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6049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4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七章财产清查.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七 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一般程序一、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一)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1.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2.在凭证和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算上的错误;3.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发生了自然损耗;4.由于结算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了未达账项;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了财产物资的损坏、变质或短缺;6.由于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而发生的财产物资损失;7.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物资损失等

2、。,1).实际保管:1、3、5、6、7 2).账面记录:23).非保管与记录导致:4 由于结算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了未达账项,(二)财产清查的意义1.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将实存数与账存数进行对比,如发现盘盈和盘亏,及时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二)可以加强物资管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若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财产损坏、丢失、被非法挪用,或被贪污盗窃等情况,就必须查明各种财产的收发和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在清查债权、债务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清理悬账悬案,加速资金

3、结算和账款催收.避免坏账损失。,(三)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在清查过程中,必然要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加以核实,有利于采取措施,重新组合,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利用潜力。,(四)可以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财产清查,企业可以对资金结算、账务核算、财产验收保管以及债权、债务、资本金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促使企业认真贯彻执行,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一)按财产清查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1.全面清查。它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与核对。全面清查特点是范围大、内容多、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清查

4、对象:(1)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2)财产物资,包括在本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未完工程等;属于本单位但在途中的各种在途物资;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保管的材料物资;存放在本单位的代销商品、材料物资等。(3)债权债务,包括各项应收款项、应付和应交款项以及银行借款等。,全面清查的适用范围:(1)年终决算前,为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进行全面清查。(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前以及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前。(3)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动。(4)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全面清查,可以是定期,

5、也可以是不定期。,2.局部清查。它是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盘点与核对。局部清查特点是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参与人员少,但专业性较强。主要是对货币资金、存货等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的清查。,清查对象:(流动性较强的资产)(1)库存现金,出纳人员应于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核对。(2)银行存款,出纳人员每月至少应同银行核对一次。(3)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年内应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对各种贵重物资,每月应盘点一次。(4)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同对方核对一至两次。局部清查,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1.(多选)下列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情况是()。A.年终决算之前 B.企业股份制改制前C.进行全面资

6、产评估时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2.(多选)局部清查的范围是()。A.银行存款B.固定资产C.现金D.贵重物品,3.(多选)进行局部财产清查时,正确的做法是()。A.现金每月清点一次B.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C.贵重物品每月至少盘点一次D.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一、二次,(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不同:(清查时间是否有计划)1.定期清查。定期清查是指根据事先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安排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2.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安排计划,而是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1)更换财产物资、库存现金保管人员。(2)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3)有关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进

7、行会计检查。(4)进行临时性清产核资。,比较:1.定期清查的对象: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年终决算是全面清查、库存现金清查是局部清查。2.不定期清查的对象: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单位合并是全面清查,自然灾害损失是局部清查。,4.(判断)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5.(多选)应每日清点一次的财产是()。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应收账款D.贵重物品6.(判断)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三、财产清查盘存制度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一)实地盘存制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只在账簿中登记其收入数,不登记

8、其发出数,期末通过对实物的盘点来确定财产物资结余数,然后倒挤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盘存制度。其计算公式为:本期发出数=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存数实地盘存制的优点简便易行,但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期末实存数的正确性就成问题,从而导致本期发出数也未必可靠。,(二)永续盘存制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入和发出的数量及金额,都必须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在有关的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其计算公式为:期末账面结存数=期初账面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以上公式与实地盘存制的公式内容相同,但次序不同。实地盘存制是根据期末实存数倒挤出本期发出数,而永续盘存制是减去本期实际

9、发生数后结出期末实存数。后者手续比较严密,会计账簿起到了实际控制财产物资收、付、存的作用,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因此为大多数企业所应用。另外,由于永续盘存制对财产物资的发出逐笔都有记录,且有原始凭证为依据,容易追查差错的来龙去脉,也容易控制差错和非法行为的发生,是控制差错和制止非法行为的有效方法。,永续盘存制虽然实际记录了财产物资的收、付、存数量和金额,但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的数量和金额,仍然有发生差异的可能。因此,即使是实行永续盘存制,也必须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以确保账实相符。,【举例】某商业公司月初库存甲商品50件,单位成本1 000元,本月购入甲商品950件,单位成本1 000元;本期销售甲商

10、品900件,期末经实地盘点,查明甲商品实存为80件,则按照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可分别计算如下:永续盘存制下销售甲商品的成本=1 000900=900000(元)月末甲商品账面余额=100050+1000950-900000=100000(元)实地盘存制下销售甲商品的成本=100050+1000950-100080=920000(元)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在永续盘存制下,通过实地盘点可以查明实存金额(80 000元)和账存金额(100 000元)不符。因此,可以通过财产清查,确定财产物资实有数,并确定盘盈、盘亏数额。在实地盘存制下,本期发出金额是倒挤得到的,无法确定盘盈、盘亏。实际上,盘亏金额

11、20 000元(100 00080 000),也作为本期耗用数额计算确认。在会计核算中大部分财产物资均应采用永续盘存制。,四、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1.成立财产清查小组;2.组织清查人员学习相关规定。掌握有关业务知识;3.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务;4.制定清查方案;5.清查时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6.填制盘存清单;7.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账项清查结果报告表。,第二节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库存现金的清查1.方法:清查库存现金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2.出纳在场:库存现金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

12、监督。3.白条抵库: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不具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充抵库存现金(即不允许“白条抵充库存”)。,4.共同签章:盘点后,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员签章。5.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是反映库存现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单位名称:年月日,盘点人(签章):出纳员(签章):,盘点以后,对发现的差错应查明原因,等待处理。对白条抵库、坐支现金和库存现金超过限额等情况,应在备注栏中说明。,7.(多选)现金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A.是否有未达帐项B.是否有白条顶库C.是否超限

13、额留存现金D.往来款项是否相符,(二)银行存款的清查1.方法:对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即将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查明账实是否相符。2.未达账项:由于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很多,企业和银行入账时间又各不相同,往往会出现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数额和银行对账单数额不符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一是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如错记、漏记、串户记账等;二是存在未达账项。所谓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差,而造成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3.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1)企业已收入账,银

14、行尚未收款入账。(企收银未收,导致企业账面的存款数额大于银行对账单数额)例如企业将销售商品收到的转账支票存入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回联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登记入账。(2)企业已付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企付银未付,导致企业账面的存款数额小于银行对账单数额)例如企业开出一张转账支票购办公用品,企业根据支票存根、发货票及入库单等原始凭证,已记银行存款减少;而银行此时尚未收到付款凭证尚未登记减少。,(3)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银收企未收,导致企业账面的存款数额小于银行对账单数额)例如外地某单位以汇兑方式支付企业销货款,银行收到汇款后已登记企业存款增加;而企业因未收

15、到汇款凭证而尚未登记银行存款增加。(4)银行已付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银付企未付,导致企业账面的存款数额大于银行对账单数额)例如银行受委托代企业支付电费,银行已取得支付电费的凭证,已减少了企业的存款;而企业因未到银行取支付电费凭证而尚未登记银行存款减少。,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主要采用余额调节法进行。余额调节法,是指编制调节表时,在企业和其开户行现有银行存款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减未达账项进行调节的方法。(2)公式:企业:实有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已付入账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实有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16、的账款企业已付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账款,(3)例7-12008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4132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418900元。经逐笔核对,双方记账均无差错,但发现有下列未达账项:(1)6月28日,企业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46800元,企业已作存款收入入账,但尚未到银行办理入账手续,银行尚未入账。(2)6月29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一张,计70200元,用以支付供货单位账款,企业已作存款付出入账,但支票尚未到达银行,银行尚未入账。,(3)6月30日,银行计算应付给企业存款利息800元,银行已登记入账,作为企业存款的增加,而企业未收到收款通知,尚未入账。(4)6月30日,银行代企业付水

17、电费18580元,银行已登记入账,作为企业存款的减少,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尚未入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8年6月30日单位:元,注意:1.根据双方账面余额和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是企业实际可使用的存款数额。2.银行存款双方余额调节相符后,对未达账项一般暂不作账务处理,对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的各项经济业务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编制会计分录,作为记账凭证,而必须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有关原始凭证后方可入账。即: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而编制的一个工作底稿,不能作为实际记账的凭证。,(4)结论:调整结果:如果有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如果没

18、有记账错误,调节后双方的账面余额应相等。实有金额:调整后余额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存款数额。原始凭证:应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对于银行已记录、企业未记的未达账项应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再据以编制记账凭证予以记录;,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实物资产清查包括对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的清查。对这些物资的清查,不仅要从数量上核对账面数与实物数是否相符,而且要查明是否有损坏、变质等情况。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两种。1.实地盘点法,是指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容

19、易清点或计量的财产物资,也适用于库存现金等货币资金的清查。2.技术推算法,也称“估堆法”。重要针对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财产物资使用,例如露天存放的煤、矿石等的实存数量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不同的物资应该采取不同的盘点方式。1.对于成件堆放、包装完整的财产物资,可以按大件清点,必要时可以抽查清点。2.对于散装分散的物资,可以采取移位盘点、过秤盘点或分处盘点,防止漏盘或重盘。3.对于大量成堆、难以清点的物资,可以采取量方、计尺等技术推算盘点的方法。4.对房屋及机器设备等,不仅要盘点其数量和附属部件,而且要查明其使用情况,以发现其利用和保管上存在的问题。在清查过程中,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以明确经济责

20、任。清查盘点后,应如实填写“盘存单”,并由盘点人和实物保管员签章。盘存单格式见下表。,盘点人签章:实物保管人签章:,盘存单单位名称:编 号:盘点时间:财产类别:存放地点:,为了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一致,应根据盘存单和账簿记录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作为分析差异原因、明确经济责任的依据。其格式见下表。实存账存对比表单位名称:年月日,主管人员:会计:制表:,对于清查出来的残存变质物资、伪劣产品,应另行编制盘存情况表,写明损失程度、损失金额。经盘点小组研究决定后提出处理意见,凡情节比较严重的应作专案说明。“残存变质物资、伪劣产品情况表”格式见下表。,残存变质物资、伪劣产品情况表单位名称:年月日,主

21、管人员:会计:制表:,如有委托外单位加工或保管的材料、物资,应用函证的方法进行核对,必要时应派人专门核对。,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往来结算款项主要包括应收款、应付款和暂收、暂付款等。对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也是采取与对方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1.将本单位的往来账款核对清楚,确认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余额相等。2.向对方单位填发对账单。对账单的格式一般为一式两联,其中一联作为回单,对方单位如核对相符,应在回单联上盖章后退回。如发现数字不符,应在回单联上注明,作为进一步核对的依据。3.收到回单后,应填制“往来款项清查表”,并及时催收应该收回的账款,积极处理呆账悬案。,往来款项清查表总

22、分类账户名称:年月日,8.(判断)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出纳人员不得在场。()9.(单选)下列属于实物资产清查范围的是()。A.现金B.存货C.有价证券D.应收账款,10.(判断)“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编制完成后,可以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余额的原始凭证。()11.(判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是记账凭证,不能据以调整账簿记录。(),13.(判断)“银行存余额调节表”不但起对账的作用,而且是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14.(判断)银行存余额调节表调整后余额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存款数额。(),15.(多选)企业财产清查中,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的是()。A.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B

2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清查结果报告表 D.盘点报告表,16.红星企业20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155 000元,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182 000元。经逐笔核对后,发现以下未达账项:(1)企业收到一张支票48 000元,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记账;(银行未加)(2)企业开出支票支付购货款30 000元,持票单位未到银行转账,银行尚未记账;(银行未减)(3)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款项47 000元,银行已收妥并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记账;(企业未加)(4)银行代企业支付水费2 000元,银行已记账,企业未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尚未记账。(企业未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0年6月30日单

24、位:元,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0年6月30日单位:元,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财产清查的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况:其一,账存数与实存数相符;其二,账存数大于实存数,财产物资发生盘亏;其三,账存数小于实存数,财产物资发生盘盈。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按照一定的程序,严肃认真地予以处理。,(一)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各种盘盈、盘亏以及质量问题。应核准数字,调查分析发生盈、亏的原因及性质,明确经济责任,依据有关法令、制度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因自然原因引起的定额

25、内盈、亏,应办理有关手续并及时转账;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应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后处理;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应由个人赔偿;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意外损失.如属投保财产,应向保险公司索赔等。,(二)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积压、多余财产物资,应查明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属于盲目采购、盲目建造或生产任务变更等原因造成的积压,除设法内部利用、改制、代用外,还应积极组织推销,以减少物资积压,加速资金周转;对于因品种不配套而造成的半成品积压,应当调整生产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对于利用率不高或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也应查明原因积极处理。做到物尽其用。对于长期不清或有争

26、议的债权、债务,要指定专人负责查明原因,主动与对方协商解决,按照结算纪律和结算制度的要求进行处理。,(三)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应在查明问题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财产管理的经验教训,制订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财产管理责任制,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四)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对于查明的各种盘盈、盘亏,应及时调整有关财产物资的账簿记录,并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查明原因经批准处理后,再按批准的意见转账,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于各种往来款项,如在清查中发现差错,也应及时调整账目;对于查明的

27、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应按规定手续经批准后予以核销。,财产盘亏则造成的原因很多,如定额内合理损耗、偷盗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应分清原因分别处理。对于定额内合理损耗应计入管理费用,偷盗损失应找出责任人由责任人赔偿,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损失应计人营业外支出。,二、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一)审批之前的处理 对于财产清查中查明的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在报经审批之前.应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编制记账凭证,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同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审批。,(二)审批之后的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盈、

28、盘亏和毁损经审查批准后,应根据审批意见和发生差异的性质及原因进行差异处理,调整账项。,三、财产清查盘盈、盘亏和损毁的核算(一)账户的设置 为了核算和监督财产物资的盘盈数、盘亏数及其处理的情况,需要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单位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单位的固定资产盘盈,不通过该账户核算,而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查明的财产物资的盘亏、毁损数和转销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的盘盈数记入该账户借方;查明的财产物资的盘盈数和转销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盘亏和毁损数记人该账户贷方;处理前若为借方余额,表示单位尚未经批准处理的财产物

29、资的净损失,若为贷方余额,则表示单位尚未经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的净溢余;企业的财产损溢,应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如图所示。,待处理财产损溢,借方 贷方,(二)库存现金盘点盈亏的账务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现金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对于清查的结果应当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如果有挪用现金、白条顶库的情况,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于超额留存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如果账款不符,发现有待查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

30、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人营业外收入。,【例7-2】某中型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库存现金短款22.70元。(1)报经审批前,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据此登记入账,调整账面记录,使之账实相符。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2.70 贷:库存现金 22.70(2)上述现金短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审批后,列作管理费用。应根据批复意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22.7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2.70,【例7-3】某中型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库存现金长款25元

31、。(1)报经审批前,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据此登记入账,调整账面记录,使之账实相符。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现金2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5(2)上述现金长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审批后,作为盘盈利得,列作营业外收入。应根据批复意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5 贷:营业外收入25,(三)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对于存货的盘盈,应及时办理存货的入账手续,按盘盈存货的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调整存货账面数,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查明原因和有关部门批准后,再根据批复意见作冲减“管理费用”等处理。,【例7-4】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盘盈材料一批

32、,按同类材料估计确定其成本为1000元。(1)报经批准前,应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2)上述材料查明系平时收发计量误差所致,经批准意冲减“管理费用”。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 贷:管理费用1000,【例7-5】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材料2000元,增值税率为17%,共计2340元。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在审批前按材料的盘亏数入账。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40 贷:原材料 2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例7-6】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商品一批毁损,其成本为80

33、00元,成本中外购材料占毁损商品成本的比生为60%,适用增值税率为17%。审批前按毁损商品的实际成本入账。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8816贷:库存商品 8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16其中,转出的进项税额=800060%17%=816(元),(四)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按其账面价值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报经批准转销时,再作为盘亏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例7-7】某企业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设备一台

34、,其账面原价为50000元,已提折旧15000元。(1)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对盘亏设备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5000 累计折旧15000 贷:固定资产50000(2)固定资产盘亏经审批后,同意作为损失列作营业外支出处理,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3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5000,17.(多选)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核算的是()。A.盘亏的财产物资数额B.盘盈财产物资的转销数额C.盘盈的财产物资数额D.盘亏财产物资的转销数额18.(判断)原材料盘盈核实后应从“待处理财产损溢”,转入“营业外收入”。(),本章小结第一节1.财产清查的范围:也包括债权债务2.种类:定期清查可全面可局部,不定期清查可全面可局部。3.全面清查的范围第二节1.现金清查方法及注意事项2.未达账项3.余额调节表的编制4.未达账项的调账依据及实有数额第三节1.调账的原始凭证2.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