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69184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 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1教材分析: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教学*,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

2、,直至成诵。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资料助读: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

3、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诗经六艺:风、颂、赋、比、兴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提示:第一章的妙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形成全诗的基调。第二章、第三章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四、解题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

4、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1.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2.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的地位。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学法指导:大声地

5、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一、教学过程:导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二.七嘴八舌话诗经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作品分类: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2.教师问:诗经离我们远吗?PPT展示-跟诗经有关的成语名句诗词名号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它的文化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三.一咏三叹吟读关雎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窈窕yo、tio、淑sh女、好ho、逑、寤寐w、mi2.男女

6、和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3.学生个读、评读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四.诗情画意译读关雎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速稍快)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语顿、重音)2.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4.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五.意趣盎然品读

7、关雎引: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深入品读比诗,读出其美。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3一、导入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求,齐读诗歌。同学说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二、一唱三叹吟读关雎1、把握节奏: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断开,尽量做到音断意连。2、全班齐读。三、相映成趣译读关雎1、请同学们用笔圈画出重要的或者你认为较难理解的字词

8、。请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讨论解决。2、单看右边划线这一部分,我们就理一理这首诗歌。这首诗讲了什么?这首诗就是讲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作“记叙”)(板书:赋)3、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想象法。【例如: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此时语速应该是平和的,悠缓的,而且这是起

9、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没有办法表现了。】(雎鸠鸟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叫比。)【“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穿着一袭连衣裙的姑娘,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间。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美丽。】采茶女(两者没有共同点时候,例如写“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这叫兴)【“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静,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

10、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牵梦萦。(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记承天寺夜游【“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仿佛看见了红对联、红窗花、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这么欢喜的场面,男主人公应该是喜悦、激动的,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让人好生羡慕。这是现实吗?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4、(无论是现实也好,想象也罢,但是通过刚才的译读环节,同学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带着这些感触,我们再次朗读诗歌。)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三句。读出女子的温婉,读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虑和琴瑟和谐的喜悦

11、。四、诗情画意品读关雎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的读一遍好过一遍,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称为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读这首诗的美。四人小组合作。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4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这篇关雎评课稿,是以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分析了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一起来看一下。关雎评课稿由语文网整理,仅供参考:今年寒假,我有幸在网上看到 山东 济宁学院附中 马清华老师的关雎课堂实录,观看之后,受益匪浅,

12、现在我对这节课作如下评说:关雎是诗经中的首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此课的教学也有很大的难度。 马老师语文功底深厚,教师语言丰富、优美、感染力强。在教学中马老师用一咏三叹吟读关雎、相映成趣译读关雎、诗情画意品读关雎、音韵悠扬唱读关雎、诗意栖居再读诗经,五个教学环节贯穿整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既求新又求实。在“一咏三叹吟读关雎”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实效,认真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指导学生朗读,突出了诗词教学中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在“诗情画意品读关雎”教师充分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运用了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诗文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深入

13、理解了全诗,把握了诗的主旨。虽然这堂课是成功的,但我个人认为在一些小环节上还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1、结合*体裁,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应从情感上再下功夫,不仅要注意语速,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感情,教师在此环节可以更进一步的加以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如果通过读传达出内心的情感。2、在“相映成趣译读关雎” 环节中教师翻译前四句,要求学生读一句,教师解释一句,又要求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一人读一人释义,这样进行显得忙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实效性要差一些。在“音韵悠扬唱读关雎环节中,两名学生一读一唱,虽然读的那名同学感情很饱满,唱的同学改编的也很有创意,但因为两人同时进行,也显得很乱,没有使两名学生的素质充分的体现出

14、来。以上评课,只是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还望同行多指教。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今天推荐的这篇关雎评课稿,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您的补充和建议。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5教学目标: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3.把握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 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2、 了解兴的表现手法。3、 重点掌握词语:关雎、窈窕、参差、寤寐、辗转、悠哉悠哉、乐、友、荇菜教学难点:1、 双关和叠韵2、 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一

15、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不免紧张,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心态,我们先来听一首邓丽君带来的在水一方。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省著名女作家琼瑶根据诗经当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的。说起诗经大家应该早已有了解的。那么现在呢,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还是抢答吧。回答问题:1、诗经是什么的总称?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距今有多少年了?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注,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称为诗经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5.作者是谁?(没有明确的作者

16、)。查看比赛结果。二. 授新:再问一个问题,刚才的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对,是一位痴情的男子对所爱慕女子的热烈追求并因此心生惆怅之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这首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在请打开书本,一起学习关雎,看看到底哪里是同,哪里是异呢?三. 学习课文。1. 老师范读,正音。(配乐,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2. 学生自读,依据课后注释,理解诗句(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3. 请学生站起来翻译。(两三个为宜,小组比赛形式)4. 老师再简要疏通大意,提重点。第一节, 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的忠贞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第二节, 通过描写所爱之

17、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第三至第五节,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思考对比歌与新课的异同。(同处:都是痴情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异处:前者有惆怅迷茫之感,后者比较热烈积极)5. 学生再次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先自读,再齐读。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当然了,并非每个人

18、都把爱情描写得如此之好的,这需要相当的技巧。所谓技巧,就是写作特色。我们知道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简介:板书1:赋:直接地陈述铺叙比: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兴: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穿插作业1和2 ,小组比赛)工 *除了采用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连绵词双声(例辗转,声母同)和叠韵(例窈窕,韵母同)让学生找出其它例子。作业 1、找出课文中体现“兴”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找出课文所采用的修饰手法(反复,顶真,双关)统计比赛结果,给最好的小组以热烈的掌声。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刚才老师说在水一方也是出自诗经,那么它到底出自哪一首诗呢?现在老师就满足你的好奇。出示小黑板蒹葭(板书2),同时再听歌曲在水一方,布置作业3:a、 抄写老师提到过的重点词语;b、 扩展性训练:小作文,根据歌词与诗句,想像作文在水一方。(b五班部分同学做,十班绝大部分同学做)小结:见板书。课后语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关雎公开课课堂教学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