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5288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120xx年以来,XXX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这一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镇上下迅速掀起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力、,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推进文明和谐XXX建设。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建设。制定并下发了XXX镇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XXX镇移风易俗工作专项督查考核奖惩办法,成立了由王宏霞副书记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民政、团委、妇联、公安、工商、土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了宣传发动、综合治理、督导考核等工作小组。与各村、居、单位签订了村干部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居、单位的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等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认真组织好日常监督检查。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每半年测评一次,并把结果通报全镇,及时掌握和公开移风易俗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指导所驻村健全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村(居)级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培养起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工作,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

3、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印发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在农村(社区)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作为必讲内容。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

4、尚。三是突出专项治理,净化社会风气。突出重点、集中治理是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成立专门班子,抽调精干力量,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严”,就是对违反政策规定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不放宽政策,不徇私讲情;“实”,就是把好群众举报、调查取证等环节,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广”,就是治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具体行为,也触及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细”,就是具体治理中,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不压制、不激化,避免因简单粗

5、暴而引起人为争端。特别是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现象,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了重点治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全面铺开农村环境整治脏乱差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让门前净起来,让村道净起来活动,对集贸市场、固定摊点内外环境卫生也进行彻底治理,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倡导文明新风。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篮球赛,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送戏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同时,不

6、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建立了正阳关镇综合文化站,内设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有各种乐器、音响等娱乐设施。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正阳关镇文体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绿化带等设施,是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以及全民健身的好去处。全镇12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农家书屋等,面向群众开放,并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总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与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将按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再接再厉,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深入抓好移风易俗工作,

7、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生态文明乡镇。XXX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2乡镇移风易俗工作总结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不良习俗、坚决破除陈规陋习,崇尚科学、倡导新风,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XX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移风易俗为工作切入点,全面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汇聚力量,倡导文明新风尚,扎实推进全镇乡风文明建设有序开展。一、怎么干一一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1 .建立村规民约。西古村的文明新风由何处“吹来”?要探知这个问题的答案,那还得说与该村积极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有关。“以前,村里婚丧

8、嫁娶的传统就是要大操大办,存在铺张浪费的情况,加之人情礼往负担重,无形中更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J该村村民任长海说,自从村上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后,村里的环境和秩序就越来越好。2 .成立理事会。去年6月,西古村积极响应上级文明办、镇宣传办推进移风易俗号召,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后,便将该村干部和村上德高望重的人纳入其中,成为理事会成员。从那以后,但凡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的大事,都要向红白理事会报备,理事会结合推进移风易俗和防疫工作要求,“红事缓办、白事简办、拒绝铺张”提倡“厚养薄葬”的要求,让村民在告知书中签字,时间一长,大家都从中得到了实惠。而这一举措,也成为西古村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的具体举措。3

9、.落实新政策。早在20xx年11月,XX镇XX村便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在其积极将殡葬改革贯彻落实到实处的过程中,移风易俗的新风也早已拂遍了XX镇这片大地。XX镇按照上级文明办“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的规定,用“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的工作精神,依法有序推进殡葬综合改革,获得群众一致好评。4 .宣讲入人心。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多个移风易俗的代表,也极大提高了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XX镇理论学习宣讲员、西古村村书记佟营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以百姓喜闻乐见唠家常的方式为百姓宣讲国家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政策和好处。以此推动殡葬改革工作,

10、并积极成为殡葬改革的“践行者”和“宣传员”,影响带动更多人转变思想观念,支持殡葬改革。同样,XX镇宣传办、民政办还发出倡议书,号召全镇广大群众婚姻自由、节俭操办,恪守孝道、丧事简办,积极协调、维护稳定,告别陋习、保护环境。得益于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XX镇域内各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愈发浓厚,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干什么一一持续推进,抓长效务实。1 .依托阵地。依托全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公益电影展映,以及充分利用LED、道旗、大喇叭、公益广告等载体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张贴移风易俗宣传漫画300余份、播放宣传标语100O余条次,设置道旗宣传

11、板120余个、发放倡议书IOoO余份。2 .融入百姓。不仅如此,XX镇还积极召开移风易俗工作专题会、推进会,对全镇移风易俗工作进行详细部署。通过印发XX镇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镇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通知,高站位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召开干部职工会、座谈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等,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征集意见。采取党支部提议、村民委员会研究、户长会讨论表决的方式,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签订承诺书。截至目前,全镇各级党组织召开意见征集会议20余次,向1000余人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3 .完善机制。为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XX镇还把整治高额彩礼、铺张

12、浪费、推动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探索建立移风易俗“文明积分”等奖励制度,定期通报红白喜事举办情况,对违反村民公约和有关规定的及时作出整改处理,确保移风易俗工作不是“一阵风”,绝非“走过场二截至目前,全镇丧事简办20余户,村民普遍反映人情礼往家庭支出较往年平均每户减少费用1万余元。三、谁来干一一多点发力,文明新风扑面来1 .结合当前工作。近来,随着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和持续推进,XX镇再此在移风易俗上发力,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文明思想建设。2 .抓准重要节点。目前,xx镇已组建18支宣传小分队,紧盯人口聚集点、重要时间节点、饭店一条龙等重点区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为核心,利用大喇叭广播、微信群、走进基层拉家常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发放倡议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