经济,几本重要著作章目录,第十六章教育经济效益计量公式第十七章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第十八章教师劳动及其报酬,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第七章 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第八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九章 教育投资第十章 教育成本与教育消费第十一章

9、 教育产权与学校经营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第十四章 教育经济效益计量公式第十五章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第十六章教师劳动及其报酬,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致2004年第3次印刷,共15,000册前言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第三章 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第四章 教育投资的负担第五章 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第六章 教育投资外部比例分析,第七章 教育投资的分配与使用第八章 教育成本第九章 教育效率第十章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十一章 教育收益与收益率第十二章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第十三章 教育财政体制第十四章 教育发展

10、,范先左著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致2003年第5次印刷,共17,000册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三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第四章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第五章 教育供给与需求第六章 教育与就业,第七章 教育投资的负担第八章 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第九章 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十章 教育成本与效益第十一章 教师的劳动与报酬第十二章 学生资助制度第十三章 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邱渊著教育经济学导论(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2002年第2版,至此印刷3200册第一章 教育之社会功效与经济功能第二章 学习者的劳动第三章 教育工作者的

11、劳动第四章 教育活动的实物设施第五章 教育体制的财力条件(上)第六章 教育体制的财力条件(下)第七章 教育结构的经济效能(上),第八章教育结构的经济效能(下)第九章 教育工作的经济效力第十章 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用第十一章 教育成果的经济效验(上):意义与形式第十二章教育成果的经济效验(下):实测与综合第十三章 教育成效与经济分配第十四章 教育成效与代价的比较第十五章教育计划的经济内涵第十六章 教育经济学理论征途,杨葆焜主编教育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印刷3000册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教育与经济第三章 教育供求第四章 教育结构第五章 教育投资,第六章 教育劳动第七章 教育效率第

12、八章教育成本第九章 教育效益第十章 教育预测第十一章 教育规划第十二章外国教育经济学评述,美E柯恩 著教育经济学王玉昆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经济思想史上的教育和人力资本第三章 教育的收益第四章 教育的成本第五章 收益成本分析介绍,第六章 教育的收益成本分析第七章 教育和经济增长第八章 教育的生产和成本函数第九章 教师工资第十章 教育财政第十一章教育计划第十二章摘要、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英约翰希恩 著教育经济学郑伊雍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一章 教育作用的资源第二章 教育的需求第三章 个人投资于教育的报酬第四章 社会投资于教育的报酬第五章 报酬率

13、分析的其他方面问题,第六章 教育和经济增长第七章 教育政策和教育计划第八章 教育和人力第九章 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第十章 教师的供给与需求第十一章教育经费的负担第十二章教育的效率和生产率,英Clive R.Belfield 著Economic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theory and evidence曹淑江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一章 经济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 教育与人力资本第三章 入学选择理论第四章 企业理论,第五章 关于教育企业的实证研究第六章 投入要素第七章 市场理论第八章 教育中政府的作业第九章 教育的总效应第十章 运用经济学的教育政策分

14、析,曲恒昌,曾晓东著 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上篇 人力资本理论与主流派教育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 教育的需求与供给第四章 教育投资第五章 教育投资的生产率与效率第六章 成本效益分析与教育决策第七章教育财政理论及其实践,第八章教师的需求与供给第九章教育计划理论与实践下篇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第十章 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挑战与筛选假设理论的创立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第十二章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化理论第十三章 人才国际流动与人才外流经济学第十四章 新科技各民对教育的影响第十五章 过量教育与过量教育经济学

15、,曾满超、曲恒昌等译(1990)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效果贝克尔 教育与经济增长舒尔茨 教育、经济增长和信息缺口丹尼森 教育在生产中的作用韦尔奇 人力资本的收益明瑟尔教育收益的最新信息及其对教育政策制定的意义菩萨查罗波洛斯人力资本理论的验证布劳格,筛选理论 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史潘斯 教育与经济平等思罗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多林格,皮奥里 双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及其对人力投资决策的意义皮奥里 劳动力市场划分的理论赖克,戈登 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卡诺 社会化理论和教育的国家论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鲍尔斯,金梯斯 民

16、主国家中教育的双重作用卡诺,莱文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王善迈,男,1937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与经济杂志主编。我国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我国教育经济学奠基人之一。,近期著作 1、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稳定转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4、教育经济学研究丛书 第一辑(五本)第二辑(四本)第三辑(五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17、社,2000年、2002年、2003年5、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002年6、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近期研究项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九五”项目2、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制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3、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世界银行和教育部项目4、深化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北京教育配置,北京市“十五”教育科学重大项目5、高教成本与学费研究,北京大学国家教育经济研究基地2002年招标项目6、北京2008年教育经费供求预测,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2003年7、公共教

18、育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006年8、政府教育职责评价体系研究,教育部委托项目 2008年9、北京市基础教育公平研究,北京教科规划项目2008年,10、“985工程”二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平台教育财政研究 2005年11、“211工程”三期,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项目负责人12、教师教育成本分担与保障机制研究,教育部2004年13、教师培训成本分担与保障机制研究,教育部2008年学术奖励1、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1997年国家图书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础教育,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

19、成果二等奖4、教育经济学研究丛书第一辑,全国教育科学图书奖一等奖5、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1年6、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优秀奖7、2003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靳希斌,男,194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系教育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世界银行教育贷款第二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现任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汉族,1941年出生于河北省成安县商成高母村,1960-196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

20、教育专业读书,1965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参与世界银行贷款贫困省教育发展项目“中国民办教师”(1994)专题研究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1994年曾主持两期(每期15天)世界银行、儿基会“女童教育”项目六个贫困省(区)乡中心小学校长培训班的教学业务工作;担任“教育投资法”(国家教委项目)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八五”项目中国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等。,主要学术著作:教育学(全一册)(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11,第一版,1987.1,修订版 教育经济学概论(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2 教育经济学(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教育学(合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

21、987.10 教育经费与教师工资(合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10 教育经济学研究(合著)(获国家级一等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 简明教育学(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2 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合著)(获国家级一等奖、吴玉章奖)、重庆出版社、1988.5 教育学(合著)(自学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6 新中国教育40年(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教育经济学概论(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 教育经济学(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 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研究述略(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10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原理简述(

22、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 现代教育引论(合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7 教育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2 教育经济(经济全书)人民出版社、1994.7 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3 现代教育论(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3 第1版、1994.4 第2次印刷。(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教育学一等奖。)教育经济学(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6 第1版 1999.4 第2次印刷 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0 等。,范先佐,1992年毕业于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

23、获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12月被原国家教委评为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人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的专家。,其主要社会职务有: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与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博士后基金公共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民办中小学幼儿

24、园协会副会长。,另为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管理等多家刊物的特约编委和审稿人。主要从事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已出版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经济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成本与财务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专著、译著、教材7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10余篇。先后主持并完成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杜育红,男,河北省卢龙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校财

25、经处处长;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世界银行/英国政府双边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影响力评价专家组组长;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教育财政专家;世界银行/英国政府:西部地区贫困社区社会发展项目教育财政专家,突出成就的工作在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及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首次系统地对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被后续研究广泛采用。,在国内最早开始教育生产函数与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带动了一批相关的后续研究。【著作情况】人力资本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

26、版社2003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五、六章。教育经济学,华文出版社,2005年。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学校管理研究专题,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章。教育学基础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课题项目】1.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海外发展部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影响力评价研究。经费580万元。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十五”规划第一批项目: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经费5万元.3.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生产函数及有效学校研

27、究。经费2.5万元。4.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以赤峰市为例的研究。经费6万元。,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年专项: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制度研究。经费1万元。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与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部门预算定额管理问题研究。经费2.5万元。7.教育部21世纪校长培训课程项目:学校成本效益分析。经费3万元。8.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学习型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经费1万元。9.国外教育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0.北京建华实验小学:学习型学校研究 11.河北省临漳县柳

28、园中学:学习型学校研究 12.东北育才学校:学校发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王蓉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文简称“北大财政所”,英文简称CIEFR-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是由财政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于2005年10月共同成立,我国第一所专门致力于教育财政研究的学术机构。财政所的成立是政府与高校创新合作机制的一个有益尝试,它承担财政部、教育部和国际组织的重大课题,为国家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并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沈红,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教科

29、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资助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工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大学生资助及入学(重点研究学生贷款),学术职业(重点研究大学教师),领导着两个由大学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学生资助的研究中,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学生贷款研究项目的中国首席顾问(2001-2003);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福特基金、中国教育部、中国财政部的多项委托项目。,在高等教育(研究型大学、多校园大学管理、学术职业)研究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美国福特基金资助,并是全球23

30、个国家正合作进行的“学术职业变革”国际调查研究项目的中国负责人(2006-2008)。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多篇,中英文专译著4本;承担3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曾到亚洲、欧洲、北美的15个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发言40多次。曾参与泰国、日本的学生资助政策改革设计。曾为美国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日本文部省讲座教授。现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人员评审专家,美国富布莱特学者评审专家。为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正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指导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11人。,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1.学科性质

31、和归类学科性质:经济学科的分支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学科归类(1998年制定)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1997年,我国开始把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教育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三节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一、学科的性质 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的范畴还是教育学的范畴?,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含义,经济学,按照美国现代经济辞典的说法,指的是“对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社会研究”。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逊认为,经济学不外乎两层含义:一是,资

32、源是稀缺的,经济学研究的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配置;二是,经济学研究通过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达到效用的最优化。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教育大词典),有关学科属性的四种观点,1、教育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体系的一个新领域2、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科学群体中的一个新领域3、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4、教育经济学是一个多学科相交叉的科学,多数学者的观点:,教育经济学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是非生产领域的部门经济学。,二、学科的研究对象,就世界范围来说,教育经济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复杂,尚无一个统一的观点,但基本上教育经济学既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

33、也要从微观的角度探讨教育领域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三、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1、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联系的基本途径2、教育投资的来源、外部和内部的比例3、教育成本的核算4、教育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5、教育的私人经济收益和社会经济收益6、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7、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研究对象和内容: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问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贫困、性别)教育资源配置:配置方式;总体经济资源中教育资源的获得;教育资源在不同教育、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配置,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3)教

34、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投入教育成本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收益教育体制,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体系与研究方法,一、学科的概念体系(一)经济(二)教育(三)教育投资(四)教育成本(五)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六)教育经济效益(七)人力资本,二、学科的体系构成,第一部分: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学科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第三部分:从宏观方面阐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四部分:教育经济学的具体概念、定律、原则和规律等。,三、学科的核心构成,各个学者的体系都不相同,但均把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社会经济效益认为是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四、学科的研

35、究方法,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3.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意义,1.科学研究的认识论目的和政治论目的 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人们探索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布鲁巴克高等教育哲学,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意义,(1)认识论目的a.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教育与外部世界:经济发展、个人收入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教育资

36、源利用效率;教育制度b.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独特的分析视角进行经济学训练的机会,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意义,(2)政治论目的宏观经济政策(增长、收入分配、就业)政府教育决策(经费投入、分配、学费)学校管理和运营(效率、校内资源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人教育)家庭和个人的教育决策(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类型),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意义,2.前景就业:政府机关;学校;企业读博出国深造,现在,教育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标志,是1961年英国经济学家维铎撰写和出版教育经济学一书。其实,在1950年代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就有许多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直在研究教育的经济功效

37、问题,如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早就提出了人力资本在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论断。他还说,人们学习的时候固然会有花费,但却能够以较高的终身收入形式获得巨大回报。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这一时期,也只能算是教育经济学的朦胧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从1961年开始,教育经济学大约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1960年代,西方学者称之为第一代,这也是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初创阶段”,但这一阶段却出现了大量的、在现在看来还比较粗糙的研究成果,包括各种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等,如舒尔茨余量法和丹尼森因素法。二是1970年代,这是教育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代,

38、也有学者称之为“怀疑阶段”。由于之前的理论和相关模型都比较粗糙,人们对同一地区甚至用同一种模型进行研究所得的结论,常常相差极大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形,这就给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找到了反驳的借口。所以这一时期,对教育经济学的批评声不断。,三是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开始至今的阶段,可被称为第三代。由于统计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处理大样本数据成为可能,这就为教育经济学领域的大规模数据计量和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倡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及新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有效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提出和运用,也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

39、此,这一阶段大致可被称为教育经济学的“健康发展阶段”。,一、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1、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管仲认为,教育是富国强兵之道,主张并实施教导民众和改进农具,传授冶炼技术配以其他一系列变革措施,从而使齐国国力大振。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大要素,“庶、富、教”的思想;智力劳动者能创造比体力劳动者更多的财富。墨子认为,要提高生产,必须施之以教。“教人耕者其功多”。柏拉图说,“如果把算术、量积、称重等方法从生产工艺中拿掉,那剩下的只有猜测了”。,一、早期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教育经济的思想 1.配第(政治算术1676)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价值 2.斯密(国富论1776)人的经验知识

40、技能是国民财富的生产要素 3.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教师是生产者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教育的生产性,人才浪费可惜,国家投资,2、古典经济学家的教育思想,威廉配第,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的素质有差异,所以提供的生产力也是不同的。亚当斯密,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并且认为人们为了获得才能资本而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一种投资。,3、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只把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认为是唯一的生产者,是错误的。他把资本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精神资本指的是“个人所固有的或个

41、人从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得来的精神力量和体力”,是人们对于前人在科学与艺术、智力培养、生产效能等方面的进步和一切发现、发明、改进与努力等累积结果的领会。这种“领会”的深切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歇尔,一再强调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主张生产的要素,除土地、劳动、资本外,应该加上教育的因素,并说“用之于人的教育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1.历史唯物论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2.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教育生产劳动能力 教育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能力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3.劳动价值论是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教

42、育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时代背景 第三次技术革命(计算机、原子能、航天)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 1950年代以后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改变,(2)理论背景a.经济增长理论残差现象(Residuals)Kuznets(1952):劳动时间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在英、美、德人均产值增长中只起次要作用Solow(1957):索洛残差Fabricant(1959):美国1889-1957年平均3.5%的增长率中只有1.7%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引起Dension(1962):美国1929-1957年平均2.93%的增长率中有0.93%无法用传统的三要素解释,b.发展经济学马歇尔计划(1947)c.收入分配理论明瑟的研究(

43、1957),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1)早期的研究沃尔什人力资本观(1935):把教育投资视为理性行为,比较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收入现值贝克尔(1960):估计教育的私人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标志性事件韦锥教育经济学(1962)教育经济学国际会议(1963)布劳格教育经济学书目选注(1966),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3)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a.舒尔茨(1961、1963、1975)向传统观念挑战确立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b.贝克尔(1964、1976)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人力资本投资

44、行为对在职培训的研究把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领域拓展到家庭经济学及其它经济研究领域,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c.明瑟(1957、1974)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明瑟收入方程,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经济价值是这样体现的: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则是对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人们拥有的经济能力的绝大部分并不是与生俱来,也并不是进入校门之时就已经具备;换言之,后天获得的这方面能力非同小可。其能量之大,可在根本上改变通常的储蓄与资本形成的现行标准。他们亦改变了工资结构及劳动与财产收入的相对数额。人们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工资结构变化和个人收入变

45、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困惑,经过引进人力资本概念后,便可迎刃而解(Schultz,1963)。,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3.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两条脉络(1)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1970年代:筛选假说1970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1970-1980年代:政治经济学理论,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深化:内生增长理论(1980-1990年代)罗默:知识和报酬递增模型(1986,1990)卢卡斯:两时期模型与两商品模型(1988)贝克尔、墨菲: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1992),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四、苏联的教育经济学 斯特鲁米林(1924)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科斯

46、坦扬(1979)国民教育经济学 主要内容 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教育的经济价值及其度量 教育计划,二、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在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该论文第一次计量了前苏联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和收益率。,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最早论文,是美国学者沃尔什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在该文中,沃尔什将个人的教育费用和以后的收入相比较,来计量教育的经济效应,他采用的是“现值计算法”。结论表明,个人的收入现值都超出了费用现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运用余数分析法对人力资本在美国经济增长中

47、的贡献和收益率作了实证分析,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细致的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他对教育经济学进一步数量化、定量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了一次谈论教育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并于1966年出版了一本教育经济学选集,这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1、70年代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号,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求职者进行筛选,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它

48、承认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并不认为较高的工资是由较高的教育水平决定的;较高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是雇员们固有的较高能力。因为教育只反应个人的能力,而没有提高个人的能力。由于筛选假设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所以它又被称作“文凭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正相关;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相关程度微弱。其次,在种族方面,主要劳动力市场由白人占主要地位,这个市场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多,工作比较保险;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黑人是

49、主要劳动力,工人待遇低,容易失业,没有工作保障。因此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社会化理论,在现代社会里,教育的作用首先不是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所谓社会化,即着重培养和训练社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学校教育为不同社会阶级的人培养不同的个性特征,以便他们将来能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工作。经济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教育改革和教育扩展不能改变经济不平等的结构,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得改革经济。教育不但没有促进社会不平等,而且还再生产社会不平等。,2、80年代的发展,(1)高新技术发展与教育关系研

50、究(2)过度教育与生产率研究(3)关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4)学校规模经济研究,3、90年代以来的发展,(1)教育和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2)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3)教育成本及财政的研究(4)教育经济学跨国家的比较研究已越来越普遍,四、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见书22页),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五、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1.学科的确立:1980年9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讨论了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会上发起成立了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筹备组织。中国教育经济学会(1984)教育与经济杂志(1985)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