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9241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描写手法.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分钟识记: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一、虚实角度:虚实结合、虚实对比二、绘画角度:白描手法、细节描写、点面结合三、人体感官方面:从视、听、触、嗅等角度写景物的声、色、动、态。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色彩鲜明,以声衬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四、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高、低,内、外。,杨金明2010-12-7,常见描写手法,衬托、烘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观察角度的变化白描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联想和想象渲染,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衬托=正衬(烘托)+反衬正衬=烘托反衬对比,衬托的演化,虚实相衬:以虚衬实或以实衬虚动静相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声色结合:以声衬静、色彩鲜明

2、人物相衬:配角衬主角景物衬情:哀景衬乐情、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反衬侧重作比较的一方,对比表现的是作比较的两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3、虚实结合,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

3、处,明月夜,短松冈。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动静结合,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

4、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色彩的渲染,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描,抓住

5、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送灵彻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细节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刻画心理,细致入微,抒发感情,真切动人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塑造人物,栩栩如生,点面结合,描写到一个重要的点时,要

6、使这个点与整个面相呼应相合拍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从罗敷的衣着打扮映衬人物的美丽;后八句是侧面描写,极力描写

7、行人的神态、动作,烘托人物的美丽,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人为表现这种美丽主要运用了 什么描写手法?,联想和想象,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8、命题规律:,提问方式:直接提问:(1)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描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描写的?(3)说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间接提问:该句(联、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或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举例说明。,答题思路: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表达作用与抒发情感(情感作用有时只答一种),杨金明2010-12-7,训练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2、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杨金明2010-12-7,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9、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点面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色彩鲜明,杨金明2010-12-7,6、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白描手法,虚实对比,杨金明2010-12-7,1、常见提问方式:(1)诗中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结合全诗分析XX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3)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4)请分析诗中XX形象。,杨金明2010-12-7,2、答题步骤:意象+画面+感情(+作用)3、答题规范:答:这首诗选用了、意象,描绘了一幅

10、的画面(联想想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一意象的作用是:;。四、景物描写的作用:点明时令、地点;交代背景;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烘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杨金明2010-12-7,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什么意象,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什么寓意?答:选用了夜晚、秋风、汉关、塞云、边月、西山这些意象,描绘了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杨金明2010-12-7,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几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答:点题,诗人见秋风,引起秋思;为后面诗句的展开提供基础;点明时令;以“秋风”渲染悲凉的氛围;触景生情,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杨金明2010-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