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0431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小学2023-2024年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XXXX小学教学、工会工作第五个三年发展规划第一部分:学校整体状况及改革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学校整体发展概况2023年,在“抱朴养正、立德树人”办学理念指引下,朴园小学进入了第五个三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未来三年,学校将依托朴雅教育,不断完善朴雅课程体系,转变学校育人模式;立足课程建设,不断探索朴雅课程开发与实践,拓展课程育人实效;立足课堂变革,成功构建朴雅教育教学模式,守住课堂育人阵地,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二、改革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1.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要进一步“与时俱进”严格教师师德管理,优化师德教

2、育机制,激发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精业意识,继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2 .学校精细化管理要进一步凸显“人本管理”继续完善朴园约定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发展为本。制定“共赢式”团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监督精细化管理过程,确保各项工作首尾相接,有始有终,各项工作都能形成有布置、有落实、有督促、有检查、有改进的工作闭环系统,实现“精、准、细、实、严”的工作样态。3 .课程项目化研究要进一步链接“朴雅课程”体系继续强化课程管理意识,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在“朴雅课程”校本化体系研究基础上形成体现学校文化、办学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继续为“双减”“双新”政策深入实施提供课程依

3、据和专业支撑。4 .师生素养提升要进一步明确内容与途径细化教师分层培养模式和途径,从重视“教师教”延伸到重视“学生学”,坚持“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统一”与“差异”全兼顾,“评选”与“引领”做到位,“内容”与“指导”都聚焦。以活动促教师思想转变,消除职业倦怠,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5 .全环境育人新局面要进一步立体构建紧扣“信息一观念一价值一行为”这一育人本质链条,全面落实全环境育人,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充分发挥对家庭、社会、网络等有关联的育人场域的辅助与配合作用,促进家校紧密合作,有效借助社会资源,密织社会育人融通网,助力学生健康发展。第二部分学校第四个三

4、年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一、总体规划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思路,借力“朴雅课程、朴雅课堂”新成果,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让“朴雅之风”浸润“朴雅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的氛围,共同打造全环境规范学校。一年目标:全面落实学校核心办学理念,继续对朴雅素养生成的路径及规律进行研究,严格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扎实落实“全环境育人”。二年目标: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稳中有升。三年目标:全面落实全环境育人,继续升级“文明校园、健康校园、安全校

5、园、智慧校园”,成就教师“专业素养、学科素养、师德素养”的三级次素养提升,通过对学生文化底蕴(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素养的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朴雅学子,培养具备“有责任,有知识、有能力”的家长,提高师生、家长“朴雅素养”。校园:文明、健康、安全、智慧教师:专业、学科、师德三级次素养提升学生:“文化底蕴(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素颜提升家长:有责任,有知识、有能力三层次素养提升二、具体规划与实施路径(一)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一一建立师德考核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提高教

6、师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实施路径:1 .强化师德制度管理。制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有关师德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特别在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和环境建设上有所创新突破。2 .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开展教师政治学习、师德专题教育培训、师德榜样示范引领、师德演讲等师德建设活动,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底线,守规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3,打造“朴雅师德”建设品牌。全方位加强师德监督,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

7、积极打造“本色+特色”为主题的“朴雅师德”建设活动,形成人人重师德,处处讲师德的朴园师德品牌。(二)学校精细化管理一一依托年级部实体化管理模式,螺丝过程管理精细化,做到要求明确,管理有流程成体系,逐步实现由法治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过渡实施路径:1.全面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践行精、准、细、实、严”的工作作风,落实三明确:明确责任科室、中层教干、一线教师各自分工,做到“上下纵贯通”“左右横成面”“大小均闭环”。3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力。一是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处理日常教学工作,责任到人闭环到位;三是规范管理,做到执行制度要“快、稳、准”,做到时时事事处处不走样;四是提高工作

8、效率,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流程图,卡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时效。3,构建完善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一是建立一整套教师精细化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精心制定考核评价细则和量表,赋予每项工作合理的权重。二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并与绩效分配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正面作用。三是绩效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关注“精细”也不忽略“量的积累”。(三)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一一立足学校“朴”文化优势,彰显朴雅课程特色,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评估体系,助推朴雅课程真实落地。实施路径:1.扎根学校文化,以本色建设实现课程特色发展。一是树立“本色建设”的发展观念,以本

9、色彰显特色,立足学校“朴”文化优势,彰显朴雅课程特色,形成鲜明的教育主张。二是基于学校朴雅教育文化内涵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和审视。明确课程目标,依据不同学科、学段对这一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与朴雅教育的深度融合。2,做好课程运算,立体式顶层设计优化课程结构。一是明确课程建设愿景,即培养人品善正、学养博厚、气质高雅、言行谦和的朴雅学子。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根据以往课程实践,要做好两项运算,以清理为指向的课程减法工作,及时删去那些不符合学生课程需求,且存在较多缺陷的课程,保证现有课程的基本品质。以整合为指向的课程加法工作,建设“学科+课程群”,实现学科与学科

10、、学科与生活、跨学科融合等课程群,优化课程结构。4 .推进“朴雅新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改革促课程落地。一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朴雅新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把“朴雅新课堂”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师平时的上课教学中,做到把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的学科知识讲授,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交互式学习,并注重对分课堂中对学生作业“亮考帮”的要求。二是学做评作业一体化改革,在“朴雅新课堂”中使用“预学单、共学单、研学单”学习三单,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三是以发展性评价标准形成高质量评估新机制,根据课堂教学和学做评一体化作业评价改革,通过优化质量评价标准、实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助推课程改

11、革的真实落地。(四)教师素养发展规划一一以全方位培育、协作互助、导向评价及教学新样态为抓手,融合多视角构建教师发展体系。实施路径:1.打造全方位培育框架,以多维的视角构建教师发展能力体系。以德为先,强化教师发展的导向引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新时代教师发展的首要位置,并始终贯穿整个教师培育过程。以业为主,夯实教师发展的素养基础。“线上+线下”交互培训,探究“学用互生”的研培新路径,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训架构。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综合素养的培育。着眼于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兼顾科研能力、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培育,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5

12、.创新“五四三”互助机制,以协同的视角构建教师发展实效体系。(1)教师五大共同体协作互助,融入圈。学校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借助“骨干带青年”的教学教研共同体形成促进教师教学成长的“共融圈”和研教合一的“互助圈”;借助“个性互补式”的课程开发共同体,形成多学科“融合圈“交流互动式”的读书成长共同体,融入丰厚思想底蕴,明确实践思路的“共读圈”;“创新创特式”的实验研究共同体,步入研究课堂、创新特色的“研究圈”;“专家引领式”的专业提升共同体,进入踮起脚尖够一够的“提升圈”。(2)教师四个分层培养协作互助,分好层。模仿走,做好新竹教师团队。第一年新入职教师为新竹团队,做好“手把手,模仿走”的导训六

13、个一。扶着走,做实春风教师团队。春风团队以“赛事”为抓手,设计多维度的培养计划,构建春风教师团队“扶着走”的赛事互助成长机制。陪伴走,做优硕学教师团队。硕学教师团队以“陪着走、齐绽放”的协作研究,促成硕学教师向专业素养更深处探寻。引领走,做亮德馨教师团队。德馨教师团队以建立“工作室”培养专家型的教师为抓手,助力德馨教师在“提升自我,扶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感。(3)教师三级发展平台协作互助,深成长。学校搭建“山东省齐鲁名师工作坊”、“孙艳霞市级名师工作室”和学科骨干为引领的“校级工作室”三级发展平台,依托“三名工程”协同研究,探寻教师成长之路,并进一步借助平台实践提升,促进教师深度成长

14、。6 .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以激励的视角构建教师发展评价体系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从发展性评价与水平性评价、捆绑式评价与个体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三层面结合,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增值发展、抱团学习的互助发展和专业成长的积淀发展水平,形成“六评价三发展”的激励性教师发展评价体系。7 .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以全新的视角构建教师教学新样态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以新课标为理念引领,体现“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素养挑战的能力检验。探究学科“单元学历案”的研究设计,提升教师精准教学的学段衔接能力、准确施教的教学评一致能力、知识整合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素养能力,以全新的视

15、角构建教师教学新样态。(六)全环境育人工作(王)一一紧紧围绕“抱朴养正,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细化全环境育人任务,突出三大育人途径,整合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资源和手段,力争做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构建在三全育人基础上,五育并举下的立体复合的全环境育人实施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全环境育人水平。实施路径:1.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1)管理育人。一是完备学校制度保障管理育人。以2023年为契机开展“制度建设年”等活动,推进“废、改、立”工作,不断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二是创新管理育人的方式方法。通过“四探”实现管理育人方法体系的建立,即探索构建现代化育人

16、方法,探索构建科学化育人方法,探索构建专业化育人方法,探索构建个性化管理育人方法。三是加强管理育人队伍专业建设。开展管理队伍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自我教育。(2)文化育人。一是学校内部环境改造。重新对于学校的天文园、地理园、双鱼园等几大园区进行改造和翻新,搭建以几大园区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育人空间,将校园打造成花园式学习场所。二是学校外部环境改造。对于学校外部环境进行改造,通过设立文化雕像、张贴学校办学理念、制度海报等形式,让学校的办学理念入心入脑。三是校园文化打造。以百年朴树为内核打造校园文化,重新规划设计设置文化墙、书画长廊、宣传栏、张贴栏

17、,建筑物铭牌、楼层索引牌、部门铭牌等。四是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架设。架设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在继承校园7大节日的基础上,以朴树四季为主题,采用“固定项目(校园七大节日)+特色项目(如朴树之春红色国防教育等知识大赛、朴树之夏合唱、课本剧等展演活动、朴树之秋劳动教育活动、朴树之冬民俗活动等)”模式,架构“朴树四季”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3)教学育人协同共享,探索专业课程资源。一是不定期组织全员进行课程培训,帮助全体教师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二是多方合作,开发校本教材。通过聘请或邀请高校人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能够实现“全环境育人”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寻求学科课程与思政课

18、内容的有机融合点。组织老师梳理本学科内容与思政课内容的融合点,将学科课程与思政课有机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一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授课模式;二是要拓展第二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科实践作业等达到课堂育人的目的。巩固全体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环境育人的教师专业培训,构建一支以教师为主体,其他管理服务人员为补充的育人队伍。(4)服务育人一是完善服务育人的体系建设。把各个服务岗位、各服务环节都纳入服务育人体系当中,明确其职责和服务要求,并建立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形成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提升服务育人人员的素质。制定切

19、实可行的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切实提高职工服务育人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服务育人监督考核。首先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的依据和标准,并进行监督考核;其次通过设立服务育人示范岗、选树“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 .发挥学校的辅助育人作用(1)家校合作育人。一是探索开展家长课堂家庭教育课程,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常规化的家访制度。二是规范“家校行”的相关流程和制度,继续开展“家校行”活动,带领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消防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养老院等地参观访问,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并让活动系列化。三是进一步发掘家长资源,继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不定期以年级部为单位举行

20、家长讲座,邀请家长或者社会人员进行家长培训,定期举行学校开放日。(2)社会空间育人。一是学校牵头与社区联系,充分挖掘家庭、社区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借助社区力量为儿童发展开辟生活教育实践基地、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二是将家校合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家长学校、社区托管中心、社区家校服务中心等。三是学校邀请社会人员参与学校普法教育、联合开展校外拓展活动等。(3)网络空间育人。一是明确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校园电视台责任分工与管理,按照计划定期为学生和家长推送学习资源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二是依托在校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指导,制定出每个学龄段学生需要掌

21、握的文明上网的课堂计划,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三是班主任借助班队会时间不定期的开展关于网络安全以及正确上网的专题课堂。3 ,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密切联系帮扶学校以及一校四区的格局,将全环境育人的优秀案例和做法整理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总结,共享给其他学校,大力辐射带动区域内学校,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并把实践探索阶段不断形成的成果进行推广。第三部分阶段任务分解第一阶段:过度转化期不断提升学校各方面素养,初步完善朴雅课程、师生评价体系等,尝试进行家长学校的建立,发挥家长群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第二阶段:深入推进期名师工作室辐射作用明显,课程体系、课堂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初具成效,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两大场域逐步发挥育人作用,全环境育人工作取得初步效果。第三阶段:总结提升期总结提炼育人经验方法,形成朴园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广泛认可,保持领先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