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8976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寿安镇人民政府二。一三年四月温江区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组织单位:寿安镇人民政府编制技术单位: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四月一、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规划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镇域概况与发展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镇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土地利用现

2、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土地利用特点及主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土地规划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控制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调整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土地利用布局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主要用地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建设用地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土地综合整治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农用地整理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建

3、设用地整理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土地用途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九、村土地利用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村土地利用控制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村土地利用控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十、近期用地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设用地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土地综合整治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制度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技术措施错误

4、!未定义书签。(三)经济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前言(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实现寿安镇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按照省、市(区)国土部门的相关要求,对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一)规划任务严格落实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各项规划指标,深入分析现状土地资源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合理确定寿安镇土地利用目标及

5、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重点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科学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合理安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为本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三)规划原则1、依法编制。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上下结合。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注重与县级规划的反馈和衔接,规划目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土地用途分区等规划内容是在反复沟通的基础上确定的,符合县级规划的要求。3、因地制宜。寿

6、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从寿安镇实际出发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的,以解决本镇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4、相互协调。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规划相衔接。5、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中,认真组织了有关部门、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就土地利用决策及相关问题,广泛听取了意见。6、注重实施。寿安镇规划编制充分考虑了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效果,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四)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国家政策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3、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4、相关规划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温江区寿安镇新市镇总体规划暨

8、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07-2020年);温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寿安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五)规划期限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5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根据国土资源部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要求,以及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近期年为2010年。由于本规划编制完成时间为2011年,为了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与时效性,本规划基期数据采用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近期目标年展望至2015年,相关数据与区(县)、乡(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衔接。(六)规划范围本轮规划的规划范围

9、为寿安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4816.12公顷。二、镇域概况与发展定位(一)镇域概况寿安镇位于温江区西北端,东经103。44,北纬3048。北与都江堰崇义镇毗邻,东北隔江安河与郸县花园镇、友爱镇为邻,西隔金马河与都江堰市石羊镇、柳街镇相望,南与万春、和盛接壤,地处金马河东岸,江安河西岸,杨柳河纵贯全境。寿安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最高温38C,最低温-3),年降雨量112OmL光照时数1300小时,海拔高度575647米。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由上穿流而下,属都江堰精华灌区之首泽地。交通便捷,北接都江堰市,东连郸县、彭州,南离温江城区13公里,西

10、至青城山18公里,温灌公路、府通路直穿南北,温彭路、玉花路、成青快速通道横贯东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寿安镇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有“花木之乡”、“休闲旅游之乡”的美誉,独具特色的川派桩头盆景堪称一绝,并远销海内外。寿安历史底蕴深邃,有古蜀先帝安详之地一柏灌王墓、鱼凫王墓、鱼凫王妃墓等珍贵遗址,有唯一保存完整的川西清代民宅建筑一陈家桅杆,具有一定的旅游产业开发发展潜力。2010年居民户数16429户,总人口413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78人,按非农业人口计算,城镇化率为39.94虬农作物播种面积43165亩,粮食总产量6264吨,农业总产值42254万元。(二)发展定位规划期内,寿安

11、镇发展定位为生态环境精美,历史文化醇厚的成都市城市规划区内独具古蜀文化探源、川西古院审美、花木园艺赏玩于一体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发展成为“一心两片两带”的镇域格局(“一心”即吴家场镇区;“两片”指北部花木园艺产业区、南部天星葱一精品花卉产业区;“两带”指金马河生态观光带,江安河休疗养度假带)。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温江区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全镇土地总面积4816.12公顷,其中农用地3547.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5%;建设用地914.74公顷,占18.99%;其它用地354.36公顷,占7.36%o农用地中,耕地3216.66公顷,占农用地

12、的90.69%;园地13.37公顷,占0.38%;林地7.57公顷,占0.2设;其它农用地309.43公顷,占8.72%。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840.6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1.90%,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74.12公顷,占8.10%。其它用地主要为水域。(二)土地利用特点及主要问题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寿安镇土地利用较为充分,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4461.77公顷,占全镇幅员面积的92.64%,虽有354.36公顷其他土地,但主要为水域,是本镇必要的生态用地,必须严格进行保护,耕地后备资源比较匮乏。2、城乡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亟待优化规划基期年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为840.

13、6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640.45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76.19%,农业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354.66平方米,高于温江区的平均水平,且零星、分散、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四、土地规划目标(一)控制指标根据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寿安镇各项指标如下:1、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2886.2公顷;2、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达到3200.0公顷;3、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948.99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35.48公顷以内;4、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29.3公顷以内;5、20062

14、020年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254.5公顷。(二)规划目标本轮规划将严格落实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各项指标: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2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886.2公顷,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96.55公顷。2、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基期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14.74公顷,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48.99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835.48公顷。3、建设占用耕地控制目标规划期内,全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9.3公顷。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21.5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占用耕

15、地78公顷。4、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规划期内土地综合整治规模3978.23公顷,补充耕地254.5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规模3363.1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17.7公顷,建设用地整理规模615.08公顷,节约建设用地447.33公顷。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为了实现全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在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指标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本镇各业用地,优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内部结构,提高镇域内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一)调整原则1、严格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指标的原则;2、优先保障生态屏障用地原则;3、优化城镇村用地结构和布局;4、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的原则;5、优化耕地和基本

16、农田布局的原则。(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农用地基期年农用地面积为3547.03公顷,规划目标年农用地面积为3912.78公顷,规划期内减少34.25公顷。其中,规划到2020年,耕地面积为3200.0公顷,比基期年减少16.66公顷;园地面积15.45公顷,增加2.08公顷;林地面积16.5公顷,增加8.93公顷;其他农用地280.83公顷,减少28.6公顷。2、建设用地基期年建设用地面积为914.74公顷,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达到948.99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达到835.48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达到113.51公顷。3、其他用地基期年其他用地面积354.36公顷,

17、主要为水域,规划期内面积不变。()土地利用布局调整1、优化农用地布局以有效保护现有耕地、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为前提,稳步优化全镇农用地布局。依据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的同时,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将高等别耕地、集中和连片耕地、己验收合格的土地综合整治新增的优质耕地调整为基本农田;将低等别、质量较差、因损毁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零星破碎、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调出。耕地主要布局在除寿安场镇外的其他村(社区),基本农田主要布局在胜利村、岷江村、清水村、新林村、长青村、

18、苦竹村、天源村、天星村、东岳社区、喻庙社区等村(社区)。寿安镇农业基础较好,是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重点区域。这一区域水源条件较好,土地质量较高,应对传统农业进行不断提升,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优化农业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结构,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通过“一三产业互动”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大成都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国际乡村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功能片区背景下,结合寿安实际,确定建设“生态度假新区”的产业发展基本思路,坚持“一三联动,重点突破”的产业发展基本方法,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寿安产业发展。结合区域花木产业特色,打造

19、好天星循环经济产业园、东岳彩色地被植物种植园、复兴川派盆景博览园等3大农业产业示范园(基地),力争形成知名品牌;以自然之美为基调,重点打造长黄路樱花、喻庙中心村道海棠两个特色花径通道,示范带动全镇,努力形成“一路一花一景”的全域花径蓝图;结合区域特色和自身优势,打造一批专业合作社亮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一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以调整、优化全镇建设用地布局为重点,以提高城乡建设用地效率为核心,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寿安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场镇用地需求,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充分体现各类用地的功能性和合

20、理分区。按照以吴家场集镇建设为中心,继续繁荣团结桥和汪家湾社区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具有川西特色的生态文化小城镇的发展思路,沿成青快速通道及成青延长线,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吴家场社区、百花社区、汪家湾社区、喻庙社区、新林村、胜利村。3、其他用地布局寿安镇其他用地主要为水域和滩涂沼泽,为本镇必要的生态用地,应合理保护,形成生态安全屏障。六、主要用地安排(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耕地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把发展粮食生产与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目标落实。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

21、目标责任制。本轮规划期间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行政一把手为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耕地面积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2、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按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强化对城乡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通过严格供地政策,从源头上减少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通过严格落实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占用耕地的经济成本等手段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2006-2015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0.1公顷以内,2006-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9.3公顷以内。3、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00.0公顷,实际划定基本

22、农田保护面积2896.55公顷。(二)建设用地安排1、城镇建设用地安排寿安镇城镇用地规划到2020年达到130.85公顷。城镇发展按照“西进、北联、东优,向西逐次推进,向北适当发展,向东控制性发展”的思路,用组团布局,有机嵌入生态廊道与生态斑块。重点是加强现有集镇建设,适当扩大其规模,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完善城镇最基本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发展成为联系城市与广大农村的纽带,树立农村中心地功能。2、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用地安排寿安镇重点项目用地主要涉及能源、交通、环保、电力等。其中能源项目包括寿安加油站、玉石加油站;交通项目包括成青快速路延长段、第二绕城快速公路;环保项目包

23、括污水处理站;电力项目包括变电站等。寿安镇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划到2020年达到113.51公顷,主要空间布局在喻庙社区、复兴社区、百花社区、吴家场社区、胜利村。(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安排围绕新农村建设,以重点解决农村生活环境为主,结合城中村改造,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逐步稳妥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根据优化布局、节约集约、先易后难的原则,规划期内对寿安镇全域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基期年农村居民点面积640.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30%,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面积调整到679.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ll%o(四)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依据成都市温江区川西林盘保护规划(2009-2020

24、年),寿安镇分布有聚居林盘、生态林盘。对不不同类型的林盘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式。聚居林盘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林盘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是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生态居所。这类林盘的发展主要通过对其环境卫生、建筑外观、室内装修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配套,来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需求。生态林盘以培植植被,整治环境为主,以便继续维持成都平原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综合控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断提升独具古蜀文化探源、川西古院审美、花木园艺赏玩于一体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生态质量整体形象。同时,在规划中必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措

25、施手段。(1)在用地审查过程中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控制污染排放,预防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规划实施必须建立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做到“增产不增污”,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不予供地,尤其是高能耗、高排放项目。(2)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管理,预防和减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难免对开发区、地形地貌及其生境造成破坏,对这些项目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必须按照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3)加强部门合作与管理,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等制

26、度,实施动态管理,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统筹监督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预防和减轻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七、土地综合整治安排根据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安排,在综合考考虑规划期内寿安镇城镇发展布局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分析农用地及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及整治重点,继而对土地综合整治进行时序安排。规划期内农用地整理致力于提高本镇的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建设用地整理首先是在尊重本镇农民意愿的情况下,提高本镇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并统筹考虑使用节余的建设用地,优先预留部分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农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建设,最终实现寿安镇

27、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一)农用地整理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民意愿及资金保障水平,确定将东岳社区、苦竹村、喻庙社区、清水村、岷江村、团结桥社区划定为农用地整理区。主要任务是推进村庄、田、水、路、林综合整治和机井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机井配套设施的建设,解决饮水、农田灌溉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农用地整理应结合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坡改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进行,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内农用地整理规模3363.15公顷,补充耕地117.7公顷。表1寿安镇农用地整理分期实施项目计划

28、表单位:公顷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区编号村名农用地整理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实施年限1040117/040118/040106百花社区、吴家场社区、新林村508.7917.812011-20152040110/04Olll东岳社区、胜利村562.1019.672011-20153040120/040112/040103汪家湾社区、岷江村、清水村602.0921.072011-20154040108/040105长青村、喻庙社区511.8017.912011-20155040102/040109/040121复兴社区、苦竹村、团结桥社区779.0927.272011-20156040101/040104天源

29、村、天星村、399.2713.972011-2015合计3363.15117.7(一)建设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应结合农房建设、农村道路改造、公共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集中对散乱、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使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复垦为耕地;其次预留部分土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通过发展农村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节余的土地,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整理面积615.08公顷,节约建设用地447.33公顷。表2寿安镇建设用地整理分期实施项目

30、计划表单位:公顷、人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区编号村名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集中居住面积(含预留)集中人口节约建设用地面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用地集中居住区实施年限1040117/040118百花社区、吴家场社区44.8616.57301328.291.41百花2011-2015240105喻庙社区40.2211.60210928.621.43百花2011-2015340108长青村44.8314.08256030.751.54百花2011-20154040102/040103复兴社区、清水村105.4621.56392083.904.09复兴集中居住区2011-2015540106新林村24.287.95

31、144516.330.82百花2011-20156040101/040104天星村、天源村74.0019.52354954.482.72团结桥2011-2015740121团结桥社区40.7514.71267526.041.30团结桥2011-2015840110东岳社区68.3518.19330750.162.51汪家湾2011-2015940111胜利村36.9413.61247523.331.17汪家湾2011-20151040120汪家湾社区75.358.11147567.243.36汪家湾2011-20151140109苦竹村31.0810.90198220.181.01旦兴集中居住

32、区2011-20151240112岷江村29.0010.99199818.010.90汪家湾、百花2011-2015合计615.08167.7530508447.3322.30(三)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是指开展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等活动比较集中,安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较多的区域。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较好地满足综合整治条件的区域划为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岳社区、苦竹村、喻庙社区、清水村、岷江村、团结桥社区等。(四)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1、加强统一领导与协调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深

33、入宣传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引导公众参与,广泛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对农村建设用地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3、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核、规划设计和项H实施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引导和规范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活动,做到按规划确定项目,按项目进行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进度拨付资金,按规程检查验收。4、细化方案,统筹推进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加强对废弃的农村院落、道路、田土坎、沟渠等的土地整理,以及结合集中安置区做好项目建设规划设计。科学考虑耕

34、作半径,加强集中安置区选择的合理性,规划、完善配套设施。依法搞好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承包、入股等形式,促进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办理养老保险、优先吸纳就业、积极开展扶贫助困等形式的工作,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促进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5、强化资金筹措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多元化投资模式,筹措所需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鼓励单位、个人投资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项目。八、土地用途分区(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根据寿安镇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

35、区、独立工矿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其他用地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本区面积为3123.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85%,主要用于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和管理。本区土地用途管制原则为: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农用地,并仍依照本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的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

36、本农田的活动;控制区内的农田转变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农业用地区内基本农田的,应经法定程序修改规划,并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格审批用地。2、一般农地区本区面积8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0%,该区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能扩大面积;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鼓励区内的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生产及直接为

37、农业生产服务使用,鼓励农民科学种植,改良土壤,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水平,进一步搞好粮、油基地建设;区内耕地必须优先发展粮食、油料及蔬菜生产,不得盲目和随意占用或弃耕;实行农用土地转用许可制度,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占用控制指标,严格约束农业用地的用途转换,不得超指标转变农业用地的用途。3、城镇建设用地区本区面积436.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9%o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城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有的建制镇用地、规划期间新增加的建制镇建设发展用地。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城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区内的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应当

38、按原用途使用,废弃摞荒土地,能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菜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行功能分区建设。4、村镇建设用地区本区面积74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0%o该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镇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严格执行村镇规划;鼓励通过土地整理,使其他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乡(镇)村企业,向村镇建设用地区域集中,严禁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征用土地用于村镇建设,控制区内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

39、地;村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保护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气污染。5、独立工矿用地区本区面积25.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2虬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6、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本区面积355.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8%o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

40、主导用途;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将逐步退出。7、其他用地区本区面积50.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O本区根据实际利用需要划定,根据特定用途需要进行管制。(二)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为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本轮规划根据温江区所下达的各项用地指标,并结合寿安镇各类用地的分布特点,划定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1、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

41、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主要是为了满足寿安镇及温江区各项建设的需要而划定。规划到2020年本区面积为835.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35%o本区管制措施: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村庄、工矿等各项建设用地发展空间;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面积受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约束;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2、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外、扩展边界内为有效解决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用地发展矛盾而划定的缓冲区。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协调规划指标和城

42、乡建设空间布局矛盾,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增加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弹性。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用地指标。规划到2020年本区面积为369.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7%0本区管制措施:在不突破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调整;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规模。3、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是指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区域。本区面积为3255.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6机本区管制措施: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是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城镇建设用地应尽可能避让;严格限制区内城

43、、镇、村等建设活动,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4、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指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历史人文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用地开发的区域。本区面积355.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8%,主要为水域地带。本区管制措施: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合的建设与开发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区内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论证,实行最严格的用地控制。九、村土地利用控制规划期内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分析,根据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规则,将全镇耕地

44、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等各项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村,强化村土地利用控制责任,更好的促进各村经济发展。(一)村土地利用控制目标1、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规划期间实际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00.0公顷,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96.55公顷,全部为耕地,在各村(社区)均有分布。2、建设用地控制规划期内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统一管理、权责一致原则,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严查闲置用地,盘活存量用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

45、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表3寿安镇分村土地利用控制指标表单位:公顷村(社区)2020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农田实际划定面积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06-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百花社区205147.4148.40141.75138.09212.8东岳社区304.4305.66306.1690.8671.71521.2复兴社区279.8263.32263.8277.9668.63219.7苦竹村173172.78173.2813.4511.8819.7岷江村157.3157.83158.3315.9914.1415.1清水村157.5156.03157.0310.909.6315.4胜利村213.4213.25214.2528.8925.400.521.4天星村178.2177.92178.425.634.921.515.1天源村186.9187.54188.0411.8110.24215.1团结桥社区256241.9242.9068.5160.234.519.5汪家湾社区273.2228.09229.09275.50209.79515.1吴家场社区176.26464.50154.47163.90612.8新林村14589.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