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85331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8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学实验,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510室,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实验目的,2.掌握细菌涂片和革兰氏染色基本程序。,1.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革兰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实验原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通 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用G+表示。,实验原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易被乙醇溶 解的类脂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类脂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 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用G-表示

2、。,实验步骤,一、细菌涂片的制作,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左、右各加一滴单蒸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做成浓菌液。,2.再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将刚制成的浓菌液挑2-3环涂在玻片 两边制成薄的涂面,注意取菌不要太多。,3.将玻片反复在酒精灯上方通过几次(用手指触摸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对标本进行干燥、固定(也可自然干燥)。,待涂片冷却后,再加染色液。,涂片制作,1.初染:在涂片上加结晶紫(以盖满细菌涂面为宜),染色 约1分钟后水洗。,2.媒染:滴加Lugol碘液染色1分钟,水洗。,3.脱色:把玻片上的水吸净,用95%酒精滴洗玻片,直到滴出 的酒精刚好不出现紫色,大约20秒钟,立即用水洗。,4

3、.复染:滴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1-2分钟,水洗后涂片用吸水纸吸干或者放空气中晾干。,二、革兰氏染色,(1)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找出适当的视野。(2)将高倍镜转出,然后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3)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颜色和形态。,三、涂片观察,油镜工作原理,四 实验完毕后的处理:,1.将浸过油的镜头按照下述方法擦拭干净:,a.先用擦镜纸将油镜头上的油擦去。,b.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2-3次。,c.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镜头擦2-3次。,注意擦镜头时向一个方向擦拭。,2.镜检后的染色玻片用纸将香柏油擦干净。,1.涂片后要注意固定、干燥,以免标本被冲洗掉。,注

4、意事项,2.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如果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受涂片厚薄及乙醇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界定。,4.选用幼龄的细菌。选用培养16h-24h菌龄的细菌为宜。若菌龄 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3.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 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实验结果,实验思考,1.为什么革兰氏染色后细菌会分出两种颜色?,2.革兰氏染色最关键的是哪一步,此时阳性菌和阴性菌各应该 是哪种颜色,不经过复染这一步能不能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3.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细菌,这与用自然死亡的菌体进行染色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