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5652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制定编写说明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2023年2月目录一、工作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制定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错误!未定

2、义书签。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任务来源于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福建省地方标准制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市监标准(2022)126号),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2项目组成员及其主要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令强、武智君、林秀芳、黄志刚、林晶、赖青莉、金靖、阮惠华。具体工作如下:确定标准制定原则,全面负责资源的调配、确定标准技术内容、标准制定方案的审定及全面组织实施,由孔令强、武智君负责;组织标准编制的调研、征求、汇总各方

3、意见及对标准进行完善,由孔令强、武智君、林秀芳、黄志刚负责;为起草组提供技术支持由林晶、阮惠华负责;进行本标准与国家现行法规协调性分析工作,由林晶、赖青莉、金婿负责;行业需求分析,提出并讨论行业接口问题,由孔令强、武智君负责;标准技术内容和标准文本的编制,孔令强、武智君、林秀芳、黄志刚、林晶、赖青莉、金婿、阮惠华负责。标准编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一资料收集查阅:对国内和行业相关标注的制定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查阅;一一广泛调研:就福建省内各行各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工作现状及进一步需求、执行的技术标准及相关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等进行广泛的调研;-专家研讨:根据收集查阅的相关资料和广泛调研的

4、结果,多次向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一致性分析:工作组在标准编制的过程中,就标准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3编制原则及过程本标准在编制方面,坚持了以下几项原则: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家、地方、其他行业标准,力求吸收其他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与国内接轨。在起草过程中,工作组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省内实际情况,从标准便于实施的角度出发,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考核等进行规定。主要工作过程:1、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季风主导、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灾害多发,极端天气气候出现频繁,强

5、化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省委省政府应对灾害的重要手段,福建省政府陆续印发了福建省“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做好我省防灾减灾工作,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不仅仅是服务于气象部门,更多的是对我省相关行业和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手段,而我省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技术标准领域尚为空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技术标准的制订为我省防灾减灾的预防和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空白,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此编写组于2022年2月向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标准制定的申请。2、2022年5月,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6、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福建省地方标准制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市监标准12022)126号)下达了本标准的制订计划。3、2022年6月,标准编写组在福州召开了标准制订的启动会,进一步明确了编写的人员分工,确定了编写进度的安排及进一步调研的计划。同时工作组继续在本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通过收集、整理了当前开展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所用的资料,在基本框架下,经过深入学习和讨论对制定初稿条款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工作组讨论稿)。3、2022年7月-2023年1月,编写组广泛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工作组讨论稿)进行研讨,各位专家肯定了该标准出台对福建省

7、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修改意见。编写组吸收各位专家意见,对标准的征求意见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形成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征求意见稿)。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制定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1、原则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力求吸收国际、国内上先进经验和做法,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与实践要求接轨。简化性原则在起草过程中,工作组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省内实际情况,从标准便于实施的角度出发,对制定的内容进行了筛选提炼,满足实践要求。协调性原则工作组在查阅大量资料、征求多方意见

8、后,在协调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对标准结构与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突出综合效果。2、主要内容:a、明确了开展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工作的有关要求。b、规定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的适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要求、培训程序、评价与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和要求;给出了不同类别培训对象适用的授课教师标准、授课内容标准及考核标准,大大提高标准的可选择性、可操作性和精准性。C、资料性附录给出了培训内容分类、培训考核方案和培训报告大纲实例,供培训开展单位参考使用。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1)前期研究基础、理论成果和经验积累2011-2021年,己开展11年的系列培训工作,形成报告6

9、0余份,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实践基础。2017年,申报福建省气象局软科学项目构建多元化的气象教育培训评估体系研究,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评估体系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2019年发表于继续教育研究第6期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效果评估研究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进行了论证。(2)大量数据积累及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福建省气象部门2011-2020年10年的培训效果追踪研究呈现以下数据,经过实践证明,该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培训规范效果比较明显,效用突出(见下表)。说明:0分10分,满意度逐渐增强。其中,0-6分(不含6分),不满意;6-7分(不含7分),基本满

10、意;7-8分(不含8分),比较满意;8-9分(不含9分),很满意;9T0分(含10分),极为满意。年份培训评估综合满意度20119.720129.720139.820141020159.820169.920179.920189.8201910202010(3)预期使用效果强化防灾减灾培训工作始终是省委省政府应对灾害的重要手段,福建省政府陆续印发了福建省“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些列文件,要求做好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现阶段,科技、国土、水利、农业、应急、林业、地震、海洋、科协、海事、卫生、电力、教育等部门对防灾减灾都有着共同的任务和职责,对气象防灾

11、减灾知识培训也都有着迫切的需求,该规范的制定对各部门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的帮助,同时对各单位防灾减灾工作长期规划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无。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一)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二十九条、三十条,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有关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内容,为本标准的编制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本标准是对现行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进一

12、步补充和细化。(二)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暂无类似强制性国家标准。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作为福建省推荐性标准。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标准若能顺利通过发布,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对标准进行宣贯:一是结合我单位实际,在年度标准化培训班或课程中进行全省范围宣传;二是联合福建省气象学会、福建省气象标准化委员会,选取部分代表性应用型单位作为宣贯试点,特别是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程序和要求等内容进行推广,保证标准的顺利使用;三是根据全省各地实际,联合应急管理等部门利用科普宣传、汛前培训等方式面向各领域对标准内容进行宣传、推广,确保标准落到实处,取得实质性的应用效益;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