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53863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整理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增长论文:环境对经济上涨贡献透析作者:罗岚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近年来,随着公众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将其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领域进行研究,李国柱建立了环境约束下的索洛增长模型,他认为,经济增长不能自发地解决污染问题,环境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以及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转移8。李俊等基于DEA非参数方法估计出考虑环境变量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与不包含环境污染指标的常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结论为:常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全国GDP同步稳定增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且各省的常规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没有相关性,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9。

2、董锋等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并研究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改善贡献率最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贡献率大致相当,三者对能源效率的提高程度从区域看,东北部和中部大于东部和西部10。王兵等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下各省的环境效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过多使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效率较高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因素对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排名有显著影响11。沈小波提出了基于新

3、古典增长模型的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理论模型,认为在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禀赋和环境质量约束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控制人口增长12。陈诗一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重新估算,发现考虑环境约束的实际全要素生产率比不考虑环境因素的估算值低很多13。胡晓珍等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作为经济的非理想产出纳入非参数指数模型,测度了各省的绿色Malmquist指数,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及其时间演化趋势,研究表明,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显著下降,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是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

4、,在控制投资率、从业人员增长率与环境治理力度后,各地区绿色Malmquist指数均表现出条件收敛趋势14。综合以上研究发现,有些学者提出了理论模型未进行实证分析,有些学者则考虑了环境污染而未考虑资源利用。因此,本文将在索洛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资源和环境两种要素均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一)基本模型假设生产函数为CD形式且是希克斯中性的,则索洛的总量生产函数为:(式略)据此,我们得到了产出与各要素投入的对数线性模型,当Yk、K、L、R、P可知时,可以估计出各弹性系数值和对产出的贡献度。(三)数据来源本文选择的样本区间为1990201

5、0年,并以1990年为基期。考虑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故模型选取工业增加值(Y)代表产出(以1990年不变价),工业固定资产净值(K)代表资本投入(以1990年不变价),工业从业人员数(L)代表劳动投入,工业能源消费量(R)代表资源投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P)代表环境投入。为使各变量数据可比,分别将各变量除以基年数值,从而得到各变量无量纲指数(表略)。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四)运算结果与分析用EVieWS6.0软件分别估计出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的系数值,结果见表2、表3。两个回归方程的R2均在0.9

6、8以上,接近于1,说明拟合优度较高,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拟合较好;解释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5时的t检验,表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非常显著;F值远远大于临界值,说明随机误差具有同方差性,回归方程显著;DW值在2左右,说明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建立的模型具有代表性和比较充分的解释意义。方程如下:(方程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9%;能源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2%,能源投入每增加1%,工业经济增长0.029%;二氧化硫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二氧化硫排放每增加1%,工业经济增长反而降低0.2325%;此时,包含技术进步、制度、结构等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为7.93%,小

7、于仅考虑资本和劳动投入时的全要素生产率,说明资源和环境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部分已被分解出来了。考虑资源与环境后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的结论与陈诗一13、胡晓珍14的研究结果相互佐证。(3)在四种投入要素中,资本的年均增长率最高,达6.8%,且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较大,说明我国现阶段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增长拉动。(4)在四种投入要素中,劳动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34%,且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较小,说明工业领域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5)在四种投入要素中,能源的年均增长率也较高,为6.21%,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不大,说明支撑我国现阶段工业经济增长的自然资源消耗较大,

8、但利用效率和产出较低。(6)两种情景下,全要素生产率都远远小于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说明我国工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科技进步、制度安排、结构变动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太小。(7)二氧化硫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负相关的结论,较为合理的解释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我国是全球三大酸雨区中唯一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迅速扩大的地区,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异常巨大,这部分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二氧化硫排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90年代中期,原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16位专家进行研究,估算出比较权威的数据为: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每年140亿元,相当于当年工业增加值的1%左右15。如果国

9、家进一步加大对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并切实加强对双控区的管制力度,使酸雨损失逐年减小,则环境要素与经济产出的相关关系很可能改变。对策与建议(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工业靠资本投入驱动的增长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而能够持续的增长方式应当是集约型增长,即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主要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往往也伴随着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与投资有关的资源相对比较廉价,如政府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推出各种土地优惠政策等,使得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增长本身并不需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

10、,即使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也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部分企业以廉价资源为基础进而以廉价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因。但这种低成本竞争模式并不可持续,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部分企业往往也会最先成为牺牲品。因此,从国家宏观层面理顺投融资关系,依靠货币、金融等杠杆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二)注重资源节约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对资源消耗高度依赖,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问题。2007年,我国创造的GDP占全球6%,却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铁矿和54%的水泥15,其他各类资源的消耗强度也较高,长此以往资源将难以为继,不可再生资源将面临耗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资本、

11、劳动和环境,资源消耗是支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不仅我国自身的增长难以持续,对全球资源格局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因此,我国应当进一步明晰资源产权,构建反映真实价值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减少废弃物排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改善能源结构,确保国家资源安全,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益、高节能”的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重视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人关注,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石敏俊等测算,我国2005年环境污染

12、损失为4592.18亿元,其中大气污染损失为2357.35亿元,水污染损失为2234.83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51%16,也就是说,扣除环境成本我国的真实GDP总额和增长率都要降低很多。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环境恶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未来的环境修复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我国应当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安排跨越高污染的发展阶段,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建立长效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13、友好型”社会,在满足当代人福利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福利。(四)鼓励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由此看来,我国经济增长从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到依靠全要素投入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各要素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国家应加大对R&D经费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鼓励对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支持“产学研”一体化结合,切实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存在,使得劳动力资源整体相对廉价,产品附加值更多流向企业老板,收入分配不公趋于恶化。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国际警戒线,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显然也急需改变。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各级教育和各类培训的投入,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在要素供给中的作用和贡献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