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6459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十章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2023/8/7,2,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市场与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旅游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规制的含义,旅游规制的必要性;熟悉旅游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旅游规制的目标与手段,旅游行业管理的手段与内容。,2023/8/7,3,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一、辩证地看待市场与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帕累托效率落差与旅游收入漏损二、旅游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一)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二)旅游经济中存在外部性(三)旅游经营中的自然垄断(四)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公共物品三、旅游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二)政府干预旅游市场的内容,

2、2023/8/7,4,第二节 旅游规制,一、规制的含义二、旅游规制的必要性(一)旅游规制含义(二)旅游规制的原因三、旅游规制的目标与手段(一)我国旅游规制的现状(二)我国旅游规制的目标(三)旅游规制的手段,2023/8/7,5,第三节 旅游行业管理,一、旅游行业管理概述(一)行业与行业管理(二)旅游行业与旅游行业管理(三)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四)旅游行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二、旅游行业管理的手段三、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小资料东亚旅游圈有望在未来成为最活跃的旅游区域,2023/8/7,6,关于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有许多前沿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研究。这一讲我们就到这里。,2023/8/7,

3、7,“行业”,起源于中世纪,原本是按所生产的商品种属和形态对手工业的分类。也就是说,生产同一类或大致相同的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即组成同一行业。行业管理是在根据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特点对行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的对口管理,它是由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通过规划、控制总量和制定政策标准等手段实现的,它是一种对全行业总体上的管理与协调。行业管理是政府的主管部门对行业实施的宏观管理;行业管理的提出是市场和行业自身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结果。,2023/8/7,8,一般行业的划分是依据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种类进行的,而旅游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旅游者的消费范围确定其行业范围的,这就是旅游行业

4、的范围变得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旅游行业管理的代表性观点:宋振春、王大悟、张辉、叶全良。旅游行业管理就是管理旅游市场,培育旅游市场机制,建立旅游市场规则,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它涉及到旅游行业管理的管理主体、对象、方式、手段、目标等内容。,2023/8/7,9,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旅游产业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旅游行政部门的部门性质都将对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旅游行业管理基础的脆弱性。2旅游行业管理对象要素的综合性。3旅游行业管理幅度的宽泛性。4旅游行业管理的政策性。5旅游行业管理的服务性。6旅游行业管理的动态性。,2023/8/7,10,旅游行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理想的旅游行业管理组织体

5、系应该包含两个主体:一个是政府行业管理机关;另一个是行业管理组织。旅游行业管理主要是对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行业、交通客运业和以旅游饭店为代表的食宿业的管理。,2023/8/7,11,旅游行业管理的手段,旅游行业管理的手段有行政、经济、法律等三种基本手段。具体地说,可以有以下几种手段:1法规手段。2审批手段。3监督手段。4检查手段。,2023/8/7,12,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一)引导市场和维持市场秩序 1通过产业政策和可能的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2通过运用国家法规和行业性法规建立旅游市场规则。(二)向旅游企业提供行业性服务 1通过行业性服务,组织和培育市场。2组织全行业性的市场促销,提高旅

6、游企业竞争力。(三)旅游行业管理与协调 1协调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或部门的关系。2加强行业的国际联系,建立国际合作体制。,2023/8/7,13,规制的含义,规制源于日本学者的文献,顾名思义是依规而制,即依据一定的规则对社会活动主体进行的限制。多数发达国家的规制是基于市场经济这一前提,以解决市场失灵为目的。市场失灵靠市场机制自身无法解决,要由国家通过规制的办法来克服,以达到提高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解决市场失灵是所有规制实施的理由。,2023/8/7,14,旅游规制含义,旅游规制是解决旅游经济中市场失灵的一个有效方法,即旅游规制是政府利用行政性资源和行政手段,从维护旅游者的公共利益和国家的整

7、体利益出发,纠正或缓解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带来的不经济和不公正,从而维护旅游经济和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增进所有旅游者的福利水准。,2023/8/7,15,旅游规制的原因,1旅游经济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2旅游市场垄断因素的存在。3旅游经济信息不对称。4建立并优化现代规制体系。旅游规制不是单方面表现在对市场的规制上,还表现在对政府自身行为的规制上,其目的绝不是要限制市场机制的运行,而是为了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运行。,2023/8/7,16,我国旅游规划的现状,我国的旅游规制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对旅游的部门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行业管理为主的旅游规制体系,1996年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出台;

8、标志着该体系的正式形成。目前我国旅游规制存在的问题:(1)制度惯性带来的部门本位主义依然存在。(2)政企改革还未彻底完成,地方保护主义发作的行政环境和利益诱因仍然存在。(3)我国旅游规制的方向还有待调整。,2023/8/7,17,我国旅游规制的目标,实行规制的目标:(1)公共利益论。(2)部门利益论。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定时期,“培育旅游市场机制、建立旅游市场规则、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是现阶段旅游规制的主要目标。,2023/8/7,18,旅游规制的手段,1保护与监督。2禁止和特许。3价格、费率和数量限制。4服务质量标准和技术生产标准。5补贴。6信息提供。,2023/8/7,19,旅游市

9、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不等,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逆向选择和劣胜优汰现象。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一个前提假设,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无限的理性,可以在现在或者将来本着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理性的选择。这一点很难做到。,2023/8/7,20,旅游经济中存在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生产和消费物品及服务的行为不以市场为媒介面对其他的经济主体产生的附加效应的现象。”也就是说,外部性是市场价格没有完全反映交易的额外成本或收益。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或者企业的边际成

10、本与社会边际成本形成一定的差额,同时,也会产生个人或者企业的边际效益与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差额,这两个差额便是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为了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效率,惟一的途径是竞争,但前提条件之一是不存在外部性。只要存在外部性,通过旅游企业私人决策和经营行为并不一定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2023/8/7,21,旅游经营中的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是指某种经济技术特征所决定的,某一产业部门由单个企业生产产品成本最低的现象。自然垄断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经济效益很明显。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是指随着企业产量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2)存

11、在大量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sunk cost)是指已经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在退出时无法收回的成本。(3)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旅游企业自然垄断也会使市场出现失灵问题。,2023/8/7,22,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公共物品,公共产品的严格定义是萨缪尔森给出的,按照他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的产品,这也是狭义的或者说纯公共产品的定义。每个旅游企业和旅游者都希望别人生产公共物品,让别人为公共物品的生产付出代价,而自己能不付出代价而消费;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使市场对公共物品进行资源配置的机制失灵。,2023/8/7,23,政府干预的必要性,1旅游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现实理由。2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政府干预。3政府干预是旅游经济本身的要求。,2023/8/7,24,政府干预旅游市场的内容,政府对旅游经济的干预主要是解决自然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提供、市场发育不完全性以及市场主体弱化等问题 主要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除市场障碍,培育旅游市场体系。2弥补旅游市场运行中的不足。3向旅游市场提供公共物品。4建立市场规则,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