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0104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抽样,1,2,3,第一节 审计程序,一、审计程序的涵义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相互协调关系的总和。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二、审计程序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熟练程度有利于审计工作规范化,三、具体审计程序,(一)接受业务委托: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等。(二)计划审计工作: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三)实施

2、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

3、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也可能需要在终结阶段进行,用于对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审计,也可能需要追加审计程序。,第二节 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为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专门方法和措施的总称。一、审计方法的分类(一)审计的战略方法 根据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情况,按照审计准则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的过程和方法。(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审计证据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二、审计的技术方法,(一)程序审计方法(1)顺查法(正查法):凭证 账簿 报表优点:全面;风险小。缺点:工作量大;重点不突出;成本高,效率低。适用:业务少且简单的单

4、位;内部控制薄弱的单位;重要、易错项目;风险大 舞弊等专项审计。,(2)逆查法(反查法、倒查法):报表 账簿 凭证优点:范围小;有重点;效率高。缺点:不全面;有风险。适用:规模大、业务复杂、内部控制完善的单位。(3)直查法:凭证 明细账 报表优点:灵活实用;容易抓住重点。,(二)范围审计方法,(4)详查法(精查法):详细审查所有凭证、账簿和报表(结合顺查法)优点:全面;风险小。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业务少且简单的单位;特种项目;专项审计。,(5)抽查法(抽样法):抽取样本,推断总体 任意抽查法:随意(不科学)判断抽查法:主观判断 统计抽查法(随机抽样):数理统计方法优点:省时省力缺点:

5、有风险适用:业务量大的普通项目,(三)实质性审计方法,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6)审阅法:对书面文件进行审核查阅。目标:正确性、合法性。重点:原始凭证原始记录 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一致 账簿:明细账和日记账 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7)核对法:核对书面资料间是否相符。目标:一致性、勾稽关系。重点:证证凭证间各要素相符 账证明细账与记账凭证相符 账账总账与明细账相符 账表明细账与报表相符 表表报表间勾稽关系相符。,(8)复算法(验算法):对数据重新计算并验证。目标:准确性重点:会计数据收入;借款利息;投资 收益;资产减值;各项税 费(增值税、营业税金及 附加、企业所得税等)其他数据重要指标,(

6、9)分析性复核(比较分析法):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发现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确定审计重点,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比较。目标:发现异常波动,确定审计重点重点:任何数据,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0)盘点法:运用度、量、衡,通过点数,确定 实物实有数。目标:确定实有数与账面数一致 重点:直接盘点不能监盘,抽查盘点 监督盘点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存货等,(11)调节法:以一定时点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因已经发生的正常业务而应增应减的因素,将其调节为所需要的数据,从而验证被

7、查事项是否正确的方法。目标:验证结存情况。重点:未达账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其他财产物资现金、存货等盘点日 与资产负债表日不符的事项。,(12)查询法:了解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外的相关信息。包括面询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和函询法(有关单位或人员)。目标:了解事实;发现问题。重点:面询法内部控制;重要事项;特殊事项 函询法银行存款;应收账款,(13)观察法:现场进行实地观看,验证内部控制(14)技术鉴定法:对有技术性的审计对象进行鉴定和识别,如机器的性能、产品的质量、基建工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某些专案审计中有关作案手段的判别、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查等,借助专家。,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检查记录或

8、文件审阅法检查有形资产 盘点法观察 观察法询问 查询法函证重新计算 复算法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分析性复核,第三节 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概述(一)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审计抽样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据此得出结论的整套数据。总体可分为多个层或子总体。每一层或子总体可予以分别检查。(二)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

9、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三)审计抽样适用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不适用控制测试:可能适用(留下轨迹)实质性程序:除分析性程序外都适用,二、审计抽样的种类,1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分类:非统计抽样(定性分析)统计抽样:同时具备下列特征:(1)随机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定量分析),成本效益原则: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但成本较高。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设计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要求注

10、册会计师在设计、实施抽样和评价样本时运用职业判断。使用的抽样方法通常不影响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如何选择:,2按照审计抽样总体特征分类,属性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次数)变量抽样:用于实质性程序 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金额),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 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不能规避: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就总会存在。统计抽样风险可以量化。控制方法:控制样本规模。对特定样本而言,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反方向变动。,抽样风险的类型:,控制测试 信赖过度风险 信赖不

11、足风险 影响审计效果实质性程序 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 影响审计效率,(二)非抽样风险,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对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均有影响。可以规避: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非抽样风险不能量化。控制方法:小心谨慎。(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适当的指导、监督与复核,仔细设计审计程序。),四、审计抽样的步骤,(一)样本设计1.确定测试目标 控制测试: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 实质性程序:交易或账户余额金额是否正确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1)总体: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或部分项目,(2)抽样单元:控制测试:某一项控制 实质性程序:单

12、个交易、账户余额、货币单位等(3)分层:划分子总体,降低每一层中项目 的变异性(用于实质性程序)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控制测试:控制偏差 实质性程序:错报,(二)选取样本,1.确定样本规模: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确定样本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反向(2)可容忍误差:反向(3)预计总体误差:同向(4)总体变异性:控制测试中一般不考虑;实质性程序中,同向。(5)总体规模:小规模总体,效率低 大规模总体(5000),影响很小,2.选取样本(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选样(随机数选样):要求项目编号(2)系统选样:不需要项目编号(3)随意选样:只用于非统计抽样

13、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根据审计目标实施具体审计程序。,(三)评价样本结果,1.分析样本误差。应当考虑已识别的所有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及其影响。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对样本结果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一样重要。2.推断总体误差。实施控制测试,样本的误差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无需推断总体。实施实质性程序,应当根据样本误差金额推断总体误差金额,并考虑其影响。3.形成审计结论。,五、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一)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反向(2)可容忍偏差率:反向(3)预计总体偏差率:正向(二)控制测试中常用的抽样方法可使用统计抽样方法或非统计抽样方法统计

14、抽样方法: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六、在实质性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方法:变量抽样法,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变量抽样方法: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本章小结,审计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又分为五种具体审计程序,各审计程序间无严格界限,有些程序可能会贯穿审计工作的始终。获取审计证据需要采用审计方法,包括战略方法和战术方法,战术方法包括很多,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审计抽样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可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会产生抽样风险,但可以通过样本规模加以控制,同时应尽量避免非抽样风险;审计抽样的步骤包括设计、选取和评价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