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6290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五章饮用水卫生.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第六节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第七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检测和监督,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水,日常生活,体温调节 营养物质输送 代谢产物排泄,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饮用水污染与疾病饮用水的其他健康问题,介水传染病,一、定义,受病原体污染的水,疾病传播,二、流行原因,1.水源受污染后,未经净化消毒或净化消毒不彻底,直接供居民饮用。2.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三、病原体,1、细菌 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霍乱和副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等。2、病毒 引起的介

2、水传染病有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眼结膜炎等。3、寄生虫 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胃肠炎等。,四、流行特点,1.流行呈爆发型,多数病人多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2.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3.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化学性污染中毒,被氰化物毒死的家畜 死于氰化物中毒的男子,氰化物,1污染来源 炼焦、电镀、选矿、染料、化工、医药和合成纤维等工业上中均用到氰化物,其废水可导致水污染。2作用机制及危害(1)作用机制 游离的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含铁辅基结合,形成氧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内窒息死亡。,(2)危

3、害 1)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 缺氧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分为四期即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和麻痹期。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运动障碍。,硝酸盐,农用肥料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污染来源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等2作用机制及危害(1)作用机制,(2)危害,致畸 致癌 致突变,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膀胱癌等,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一、氯化消毒副产物1、定义: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代烃类化合物。2、分类:(1)挥发性卤代有机物:THMs(2)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HAAs,3、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1

4、)有机前体物的含量 腐殖质、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2)加氯量、溴离子浓度以及pH等因素,有机前体物含量一定,投氯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THMs越多,4、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与肿瘤,氯化饮用水的有机提取物,Ames试验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SCE试验,致突变性,减少氯化副产物的措施:(1)采用活性炭(2)通过混凝沉淀等净化(3)该传统氯化消毒工艺(4)采用其他消毒方法,饮水硬度与健康,1、定义 水的硬度:水中多价阳离子数量的总和,通常是指钙、镁离子的含量。2、影响(1)消化道:胃肠功能紊乱(2)皮肤:沐浴后不适感(3)泌尿系统:促进结石形成(4)给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

5、蓝绿藻,代谢,藻毒素,肝毒素 神经毒素 脂多糖毒素,肝癌,饮水内分泌干扰物与健康危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存在于环境中,对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激素产生影响,干扰机体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与代谢、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农药六六六,镉污染,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又称加压供水。1、造成污染的原因:(1)贮水箱(池)设计不合理(2)设备的腐蚀、沉积物对水质的污染(3)输水材料中的有害物质(4)基础设施和设计安装不合理(5)卫生管理不善,2、采取主要措施(1)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及所用 材料加强审查。(2)加强经常性卫生管理和监督。,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

6、准,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二、生活用水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一)标准制定原则和方法1制定原则 1)流行病学安全细菌学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2)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不能引起急慢性中毒,不能产生远期危害,不能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3)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人们乐于饮用,不影响人们生活。4)在经济上可行选择指标,确定标准限量时,要经济、技术合理。,2制定方法 1)实验研究:有害物质毒性研究有害物质稳定性研究;有害物质感官性状影响研;有害物质自净影响研究。2)流行病学研究:宏观上了解有害物质对人群健康影响程度;某些饮水有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健康效应的动态观察。3)快速计算法

7、,(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指定依据1、常规指标:(1)微生物学指标:1)总大肠菌群:一群在37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后,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来源:人、温血动物的粪便,植物和动物。标准:每升水不得超过3个。评价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2)耐热大肠菌群:一群在44.5培养,24小时内能产酸产气的细菌。来源: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标准:每100毫升水样中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判断饮用水是否受粪便污染的重要生物学指标。,3)大肠埃希菌 标准:每100毫升水样中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判断饮用水是否存在粪便污染的重要微生物学指标。,(2)毒理学指标 1)砷: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

8、01毫克;2)镉: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05毫克;3)铬: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5毫克;4)铅: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1毫克;5)汞: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01毫克;,6)硒: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1毫克;7)氰化物: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5毫克;8)氟化物: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1.0毫克;9)硝酸盐: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10毫克;地下水源每升不得超过20毫克;10)三氯甲烷: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6毫克;11)四氯化碳: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02毫克;,12)溴盐酸: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01毫克;13)甲醛: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

9、9毫克;14)亚氯酸盐: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9毫克;15)氯酸盐:每升生活饮用水不得超过0.7毫克;,(3)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 1)色,2)浑浊度,3)臭和味,4)肉眼可见物,5)pH值,6)铅7)铁8)锰9)铜10)锌11)氯化物,12)硫酸盐13)溶解性总固体14)总硬度15)耗氧量16)挥发苯酚类1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4)放射性指标:0.5 Bq/L:1 Bq/L2、非常规指标 分类:微生物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 感官性状 一般化学指标,(三)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简介,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美国的饮用水标准欧共体的饮用水标准,生活用水量标准,城市居民生活

10、用水量标准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1、定义: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2、优点:1)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2)易于采取改善水质的 措施,保证水质良好3)用水方便4)便于卫生监督和管理,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一、水源选择的原则1、水量充足 应能满足城镇或居民点的设计总用水量,并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2、水质良好 水源水质经水厂处理后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3、便于防护 目的是保证水源水水质不受污染 4、技术经济上合理,二、水源卫生防护1、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

11、(2)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3)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供水,上游1000米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4)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其生活饮用水取水点范围应相应扩大;(5)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库和湖泊,根据不同情况,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机器沿岸划为水源保护区;(6)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输水明渠、暗渠应重点保护2、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略),取水点和取水设备,一、地表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1、取水点的位置: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取水点的最低水深2.5-3米。2、取水设备(1)岸边式(2)河床式(3)缆车式,二、

12、地下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1.取水点的位置:(1)深层地下水:选用不透水层较厚的地;(2)浅层地下水:设在城镇工业企业污染远的上游,还要考虑技术上方便的地点。2.取水设备:(1)管井(2)大口井,水的净化和消毒,目的: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颗粒和细菌等。(一)混凝沉淀 1.混凝原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2)电中和作用(3)吸附架桥作用,2.混凝剂的种类和特征(1)混凝剂 1)混凝剂:铝盐;铁盐;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 2)助凝剂(1)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2)加大絮凝体粒度,比重和紧密度(3)氧化及其他作用,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水温(2)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含量(3)水的pH值与碱度(4)

13、水中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含量(5)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6)混凝剂的投加方法,4、混凝设备(1)混凝剂投加设备 投药方式:泵前投加 水射器投加 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2)反应设备:水力搅拌 机械搅拌,5、沉淀设备(1)平流式沉淀池(2)斜板与斜管沉淀池6、澄清(1)泥渣循环型(2)泥渣悬浮型,(二)过滤 功效:(1)滤后水的浊度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2)去除水中大部分病原体(3)为滤后消毒创造条件,1、过滤的净水原理(1)筛除作用(2)接触凝聚作用2、滤池的类型和工作周期 类型:慢滤池、普通快滤池、双层和三层 滤料滤池等。工作周期:成熟期;过滤期;清洗期。3、滤料的卫生学要求(略),4、影响过滤效

14、果的因素:(1)滤池的进水水质(2)滤层厚度和滤料粒径(3)滤速(4)滤池的类型(5)滤料的使用时间,(三)消毒1、定义: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2、目的: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传染 病的发生和流行。3、饮用水消毒的方法:(1)氯化消毒 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液态漂氯、漂白粉,漂白粉精,一氯胺和二氯胺。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成为有效氯,具有杀菌作用。原理:氯溶于水,氯及其氯化物都能水解生成次氯酸。Cl2+H2OHOCl+H+Cl-,氯的杀菌作用,次氯酸体积小,不带电荷电,容易通过细胞壁,同时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DNA等物质释放出来,并影响多

15、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氯量=需氯量+余氯,需氯量杀灭指的是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氯量。游离性余氯是HOCl和OCl-与水接触30分钟后有0.30.5mg/l余氯。化合性余氯是NH2Cl和NHCl2,要求与水接触1-2小时后,有12mg/l余氯。,水的pH值:HOCl H+OCl 水温:水温高,杀菌效果好。水的浑浊度:浑浊度大的消耗消毒剂的量大。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氯消毒方法 普通氯化消毒 氯胺消毒法 折点消毒法 过量消毒法,(2)二氧化氯消毒 原理:在碱性溶液中,CLO2可发生歧化作用2CLO2+2O

16、H-CLO2-+CLO3-+H2O 杀菌作用原理: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性和渗透性,有效得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快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使膜的通透性增高;改变病毒衣壳,导致病毒死亡。,(3)臭氧消毒 原理:o可氧化细菌的细胞膜而使其渗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漏出;也可影响病毒的衣壳蛋白,导致病毒死亡。(4)紫外线消毒 原理:紫外线透入微生物体内作用于核酸、原浆蛋白与酶,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造成微生物死亡。,(四)饮用水的深度净化 深度处理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滤塔预处理的活性炭法;膜过滤法。,(五)水质的特殊处理 1.除藻和除臭:CLO2或CuSO4;暴气法;O3或高锰酸钾 2.除氟:吸附

17、过滤法;混凝沉淀法;电渗析法。3.除铁、除锰:加入强氧化剂;暴气法 4.苦碱水的淡化:目前最简单的方法是蒸馏法。,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配水管网的布置可分为树枝状和环状两大类。配水管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配水管网的护材料、机械部件均应符合卫生要求,无论何种管道要求接口严密不渗水。管道的埋设应尽量避免穿过垃圾堆和毒物污染区,否则需加强防护。给水管埋设深度应在当地冻结线以下,以防水冻结。生活饮用水的管网不应同非饮用水管网连接。,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井水卫生一、井址选择 设在地下水污染源上游,地势高燥,不易积水,周围20-30米内无污染源。二、井的构造1、井底2、井壁3、井台4、井栏5、井盖6、取水

18、设备三、井水消毒,泉水卫生(1)修建集水池(2)加氯消毒地表水卫生(1)岸边砂滤井(2)砂滤缸(桶)(3)缸水混凝沉淀雨雪的收集 对用于收集的水窖要设有盖和通气管,必要时进行防腐消毒措施。,新型饮用水1、桶装水(1)纯水: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2)净水:保留原水中的溶解性矿物质(3)天然矿泉水:含有多总微量元素和较多的溶解性矿物质2、直饮水3、淡化水,第六节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简称涉水产品,指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才、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一、涉水产品存在的卫生问题1、水质处

19、理器2、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3、涂料4、水处理剂二、涉水产品的卫生监测和评价1、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2、饮用水化学处理剂3、水质处理器,三、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水平一:有害物质在饮用水中的浓度1000 g/L,第七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检测和监督,一、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一)水源卫生调查 主要调查取水点及水源卫生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二)水厂调查 1取水、输水、蓄水、净化消毒以及输配水过程中是否建立全面管理制度,有否专人负责,执行情况如何;2所用的材料和净水剂有无污染水质,是否经卫生部门审批;,3有关人员有无定期体检制度,发现传染病和带菌者是否及时调离工作;4水

20、厂本身有无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员能否对水质进行日常检验,检验资料是否定期向卫生部门和建设部门报送。,(三)水质监测 1.水源水 以水厂进水口和主要水井为采样点,采样每年至少12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加次数。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根据当地存在的污染物进行选测。2.水厂水 以出厂水处为采样点,采样每年至少2次,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3.管网末梢水 采样点数按5-5的规定。分布要有代表性,并可沿用已设的采样点。采样每月至少次,流行病发生季节应增加次数。4.高位水箱水 采样点数按5-6的规定。5.自备给水 采样点数占自备水源总数的5%10%,其余均应按市政供水相同的原则确定。,二、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一)水源卫生调查 卫生部门要积极参与水源选择对进行卫生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水源防护措施。对新的水质必须进行全分析。(二)水质监测 简易集中式给水的水质监测采样点数、采样次数和监测项目,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参照集中式给水的要求,有当地卫生部门确定。,(三)水性疾病监测 水性传染病的监测,主要是收集和汇总本年度疫情资料;调查和核实由饮水所引起的暴发性传染病的次数、时间、患病人数以及造成的损失等。水性地方病的监测,是收集和汇总当地地方病资料中记录的氟病(或缺乏病或砷中毒)的病史、病情、饮用水水质以及改水后的病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