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91611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目录17.1消防水源427.2供水方式427.3消防水池427.4消防泵房428.隧道消防管网528.1隧道内消火栓管网528.2隧道外消火栓管网528.3管道防腐539.附属设备用房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539.1管理用房消防系统5310.隧道消防系统施工说明6310.1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6311.管道试压及冲洗消毒6312.存在问及及建议74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目录1 .概述1.1 工程概述1.2 设计范围2 .设计依据2.1 采用的规范和规程2.2 相关文件资料2.3 3对前阶段评审或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2 .4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2、3.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3.1 设计原则3 .2技术标准4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体设计方案5 .隧道洞内消防灭火设施6 .陡道洞外消防灭火设施7 .鹿道消防水源及供水方式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说明1 .概述1.1 工程概述隧道采用双连拱洞六车道隧道方案,进口桩号K12+023,出口桩号K12+818,全长795米;隧道标准段建筑限界净宽13m,净高5,左、右线隧道设1个人行横通道及1个车行横通道。按照相关机电专业需求,设置了机械通风、电光照明、隧道监控、通讯及消防系统,并预留相关的附属洞室。表1.1玉龙隧道布置情况一览表名称起止桩号隧道长度(In)隧道限界(In)通风方式照明方式左线K12+

3、023K12+81879513X5机械通风电光照明右线K12+023K12+81879513X5机械通风电光照明合计15901.2设计范围本册设计范围起于K12+023,止于K12+818,隧道长度795m,本册设计主要内容为隧道内外的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施工图设计,消防泵房和水池位于管理用房图册,不在本册设计范围内。2 .设计依据2.1 采用的规范和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

4、设计规范(GB50069-200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8)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构筑物(图集号07MSlOI)(9)室内消火栓安装(图集号15S202)(10)防水套管(图集号02S404)(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14)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15

5、)消火栓箱GB/T14561-2019(16)室内消火栓(GB3445-2018)(17)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2.2 相关文件资料(1)业主的设计委托。(2)业主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3)初步设计评审意见2.3 对前阶段评审或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1、隧道消防设计中采用的消火栓箱(GB14561-2003)和室内消火栓(GB3445-2005)已过期作废,请采用新规范并校核设计。回复:按意见将消火栓箱(GB14561-2003)替换为消火栓箱GB/T145线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设计,一次灭火持续时间按2h设计。(3)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

6、14)3.5.5条,隧道室内消火栓用水量:按10Ls设计。(4)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3.4.13条,隧道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设计。4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总体设计方案玉龙隧道为城市交通隧道,隧道长795米,不允许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2.1.2条确定为三类隧道。采用消火栓系统+干粉灭火器。本工程采用室内外合用临时高压消防供水系统供隧道消防用水,管理用房内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由一根DNlOO管道从市政给水管网引至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内池水经泵房内消防主泵加压,通过两根DN200

7、管道输水至隧道消火栓环网,供消防灭火使用。在隧道进出口处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隧洞内消防给水管道沿左、右洞两侧检修道管沟内通长布置,隧道内消防柜和消火栓箱采用交替形式布置。5 .隧道洞内消防灭火设施1、灭火器灭火器布置在灭火器箱和组合式消防设备箱内。灭火器箱布置在隧道隧道行车方向左侧,平面图中标注灭火器箱里程,间隔不大于100nb灭火器箱洞室开口尺寸宽X高=IOIoX86Omnb箱内布置MF/ABC6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器4具。组合式消防设备箱布置在隧道隧道行车方向右侧,平面图中标注隧道消火栓里程,间隔不大于50米,组合式消防设备箱长X高X宽=1900X1300X300。每个箱内设单口消

8、火栓2个、65x25m衬胶水龙带2条,19mm水枪2支,当消火栓61-2019;室内消火栓(GB3445-2005)替换为室内消火栓(GB3445-2018)。2、补充玉龙隧道消防给水系统水力计算,复核市政给水管道的压力能否满足需求,完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的设计。回复:按意见补充消防给水系统水力计算,详见设计说明13.5.4第2)条,目前暂无市政给水管道压力资料,现阶段设计按市政水压及水源不满足消防用水考虑;完善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设计,详见图号为XF-06及XF-07初设图纸。2.4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册无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3.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3.1 设计原则(1)本工

9、程消防设计遵循“以人员逃生为主,车辆疏散、财产保全、灭火为辅;以自救为主,外部救援为辅”的原则。(2)各种设备选型应遵循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性能优良,可靠性高,规格尽可能统一,便于维修保养的要求。(3)玉龙隧道设计起点K12+023,设计终点K12+818,全长795m,不允许通行危险化学品机动车,按三类隧道进行水消防设计。(4)隧道消防用水由隧道出口端新建的消防泵房及水池供给,水源由市政给水管提供。消防泵房引出2根DN200环状供水管,供隧道内、外消火栓用水。(5)本工程按隧道同一时间内发生一起火灾考虑,一次灭火用水量216m3,储存于消防水池内,消防水池补水时间不大于48h.(6)隧道内设

10、置室内消火栓、灭火器;隧道外设置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3.2 技术标准(1)玉龙隧道为三类隧道。采用消火栓系统+干粉灭火器。(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12.2.2(2)条,本工程隧道全路上的市政给水管道提供。消防水池补水时间不超过48h,补水管管径DNlO0,由进水浮球阀控制补水。7.2 供水方式本工程在管理用房内设置1套室内外合用临时高压消防供水系统供隧道消防用水,包括消防水池、给水管道和消防水泵房等。消防水源由一根DNlOO管道从市政给水管网引至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内池水经泵房消防主泵加压,通过两根DN200管道输水至隧道室内消火栓环网,供消防灭火使用。消火栓系统由增压稳

11、压设施保证非火灾情况下工作压力。7.3 消防水池消防水池设置于隧道进口里程端头,与管理用房合建。隧道室内外消防用水均由消防水池供给,隧道内消火栓用水量10Ls,隧道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2h,消火栓总用水量为216m)。消防水池补水采用市政自来水,补水管管径DNIO0,小时补水能力36mh,消防水池补水时间为6h,小于48h,满足规范要求。7.4 消防泵房(1)供水压力隧道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地面标高348.8m,隧道DN200环状供水管网全长约1800m,在K12+520预埋DN200联通管。隧道纵断面为“V”字坡,隧道进口标高约337.947m,出口标高约342.805m,途中

12、最低点为328.617u故本隧道水消防系统最不利点为隧道设计终点处室内消火栓,消防泵房比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高约5IRo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4.16条,消火栓栓口最小动压为0.30MPao隧道室内消防管道采用内外涂环氧钢管,隧道室外消火栓管道采用孔网钢带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管径为DN200,总设计水量30Lso栓口动压大于O.5MPa时,应设减压稳压型消火栓。2、消火栓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4.16.(4)条,本工程隧道行车道右侧壁设置消火栓箱,箱体尺寸长X高X宽=1900X1300X300,间距不大于50m。消

13、火栓箱配置如下:消火栓箱主要设备包括:SNSS(W)65减压稳压型单口单阀消火栓2只,25m长DN65衬胶水龙带2条,喷嘴口径19mm水枪2支,MF/ABC6磷酸铉盐干粉灭火器4具,25m长消防卷盘、DN19多功能税前2支、压力表、阀组及管路附件等),消防按钮。消火栓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水枪充实水柱长度213m;喷射时间23h;喷射流量25L/S。6 .隧道洞外消防灭火设施1、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在隧洞外进出口处,每处分别设置室外和水泵接合器各两个,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SS150/65型(有检修阀,干管浅装),消防水泵接合器选用SQSl50-B型地上式。2、闸阀井隧洞出入口处采用砖砌圆形立式

14、闸阀井,便于检修。隧洞出入口处消防给水管上设置砖砌矩形水表井(带旁通)。相关阀门井及水表井具体做法详国标图集O7MS101-2o7 .隧道消防水源及供水方式7.1 消防水源隧道消防用水由附设于管理用房内的消防水池供给,消防水池水源由新建道喷水灭火系统第20部分涂覆钢管(GBT5135.20-2010)8.2 隧道外消火栓管网隧道外消防水池至隧道洞口消防管道采用DN200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承压力21.6MPa,电热熔连接,埋地敷设,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0.7m。市政水源至管理用房消防水池管道采用DNlOO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电热熔连接,PN=I.6Mpa。管材应符合给水用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

15、CJ/T181-2003要求。隧道洞外消防管道敷设路线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但管道长度不宜过长、弯头不宜过多。隧道外管理用房和消防管道敷设路线确定后,应重新复核消防水池标高和消防水泵扬程。8.3 管道防腐隧道内消防给水钢管内外防腐采用环氧树脂,由厂家出厂自带防腐层,施工过程中如有损坏,应进行修复,防腐层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架空管道外刷红色油漆,并注明管道名称和水流方向标识。9.附属设备用房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9.1 管理用房消防系统消防水池引出2路供水干管与隧道内消防环网相接,每一路引出管应保证满足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216m补水

16、时间不超过48h,补水管管径DN100,由进水浮球阀控制补水,设置倒流防止阀和水表。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池的装置,设置最高报警水位(溢流水位)、正常水位、最低报警水位、最低有效水位,在各水位时均应报警。消防泵房及水池请详见管理用房设计图。消防泵房至最不利消火栓距离约为100Oni,经计算消防管道供水至最不利点水损约为12m(局部水损按沿程水损20%计算)。则隧道室内消火栓系统及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供水压力至少应为12*1.3-5.0+30=40.6m。(2)设备选型消防水泵房设于玉龙隧道进口管理用房内,内设1套消防,压给水设备,包含两台消

17、防水泵,Q=30Ls,H=45m,N=22kW,一用一备;稳压设备型号XW(L)-II-2.0-20-ADL,详(17s205P15,两台稳压泵Q=2.OLs.H=20m,N=LlkW,一用一备:一个隔膜式气压罐SQL800*0.6,有效水容积150L。消防水泵采用自灌式吸水,安装完成后,其放气孔须低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标高。水泵房内废水采用重力排出至室外排水系统。8.隧道消防管网8.1 隧道内消火栓管网隧道内消防给水干管采用DN200内外涂环氧树脂复合钢管,承压力21.6MPa,选用无缝钢管,壁厚不小于8mm。沟槽式卡箍连接件连接,下穿行车道给水干管采用DN300热镀锌无缝钢管作保护套管。消火

18、栓支管采用DN65内外涂环氧树脂复合钢管,承压力2L6MPa,沟槽式卡箍连接件连接,阀门及需要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隧道内消防管道敷设于行车道右侧弱电缆管沟内,左右线消防给水干管在两端洞口和K12+700连成环网以提高供水可靠性。隧道内消火栓给水干管(DN200)管道支架每隔6m安装1付,且在干管和支管分离处、检修蝶阀、管道伸缩器左右侧分别再安装1付。消防给水干管上两个检修阀之间的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每隔50Onl安装1个管道伸缩器,管网最高处设自动排气阀,隧道出入口处设泄水阀,就近排至排水暗沟或雨水检查井。隧道出入口和最高点消火栓设置试验消火栓。内外涂环氧消防钢管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

19、J/T120-2008)、自动土夯实,压实系数0.95。(b)扰动150un以上,可用3:7灰土、卵石、碎石、毛石等填充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5。(c)沟槽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虚填厚度:机械夯实不大于30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d)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应仔细夯实,不得扰动管道的接口。(5)管槽回填土(a)管顶上部50Omm以内,不得回填块石、碎石砖和冻土块;50Omnl以上不得集中回填块石、碎砖、冻土块。(b)机械回填土时,回填用的机械不得在沟槽上行走。沟槽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虚填厚度:机械夯实不大于300mm。(C)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d)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

20、应仔细夯实,不得扰动管道的接口。11. 管道试压及冲洗消毒11.1生活给水管试压1)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L5倍,但不得小于0.8MPao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IOlnin,压力降不应0.02V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t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2)埋地给水管必须经试压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3)未尽事宜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执行。IL

21、2消火栓管道试压D试验压力要求:系统工作压力PWLoMPa时,Pt=L5P且不小于L4MPa;系统设计压力Pl.OMPa时,Pt=P+O.4MPa且保持2小时无明显渗漏为合格。10. 隧道消防系统施工说明10.1 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宜埋地敷设或管沟敷设。(2)管道应避免敷设在高坎、深坑、崩塌、滑坡地段。(3)干管应成环状布置,并应在环管上合理设置阀门井。10.2 管道的焊接、安装、水冲洗、涂漆、液压试验等施工和验收,须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管道试验压力1.

22、4MPa10.3 消防设备和器材室外消火栓采用采用地上式SS150/65-L6型,安装详见13S201,消火栓位置处必须有明确标示,并设置防撞墩。10.4 埋地室外给水管道人行道及绿化地管覆土0.7,车行道下管覆土1.0米。10.5 消防给水管道基础(1)如为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则天然地基进行夯实。(2)如为回填土土层,则在回填土地段做30Omm厚灰土垫层。(3)如为岩石或多石层,则在岩石或多石地段则做15Omm厚砂石垫层。(4)如为软泥土则应更换土壤或每2.5-3.Om做混凝土枕基。10.6 管道施工要求(1)管道基础应坐落在良好原状土层上,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不得低于1OOKPa,否则应进

23、行地基处理。(2)如采用机械开挖管道沟槽时,应保留0.2Om厚的不开挖土层,该土层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3)砂石基础的压实系数,按国标04S516要求施工。回填土密实度按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施工。(4)地基土被扰动,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a)扰动15Omm以内,可原状2)未尽事宜应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规定执行。11.3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潴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

24、渗漏为合格。11.4 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表应位于系统或试验部分的最低部位。11.5 管道冲洗1)生活给水管道在系统运行前须用水冲洗和消毒,要求以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冲洗,并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中第9.2.7条的要求进行冲洗。2)消火栓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的最大设计流量。11.6 6管道消毒1)生活给水管道在管道冲洗工作完成后,再以浓度为2030mgL游离氯的水灌满整个管道,并在管道内停留24h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再用生活饮用水冲洗,并经卫生监督部门取样检验,达到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后,方可投入使用。12.存在问及及建议1)请建设单位尽快落实隧道周边既有或规划市政给水管网位置、管径及压力,以核定本隧道消防系统选用是否合适。2)本图须经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未尽事项按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