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69437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2、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3、 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教学时

2、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聊长江,激发情趣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4、你知

3、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2、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三、检查交流1

4、、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一) 精读第一节(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

5、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 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3) 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 指导朗读:深情(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二)精读第二节(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3)指导朗读(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5)指导朗读第2节。(6)指导背诵第2节。五、练习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

6、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引读:你从你向你用你用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六、总结背诵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2、作业:练习写诗句你从你向你用你用背诵长江之歌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板书设计:16、长江之歌雪山 东海是无穷的源泉远古 未来哺育 挽起有母亲的情怀灌溉 推动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2、学会本课生字

7、,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齐读课题。我们今天学的是一首歌的歌词,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播放录音)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三、展示词语师:小组内,对子之间相互检查一下学案,看看生字是否认识了,词语是否了。(课件出示)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些词

8、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师: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指1名读)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师指导:所谓读词想景,我们在读词语的时候,要学会边读边想象与词语相关的情景。(再指1名读,然后齐读)(口诵心惟)四、练习读书。师:学案上还有个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一会儿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学生练读自己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五、展示读书。(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读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师:时间到。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

9、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师: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词,作者不但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向,而且关注了它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看看它的结构,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六、写字:(如果生字比较多,交流学案时,发现同学们哪些字容易写错描红 临写)师:好了,同学们,请看“涤、溉”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要紧凑,否则,容易写散。(课件出示)(1)请同学们在课后第1题中描一描。(2)描完后,在田字格里仿写,每

10、个字两遍,看哪个字写得好?学生仿写。教师巡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是否美观。)师:我发现同学们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写的字也越来越漂亮了。师:再仔细看一看这几个生字,看看能不能记住它?(3)小检测师:好,同学们,老师来听写。师:请对子之间相互改一改,错的请及时更正,错一改三。师:通过课前老师对学案的了解,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同学们请看:七、出示自学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要依恋长江?八、学习任务1、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可以是诗、词、歌、文字、图片、视频等)2、这两小节歌词有什么不同?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4、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要

11、依恋长江?抓住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5、演唱这首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长江的情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小练笔。教学过程:任务分配:1、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可以是诗、词、歌、文字、图片、视频等)(1组、12组)2、这两小节歌词有什么不同?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组、3组)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10组、11组)4、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要依恋长江?抓住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5组、6组、7组、8组、9组)5、演唱这首长江之歌。(全体)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请齐读课题。(课件出

12、示)师:通过你们的自学,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长江,请再读课题。2、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上节课的自学提示。师:上节课,同学们都根据这一自学提示,并且结合我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自学,并写了自己的读书体会,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读书体会。二、全班汇报师:同学们,长江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要依恋长江?相信通过你们的自学、小组交流,已经有了答案。1、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可以是诗、词、歌、文字、图片、视频等)师:从同学们展示的资料来看,长江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好,继续。2、这两小节歌词有什么不同?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

13、母亲的情怀?(2组、3组)师:朗读第一节时,学生可能会读的比较有气势,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师:“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1)“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2)“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

14、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小结: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师:第二节“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教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1)“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2)“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

15、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小结: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师: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进入诗的意境。然后,抓住构成画面的主要景物,结合作者情感的变化或景物的特点,将词语前后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自己尝试背诵。展示背诵。4、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要依恋长江?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师:因为(1)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用健美的臂膀,挽起

16、高山大海。(2)她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她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所以,作者要赞美长江,要依恋长江。5、演唱这首长江之歌。师:注意节奏、音准、歌词。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在你们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今天的交流展示,我们走近长江,感受到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感受到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感受到长江母亲的情怀。课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长江活灵活现起来。三、小练笔。(出示课件)仿照课文来写:你从_ ,_;你向_,_。你用_,_;你用_,_。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

17、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江之歌,齐读课题。谁来介绍关于长江的知识?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三、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听准字音,注意停顿。一会儿比一比看谁像老师一样读得好四、赛读,把课文读正确。1、各小组自由练习一会儿各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读正确、读通顺!(准备时间:5分钟)2、展示:小组间赛读每个小组抽取同等水平的同学进行比赛。(其他同学仔细听,并随即进行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对难读的句子进行随机指导)力求让后进生读正确。五、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 读熟并试着理解(课文已经读正确了,那从课文中跳出来的词语你认识吗?请打开学案,抓紧读一读词语,一会比一

18、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气概 依恋 荡涤 灌溉 磅礴1、读熟并试着理解2、展示读词语并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荡涤 灌溉六、再赛读,把课文读流利。1、自己练读2、小组间赛读 挑战读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小组内交流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由展示。生补充,师总结作者不但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向,而且关注了它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长江的。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作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怀。2、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19、: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自由展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补充,二、出示学习目标三、精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有母亲的情怀?(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2、小组交流3、展示汇报学情预设:第一小节朗读第一节时,学生可能会读的比较有气势,师要注意引导: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一般会抓住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如生

20、提到以上诗句,师注意引导:“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在指导朗读时,注意发挥小组内优秀生的作用,同学间相互指导,师也适时指导: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从“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引导学生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小组交流:展示回报,学生可能会抓住以下两句:1、“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在学生展示回报时,注意引导:(1)“哺育各

21、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2)“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2、如学生提到最后一句,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齐读第1节。学情预设:学习第二节在学习第二节时学生可能会提到以下几句话1、如学生提到第一句,师注意引导:“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

22、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2、如学生提到第二句,老师注意引导:“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追问: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引导学生理解:“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

23、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在学生谈出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指导朗读第2节。朗读指导: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3、展示读。同号赛读,低号向高号挑战读,高号对低号指导读。四、练习背诵课文指导要点: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进入诗的意境。然后,抓住构成画面的主要景物,结合作者情感的变化或景物的特点,将词语前后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背诵。各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涤、溉”两个生字。2、完成小练笔

24、教学过程:一、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读一读 检查是否已经真正认识。2、描红。老师要逐字指导,起笔、顿笔、落笔,字的各笔画的位置。写字提示:“溉”字共12笔,第8笔是点,“灌溉”与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注意把“溉”与“概”“慨”区别开。3、师范写。要求学生注意看间架结构,难写的笔画的起笔、收笔要领,以及疏密要领等。4、学生仿写(前台展示)。共同评价学生仿写的字。评价要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等。5、检测生字。(互查、修改)二、小练笔。仿照本课第二人称的写法,以家乡的景点为描述对象,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自主练习,然后交流,师生共同评价。)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一、教学要求:1、正

25、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二、教材说明: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

26、含义。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2、检查处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

27、,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指名朗读课文。三、精读训练。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

28、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精读第1节:(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

29、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

30、我们要读得很深情。(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6、精读第2节。(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

31、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5)指导背诵第2节。四、练习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3、练习朗读。五、学唱歌曲。教后随笔:在完成练习册“你从

32、_,_你向_,_你用_,_你用_,_”这一创作性习题时,开始都觉得很有难度。于是我采用了逐步推进法,先想一句,想到了之后再为上一句配下一句。这样把整个一节诗的内容分作两大块,“你从,你向”为一块,“你用,你用”为一块。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觉得容易了,思维就放开了。并且组织他们好好地读了几遍练习册上提供的关于长江的资料,从中找到灵感,好的句子也就涌现了:如“你从雪山走来,青藏高原是你顶天立地的脊梁;你向东海奔去,潺潺流水是你永恒的歌唱”;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把每们同学说出的好的句子都按序写在黑板上,并在句子后面写上“作者某某某”,以此激发同学们发言的热情。这一招果然奏效,人人都争着说,气氛很是活跃

33、。对于新接手的这个班来说,要使他们比较踊跃地发言是挺难的,总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隔阂。现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他们放开胆子说,我也可以看到他们真实的水平。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学会歌唱这首歌。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播放歌曲长江之歌)你一定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吧?指名学生说说。对,这就是长江之歌(板书课题)这歌好听吗?想学这首歌吗?好,今天我来教你们。2.

34、介绍:这首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3.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二、初读感知。1.在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中的生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同桌互说某些词语的意思。2.交流自学效果。a. 字词情况(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2)指导写字。重点为灌、溉、哺、挽、涤、埃、乳(3)当堂书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遍,教师巡视指导。b.课文朗读情况(1)各自轻声试读课文。(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c.课文初读的感受。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