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讲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三讲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分蘖是禾谷类作物特殊的分枝过程。识别小麦分蘖的各种类型,了解小麦的分蘖特性及叶蘖同伸关系、分蘖消长规律,将有助于制定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促控措施。,一、实践操作,(一)分蘖特性的观察1、识别分蘖分蘖是从小麦的分蘖节上发育出的侧枝。凡由主茎节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一级分蘖,由一级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二级分蘖,依此类推。同一茎上的同级分蘖,根据其着生节位由下而上依次称作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蘖等。胚芽鞘基部长出分蘖称为胚芽鞘分蘖。,当分蘖很多时,可根据第一叶的形状来辨别分蘖级别。凡分蘖的第一片叶均是一个变态叶,在系统发育上类似胚芽鞘,其横切面呈半圆形的管状,无叶片和叶鞘之
2、分,称之为鞘叶。鞘叶刚伸出时为绿色,具有平行的双叶脉,顶端裂开,真叶由其开口处长出,它紧贴着包住它的真叶叶鞘。,2、叶蘖同伸关系的观察小麦分蘖的出现与其主茎叶片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简称为叶蘖同伸关系。分蘖位次记载:以罗马字、代表主茎不同节位上发生的一级分蘖;1、2、3、为该级分蘖上的节位,1即为主茎第5节位上的一级分蘖上发生的第一个二级分内蘖;11即为主茎第5节位上一级分蘖的第1节位上发生的第1个二级分蘖的第一个三级分蘖;余类推。O代表主茎,P代表鞘蘖,C代表胚芽鞘蘖。,表3-1 主茎叶龄与各级分蘖叶龄的同伸关系一览表,在正常情况下,当主茎第四片真叶出现时,在第一片真叶叶腋处露出一芽尖
3、,这就是分蘖的开始。当第五片真叶出现时,第二片真叶叶腋处的分蘖同时出现,以下类推。当小麦种子播种深度浅,土壤湿润,或主茎受伤时,容易出现胚芽鞘分蘖。根据上述同伸关系,已知主茎叶龄,可推算出某一分蘖的叶龄及全株可能出现的理论分蘖数。即主茎某一叶片出现时可能出现的总分蘖(包括主茎)为其前两个叶序发生的总分蘖数之和。在确定分蘖次序时,可先找主茎第一片真叶,因第一片真叶的形状与其它叶片不同,它上下几乎是一般宽,顶端较钝,叶片较短而厚,叶脉纹路明显。小麦叶片为互生,第一叶找到后,第二叶必然在其相对的一面,依次便可推断分蘖的顺序。,3、分蘖的类型:小麦分蘖按其着生的位置及植株地中茎的有无分为4种类型。(1
4、)普通分蘖型:在播深适宜的条件下,一般多为带有地中茎的分蘖植株。(2)胚芽鞘分蘖型:在种子大、播深适宜、单株营养面积大、光照良好、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出现发生于胚芽鞘叶腋的分蘖类型。胚芽鞘分蘖是否发生,亦与品种特性有关。(3)多层分蘖型:此种类型常出现于肥水条件良好、播种过深的松软地上或畦埂上,主茎第一叶与第二叶甚至第二叶与第三叶间的节间伸长,补偿地中茎伸长能力的不足,但主茎低位叶分蘖仍然能正常发生。(4)无地中茎分蘖型:此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浅播的情况下,地中茎在较强的光照下不伸长。,4、分蘖特性调查取有分蘖的麦苗,观察器官发生部位,注意各器官的互相联系,并根据盾状体与胚芽鞘的相互关系及第一叶
5、的形态特点,判定主茎各叶位,可用无地中茎及普通分蘖型植株对照观察。如地中茎生长扭曲时可用手拉住种子根,使地中茎顺直,以便于判断。叶位定准后再按位撕下主茎叶及对应的分蘖并顺序排列起来,观察主茎各叶片长宽的变化,最后观察分蘖节、主茎和次生根的着生位置。调查分蘖出现与主茎叶片出现的关系,取不同叶龄的分蘖,分别数其完全叶片数及该蘖着生节位以上主茎的叶片数,推算出分蘖各叶出现时期与主茎各叶出现时期的关系。将分蘖自主茎上剥下,调查具有不同叶数的分蘖发生的根数,观察分蘖根系发生与其叶片数的关系。,二、注意事项,1、事先收集好不同播深、不同叶龄、不同分蘖类型的麦苗若干。准备好观察用的解剖针、直尺、镊子、剪刀等。2、不同品种分蘖数有显著差异。不同水分、营养等条件也影响其分蘖。稀播小麦的分蘖与叶片的同伸关系常表现为分蘖提早:二叶一心出生一蘖,三叶一心生出二蘖。一旦气温、肥水条件对植株生长不利时,分蘖将会停止发生,以后即使再充分满足它的要求,也不能挽救该蘖的恢复发生,即称之谓“过时不候”现象,在植株外形上表现为分蘖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