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8093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孟子二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孟子二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孟子二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孟子二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破”对对方观点的反驳;“立”对自己观点的论述。,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发起怒来(一生气),诸侯们都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 道德规范)。,译文,(至于)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得志(实现志向/理想)的时候,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纵横家,凭辩才进行

3、政治活动者,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他们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孟子善用类比来说理,此文就是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旧

4、时婚姻中的男女地位不平等,女子能做的往往只有顺从,即“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而在孟子看来,在“顺从”这一点上,公孙衍、张仪这些纵横家与出嫁的女子没有什么区别。(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要顺从),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自己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策划,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还会联合别国害你。这种事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的。本来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爱帮谁就帮谁

5、,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的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理所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这样的行事方式,是固守儒家仁义之道,强调为人要有原则的孟子所不齿的。,所以孟子用“妾妇之道”类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哪里称得上是大丈夫。,孟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的成功是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任何仁义道德的

6、原则,由此不过是女子奉行的“妾妇之道”。,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三大标准:,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惑、动摇、屈服。,这三条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

7、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论证方法:举例、对比、类比、比喻、道理、引用等,富贵不能迷惑我的思想(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的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类比: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

8、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洗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里死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9、/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qun,f yu,g,x,被任用,田地,选拔、任用,狱官,集市,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任用,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后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为相,百里奚从集市里赎买回来被任用。,译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责任、使命,这样的,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财资缺乏 使处在贫困之中,违背;扰乱,用这些(办法)来,曾同“增”;曾益,增加,所以,下达,给,内心,使震撼,使坚忍,才能,本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

10、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能。,译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常常,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这样以后,同“横”,梗塞,不顺,奋起,指有所作为。,了解,在国内,同“弼”,辅佐。,在国外。,表现,流露,敌,匹敌、相当。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困扰、忧愁,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

11、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而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这个道理。,第2段译文:,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逆境出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首先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据此事实,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痛苦、劳累、饥饿、贫困、忧虑,每每做事不如人意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

12、加了聪明才干。,第二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国外患者,国恒亡”?,1、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就没有人直言敢谏的人给君王指出缺点错误,君王就会胡作非为犯错误。(如唐太宗幸亏有魏征经常指出错误,才会成为一代明君),2、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的并存、威慑和外部侵扰,国

13、君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国家就不会发展,慢慢落后,导致灭亡。(如清朝末年,清政府盲目自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知道西方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导致最终被列强欺凌),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入则无法家拂士,居安思危,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要把苦难看

14、作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不要沉溺于苦难无法自拔,怨天尤人,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被勾践所败,身死而国亡。,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 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

15、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决心,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吃饭睡觉时都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找到时机,灭亡吴国。,威武不能屈: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虏后,他宁死也不接受元兵的招降,最终被害。,富贵不能淫:钱学森 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解放时,美国人害怕他回国,先许以高官厚禄,但他不为所动,后冲破层层

16、阻碍,终于回国。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不受嗟来之食。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此时因为内战,国内经济崩溃,国民党当局发行大量金圆券,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为了安抚知识分子,国民党政府发行了一种配购证,可低价购到由美国援助的面粉。,舜是君、圣人,他的成功主要靠自身才能和努力,所以说“发”(是从田间发迹的);傅说等是贤臣,他们的成功主要是明君知遇,所以说“举”。用词方面,细心地区分了君王与臣子的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