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68118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 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

2、几遍。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文详解。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3、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五、课文小结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

4、、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同桌交流,

5、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2、写字。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文详解。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

6、吗?生:对子。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自由试背,同桌互背。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五、课文小结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6古对今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课后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

7、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3对称美是对联的主要特点。所谓对称,除了平仄相对、节奏一致之外,还要做到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高度完美。反之,则不能称其为一副好的对联。本篇主要谈谈对联中的词性对仗的问题。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在现代汉语中

8、,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

9、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动词

10、、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在讲究词类和词性对仗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义类相对的问题。什么是义类相对呢?所谓义类相对,悬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10.器物(盆杯壶盏等)11.文具(笔墨纸砚等)12.衣

11、饰(衣冠巾带等)13.形体(身心手足等)14.人事(道德才情等)15.人伦(父子兄弟等)16.珍宝(金银玉珠等)17.军事(弓箭刀剑等)18.文艺(诗词书画等)19.文史(经典史册等)20.精神(智愚苦乐等)另有按其它内容分类法.此处就不一一赘述。笔者按词类编成部分对句,可使读者更明了一些:地理对:河对海、地对山、大陆对长天、荒原对沙漠、古塞对雄关。天文对:冰对火、雪对霜、海市对山光、星辰对日月、瑞雪对骄阳。颜色对:红对白、紫对缃、黑桦对白杨、青竹对绿柳、墨兰对珠黄。方位对:南对北、西对东、六极对八风、五湖对四海、边塞对围城。数字对:一对二、百对千、两两对三三、千年对万寿、独木对群山。花木对:

12、桃对李、菊对兰、玫瑰对牡丹、绿茵对红叶、白芷对橙柑。飞禽对:鸥对鸟、枭对鹏、白鹤对黄莺、杜鹃对喜鹊、燕舞对鸪鸣。走兽对:熊对象、马对羊、狡兔对贪狼、雄狮对猛虎、牛仔对猴王。鱼虫对:蜂对蠓、蛾对虫、蝼蚁对鱼龙、河龟对海蚌、蝴蝶对蜻蜓。人伦对:夫对妇、臣对君、祖宗对玄孙、同志对朋友、家族对外亲。文学对:词对赋、曲对文、五典对三坟、楚辞对史记、诗品对文心。感情对:愁对乐、喜对吟、和气对知心、涌泉对滴水、思绪对情恩。精神对:痴对智、佞对昏、颓废对沉沦、修身对养性、刻骨对铭心。人事对:公对私、言对行、协作对竞争、生活对劳动、长辞对永生。文史对:经对史、古对今、后汉对先秦、伏羲对盘古、忠臣对昏君。形体对:

13、面对首、毛对肌、口舌对心脾、饥肠对傲骨、夺目对画皮。宫室对:楼对阁、户对窗、皇室对民房、茅庐对寺庙、巨厦对中堂。珍宝对:珠对玉、锦对珍、绿翡对白银、琼瑶对玛瑙、紫贝对黄金。军事对:弓对箭、将对兵、烽火对狂旌、楚歌对剑气、画角对长城。饮食对:茶对酒、盐对油、瓜果对米粥、山珍对海味、熊掌对猴头。时令对:朝对夕、暮对晨、白昼对黄昏、中秋对元旦、去暑对立春。文具对:棋对纸、笔对琴、泼墨对撰文、砚池对书案、七彩对八音。衣饰对:巾对带、衣对衫、木屐对华冠、袈裟对襁褓、项链对耳环。虚词对:然对也、之对乎、而已对斯夫、无非对是否、矣哉对再如。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连词对:

14、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介词对:同对往、被对朝、由于对沿着、自从对为了、除了对依照。助词对:的对地、啦对吧、罢了对是吗、哎哟对完了、似的对等着。叹词对:嘿对喂、哦对啊、嘿喽对哇啦、哎呀对嗨哟、哼哼对哈哈。象声词对:轰对嗡、噹对哗、叮咚对乒乓、咣噹对扑哧、唏哩对哗啦。联绵对:阡对陌、貅对貔、璀璨对旖旎、氤氲对滟潋、翡翠对琉璃。在对联的对仗类型中,有工对、宽对的区别。工对,即指同类的词或相关的词相对。如上边讲到的按类别属对即为工对。宽对,即指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然而工对不见得就是好联,宽对有的不乏为上乘之作。要说明一点,颜色对、方位对、数词对、虚词对和动词对,

15、必须严格按同类对仗,否则为失对。特别是动词,如造成失对,势必使上下联句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其它词对得再好,也算失对。另外,有些常用名(如人名、地名、国名、书名等)也应从严对仗。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邻对,它指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邻对一般比宽对严格,但又不如工对那样整齐精密。下面是可以通对的门类:1.天文与时令 2.天文与地理 3.地理与宫室4.宫室与器物 5.器物与文具 6.器物与衣饰7.衣饰与饮食 8.文具与文学 9.植物与动物10.形体与人事11.人伦与代名12.疑问代词与副词13.方位与数目14.数目与颜色15.人名与地名16.同义与反义17.同义与连绵18.反义与连绵19.副词与介

16、词20.连词与助词21.介词与助词22.叹词与助词名词对即在联语中重用名词的作用,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人、马、花、月、天空、北京、中国、头、今天、爱情、道德、小麦、星期天请看:诗写梅花月;茶熏谷雨香。在精练的联语中,名词占去十分之八,只有“写”、“熏”二字为动词。作者以简约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副春天的画面,其构思之精巧,立意之独别,实不多见。晚清黄遵宪写过这样一副言志联:药是当归,花宜旋覆;虫还无恙,鸟莫奈何。作者借四种不同的花鸟草虫成联,意在抒发归隐后的复杂心态。“当归”即中药当归,“旋覆”即中药旋覆花,“无恙”为虫名,“奈何”即杜鹃。联语中的当归、旋覆、无恙、奈何均为双关词,作者在这

17、里要写的并不是物之本身,而是由字而引伸的双关寓意。以抒发不甘寂寞、与命运抗争的一种心态。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4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

18、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19、)(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

20、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平台。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

21、师教同桌读字。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酷: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朝: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多音字,还念cho。(朝代、汉朝、朝南) 杨:换一换:

22、“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

23、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

24、进行对对子读课文。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

25、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板书设计古对今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古对今湖南王耀东教学实录5教科书分析:1.本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

26、教学重点。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

27、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最佳小组)等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3.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

28、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教学准备: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PPT出示有关字词

29、:语文 李子 古人 香气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1.游戏激趣: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左,你对右。2.PPT出示: 上下 大小 天地 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4.导语: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补充板书课题:“对”)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就学过对韵歌谁来背一背?一起来背一背吧! 全班齐背对韵歌

30、。 5.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过渡语:对韵歌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古对今,看看这首对子歌又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2.反馈指导:(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

31、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1)分小节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小节。(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

32、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出示任务: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2.反馈指导: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翘舌音:暑、晨、朝;后鼻韵母:凉、杨。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3.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认读的字的读音。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

33、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反馈指导:(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严、严、严,严寒的严”。齐读,自由读。2.“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口头组词(“圆、晨、凉、杨”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及该字字义)。(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

34、,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2)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3.学习读通顺课文。(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

35、不要把词语朋友拆散了,也要注意读出对子的节奏。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读出对子的节奏。 (2)反馈指导: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节奏: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3)自由朗读、拍手齐读全文。4.总结: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精神,读得真好听,而且读出了对子的节奏感。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三、结合生活,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再次走进课文

36、,看看这首对韵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吧! (一)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1)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落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子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2)出示任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3)反馈指导: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如:“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和风对细雨”:“和风”就是柔和的风,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风声来感

37、知;“细雨”就是细细的小雨,也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雨声来感知。2.图文结合,进一步了解课文。 (1)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质疑,了解了一些对子讲到的自然现象,现在,我们通过课文的插图继续了解课文内容。出示任务:(示图画1)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画了哪些景物? (2)反馈指导。预设:图画画的是黄昏太阳落下时候的景象;画了夕阳和云彩。追问:你能找到与这幅图画对应的小节吗?你根据哪句话找到的?(预设:第2小节;句子:朝霞对夕阳。) (3)小结后拍手齐读第2小节。(4)出示任务:(示图画2)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怎么样?表现的是哪个小节的内容? (5)反馈指导

38、。预设:图上的景物:桃树开花,树儿绿了,燕子飞舞,鸟儿歌唱;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6)小结后拍手齐读第3小节。 (二)多样朗读,背诵指导。1.导语:这样的对对子,多有意思,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 (1)出示任务:PPT出示(隐去每一行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来读对子 (2)反馈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朗读(一人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一人读后半部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师生合作朗读2.导语:读着读着,我发现有同学会背了。谁来试一试背诵? (1)出示任务:背一背对子歌(2)反馈指导:背诵时要求背出节奏感,可以采用拍手背诵的方式。对于不太熟练

39、的孩子,请同学来帮助纠正或提醒。(3)全班背诵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知不觉都能背下来了。你瞧,对子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请把词语分为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来记认。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五、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

40、学。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夕;左右结构:细、凉、语;上下结构:古、李、香。(二)指导书写。1.指导“细”、“凉”、“语”的书写。(1)观察并说说“细”、“凉”、“语”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细”、“凉”、“语”,分别提示:“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古”、“李”

41、、“香”。(1)观察并说说“古”、“李”、“香”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古”、“李”、“香”,分别提示:“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夕”。(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夕”各笔画起止位置。(3)范写“夕”,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提示: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的下面。(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六、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写得非常认真,认识了许多新的字宝宝,还会写7个生字,感受到了对对子的节奏以及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