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70171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153=5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思考问题(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2)分的要求是什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1、汇报交流分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

2、情况和结果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除法算式:204=5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除法算式:20 4 = 5被除数 除数 商3、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盘。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份。 每份3个,分成了( )份。 每份6个,分成了( )份。2、 读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出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105=2 153=5 182=9

3、488=6 567=8 284=73、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个4。 20里面有( )个5。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6页练习三,第6题、第7题。认识除法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页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本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谈话。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生:大熊

4、猫。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晶晶是一个可爱的大熊猫,它十分好客,今天它请来四个小伙伴来它的家里做客,它给每个朋友都准备了竹笋作为午餐,可是,晶晶该怎样把竹笋分给他的朋友们呢?你们知道吗?生:平均分。2、提出问题。师: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课件),晶晶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晶晶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生:平均就是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用小棒代替竹笋,用4张纸表示4个盘子,请同学们亲自动

5、手来把这些竹笋平均分一分。(请一名同学来上台演示一下)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者三个三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师:请大家回忆我们的操作过程,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课件)表示的含义。(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再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竹笋的统一表象。最后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征。这些活动都为学

6、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充足的准备。)二、学习新知(除法意义的学习)(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师: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尝试,教师收集典型案例并展示,请典型案例同学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达同样的含义,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表征的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所表达的含义)2、引入除法师: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但是不加说明,别人不一定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怎么办呢?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

7、来表示。师板书:124=3除号师(指板书):这个符号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师完成板书)。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板书课题)。(二)除号的由来(渗透数学文化,深化除法的含义)师: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师:谁来说一说124表示什么?(124表示把12个竹笋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师: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12表示有12个竹笋,4表示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3表示每个盘子里有3个竹笋)(四)改写

8、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师出示课件上由例题改写的3道题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一)基本练习1、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84=2读作:8除以4等于2;93=3读作:9除以3等于3;62=3读作:6除以2等于3;155=3读作:15除以5等于3;164=4读作:16除以4等于4。2、课件呈现教材13页做一做第1题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师:请同学们动手用连线的方式来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师:根据分的结果,大家写出

9、了除法算式155=3师:谁来说一说155=3表示的含义?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已经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达意思,真不错。四、课后作业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认识除法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10、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景引入。 1、复习题:(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盘。(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 )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3、小结: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谈话: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 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请学生读一读)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下面我们就

11、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例题:(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再点击出示: 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 )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各种方法,并请学生上台分一分。) (3)教学除法算式。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的平均分,要坐3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除法。(板书:认识除法)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3辆,算式可以这样

12、写:62=3 “”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请学生书空) 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请学生跟读) 62=3这个除法算式中的“6”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这个除法算式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 6表示6个小朋友; 2表示没车做2人; 3表示要做三辆车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试一试”。(1)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点击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12个苹果呢!(2)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

13、帮小熊解决问题?(先用学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123 = 4 12表示12个苹果; 3表示分给3只小熊; 4表示每只分到4个 三、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点击儿童游乐场)看,小朋友们在干嘛? 1、教学例题。(1)出示:6个小朋友植树情景图(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3)把6个人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2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把6个人平均分成3

14、组,每组2人,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 3=2。 读一读这个算式并说说6 3=2这个算式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6表示6个小朋友; 3表示平均分成3组; 2表示每组2人(4)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6叫被除数,3叫除数,2叫商。(阅读完后指名交流)(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试一试”谈话:爱劳动的小朋友老师都喜欢,下面老师要把8支铅笔奖励给最卖力的2位小朋友,没人分的几支?(1)出示分铅笔情景图并出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 8 2=4 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

15、代表8支铅笔; 2代表2位小朋友; 4代表没人分到4支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3、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把复习题的两道题目分别列出2个除法算式。小结: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游览,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都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

16、和结果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你还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完成数学补充习题与同步探究上的相关练习。认识除法教学设计41.分一分第一课时: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二. 新授 1.教学例1。(1)教师出示6只桃子。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3)请学生们观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

17、,几种不同的分法的情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4)指示:像右边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试一试。(1)请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如何把8个桃平均分,1文档*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 (5)练习:课本第32页例题。A.幻灯出示。学生分别说说图意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C.小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 3.教学例2。(1)出示幻灯

18、。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 (2) 教师演示:A.把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B.再把2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怎么分? C拿最后2只桃子分给第3只小猴。提问:结果分给了几只小猴? (3)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2文档*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提问: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4。试一试。(1)教师示范操

19、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 (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 (3)学生填书。(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1)第一幅图是什么?说明:把5块饼干作为一份,就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 (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

20、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操作练习。(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2。3文档*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6。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2)请学生用小棒,或直接在图上圈圈,画画的方法来分一分。 (3)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认识除法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9页,50页的例1。 教学目标: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算

21、法和书写要求,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法竖式计算。2、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直观的抽象出除法竖式的模型,在操作、观察、交流、归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思维交流的快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算法和书写要求,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看,是谁呀?(喜羊羊)每个喜羊羊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秘密,解开这个秘密,喜羊羊就是你的好朋友。46= 153= 305= 549=

22、师: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喜羊羊和你们都交上了好朋友。 二、提供信息,发现问题 (一)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师:最后一个喜羊羊的后面又藏着什么秘密呢?它藏着我们白水小学美丽校园和同学们课间活动的图片,想看看吗?请看大屏幕: 师: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看到什么?师:生活中像这样“几个一组”的例子很多,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二)筛选信息,发现问题师:刚才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板报下面摆的花是3盆一组的,旁边还有许多花。读书节快到了。同学们先搬一些花去布置会场。 1、观察生活: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师:从图中你能活动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完整的数学问

23、题就是由我们知道的条件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组成的,请同学们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师:到底可以摆几组呢? 2、猜想。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以摆几组呢? 师:我们可以通过摆一摆小花来验证。 3、动手摆摆看。请同学们合作,用15朵花,每组摆5朵,在桌子上摆一摆。 4、提问思考。15 盆花摆完了,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怎么算,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学生回答。列式:1553(组)师:1553(组)表示什么意思呢? (15里面用3个5.)师:同学们用摆一摆和列除法算式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真厉害。5、引发冲突。如果要摆的花很多,或者数字很大,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用一种新的方法

24、竖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认识除法竖式)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的竖式。同样除法也可以列成竖式。师:在列除法竖式前,我们得先认识一个新的符号: 。这个符号在除法的计算中,可以理解为除号。那么被除数、除数、商怎么写呢? 师讲述:被除数15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5写在除号的左边。(板书)你们也像老师这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写好了的,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教师巡视。师:(指着板书)都是这样写的吧?会了吗? 师:写好了吗?被除数、除号、除数我们都写好了,现在我们该写商了。我们先看155商是几?(生:3)那3要写在哪?和谁对齐写呢?为什么? (3写在除号上面,要与被除数

25、15个位对齐。) 板书:3 5)15提问:15是什么数?(板书:被除数)还表示什么?(有15盆花)5呢? (板书:除数) 表示什么?(每组摆5盆) 3呢? (板书:商) 表示什么?(可以摆3组)平均每组摆5盆,3组一共分掉了几盆?(板书15) 这个15怎么算出来的?(53=15)(板书:5和3相乘的积)也就是分掉的15盆。 板书如下: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 5)15被除数15 5和3的乘积 一共有15盆,分组分掉了15盆,分完了吗?(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师:没有剩余的正好分完,可以用几来表示?(0) 0应写在哪里?(写横线的下面,写时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练习本上的除法的竖式补充完整。就像老师这样。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教师巡视)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 5)15 15 5和3的乘积0 师生共同讲述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 三、巩固练习1(1)有10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呢?(2)18个同学平均分成3组跳绳,每组几人?2、列竖式计算。455 728= 3、小老师考场:对的“”,错的打“” 四、拓展延伸。篮球场上有21个同学,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155=3(组)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 5)15 被除数15 5和3的乘积0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