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9624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十四章.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顾,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性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职能多方面,且不断发展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的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总体布局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第1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提要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规定性控制要素引导性控制要素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市政设施配套控制控规的实施与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2、,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3、控规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3.1深度要求3.2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3.3文本基本要求 总则、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化水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五线规划、市政工程管线、环卫环保防灾、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城市设计引导、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其他3.4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规定性控制要素,第二节 规定性控制

3、要素,土地使用(面积、边界、性质、兼容性)环境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建筑建造(建筑限高、退建、间距)城市设计引导(建筑体量、形式、色彩、空间围合 建筑小品)配套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设施)行为活动(交通活动、环境保护规定)控制要素(内容)分为指令性与指导性指标两类,第二节 规定性控制要素,红线:道路用地和地块用地边界线绿线:生态环境保护区边界线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紫线:历史保护区边界线,土地使用性质的控制 参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来确定 土地使用性质类别,根据所在城市规模、特征、区位、土地开发性质等确定 土地使用兼容性 兼容性概念指某

4、类性质用地内,允许或经规划部门批准建设不同用地性质的项目。兼容性原则:促进相关功能项目集中布置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减少环境干扰确保非营利性设施的用地不被占用充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提高土地使用灵活性以总规为依据兼容性应提高宽容度和灵活性的应变能力,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第三节 引导性控制要素,建筑体量-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三维空间控制。建筑形式(建筑风格)-随城市历史文化特点、时代要求产生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建筑色彩-从建筑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提出控制建筑主体色彩:(如墙面、墙基屋顶主要色彩)点缀色彩:指建筑主体色彩外

5、的其他建筑物的色彩(如门、窗框、栏杆、装饰线等)组合色彩:指建筑主体色彩和点缀色彩相组合的色彩效果,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第五节 市政设施配套控制,第六节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第六节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第六节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第六节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作业:,1、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分为哪两类?分别包含哪些控制要素?,作业一:补充规划设计条件,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12万平方米,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

6、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和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

7、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12万平方米,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和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

8、规范和规定要求,参考答案: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作业二:补充规划设计条件,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区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1h,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作业二:补充规划设计条件,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

9、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3)建筑后退要求。(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问题:请你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区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

10、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1h,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础现状详见下图)。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3)建筑后退要求。(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

11、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问题:请你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参考答案需要补充的规划条件是: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要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提出建筑限高要求。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1)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2)2006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二条 条文中明确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新编制办法的强制性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