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整理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根据长期对我国基层农村的考察,初步总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或曰发展路径,现进行简要评述。一、工业企业带动型。指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推广和发展该模式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二、特色产业带动型。指在
2、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发展这种模式要注意定位准确,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三、畜牧养殖带动型。指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场需求。要注意养殖小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粪便污染;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四、休闲产业带动型。指以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
3、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采摘园、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要注意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五、商贸流通带动型。指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实现商贸发达、乡村繁荣。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六、旅游产业带动型。指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业既要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还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七、合作组织带动型。指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八、劳务经济带动型。指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