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8575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横向与纵向一体化.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厂 商 行 为,横向与纵向一体化,企业并购概述 横向一体化:福利权衡纵向一体化:降低交易费用与稳定经营环境,按照被并购双方的产业特征划分横向并购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即一种竞争者之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从纵向并购方向来看,有前向并购(前向一体化)和后向并购(后向一体化)之分。混合并购 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并购类型,西方企业并购的演进,第一次并购浪潮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高峰时期为1898-1903年 第二次并购浪潮时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世纪20年代 第三次并购浪潮

2、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并在60年代后期形成高潮。第四次并购浪潮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并在80年代形成高潮 第五次并购浪潮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今,第一次并购浪潮,企业垄断现象在这个阶段首次出现 西方国家的工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工业结构 横向并购是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重要特征集中资本,市场势力,规模经济,超额利润 追求垄断地位,追求规模经济是本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居多 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开始相互兼并、渗透 涉及到许多新兴行业,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大公司 英国电器、GEC、电器行业联

3、合体 诺贝尔公司、布鱼诺姆德公司、不列颠染料公司、联合碱制品公司合并组成了ICI公司,第三、四次并购浪潮,第三次浪潮:主要形式是混合兼并 主要目的是谋求生产经营多样化,降低经营风险 第四次浪潮: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多种形式并存 出现了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形式 并购与反并购斗争的日益激烈 跨国并购进一步发展,第五次并购浪潮,主要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突破为并购活动创造了很多机会 二是政府反托拉斯政策的转变为“强强联合”打开了方便之门 显著特点:规模极大,参与并购的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 跨国并购占了很大的比重 横向与纵向并购剥离并存 并购的支付手段不是

4、现金,而主要采取股票的形式,横向一体化福利权衡,横向一体化和市场集中度 横向一体化与竞争效应横向一体化的福利分析,横向并购将使一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实证研究表明,至少50以上的集中度提高都来自于并购活动。,横向一体化和市场集中度,横向一体化和竞争效应,并购具有潜在的反竞争的效果,但是由于并购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费用,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横向一体化可能导致的反竞争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过度的并购将造成市场过度集中,进而导致企业间形成共谋。过度并购可以导致独占,从而限制竞争。,横向一体化的福利分析,横向一体化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

5、效率,形成规模经济,横向一体化形成卖方集中,增加了卖方施加市场势力的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导致福利损失。威廉姆森福利权衡模型就是通过对比这两个方面的福利影响来分析横向一体化的效应的。,威廉姆森福利权衡模型,并购前没有市场势力,并购前已有市场势力,阴影部分A1表示并购导致价格上涨,消费者剩余减少而引起的福利损失;而阴影部分面积A2表示并购导致的成本节约,即福利收益,所以A2-A1就是净社会福利收益,将A2-A1与0比较可以得出并购的福利影响是正的还是负的。,威廉姆森福利权衡模型,设需求曲线D-D1是直线,则有,(7-2),设需求弹性,(7-3),将公式(7-3)带入(7-2),当,,则,(

6、7-4),(1)不存在市场势力的时候:,,上式(7-4)变为:,(7-5),(2)并购前就存在市场势力,即,,则根据图7-2:,威廉姆森福利权衡模型,令K=,,则(7-6)可以转化为如下形式:,(7-7),(7-5)和(7-7)即为判别垄断是否对社会福利存在正影响的条件。若并购前没有市场势力,只要满足条件(7-5),那么并购对社会福利存在正的影响,反之则为负;若A1=A2则并购的影响为中性。如果并购前就存在市场势力则可以用条件(7-7)来分析。,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就是一个企业沿着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的前后方向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

7、略体系。比如汽车公司生产出来的汽车,通过自己组建的销售组织来销售。又比如服装企业去做布料的生产、印染,甚至去种棉花。这两者都是纵向一体化的体现,前者是前向一体化,后者是后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的优势,1、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市场交易会形成庞大的讨价还价成本,还有因为商业信用带来的风险成本,纵向一体化将市场的各种交易成本演变成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因此经济理论上来说精于管理的企业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2、有助于开拓技术。纵向一体化给企业提供了熟悉上下游相关技术的机会。比如专门生产零部件的生产企业通过前向一体化就可以了解零部件进行装配的技术信息。,3、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纵向一体化能

8、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也就是说,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4、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企业实行一体化战略,特别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可以使关键的投入资源和销售渠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从而使行业的新进入者望而却步,防止竞争对手进入本企业的经营领域。,5、通过市场交易企业内部化缩短供应链的管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市场分布状况,由一个供应商到另一个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低与否,原材料的资源是否稀缺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制造业厂商与原材料供应商间博弈的讨价还价能力,这一点是形成企业成本领先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下游的非终端购买者

9、商家对于企业的影响则是更为重要,不但可以影响到企业产品能否迅速进入市场,产品最终消费者的信息反馈也需要通过下游商家的传递。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缩短供应链的管理。,纵向一体化的局限性,1、带来风险。纵向一体化会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投资,提高退出壁垒,从而增加商业风险(行业低迷时该怎么办),有时甚至还会使企业不可能将其资源调往更有价值的地方。由于在所投资的设施耗尽以前放弃这些投资成本很大,所以,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常比非一体化企业要慢一些。,2、高昂的管理成本,一体化战略将使企业产生高昂的管理成本,一体化可以被理解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一种,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在管理和协调

10、上都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3、不利于平衡,纵向一体化有一个在价值链的各个阶段平衡生产能力的问题。价值链上各个活动最有效的生产运作规模可能不大一样,这就使得完全一体化很不容易达到。对于某项活动来说,如果它的内部能力不足以供应下一个阶段的话,差值部分就需要从外部购买。如果内部能力过剩,就必须为过剩部分寻找顾客,如果生产了副产品,就必须进行处理。,4、延长了时间,后向一体化进入零配件的生产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生产灵活性,延长对设计和模型进行变化的时间,延长企业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有时,从外部购买零配件通常比自己制造便宜一些,简单一些,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快捷地调节自己的产品以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偏好。世界上绝大部分汽车制造商虽然拥有自动化的技术和生产线,但他们还是认为,从质量和成本和设计灵活性的角度来讲,从专业制造商那里购买零配件而不是自己生产会获得更多的利益。,纵向一体化,降低交易费用与稳定经营环境纵向一体化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小结,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存在。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的都可以加以利用,应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自身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方式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总之,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