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89540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基础专插本真题1.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作者是()。A.艾青B.辛笛C.郑敏D.徐志摩【答案】A【解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全诗皆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就,无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其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拓展,深邃广漠。故本题选A02.被亚里士多德尊称为悲剧典范的作品是()。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B.安提戈涅C.美狄亚D.俄狄浦斯王【答案】D【解析】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艺术的典范

2、”的作品是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一一人跟命运的冲突。因此,答案为及3.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典型环境B.客观真实C.意境高远D.真情实感【答案】D【解析】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抒情性作品重在主观情感的表现,所以,诗的真实,主要不是指客观的真实,而是指主观感受的真实、情感逻辑的真实。故本题选D。4.下列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A.诗经B.史记1C.战国策D.论语【答案】C【解析】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又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分别记载了战

3、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等十二国的部分历史。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订,正式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主要记叙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故本题选C。5.关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错误的是()。A.这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B.这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C.吉姆因不习惯资产阶级家庭“体面”“规矩”的生活而设计离家出走D.吉姆和哈克殊途同归,逃到密西西比河上,目的是寻求自由与独立【答案】C【解析】C项,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选项表述错误。故本

4、题选Co6.下列作品中,以塑造民族资本家形象为主的小说是()A.春蚕B.子夜C.腐蚀D.林家铺子【答案】B【解析】子夜是茅盾作品,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子夜主要写了工业资本家吴薪甫奋斗、发达、失败的悲剧。这位曾经游历欧美、精明强干并具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工业巨子,有一个发展实业、建立强大工业王国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雄心勃勃地拼搏,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成为同业的领袖。但是,在公债交易市场上,他受到了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压;双桥镇的农民暴动,又摧毁了他在家乡经营的产品。他苦心经营的丝厂工潮迭起,煞费苦心组建起来的益中公司又因为产品滞销而成为箍在身上的“湿布衫”。三条战线,条条

5、不顺,“到处都是地雷”。终因在公债市场上和赵伯韬的角逐失败而破产。故本题选B。7 多余人”的概念最早是由赫尔岑在他的著作往事与随想中提出来的()是俄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多余人”典型。A.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8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C.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D.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答案】D【解析】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体小说,再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了如奥涅金这样徒有聪明才智,却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也遭遇溃败的“多余人”形象。作品成功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19世纪20

6、、30年代俄国贵族进步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这部作品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故本题选D。8 .李清照的创作生涯横跨承平的北宋和动荡的南宋,她后期的作品风格转为表现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表达缠绵凄苦、深沉伤感之情。其中的代表之作是()。A.如梦令B.醉花阴C.声声慢D.点绛唇【答案】C【解析】A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B项,醉花阴薄

7、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HOl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C项,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作品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孤独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寂寞忧郁的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

8、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D项,点绛唇蹴罢秋千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故本题选C。9 .现代象征诗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A.李金发10 田汉C.沙汀D.冯乃超【答案】A【解析】A项,李金发,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这个诗派产生与20年代中后期。艺术上存在着不能准确运用汉语和生硬模仿法国象征派的弱点。然而对象征主义诗艺的移植、借鉴,却开创了新的诗风。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李金发

9、率先把法国象征诗派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坛,穆木天和王独清则在创造月刊创刊号上发表论诗的通信,竭力提倡诗应有“暗示”和“朦胧美”,强调“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色”“音”感觉的交错,是诗的“最高的艺术”。而这批象征主义理论的倡导者,也就成了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主要代表。B项,田汉,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发起的团体叫作创造社,主张诗歌形式“绝端的自由”,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体系。C项,沙汀,“左联”的代表人物。“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

10、”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D项,冯乃超,早期象征诗派的成员,也是左联的成员之一。故本题选Ao10.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有文学价值的是()。A.老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答案】D【解析】A项,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之后为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蕴含着大量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如“有无相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等。B项,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

11、一贯主张是一致的。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C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利害关系而仁爱教化辅之,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在先秦诸子中

12、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D项,庄子在先秦说理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奇特的形象世界。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款诡的艺术境界。作为哲理散文,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故本题选D。IL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A.生民B.橘颂C.招魂D.湘夫人【答案】A【解析】A项,生民出自诗经。此诗带有浓重的传说成分,而对农业生产的详细描写,也反映出当时农业

13、已同畜牧业分离而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事实。B项,九章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的说法)。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C项,招魂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一说宋玉)的诗作,收录于中国古代诗歌总集楚辞中。此诗模仿民间招魂习俗写成,用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的幻想描写上下四方的险恶,通过表现宫廷生活、游猎盛况以及江南春景,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想象

14、奇特,夸张大胆,语言凄婉,笔触细腻,情景交融,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D项,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为屈原所作。此诗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俳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本题选A。12.()认为,文学艺术是对理式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巴尔扎克【答案】C【解析

15、】柏拉图认为文艺模仿的不是理念本身,而是理念的影子一一现实事物,因此文艺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由于柏拉图否认了现实感性世界的真实性,也就否认了模仿感性世界的艺术的真实性,否定了艺术的崇高地位。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建立在他的理式论哲学基础上。在艺术本质的认识上,他认为文艺是对理念的摹仿,不具有真理性,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依据理式论,柏拉图提出三种世界:理念一现实一文艺(艺术)。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之本源,是统摄万物的最高存在,它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而存在,超然物外,无形无色,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即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绝对精神、观念统治着世界。)现实世界、物质世

16、界是第二性的,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任何摹仿都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影象,而不是实体,它只能模仿理念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不是全部与实质。因为摹仿总要受到时空等外在条件的限制。因此感觉中的物质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苍白的影子、不完全体现,和真理隔了一层。由理念到现实世界,己失去不少真理性、普遍性。(影子、摹本)“摹仿和真实体隔得很远。它在表面上象能制造一切事物,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个影像。”故本题选C。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作品是()。A. “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蓄了多少沉深的苦闷。”(郭沫若献诗)B. “天己黎明了,你

17、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郭沫若地球的母亲)C.哦,太空!怎样那样的高超,自由,雄浑,清寥!(郭沫若夜步十里松原)D.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郭沫若太阳礼赞)【答案】C【解析】夜步十里松原是现代诗人郭沫若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出自辛夷集,并非出自女神。故本题选C。14 .下列各句中,代词“之”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是()。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B.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C.孔子下,欲与之言D.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答案】B【解析】A项“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B项可以翻译成“我请求先去进谏,假如国君不采纳,那么您再继续(我的)进

18、谏”,“之”作“继”的宾语,指继续“我”的进谏,活用为第一人称。C项,代词,指“他”;D项,“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故本题选A。15.鲁迅曾指出:“人类在未有文学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不想到发表,其中有一个人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这段话道出了文学起源中的()观点。A.巫术发生说B.宗教发生说C.游戏发生说D.劳动说【答案】D【解析】劳动说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鲁迅的这段话

19、是赞成文学是属于劳动的。故本题选D。16.下列文学社团中,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的是()。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语丝社D.新月社【答案】B【解析】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留学日本学生。先后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又注重表现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

20、达内心才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后期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推动了30年代左翼文学的兴起。故本题选B。17 .关于短语的基本类型,正确的是()A.连谓、兼语、同位、方位、介词B.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后补C.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兼语D.主谓、动宾、偏正、同位、兼语【答案】B【解析】短语的五种基本短语结构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故本题选B。18 .关于音高,正确的是()。A.音高取决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快慢。物体振动频率的快慢由发音体的形状决定。B.音

21、高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幅度越大则音高越高,反之则越低。C.音高取决于发音时物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发音体振动时间越长,则音高越高,否则就越低。D.音高取决于发音时的音波的形状,波形不同,音高就不同。音高是声音的本质特征。【答案】A【解析】音高指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知,与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相关,A正确。B项应是音强,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声波的振幅有关。C项应是音长,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D项应是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本质或特色。也就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点。故本题选A。19.汉代新体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标志性作品是()A.贾谊吊屈原赋B.司马相如

22、子虚赋C.枚乘七发D.张衡归田赋【答案】C【解析】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一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新体赋由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屈宋等作家的楚辞富于楚国的地方特色,是一种形式自由、句法散文化,以批判现实、抒发个人愤懑感情为主的诗歌体裁。故本题选C。20-27.暂缺28 .巴金描写和抨击大家庭罪恶、腐朽及走向崩溃的作品是()。A.激流三部曲B.第四病室C.随想录D.灭亡【答案】A【解析】A项,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这三部作品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

23、,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B项,第四病室是巴金的一部日记体小说。1944年,巴金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房,他便以此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姓陆的青年因病,住进了国民党政府开办的医院的第四病室,陆姓青年见到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在病室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巴金在后记中说,第四病室”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C项,随想录是巴金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所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他把自己所有的忏悔与反思都记录在这本书里。文革的悲剧性历史事件是随想录探索、表现的中心。在书中,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把他对历史的反思,对痛失亲

24、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尤其是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言论与观点的批判,质朴而直白地讲述出来,表现了一位老艺术家令人深深感动的人格美。D项,灭亡是巴金在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故本题选A。29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托尔斯泰小说O开篇的一句话。A.战争与和平30 安娜卡列尼娜C.复活D.克莱采奏鸣曲【答案】B【解析】A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

25、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小说中,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作品中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B项,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非常经典: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C项,复活是托尔斯泰

26、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D项,克莱采奏鸣曲是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我”在一个火车上亲耳听了一个贵族讲他杀妻的前因后果,揭露了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中男女正常关系尤其是爱情婚姻的异化、道德的堕落所带来的人生悲剧。故本题选Bo30.魏巍在()中用诗与史的笔法还原

27、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A.东方B.火凤凰C.地球的红飘带D.谁是最可爱的人【答案】C【解析】A项,东方是当代作家魏巍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背景,深刻再现在那火红的岁月中,一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和情感历程。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B项,长篇小说火凤凰是著名作家魏巍继长篇小说东方与地球的红飘带之后的又一新作。小说描绘了在抗日根据地延安,广大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壮丽图景,表现了敌后人民战争的广阔画面。C项,地球的红飘带是著名作家魏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地球的红飘带”一词从此之后就用来指代红军

28、的两万五千里长征。D项,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在作品中,作者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报导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揭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光照日月的崇高心灵,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血肉情谊。故本题选C。31.下列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当的是()。A.诸葛亮七擒孟获B.宋江雪夜上梁山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D.林冲误闯白虎堂【答案】B【解析】B项,雪夜上梁山的是林冲,不是宋江。该情节主要讲述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而利用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发配沧州,高衙内不肯罢休,欲置其于死地,在野猪林狠下杀手,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被迫看守草料房,又一次险遭毒手,忍无可忍得林

29、冲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得夜晚上了梁山。故本题选B。32 .贺敬之回延安是一首采用()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A.格律诗B.楚辞体C.民歌体D.新辞赋体【答案】C【解析】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一一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氓灭的真情。故本题选C。3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A.太阳B.寿命C.月亮D.姻缘【答案】C【解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希望世上的有情人能终成着属,长久厮守在一起,即使天各一方,

30、彼此也能享受到皎洁的明月,寄托思念之情。句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故本题选C。34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尤歌舞“体现的意象组合方式是()。A.并列式组合B.发散式组合C.串联式组合D.交错式组合【答案】D【解析】交错式组合是诗歌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这种意象组合方式在中国古诗中十分常见。”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前半句写战士们奋勇杀敌,后半句写将军营里寻欢作乐。前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属于交错式组合。故本题选D。35 .被王国维评价为“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的词人是()。A

31、.温庭筠B.辛弃疾C.李煜D.王实甫【答案】C【解析】“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评价。李煜的词的风格以975年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的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后期被俘之后,整个词风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多抒发亡国之情。故本题选C。36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作者是()。A.李清照B.苏轼C.晏殊D.陆游【答案】D【解析】题干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O故本题选D。37 .()提出“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并在其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进行了充分阐释。A.英伽登B.布封C.姚斯D.黑

32、格尔【答案】C【解析】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提出“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故本题选Co38 .下列选项中,依次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的一组汉字是()。A.鸟果从休B.武刃鼎染C.鱼自取牧D.鹿甘涉旗【答案】D【解析】A项,“鸟”是象形字,“果”是象形字,“从”是会意字,“休”是会意字。B项,“武”是会意字,“刃”是指示字,“鼎”是象形字,“染”是形声字。C项,“鱼”是象形字,“自”是象形字,“取”是会意字,“牧”是会意字。D项,“鹿”是象形自,“甘”是指示字,“涉”是会意字,“旗”是形声字。故本题选Do39 .中古伊斯兰文学成就辉煌,

33、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以训诫为目的,结合最好的诗歌集是()。A.一千零一夜B.蔷薇园C.鲁拜集D.果园【答案】C【解析】鲁拜集为诗集,其他均不是诗集。故本题选C。40 .浮士德的体裁是()。A.诗剧B.歌剧C.小说D.叙事诗【答案】A【解析】浮土德(FaUSt)是德国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故本题选A。41 .暂缺42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中的“哪儿”是()。A.表疑问的代词B.表示任指的代词C.表示指示的代词D.表示虚指的代词14【答案】D【解析】疑问代名词可不表疑问,引申为任指和虚指两种用法。(1)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2)虚指。指

34、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题干中的“哪个”指的是某个地方,即虚指。故本题选D。43 .关于审美意向,错误的是()。.审美意向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B.钟蝶在诗品中首次将审美意向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C.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学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D.符号式意象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答案】B【解析】B项,错误。首次将审美意向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故本题选B。44-49.暂缺50.关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错误的是()。

35、A.他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B.他的创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进程C.他的巴黎圣母院揭露了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阶级的罪恶I).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答案】A【解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说法错误。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故本题选A。51 .关于疑问句,正确的有()。A.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必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才能发出疑问52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C. “何如”“如何”这两种语序在上古汉语里都出现过D. “奈何”“何奈”这两种语序在

36、上古汉语里都出现过E.在古代汉语里,“如之何”“若之何”是凝固形式,译成“怎么”与“怎么办”【答案】ABCE【解析】A项,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故表述正确。B项,在古代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故表述正确。C项,“何如”早期见于左传,“如何”在书诗经易中均有体现,故表述正确。D项,“奈何”早期见于礼记战国策,“何奈”并未在早期文献中出现,故表述错误。E项,“如之何”“若之何”均可译为“怎么”“怎么办”,故表述正确。故本题选ABCE。52 .史记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法有()。A.精巧

37、的剪裁和安排B.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C.在特定环境中凸显人物性情D.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E.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答案】ABCDE【解析】史记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有:以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在特定环境中凸显人物性情;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精巧的剪裁和安排故本题选ABCDE053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其特征主要表现为()。A.情感性B.形象性C.超越性D.间接性E.韵律性【答案】ABC【解析】审美是艺术的共同特征,文学的审美主要表现为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故本题选ABC。54 .文学创作主体的创造能力包括()。A.观察力B

38、.判断力C.审美力D.想象力E.表现力【答案】ADE【解析】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智力因素是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它们分别对应于文学创作过程的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达这三个基本环节。故本题选ADE。55 .暂缺56 .高山下的花环制造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包括()。A.靳开来B.赵蒙生C.梁三喜D.雷军长E.李存葆【答案】ABCD【解析】高山下的花环通过描写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冲破了军事文学“无冲突论”的老套,正视并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揭示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39、画面,主要人物有赵蒙生、梁三喜、靳开来、雷军长等。李存葆是这部作品的作者。故本题选ABCD。57 .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提出了“不平则鸣说”和“穷而后工说”观点的是()OA.司马迁B.韩愈C.欧阳修D.黄庭坚E.李清照【答案】BC【解析】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主要体现在“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两点。“不平则鸣”说。所谓“不平”,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欧阳修重视韩愈诗歌“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妙”的特点,并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欧阳修主张诗歌当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

40、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边户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故本题选BC。58 .按照语素构成词的方式,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下列选项正确的有()。.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B.单纯词分为单音节词和联绵词C.联绵词包括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音译词和叠音词D.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E.暂缺【答案】AD【解析】A项,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根据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又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表述正确。B项,多音节单纯词,指由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多音节单纯词又具体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联绵词、叠音词、外来词

41、、拟声词。表述错误。C项,联绵词包括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表述错误。D项,合成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表述正确。E项,暂缺。故本题选AD059 .暂缺60 .根据文学作品的性质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把文学分为()几种类型,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由黑格尔、别林斯基等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A.叙事文学B.戏剧C.悲剧D.戏剧文学E.抒情文学【答案】ABE【解析】根据文学作品的性质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把文学分为三种类型,即按照塑造文学形象的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分为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亦即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来源于西方,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之后由黑格

42、尔、别林斯基等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它是以文学的内容为标准对文学进行体裁的分类的。故本题选ABE。61 .关于百年孤独,正确的有()。A.被誉为现代的唐吉坷德B.描写了一个家族一百年的兴衰史C.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D.采用的循环往复式的叙事方法和结构E.拥有一个象征性的神话结构【答案】BDE【解析】A项,被誉为“当代的唐吉坷德”不是“现代堂吉诃德”故A项错误。B项,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一百年的兴衰史。故B项正确。C项,是魔幻现实是主义代表的文学作品,不是浪漫主义。故C项错误。D项,小说中每个情节环环相扣,采用时间顺序,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将人物命运循环往复构成

43、一个圆圈,采用的循环往复式的叙事方法和结构。故D项正确。E项,小说中故事情节都是魔幻和真实,现实和神话相结合,不能进行完全理性的思考,而是体会其象征意义,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复杂性。故E项正确。62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i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蹶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这首词主要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解析】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注入悲凉之感;多用双声叠韵

44、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如“清秋”“阑干”等词,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瞭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结构严密,迭宕开阖,呼应灵活,首尾照应。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2)上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渐霜风凄紧”一句有何意蕴和艺术价值?(4分)【解析】上片描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夕阳残照的秋江雨景,表现秋天高旷、萧索的景象。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断”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又生一番变化。秋已更深

45、,雨洗暮空。一个“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通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关河”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3)下片“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为何“不忍”?包含有几层意思?(4分)【解析】“不忍”的原因: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不忍”中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游子的自己不愿意登高临远,会触景伤情;二是联想及故

46、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盼游子归来,更是不忍。6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鹿。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一一礼记曲礼根据以上文字,围绕“礼”作散文一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立意的关键,因此首先要理解礼记中的这段话。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我们可以得到其主旨,即“礼”使人有别于禽兽。“礼”便是我们立意的关键。因此我们可以围绕“礼”来展开构思:“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将“知礼”“知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