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升降的词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00353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2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职升降的词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官职升降的词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官职升降的词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官职升降的词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官职升降的词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职升降的词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职升降的词语.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常见词语举隅,高考选文的主要材料,大多是史传文字。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因为其记叙的是人,所以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注重人、时、地、事这几个要素。其中难点是官职名。,(一)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少时 及 初 先 尝 既而(俄而)少顷(顷之)未几 后 X年 X干支,(二)明确在这一时间内干了些什么。人物传记的一般格式:,1.某某,字某某,某地人。2.父某,-(年号)中为-(官职)。3.少-,及(冠、第)4.-(年号)中,初(先、尝)举(荐、征、召、辟、授、除、为)-(官职),-5.后(及、比、寻、俄

2、、既而、已而、久之、会)迁(升、擢、拜、调、徙、转、知、判)-(官职),遂(乃、因、则)6.贬(出、谪、罢、黜)7.-8.乞骸骨(封、卒、谥),(三)注意表示官职升降的词语,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

3、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辟(音b,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

4、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特赏侍郎。”,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二、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拔

5、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升(提升)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进(用于较高职务)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起复(恢复原职务)红楼梦:“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爲的。”超迁(越级破格提升)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三、关于调动职务的有: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方进转为

6、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四、关于兼职的有: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羊舌鮒,人名。)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

7、纪:“太祖行备武将军。”署(也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五、关于降级免职的有: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贬、谪(因过失而降级)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褫,音ch)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心犹恨之,遂左迁毓。”还有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带职退休)等等。,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3黜(罢免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4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5绌(通“黜”,指罢免官职)屈平既绌。(司马迁屈原列传,六、

9、表示多次调动的 1累迁 累迁敦煌太守。(范晔后汉书赵咨传)七、表示因病辞官的 谢病(例句略)八、表示主管的 1、知 如:知舒州。(宋史黄庭坚传)2、典 3主九、表示辞去的 乞骸骨、自乞、归故里、退、告退、致 政(仕)、辞等。礼记内则明确规定:七十致政。致政亦即还君事、还禄位于君。致政也称致仕、致事,就是今天所说的退休。夏、商、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制度,官员到七十岁即应退休,此即所谓七十致政。十、表示在任的 视事 例如“视事三年”(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下车 例如:衡下车。(范晔后汉书张衡传),(5)其它1.知,主,典:执掌、主持。2.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明清在省内设道,其

10、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3.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4.表刑罚的词: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5.表监狱的词:囹圄、狱,6.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7.表朝见的:朝、觐8跟京城有关的词:禁、阙、畿、京、京畿、9.跟官职有关的词: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校尉:汉代军事长官,10.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11、)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禁(皇帝居住的地方)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令(美好、县令)执(捉拿)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