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9737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别说明,本案例所有资料都来源于网上,且只供学术讨论之用,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既和我联系,我将尽快删除。,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从以上数据看出,公司98年经营业绩与前两年相比有大幅增长。我们看资产负债表的一些主要帐户:,数据分析,审计重点,应收票据利润迅速膨胀的同时现金流入状况并不乐观,由此结合资产负责表的应收项目做进一步分析应收帐款比97年同期略有下降,而应收票据却大幅度增长2261万元,达308%长期待摊费用数额巨大,而且与97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71.46,令人关注,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31,260,00000元,明细构成如下,应收票据,由中报报表附注发现,有五单共计2620万元的应收票据

2、是在6月26日6月30日期间“突击”出来的,而且应收票据大部分(达95.2)都是在6月中下旬开出的,另外,还有一单100万元的应收票据已到期,却仍挂在应收票据里,使人怀疑其真实性 公司帐面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1.85,假如应收票据是虚假的,则会导致公司虚增利润572.47万元,折合每股收益虚增0.052元 若剔除该因素:每股收益0.72元 0.663元,应收票据,审计目标:1 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存在 2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应收票据的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应收票据是否有效,可否收回 5确定应收票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6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应收票据,审计程序

3、:1 核对应收票据明细帐及总帐余额是否相符 2盘点库存应收票据 3询证应收票据(重点程序)4 核查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情况(重点程序)5对票据贴现的审查 6 验明应收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上披露的适当性,应收票据,我们把第三和第四项作为重点审计程序,原因是:应收票据是 一种债权凭证,确认其真实价值,需得到出票人和债务人的确认,所以在清点的基础上,应采用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实 注意事项:1)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应抽取部分或全部票据向出票人函证 2)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的目的是证实其存在性和可收回性 3)对应收票据函证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应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 4)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注册会计师应注意在审计应

4、收票据备查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对于已抵付逾期应收帐款的票据、未按规定支付的票据以及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所签发的票据应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正确估计企业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以正确估计资产,98年长期 待摊费用构成:,长期待摊费用,从资产负债表看出,长期待摊费用数额巨大,与97年相比,增长数额幅度达71.46,令人关注。因此,我们也将其确立为审计重点。,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也称递延资产、递延费用等,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其他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支出。长期待摊费

5、用,虽然也列为资产项目,但它具有明显不同于一般资产的两个特征:1 长期待摊费用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能转让,也不能用于清偿债务。2 长期待摊费用在本质上是一种费用,只是由于支出数额较大,需要分期摊销而已。,长期待摊费用,通过观察厦新电子98中报中披露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报表附注,我们发现数额巨大的长期待摊费用主要是由广告费构成的(78.23),其中本年增加的长期待摊费用中有93.53都是广告费,由此,我们认为其会计处理有问题:把巨额广告费加以资本化处理变期间费用为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重大不确定事项 2一贯的例外事项 3注册会计师同意偏离已颁布的会计准则 4

6、强调某一事项 5涉及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6被审计单位对外披露信息的重大差异,长期待摊费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并不违反当时国家的有关会计规定,但至少不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从1998年中期报告可以看出,公司1997及1998年对大额广告费的支出均采用分三年摊销的方法,其高收益是建立在费用资本化,延迟处理的基础上,因此其利润有不实之感。我们认为应出具无保留加说明段的审计意见报告,强调这一事项,以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广告费,由98年中报显示,“厦新”净利润为7870。4万元。但是“厦新”把广告费列入了长期待摊费用,公司年初广告费数为3828。70,本年增加了6080万元,厦新将广告按3年摊销,期中

7、仅摊销了1100万元。这样产生结果是,中期的净利润为中报所披露的7870万元,而非扣除全部当期广告费6080万元后的2000多万,这显然提高了当前的业绩水平。,广告费,根据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收入誉费用配比原则与稳健原则进行处理,对于巨额的广告费,应结合受益期进行处理。我觉得有以下三种方法:1 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2 费用发生时先记入待摊费用,再根据受益期平均分摊记入损益 3 按预提方式先记入损益,待实际发生时 再支付,广告费,厦新公司对广告费的解释是:广告费是为持续发展创造无形资产,公司1998年的广告投入既当年见效又利在长远。这些投资不仅着眼于公司推销目前产品,更重要的是要为树立一个名牌企业长

8、期发挥作用,它的部分价值也将自然而然转化为厦新电子公司的商誉,这就是1998年上半年广告费用应该分期摊销的原因所在。,广告费,但我们认为广告费实际是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对企业来说应采用稳健的原则处理。对厦新来说,他将广告费记入长期待摊有以下不适:1.广告费可以根据受益期平均分摊记入损益,但广告效应一般作用于短期的,因此采用长期摊销不当 2.不符合稳健性原则,广告费,从这里,我们应该要注意到以下这些问题 1.对于巨额广告费这样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的费用,采用何种方式处理,应视其性质,遵循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而定。2.对于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以后,不得随便更改,以免引起利润的随意变动及前后不可比性。

9、3.投资者要注意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这类的科目,因为它们属于利润蓄水池的科目,很多企业可以根据这些科目来调节科目。,广告费,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公司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列入营业费用,一次体现损益。应该说对广告费作期间费用核算是毫无疑义的。有的公司基于业绩反映的考虑,提出广告费(往往是巨额)列为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核算,这实际是期间费用资本化。在厦新事件发生之后,财政部曾就此问题专门下发文件,强调各级财政部门不得擅自批准企业将期间费用作挂账处理。,广告费,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 57有些情况下,支出是为了向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

10、但没有取得或产生可予确认的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在这些情况下,该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例如,研究支出总是应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其他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的支出的例子中:“3.广告和营销活动支出”。,广告费,当98年中报公布后,对于广告费的会计处理,许多投资者打电话质询该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专门发了一则临时公告,称是由控股股东承担这笔巨额广告费支出。这等于是以控股股东的费用换取上市公司的盈利。然而,控股股东也是企业,不可能长期承担这一费用包袱。于是,轮到上市公司凭借自己的本事经营时,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了。公司200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347.7万元,同比下降17.85,呈明显下滑之势;主营业

11、务利润5212.4万元,同比下降7619%;而销售成本率却上升了136,同期三费之和也上涨了17.7,因而公司2000年净利润亏损17448万元,每股收益为0.487元,净资产收益率3352。更糟的是,公司生产资金严重短缺,2000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1元,短期借款也高达5.6亿元。,1998年度配股预案:,、配股基数和比例:按1997年末股本总额11000万股 为基数,每10股配3股。若全体股东均足额认购本次配股,配股总额为3300万股,其中法人股股东可配2100万股,社会流通股股东可配1200万股。根据法人股东的通报,全体发起人法人股拟全部放弃本次配股权。、配股价格:每

12、股19元人民币。、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将用于下列项目:1.用于投入国家重点扶持的DVD(MPEG)光盘类产品生产制造技术项目;2.用于与国外专业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家庭影院系列产品生产制造技术项目;3.用于数字式无绳电话的开发、生产制造技术项目。,配股,所谓配股,就是上市公司按照公司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的规定及相应程序,向原股东增发新股,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行为。当时只有一条规定就是,配股价不得低于该公司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的每股净资产。,配股,投资者如何判断配股价格是否偏高,从而防范配股风险呢?1 每股净资产2 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定价3 市盈率4 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5 与主承销商协商,配股,若把厦新公司当年广告费就在本期作为期间费用,则利润总额将减少6086。47万元,每股收益将由0.72元降为0.25元配股市盈率=19/0.25=76,配股与98年同行业相比较如下表:,投资者的考虑,投资回报期的考虑投资方向的风险,我们的看法,经过上述总体分析,我们有理由怀疑厦新此次配股之举是一种通过利用粉饰利润,利用大股东与广大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而高价配股的圈钱手段。,另外,由98年度年报可知,本次配股法人股东放弃配股权,亦不向发起人之外的法人转让配股权。所以,投资者应该谨慎出手,谢谢欣赏,欢迎访问我的个人网站我的联系方式: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