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8919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1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定义识别并确认工作场所是否为有限空间。1.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a)火灾、爆炸;b)窒息;c)淹溺;d)掩埋;e)触电;f)高温或低温;g)高处坠落;h)物体打击;i)机械伤害;j)其他。1.3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提出清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并将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1. 4生产经营单位宜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a)对照法;b)经验法;c)类比法;d)案例法;e)事件树法;f)事故树法。2、作业许可1.1 有限空间作业前

2、应先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也称有限空间作业证),作业中涉及到其他特殊作业时应按照其他特殊作业要求办理相关作业审批。1.2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应一式三联,并编号,不得涂改,第一、二联分别由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有限空间所属单位存档备查,存档时间至少1年。内容至少应包括:a)审批表编号;b)申请单位、作业单位、有限空间所属单位、有限空间名称;c)申请人、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d)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过程中涉及的其他特殊作业及其特殊作业证编号;e)危险、有害因素,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分析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f)申请

3、单位意见、审批单位意见、作业单位(含第三方施工单位)意见、完工验证。2. 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经单位审批责任人签字确认。2 .4一处有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审批表,当有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审批表。3 .5作业前,应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审批人、作业人、监护人及其安全职责,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2. 6进入有限空间开展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2. 7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人员方式作业,轮换时间按照行业规定执行。3、清洗、置换、隔离、通风3.1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

4、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并达到如下要求:a)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应为19.5%23.5%,若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高于23.5%,应有报警信号。b)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国标Zl规定。c)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等于0.5%(体积分数);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等于0.2%(体积分数)。3. 2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离,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与作业地点隔开,要求如下:a)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

5、离;b)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c)有限空间内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3. 3作业前,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可采取如下措施:a)应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通风后仍不达标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b)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在作业过程中,应确保作业人员所在作业区域的机械通风全程运行。C)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d)不得使用氧含量高于23.5%的空气

6、或纯氧进行通风换气。4、检测4.1应对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4. 2检测人员应配备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并满足国标12358的要求,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 3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mino4. 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4. 5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5、区域警戒与防护5.1应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其设置应符合国标50016、国标2893、国标2894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应符合国标Z158中的有关规定。5.

7、2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5. 3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警戒区内应按国标50140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5. 4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反应器、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5. 5动力机械设备、工具应放在有限空间的外面,并保持安全的距离。同时应防止设备产生的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有限空间作业。5. 6焊接与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钢瓶、电缆及其他器具的放置,电弧的辐射及飞溅伤害隔离保护应符合国标9448中的有关规定。5. 7夜间作业,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