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6262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7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五章厂商理论-生产理论.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第五章 生产理论,第五章 厂商理论生产理论,第一节 生产函数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四节 最优投入组合第五节 规模经济,5.1 生 产 函 数,一、生产及生产要素1、生产(1)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一切能够创造和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2)分类:第一类是商品的生产;第二类是服务的生产。(3)判断生产活动的标准,应从支付体力和脑力活动的目的出发,而不能从支付体力或脑力活动本身的形式出发。2、生产要素 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二、生产函数 1、定义: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

2、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能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公式:Q=f(X1,X2Xn)若以L表示劳动投入量,以K表示资本投入量,则生产函数简写为:Qf(L,K),5.1 生 产 函 数,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K上式中,A、为三个参数,0,1.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值。(证明)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是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值。,5.1 生 产 函 数,四、技术系数 1、定义:为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2、分类:(1)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

3、改变的,这种技术系数称为固定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表明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相互替代。这种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配合比例生产函数。,5.1 生 产 函 数,(2)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可变技术系数表明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可能相互替代。这种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配合比例生产函数。,5.2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短期生产函数 1、短期与长期:2、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形式。公式:Q=f(L,K),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一)定义:1、TPL(Total Product):是指在某一给定时

4、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2、APL(Average Product):是指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3、MPL(Marginal Product):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2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二)产量曲线(图示)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开始时TPL,APL和MPL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达到各自最大之后,再呈下降趋势。,5.2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其它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

5、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是递增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图示:,5.2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三、三种产量之间的关系1、TPL与MPL之间的关系。(1)当MPL0时,相应的TPL曲线是上升的;(2)当MPL0时,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为负。即TPL曲线是下降的。(3)当MPL=0时,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为零,即TPL曲线达到极大值。2、TPL与APL是之间的关系:APL值实际上是TPL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5.2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

6、数,3、MPL与APL是之间的关系:MPL与APL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但是MPL上升的速率与下降的速率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1)当MPLAPL时,APL曲线上升的;(2)当MPLAPL时,AP2曲线下降的;(3)当MPL=APL时,APL曲线达最大值。,5.2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四、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1、生产的三阶段:第I阶段:APL产量递增阶段,即APL 从0增到其最大值点。第II阶段:APL产量递减,但MPL仍大于零。第III阶段:APL产量继续下降,MPL为负值,TPL也呈现下降的 趋势。2、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第II阶段,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7、1、定义: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几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量。2、公式:Q=f(X1,X2Xn)Q=f(L,K),5.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二、等产量曲线 1、定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2、形状两种要素替代程度不同,其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也不同。,5.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1)同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相等,不同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不等。(2)离原点越远的等到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低。(3)同

8、一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两条等产量不相交。(4)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4、由等产量曲线图坐标原点出发,引出的一条射线代表:两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比例固定不变时的所有组合,射线的斜率就等于这一固定的两要素投入的比例。一条这样的射线表示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比例的组合与可变的产量之间的关系。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不变的产量水平和要素投入数量的可变比例的组合之间的关系。,5.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MRTSLK)1、定义:MRTS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要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2、公式:,或,或,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

9、示为两要素边际产量之比(证明),5.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4、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的适当比例,即要素之间替代是有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递减,即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曲线必然凸向原点。,四、生产的经济区域(图示)1、“脊”线:是将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值的区域与斜率为负值的区域分开的线。(“脊”线是指连接等产量曲线上MRTSLK=0与连接等产量

10、曲线上MRTSLK=的线。)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生产的经济区域(图示),2、生产的经济区域与非经济区域(1)生产的经济区域(生产的相关段)“脊”线以内区域。(2)非经济区域:“脊”线以外的区域,5.4 最 优 投 入 组 合,一、等成本线1、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到两种生产要素所有可能的组合。2、公式:C=wL+rK 或,注:在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便可以得到一条等成本线,任何关于成本各要素价格的变化,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化。,5.4 最 优 投 入 组 合,二、最优投入组合(厂商均衡)1、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11、成本约束下的厂商均衡)均衡条件:MPL/w=MPK/r,5.4 最 优 投 入 组 合,2、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产量既定下的厂商均衡)均衡条件:MPL/w=MPK/r,注:生产者均衡与消费者均衡的异同3、利润最大化等价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证明),5.5 规 模 报 酬,一、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1、规模报酬是所有要素投入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化情况,所涉及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企业规模变动导致的企业产出的增加。研究对象: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时以同比例发生变化对产量的影响。2、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LAC下降的情况,涉及的是规模大小与成本的关系。其中:规模报酬

12、递增是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2、规模报酬分类:(1)规模收益递增: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公式:对于生产函数Q=f(L,K)而言,f(L,K)f(L,K)(2)规模收益不变: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f(L,K)=f(L,K)(3)规模收益递减: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f(L,K)f(L,K),5.5 规 模 报 酬,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1、内在经济(规模内在经济):是指厂商在扩大生产规模时由自身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一般发生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先进机器设备的使用;专业化生产;

13、管理效率的提高;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2、内在不经济(规模内在不经济):是指厂商 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引起内在不经济 原因主要是: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等,5.5 规 模 报 酬,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1、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2、外在不经济: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也会使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减少。(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四、适度规模:使规模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的企业规模。对于不同的行业,适度规模的大小并不一样。,5.5 规 模 经 济,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